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联通集团副总裁朱立军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7日 08:43  新浪财经
图文:中国联通集团副总裁朱立军演讲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国参事室主办的“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于2010年6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联通集团副总裁朱立军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国参事室主办的“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于2010年6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联通集团副总裁朱立军演讲。

  朱立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各位业界的新老朋友相聚在一起,围绕着绿色工业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借此机会我从电信业角度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联通在绿色通讯发展与信息化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和体会。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建设绿色通讯企业。当前,全球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作为摆脱金融危机、解决生态问题的优先战略。全球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0%以上,而美国的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不到20%,日本不到30%,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更积极把培育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电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在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联通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近年来在认真履行企业经济、政治责任的同时,也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绿色节能,通过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早在2002年中国联通就在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的同时,就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并在浙江省开展了基站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试点工作。2005年,中国联通在全国推广了黑龙江分公司为试点的14项节能减排的管理和技术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节能减排工作的体系和管控的办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绿色建网,使用节能、高效的通信产品替代高能耗的老设备,是最安全可靠的节能减排方法。中国联通始终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的措施,中国联通在短短九个月时间里,顺利在全国335个城市正式开通了商用网络,建成10万个3G基站,同时还完成了GSMM补网建设和TDM网的改造工作。在如此庞大的网络建设中,中国联通从建设初期就扩充了设备节能。首先在设备招标中,中国联通通过对相关节能技术的持续跟踪,对各设备厂商原有在网运行的各种设备能耗进行了实验测试和线网的测试,使优先选择能耗的低设备,并通过设备技术选型对各厂商进行了合理引导,在设备集中采购过程当中提出了节能技术的建议,合理地降低了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据初步统计中国联通新建的3G网络与2G网络相比,每年可节约的电能耗量在15%左右。

  其次,中国联通对相关厂商的生产过程提出了具体的环保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与设备的采购相结合,引导厂商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节能减排。如对蓄电池等传统高污染行业要求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引入除铅除酸的设备,对废水进行处理后的循环利用,力争做到废气、废水的零排放。要求厂商在产品包装和运输使用中,使用再生的木屑,可降解塑料等环保产品,对蓄电池等高污染产品积极引导厂商延长产业链,认真推进电池的回收、循环、再利用系统的构建。

  再次,网络建设中中国联通认真贯彻了工信部、国资委有关政策,充分利用政策环境推进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工作。初步统计,节约建设投资42亿,在共建共享第一个考核周期内全面完成了工信部和国资委提出的考核指标。

  二,坚持绿色生产。中国联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绿色通信的目标要求,在做好网络规划和运行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试点和技术推广工作,加快替换高耗能的设备。2006年起先后组织试点并推广了节能减排技术,已有18种,正在试点的技术4种,已经完成的300余个中心机房、万余个基站的节能减排改造工作。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加快与原中国网通融合重组后,以融合创造新优势,3G实现新发展为抓手,发挥两家公司的协同效应,全面开展了中心机房的整合,接入网和模块机房的综合利用,宽带接入与室内分布资源配置等标准,降低了网络运营的成本。

  三,坚持绿色管理。日常能源消耗是公司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管理,稳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中国联通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自有和租用机房用电进行了大面积普查,根据业务分类进行了分表计量,按照设备功率计算月用的电量,及时发现偷电的情况进行排查,从而节约了能源,有效地控制了能耗的不合理增长。

  四,积极倡导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年初中国联通专门制定了2010年主要行政管理费用降本增效的工作方案,要求全面落实节能降耗的措施,提出新增项目列入总部的能源费用零增长。全面开展了五节约一盘活的活动,增强了员工树立节约意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开元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

  二,坚持以应用为导向,加强两化融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问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如何形成更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已成为包括中国联通在内的电信运营企业研究和实践的一道重要的课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联通积极将信息技术与工业化有效融合,依托自身网络的优势、技术优势、服务体系的优势,构建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全方位信息通信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工业化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公司先后成立了多家直属专业的公司,包括ICT是一个系统集成公司,还有一个解决网络安全的公司,类似于这样的专业化公司,目前中国联通已经为全国11万4千个大客户提供了基础通信端到端的信息化的服务。作为专业的信息服务提供者,中国联通积累了大量信息化规划、设计、建设、服务、维护等经验,成功实施了众多信息化应用的案例,如内蒙全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中石油加油站组网项目、上海电力系统无线抄表项目等等,还推出宽带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即可即用的信息化服务,如企业的ERP等,目前已经服务近30万家中小企业。

  随着电信重组的完成和3G牌照的发放,中国联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也为推进两化融合提供了信息化的支撑手段。特别随着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中国联通将重点开发固移融合的综合视频监控等多种融合的产品,为两化融合提供更有效的业务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中国联通依据3G网络和业务的优势,深化移动信息化水平,重点开发了移动OA,移动CRM,移动ERP,移动环保信息采集等,移动支付的业务,为物流、汽车、电力、航空、能源、环保等行业提供移动信息化的解决方案,改变了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加快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速度。

  三,对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国家应制定支持政策,提供支持资金等多种方式,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信息服务立法,不断地规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加大信息服务技术的创新投入,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来积极扶持、鼓励信息服务业的不断创新,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和鼓励各地进行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升级改造,不断地提升信息服务的能力。

  第二,建议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社会作用,加大沟通协调的力度,协同高铁、地铁、机场建设和管理等相关单位,采取政策扶持等方式,解决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网络布局的一些实际问题,来有效地利用好各类资源,降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运营成本,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第三,建议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力军,中小企业信息化对于实现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我们建议一是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给予产业政策的支持,制定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达标标准,应包括中小企业接入带宽、使用信息化内容的等等。二是进一步加大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培训力度,帮助中小企业的主要管理者,提高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认识,增强实现信息化的信心。三是将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作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宽带基础网络建设、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试点项目当中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第四,建议积极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国家已经开始规划新型战略产业,信息产业作为新型战略产业的重要力量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联通正在重点跟踪和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研究,充分发挥运营商在产业链当中的作用。我们建议在推动物联网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能够协调产业链各方面的利益,积极促进良性产业循环的培育,在政策和标准制定中,以及重大示范工程中,充分发挥电信运营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作用,采取税收减免等方式,对电信运营企业在物联网研发和工程建设投入方面给予政策的倾斜。

  女士们,先生们,我简单介绍了一下中国联通的思路和我们的经验,谢谢各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