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10中国绿色工业论坛 > 正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国参事室主办的“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于2010年6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国务院参事、亚洲低碳经济促进会会长牛文元做主题演讲。
牛文元:大家上午好。我们来参加这个论坛,都抱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我首先要说一点,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是21世纪人类文明登上新台阶的必然体现,也是发展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必然选择,因此这个会本身虽然是全球在寻求一条能够健康发展之路的大的背景当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是我们非常珍惜这种机会和我们对这个问题本身的认知。
依据卡亚原理的变体方程,我们可以推演出恒量、低碳发展、绿色制造的三条倒U型曲线,这三条倒U曲线可以定量识别,也可以有效监控我们的绿色发展之路走到了什么样的方向、强度和它的轨迹、应变的能力。第一条,能量的总消耗与实现价值之间的倒U型关系。第二条,是实物的消耗,或者叫原材料的总消耗和实现价值之间的倒U型描述。第三条,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包括二氧化碳,它们与实现价值之间的基本走势。在这三条轨迹当中,可以抓住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实现先进制造,实现精准制造,实现柔性制造,实现循环制造、低碳制造等等,最后达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三个人类现在急需解决的基本背离。第一个背离,物质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之间的背离。也就是如何能够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理性需求,当然不是过分的,也不是奢侈的,而是它必须得克服这之间的问题,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需求。第二个背离,要克服资源的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不能把资源光考虑它的产值,还要考虑它的生态价值。第三个背离,要克服产业或者企业的财富积累和社会责任之间的背离,因此我们所说的低碳经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文明发展、科学发展等等,有一个基本的宗旨,就是为了实现人类在新阶段碰到的这些困难和实现文明新攀登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对待和融入到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全过程。当然这个就是一个帽子,通过这个引子我们比较简化地讲一下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低碳制造的基本想法,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和推进。
走向绿色制造,世界银行指出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2650亿吨石油、天然气,1420吨煤炭,380亿吨钢铁,7.6亿吨铝和4.8亿吨铜,它说明一个问题,如果说21世纪我们的产值和需求超过20世纪3到4倍的话,还用这种方式推动发展,那么我们需要3到4个地球,地球承受得了吗?全球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300亿吨左右,其中75亿吨被海洋吸收,80亿吨被森林吸收,还有将近一半遗留在大气之中。从1900年到2000年的10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近增加了100个ppm,相当于地质历史时期上1-5万年的浓度变化,其中一半是上世纪70年代之后产生的。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超出了全球承载力的20%,人类在加速耗尽自然资源的存量。人类发展的文明进程就必然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以解脱这种困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我想我们有序地进展到一个新阶段。
特别要提出绿色制造,什么叫绿色制造?能源高效利用、二氧化碳低排放等。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多重利用、生态赤字为零、环境胁迫为零、超出区域承载力的概率为零、产品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比为常数,达到这个就是绿色制造,就是绿色发展。如果达不到这个,就要努力向这个方向靠拢。
绿色制造的主题要体现生态精神,共生、和谐、循环、高效、简约、进化。维系生态平衡,有自净、缓冲、抗逆能力。坚持生态进化,要创新、代谢、提升自组织能力。要健全生态系统,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功能优化。这个绿色制造本身就从它的精神平衡、进化系统本身全面地规范了所谓绿色制造的基本内涵。绿色制造的基本功效,这很简单,最大程度地获取可持续能力和发展红利,绿色制造又是几大生态平衡、生态精神等等在产业活动中的体现,同时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绿色制造基本上要寻求三个最基本的元素,第一,寻求发展动力,谁来推动绿色制造?怎么创造先进的生产力,怎么使得自主创新在里头得到体现?这就是动力。维系发展的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对资源、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也是我们讲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是最大的质量。但是还要实现发展的公平,包括产业内部上下游供应方互相之间的共享、共建,也包括你和社会之间和最广大的消费者之间、社会之间、群体之间的公平。因此我们说对一个绿色制造来讲不仅仅是过去就生产产品,产品销售出去盈利就完了,绿色制造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文明的新高度。
目前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就不一一给大家讲了,只讲一句话,世界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在未来仍然是高速增长的30年,这30年里头遇到的挑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仍然处在严重的瓶颈约束期,用四句话概括,经济容易失调,无论从中央一直到地方,宏观调控始终都是我们必须要天天关注的大事。第二句话,社会容易失序。第三句话,心理容易失衡。第四句话,效率或者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当中,我们如何来应对产业发展方式的变化,应对结构调整,应对我们资源能源供应,解决环境污染的大难题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严重的制约,就给我们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行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中国发展的能耗和碳排放,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全世界的碳足迹已经给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敲起了警钟,我们不说中国的化石能源,以及我们所说的一次性能源当中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对于能源的效率,对于能源排出的有关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等这些问题,尤其是在六大高耗能产业里面,目前不乐观,使得中国成为高碳经济的一个典型代表之一,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统计结果指出,中国十大发电集团2008年总耗煤量超过5.9亿吨,占全国煤炭总耗的1/5。2008年,华能、大唐和国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和要比英国一个国家排放量总和还要高。这个比还不完全恰当,因为产值、产量和需求、发展阶段都不一样。
美国的能源部长朱棣文曾经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对于建筑消耗的能源作出了一个很明确的数字表达,我想我们中国也是一样,在我们的建筑行业,通常我们讲工业领域,通常我们讲交通领域、建筑领域,是三大高耗能、高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家,抓住这三大家基本上可以对中国的低碳经济、低碳发展能够有基本的把握。
举一个例子,2007年到2008年在中国每建一平方米的房屋需要消耗土地0.8平方米,需要消耗钢材55公斤,混凝土和墙砖0.3立方米,排出二氧化碳0.8吨。我们每年大致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大家算算你的能耗、污耗一直到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产能过剩的情况,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中国地级以上287座城市的碳排放情况的状况,100强城市的高碳排放等等。
对于低碳经济在中国怎么进行,我们有一些建议,充分认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对于制造业的创新和提升,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突破瓶颈的整体构想,也是最大程度获取国家可持续能力和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全新战略要求。战略设计这些就不讲了,有了一些关于框架设计、战略内涵、六大重点、制度创新等等,就不在这里给大家更详细地加以解释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