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绿色工业发展战略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6日 12:58  新浪财经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国参事室主办的“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于2010年6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以下为绿色工业发展战略实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女生们、先生们,下面我们进入论坛的第二节,第二节主题是绿色工业发展战略。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六位嘉宾给我们做演讲,一位是刘燕华教授,他是国务院参事,原科技部副部长。另外一位是谢克昌先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还有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还有陈佳贵先生,全国人大常委、亚洲制造业协会会长。一位是陆启洲,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还有一位是苟护生先生,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总经理。下面我们有请刘燕华教授演讲。

  刘燕华:大家好!结合这次大会主题,绿色。我想谈第一个观点,什么叫绿色?怎么给绿色定义?绿色本身就是健康、持久富有生命力,它是协调多样性的,公平有序。我们经常谈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呢?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国策,那现在提出了绿色发展,它应该说是相互补充、相互涵盖的。我的理解,绿色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绿色发展现在提出来绿色发展,重点就是要在国家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这个时间特别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个标志。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要解决的是中国的一穷二白,应该说前30年在穷的问题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但是白的问题还是没有完成解决,这个“白”是指文明进步、组织方式、生产结构。我认为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今后几十年中国发展的道路问题,总体来说是为了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实现中国的战略。

  那么在绿色发展的总体旗帜下我们现在提出了绿色经济,我认为绿色经济应该包括几个重要的含义,绿色经济既包括绿色经济的技术,也包括相关的政策,也包括商业运作模式,也就是经济发展的整个模式。所以说我理解,今天这个会议主题谈到的绿色工业,既包括技术也包括政策,也包括今后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个运作模式也包括国际国内的竞争。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观点,我们为什么要谈绿色?因为再不走绿色的话,国际或者国内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和危机。首先从能源上讲,能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这个供应还在无限增长,需求却满足不了。1999年石油油价到现在一直变化,到现在在80美元,很高。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环境。还有环境承载力也是承载不了的,因为大量消耗,许多灾害,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就好象一个是要拼命地生产,一个是供应不足。这个资源欠帐、环境欠帐已经明显地摆到议程上了。在这个方面有很多方面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要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他毫无节制生活生产方式还在继续,许多奢侈浪费为了满足奢侈需求还再不断扩张。就拿二氧化碳排放来说,在全球范围内用于生存的排放只占30%,70%以上的排放是属于奢侈排放,而且这些奢侈排放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商业和利益的驱动造成大幅度浪费,这个矛盾其实是根本没有解决的,这个不解决风险就一定存在。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发展绿色的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第三个观点,谁为巨大的透支买单?我们也是一直讨论这个问题。争论来争论去,到目前没有结论。但是中国提出来我们要做绿色发展,我们提出这个方向是一个不挂钩的自主行动,让中国对世界负责任。中国到2020年我们二氧化碳相对排放强度要减少40%到45%,要有15%的可再生能源。我们认为绿色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在国际上责任大国的一种明确表态。现在在国际上这个责任机制不清,但是中国现在推动绿色工业、推动绿色发展我们要逐渐把这个责任弄清,任务弄清,然后把发展路径弄清,这就是我们这次大会的一个宗旨。

  第四个观点,绿色发展它有三大技术支撑。绿色发展或者说我们现在叫做绿色经济应该有三个基本技术。一个是循环技术。人大已经通过推动循环经济的法案。循环经济主要是实现高效多层次利用,推动环保。要物尽其用使我们资源环境瓶颈可以基础。第二个是低碳技术,通过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实际上中国在低碳技术方面还是有很大潜力的。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研究分析,就是中国每个单位GDP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是2.4公斤,在发达国家它的排放是0.2到0.4公斤,从这个方面讲,我们一个是技术有潜力,还有一个我们通过结构调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提高的空间。这个我们是有信心的。第三个是生态技术,生态技术主要是注重的生活质量、生态平衡,使我们生活环境更美好,使我们生活环境更健康。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感受到的,我们需要好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我觉得这三个技术支撑就是绿色发展的三大技术支撑。

  再一个观点,既然有这三类技术,我们的技术储备好了吗?我们也跟国外做了比较,美国有一个新能源计划,这个计划里面有一个详细的技术清单,就是哪些技术需要发展和淘汰。日本提出了有21项技术的清单,它在规划中把技术纳入到规划之中去了。在中国有一个“十一五”节能减排战略,这个战略文本我们从新回顾了一下,有方向、有目标,许多问题谈的非常清楚,对全国也是一个指导,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认为有一个小的缺憾,这个缺憾就是说在我们规划里头没有技术清单,就不知道用什么技术解决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有些时候是高技术,高技术我们现在没有,有时候是低技术,低技术又解决不了问题。那现在的技术储备是什么呢?我认为要在“十二五”的时候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再一个就是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有那么重要吗?我认为技术标准太重要了!最近一段时间,清华大学做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对中国八大行业进行了技术清单的清理,这些技术就是不同行业他们都采用的什么技术,不同技术能耗怎么样,效益怎么样,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的结果清单拿来一看,我看了之后非常感叹,我说这是清华大学为中国下一步绿色发展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工信部也参与了这个工作,我觉得非常好。但是对比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有一些新上马的项目、技术已经落后了,但是我们的审批部门、地方部门并不知道。有一些用行政命令保留下来的大企业,实际上并没有技术优势,这样就形成了低技术的垄断。在关、停、并、转的小企业当中技术并不落后,有些技术苗头在摇篮中就夭折了。所以我认为制定技术标准、技术清单是我们下一步推动绿色工业发展的最基础型的工作,我们应该赶快抓音。

  再一个观点是技术推广。我们现在说有没有技术呢?有。但是有许多技术推广不开来。为什么呢?我们总结了一下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有许多技术是技术可行,而经济不可行。它的成本太高。我们现在一谈到解决绿色发展的问题就谈到最高的技术,实际上最高的技术往往是投入产出比是不合算的。那我们现在要有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都是高的话并没有,怎么办呢?我觉得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抓紧研发新技术,另一方面要找到那些适用技术,那些适用技术往往是投入并不高,掌握比较快,又比较见效的,这些技术在目前发展阶段是应该大力推广的。

  再一个原因有许多技术是技术可行,而系统不可行。有的时候由于垄断造成的。这样使得很多新技术无法推广应用。

  还有一个问题技术转移机制尚未建立。政府和市场定位没有完全定好。在国际气候变化问题上争论不休,实际上也是政府跟市场定位没有解决好。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政府和市场的问题上,两边说两边的话。各个政府都把挽救地球作为道德的制高点,都在唱着高调,但是一谈到资金和技术的时候,特别是西方的发达国家,他们说,说技术不在我们这,在企业。所以这两个脱节,最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上次哥本哈根会议上,有人讲西方国家在气候变化上是欠帐的,你欠帐应该还钱。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讨价还价。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就是说谁干的事情谁要负责任。那下一步我们在中国推广绿色产业方面也要注重政府跟市场定位要清楚,要采取现代企业制度一个基本原则的方法来衡量这个问题。第一要有愿景、二要有分工,三要有授权,四要有激励机制。把这四个问题界定清楚,下一步推动绿色工业发展的方向就明确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技术市场问题。既然是技术变成产业,它有中间环节,通过技术市场来完成。但是我认为中国的技术市场体系是非常不完善的。我们都知道技术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80年代后期开始推动的,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的时候就把技术市场这项工作完全政府基本是脱离,推向了市场。到目前为止全国一共有2.2万家技术交易机构。这些交易机构是各干各的事,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规则。尽管交易额有所增加,但是假冒伪劣、恶性竞争开始出现,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为止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了一些无序竞争,真伪混杂。这个需要解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技术价格评估体系,中国没有。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没有技术咨询师、技术评估师,也没有技术经纪人制度,也没有这套体系,这套体系应该有的,但是中国没有。但是中国市场谁来做这些事?基本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咨询机构在承担着我们这项工作,也就是说中国的技术在中国的市场上怎么定价,是靠外国的第三方机构来给定的。它可以定高,也可以定低,他说了算。

  最近调查又发现,最近几年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中国购买技术的增长趋势是越涨越快,也就是说我们的许多技术在中国的技术市场上廉价卖给发达国家的趋势也是愈演愈烈,所以从这些现象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要想实现绿色工业,要实现技术的快速转移,这个短板假如不赶快补上,有可能将来还是起个大早而赶个晚急。

  最后小节,绿色发展这是我们的基本方向,它包括技术、政策和商业模式,我们指的绿色技术是循环技术、低碳技术和生态技术。最后一个总结,中国在绿色工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发展我们企业的进步或者是我们经济的发展都不是大问题,我觉得大问题在于软实力,我们目前软实力是相当薄弱的,这些软实力需要我们宏观上进行决策,政府要给予统一的协调,最后只有短板解决了,硬实力加上软实力最后才能成为巧实力,成为我们发展的基础。谢谢大家!

  (鼓掌)

  主持人:谢谢刘部长的精采演讲!让我们再一次感谢刘部长!下面有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演讲!

  谢克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们先看这张图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第二产业占到将近50%,而第二产业的特点是高能耗、低效率、重污染,因此它消耗了我们整个能源消耗,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加大,2010年第一季度火电就占78.7%,同样在第一季度,石油等六大产业单位GDP能耗上升3.2%。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国家主要以化生能源为主,我们国家其中煤炭的消耗占到70%,化工产品原料占到一半以上,由于大量使用煤炭,而原煤污染非常严重。上午第一节报告里面有领导讲了,我们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世界第一。

  大家看这张图表就告诉我们,我们仅燃煤排放就占到总排放量的60%以上。因此我们的大气环境复合型污染十分突出。为什么会如此呢?这个表上已经讲了,由于我们大量使用煤炭,排放出来的烟尘,加上工业废气,加上汽车尾气,形成肉眼看不见的污染物,最后生成二次污染物,形成现在的阴霾天气。这个也造成了呼吸系统的疾病,甚至肺癌。情况并不乐观。今年4月份环保部副部长就讲,我们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巨大,环境代价过大,仍有三分之一的城市质量超标。我刚刚从无锡回来,我也看到太湖又发生蓝藻。区域问题、环境问题突出。阴霾污染频繁。重金属危害凸现。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垃圾的填埋、二次污染问题突出。因此,发展绿色工业势在必行。

  那么绿色工业要怎么发展?我认为绿色工业的技术就是低碳技术。大家都讲绿色经济,它的广义概念就是我们现在说得绿色经济,是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模式,涉及到清洁技术,含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的基础设施,节能交通工具,绿色经济中绿色工业是它的主体。那么低碳经济大家也谈低碳经济,它仅仅是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排放和低碳消耗为特征的一种发展模式,它延伸的概念包括低碳技术等等。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和认识,现在国际上没有取得一致认识,现在也是各有侧重。

  循环经济,大家谈的更多,它是以322原则,一种生态经济模式。那么循环经济主要是从资源利用方式的角度提出来的,从传统的方式变成可循环反馈的资源利用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这张图,这三种经济是相互关联的。

  低碳技术是什么呢?低碳技术是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我希望大家注意,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都是高碳性的,今后几十年也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是我们国家的现实。因此我们国家面临着以高碳能源结构,与绿色低碳发展迫切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为了保障我国合理适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理智、慎重地看待低碳经济。当前首要任务要积极发展低碳技术、绿色技术,他们的基础是低碳能源技术。中央领导也是十分重视发展低碳技术,去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中,号召我们加快发展低碳产业。今年3月5号,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又一次提出大力积极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也提出了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那么低碳能源技术按国家能源局所给出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包括化学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核能技术,新能源技术,可再生技术。在节能减排里面包括高能耗行业先进的节能技术,特别是六大高耗能行业,有先进的加工技术,先进水处理,垃圾处理。包括新兴的热力系统技术。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讲,这里特别要说水电技术,风能、太阳能主要是如何低成本、大规模开发使用,包括热发电技术等开发利用。那么支撑能源技术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的研究,包括新材料、工艺、概念的创新。比如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方面的技术,太阳能电池等等,第二个层次是新技术的创新包括前沿技术、关键技术。还有能量转化循环利用技术,新兴的替代燃料技术,还有刚才讲到的污染物一体化突出技术。包括上面说的电动车技术。那么第三个层次就是对我们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战略性产业的支撑,其中包括绿色环节,比如说智能电网等。

  最后我谈几点,大力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技术是我们的主要技术,但是我们也要积极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发展绿色工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是减少能源需求,污染物的排放,这一点我很庆幸,刚才很多专家发言我们已经有共识了。培养资源导向型,建立能效导向型的市场准入机制。高度重视资源能源环境气候的承载能力,实现科学能源供需平衡,以较低的能源勘探技术支撑发展。

  我用三句话总结,能源来源要绿色,高碳产品低碳化,产品结构高端化。这是我对发展绿色工业的一些见解,谢谢大家!(鼓掌)

  主持人:

  谢谢谢院长!下面我们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主任给我们做演讲!

  (鼓掌)

  卢中原:大家好!今天我从更为综合性的角度谈一谈我的看法。产业性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抉择我们要先研究一下中长期我们国家产业调整的战略目标。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大致是这样来归纳的。就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先考虑五年,我们要争取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大体持平。因为现在我们无论是从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来看,我们的第二产业占的比重都是比较大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很小。如果从就业比重来看我们第一产业占的比重最大,是一、三、二这样的排序,因此我们要力争两者要达到大体持平。能不能持平还要大力努力。

  从区域产业布局来说,区域产业应当发生有序重组,像现在这样比较分散,还应该继续变化。综合来看,贡献要上升。我们为什么不用科技进步贡献率,这个会造成一个狭义的概念。现在我们讲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预知估算的。我们到2020年预计三产比重超过二产,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否则形成不了现代产业结构。其中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要占到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增强由初具规模到竞争力增强。产业布局应当合理化,这要经过15年的奋斗,现在算还有10年。为了配合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承诺,我们提出来,到那个时候我们产业结构应当具有这样一种功效,它使我们的能耗密度、碳排放密度要下降。

  国家已经在国际上庄严承诺了,不努力这个承诺根本无法兑现。前两位专家也做了充分论证。我们要有这样的目标。什么叫做合理的产业结构?我这里提出五个是根据我们研究做的归纳:

  第一、它应该符合专业化、市场化的规律。不是以政府的规划为衡量标准。

  第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第三、顺应国家阶段发展变化。

  第四、具有国际竞争力。

  第五、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这个图是我们三次产业结构的预测,到2015年,两者大体持平还差两个百分点。就是说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这个压力很大。到2020年我们国家是个什么状态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我们的二产比重仍然很高,三产比重没有达到50%,这跟我以前的预测差不多。

  “十二五”期间到2020年,我们预测其中的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品的制造业应该占的比重要比现在有所上升,但是看起来上升的比重仍然不够大。其中的原材料加工业比重还是在持续上升。这是为什么?就是中国的工业化历史任务没有完成,我们的中后期特征就是重原材料加工业的发展快于重制造业。这个阶段之后我们的重制造业还要发展,因此我们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它的比重在上升的。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工业化的历史阶段。所以我们的产业结构要适应国家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制约,因此它给我们挑战也是巨大的。在这个转化当中我们如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技术等等,这是非常严峻的一个挑战。刚才两位专家是从我们的技术、我们面临的挑战角度来讲的,我非常赞同他们的观点,这是我们国家发展阶段带来的挑战,这点要有非常坚实的认识,否则我们会认为我们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是很轻而易举的,其实是很轻而易举地接过了这个口号,实际怎么回事儿并不知道。

  那么我们的服务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根据我们测算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会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比重也会逐步提高。这就是第三产业当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大家看,会逐步持平。生产性服务业的速度会加快。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它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来投资密度提高,而不是相反的。我们以往认为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投资率、消费率,这种是一厢情愿的,因为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90年代以来中国投资率上升是第三产业拉动的。为什么呢?这也是发展阶段决定的。因为在生产性服务业这块,主要发展的是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港口,物流产业不要基础设施建设嘛。这就导致我们投资率在高起,这就带来大规模重工业发展。我们是这样的国情。我们再简单概括一下,“十二五”期间,我们先说五年,我们要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性服务业,同时提升传统的服务业。现在我们的技术创新它由产业关联决定,比如说由销售带动着上游,这是一种产业关联,还有由总成推动的技术创新,这是由上游向下游推动的,这是两个不同的产业关联,还有技术关联,组织关联就是通过创新,过去的竞争对手可以结成战略联盟,上下游可以结成战略联盟,所以我们中国所讲的自主创新,为什么不被国外接受呢?就是说实际上讲的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我开始给外国人翻译成本土创新,这就翻译的比较好,以往我们翻译成独立创新,所以很难接受。当我们讲到这些的时候,其实很多都是开放的。所以我们所讲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一定是开放条件下的本土创新。还有一个要以国土规划、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促进产业布局合理重组。未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合理布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有禁止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等,这有限制了某个区域内的产业布局,那么在这里面就要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等。过去我们不太注重国土规划。因此第一位就是专业化、市场化,现在加上国土规划,打破行政区划。

  其实他们在制定的时候我就建议他们好好研究国家的这个总规划。否则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消耗过高、排放过大,谁都搞高能耗,那么这个不能平衡发展。我这里讲的就是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大家应该关注什么东西。还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底是什么标准呢?还要深入研讨。我综合了下现有的,第一技术要有突破性。技术没有突破性这不叫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市场需求比较广阔。第三,确实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第四,要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功效。我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领域,一定要注重原始创新,在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面争取技术突破,掌握国际竞争力的主动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我这里就点到为止了,15分钟马上就到。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一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基础。而不是政府。一定要坚持体制创新和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对我们民资要开放,对外资要开放,不要对民资采取歧视政策。我们好多高科技企业是我们中国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第二,实施劳动合同法,要以这个为契机校正我们的要素价格。要加快改革和校正。否则单靠人民币汇率没有太大作用。这点要必须做到。要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劳动力成本、资源环境成本都要合理准确地在企业成本中得到反映。这样引导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否则我们制订多少规划没有这些经济杠杆都一纸空文。

  第三,消除不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障碍。现在这些障碍表现在土地成本高、税费高等等。

  第四,要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供给、需求要双管齐下。现在供给是足够的,需求鼓励方面是严重不足。所以我们的技术创新往往跟商业化、产业化两张皮。我还建议要支持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最后还有两点,我们要强化功能引导性的政策,弱化部门选择性产业政策,因为部门选择性产业政策对其他部门就是歧视。世贸组织也是坚决反对的。什么是功能引导性产业政策,就是要突出质量、技术安全等公共性的指标,只要维护公共利益,政府一定要干预。最后正确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谢谢大家!

  (鼓掌)

  主持人:谢谢卢主任,卢主任给我们做了“十二五”指标的一些预测,从什么是合理的产业结构,未来五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同时最后也给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让我们再一次感谢卢主任!

  (鼓掌)

  下面我们有请全国人大常委、亚洲制造业协会会长陈佳贵先生演讲!

  陈佳贵: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们这次的论坛题目是绿色工业论坛,现在提这个的很多,比如说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等,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要求要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现在引起了我们大家的注意,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刚才卢中原同志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谈了他的看法,那么我刚好对他的发言做一个响应,也来谈一谈产业结构对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的关系和影响。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想着重谈一个问题,就是谈一下产业结构调整要考虑的一些主要因素。

  我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既是一个很紧迫的任务但是又是一个很长期的任务。包括我们讲的绿色经济,包括我们讲的循环经济等等,我看也是一样,既紧迫又是长期的,不可能一两年、三五年就完全实现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一样,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正确分析我国经济产业发展阶段。比如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根据工业化的规律和历史的经验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是在不断变化的。毫无疑问在农业经济时代,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的比重是较大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无论是生产和生活消费的资源都是比较少的。那么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工业部门流动,一产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中逐步降低,以工业为主的二产比重逐步增加,一直占主体地位。那么在这个阶段无论是生产和生活对资源、对人员的消耗都是增加的,也是很大的。实现工业化以后,生产要素加速向三产流动,三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并取代二产的主体地位。在这个阶段它的特点生产消耗的资源下降,但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消耗的资源也增加了,现在发达国家就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国家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呢?前两年我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人员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各个省的工业化进程做了一个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比如说一产,现在它按产值计算,我们不说就业人口,它比重下降了十几。二产48%左右,三产41%左右。根据我们的测算,我们国家大概要到2020年左右才基本实现工业化,按照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走过的道路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到了实现工业化以后二产和三产的曲线就发生变化,第三产业继续增加,第二产业就出现拐点。怎么拐呢?下降了。所以前些年包括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二产太高了,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这也是对的。但是二产、三产发展,很大一部分是生产性的服务业,这是同二产当中分裂出来的,它把它分到第三产业里,形成新的第三产业。

  这次会议上发了一个材料,大家一看这个名字,大家认为这是一个钢铁生产的公司,你再看看材料,这个企业一吨钢不生产。他就是生产性服务业,而且做的规模挺大,短短时间内做得挺大。什么原因?它就是适应了这个变化规律,所以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只有我们了解了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我国的发展阶段,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具体目标。又比如,工业的内部结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低,当时80年代初期国务院组织了大量的调查,我也参与了调查,调查以后大家认为长期以来,天天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这在当时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那么经过几年的努力,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43%上升到了1985年的47.4%,在之后的十多年中,轻工业的比重分别都是在50%的比例浮动,一半对一半。应该说那个时候它应该是适应发展。在2000年,我们能源消耗系数和人员比是1比0.5,也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人员增加0.5个百分点。由于消费升级,2008年,轻工业产值比重从41.9%下降到了28.9%。重工业的比重已经上升到71%。大体上就是三七开。这个比重比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还要高得多,但是我们能不能由此就得出结论,就是轻重工业比重失调了?我看还不能完全这样说。因为工业化的规律会告诉我们,必然有一个重化工业的阶段,这个阶段是跨不过去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这个比例,不要搞得这么大。比如说我们进口很多,我们加工以后又大量出口,那么出口人家还要反倾销,环境也污染,那么像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要避免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平衡问题。当前来看我国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我们的研究,比如上海、北京、天津、上海、广东这样一些地方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工业化后期阶段。那么辽宁、福建等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有一部分十几个省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那么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同对产业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它们面临的任务也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对于实现工业化和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地区他们的任务是非常紧迫的,但是对于工业化处在初期阶段的省来讲,让他结构升级那也是违背规律的,不可能,因为它主要任务还是工业化。所以要有所区别。

  第三、要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次国际金融危急以后,各个国家都在考虑本国的发展模式。不是说国际经济失衡嘛,对于美国这样一些发达国家形成了贸易顺差,还有一些国家像阿拉伯国家也通过资源高价格获得了大量的外汇,维持了经济的繁荣,这次经济危机发生以后,特别是对于发达国家,他们也要压缩政府的开支,有的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会议,欧盟他们也讲他们也在调整。他们的调整对我们的出口就会带来很大影响,那我们的产业肯定要受影响。

  第四、我们要关注世界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要关注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和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个我就不多讲了。

  现在之所以出先金融危急从深层次上讲,从产业上讲,这些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形成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慢慢引起了这些发达国家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但是他们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他们也在调整,也在重视新兴的高新战略性的产业发展,因此我们也必须要考虑这些问题。那么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进一步展开了。就谈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会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要考虑四个方面的要素做了精采的演讲,再一次感谢陈会长。由于时间进程有点往后拖,我建议后面两位嘉宾每位缩短5分钟啊。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给我们做演讲!大家欢迎!

  (鼓掌)

  陆启洲: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们知道在一次能源中,非化石能源包括水能、核能等,这些能言大多只有通过转化为电能才能有有效使用。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内缘消费的比重达到15%,完成这个目标,主要看发电行业能不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因此对于发电企业来说,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国电力投资一团公司是国有五大发电集团之一。近年来,中电投集团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两个调整:一是电源结构调整,重点加快水电、核电、风电等低碳清洁能源发展。目前中电投集团总装机容量6400万千瓦,在五大发电集团中装机容量不是最大,但清洁能源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0%,其中,水电装机容量达1480万千瓦,居五大发电集团第一位,在建水电装机容量419万千瓦。按照中电投集团“三步走”发展规划,到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中电投集团是国内三大核电控股运营商之一,目前拥有在运核电权益容量135万千瓦,正在控股和等比例控股建设的装机容量650万千瓦,参股建设容量187万千瓦。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背靠资源,面向市场”原则,积极推进“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煤电铝、水电铝产业链,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到去年底,中电投集团煤炭产能将达到5500万吨,电解铝产能达175.5万吨,中电投集团是央企第三大煤炭企业和国内第二大电解铝生产企业。下面我结合中电投集团的实践,就发电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快水电开发建设。

  水电是最清洁、技术最成熟,并且能够大规模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很长时间以来,国际国内对水电发展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近年来,由于环境和移民问题制约,我国水电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大型新建水电项目核准处于停滞状态。那么要不要发展水电?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我国的资源禀赋都已经表明,发展水电能够大量减少煤炭资源过快消耗和二氧化碳等过量排放,是解决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事实上,只要我们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水电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可以降到最低,还会产生良好的环保效益。

  以中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流域为例,目前,黄河上游流域水电装机容量即将突破1000万千瓦。我们在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剂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黄河上游陆续建成的大坝形成了较大的人工湖泊,增加了湿地面积,改善了水库周边地区的生态气侯,更重要的是,上游建设大坝有效地调节和统配整个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近10年来,黄河流域没有发生过断流现象,为促进沿黄省区的生态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有关测算,实现我国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需要水电装机容量至少应达到3.2亿千瓦,比现在增加1.23亿千瓦,由于大型电站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至少需要5至8年的时间,那么,自从2010年到2015年,大约需要开工1.2亿千瓦。发展的任务很重,当前,必须在妥善解决环境和移民问题的基础上,加快规划和核准新的水电项目,否则15%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二、坚持专业化和市场化结合,加快推进核电发展

  核电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也不存在大运量、长距离的燃料运输问题,是安全、可靠、高效的低碳清洁能源。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为908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1%,而全球有核电国家平均水平为17%左右。我国核电与韩国几乎同时起步,目前韩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1800万千瓦。

  近年来,我国电力需求增长很快,但核电发展速度却比较慢,主要原因是核电“姓核”还是“姓电”的问题没有搞清楚。在国际上,核电是姓电的,在医学界,核医学是姓医的,核电燃料虽然具有特殊性,核电安全更是特别重要,但核电仍然应该是姓电的,否则,核电不可能规模化、商业化运营。当然,核电发展和运营必须接受核安全部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

  核电发展必须坚持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核电安全事关重大,专业化是保证核电建设运营安全的基础。核电发展还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因为没有市场化就不可能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成本,核电也就不可能规模化发展。这几年,在钢铁、铜、铝等主要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火电机组每千瓦平均造价由2002年的5000元左右降到目前的4000元左右,设计费用也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引入了竞争,是电力体制改革发电企业市场化的结果。核电的工程建设、设计也应市场化原则,促进核电的长远发展。

  按照有关测算,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要求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由于核电的建设周期比较长,从2010年到2016年,在建和需要核准开工核电项目7000万千瓦左右,发展任务十分繁重。

  核电发展当前迫切应解决好以下两个的问题:一是应加紧出台调整后的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目前出台核电中长期规划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尽快明确2020年前开工的各核电项目布局、技术路线和投资主体,确保核电发展目标实现。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行AP1000技术路线。AP1000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的商业化核电技术。采用AP1000技术路线,是我国经过近三年的国际招标,充分研究和论证后做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应当坚持AP1000技术路线不动摇,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针,推进核电发展。从国际上核电发展的情况看,这几年很多国家正在掀起新一轮的核电建设热潮,除延续项目,基本上使用的也都是第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三、加快火电技术创新,实现火电低碳清洁发展。

  近年来,我国火电发展受到两大因素制约:一是煤电价格严重倒挂,火电企业亏损严重;二是二氧化碳减排压力越来越大,环境瓶颈越来越突出。

  从我国资源禀赋看,我国是一个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目前我国80%的发电量来自火电,不发展火电是不可想象的。火电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低碳清洁发展。当前应重点开展火电技术创新,特别是加快推进高参数超超临界火电技术和洁净煤发电的研究、示范和推广。

  对于存量机组的节能减排,重点应推进两项工作:一要继续关停小火电机组。近年来,中电投集团加大小火电关停步伐,截至2009年底,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113台,容量699万千瓦,约占中电投集团组建时装机容量的35%。

  今年,我们还将关停小火电机组198万千瓦,相当于全国今年关停小火电机组计划的五分之一,关停的力度非常大。二要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改造。“十一五”以来,中电投集团在电煤价格大幅度上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并没有降低节能改造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截至去年底,我们提前完成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排35%的目标,比向国家承诺的目标多减排5.2万吨。截至目前,中电投集团的供电煤耗为332克/千瓦时,比集团组建之初降低了34克,随着机组关停和节能改造工作的推进,中电投集团供电煤耗还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存量火电机组进行二氧化碳捕集也是未来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电投集团积极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重大进展,去年,重庆合川电厂建成年收集10000吨二氧化碳的脱碳技术中试装置,可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等工艺、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我国火电厂下一步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大型化、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坚持产业一体化发展,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和循环发展

  发电企业作为能源转换行业,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大,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区域资源环境状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能够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也能够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价值增值能力。近年来,中电投集团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了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

  中电投集团产业一体化发展主要推行水电铝和煤电铝发展模式。电解铝是高能耗产业,但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航空、汽车、电力等各个工业部门都离不开铝,特别在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不发展电解铝产业是不现实的。但电解铝产业的发展模式上,应根据企业与区域资源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水电铝是电解铝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世界通行的发展模式。中电投集团积极打造水电铝产业链,黄河上游水电资源丰富但送出困难,平均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仅0.20元。发展电解铝产业,不仅能够消纳黄河上游的富余电量、增加水电企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利用水电这种可再生能源发展高能耗产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完全符合国家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同时,通过打造水电铝产业链,还能够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形成了水电和电解铝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

  中电投集团还有一条产业链是煤电铝。内蒙古东部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以褐煤为主,且有一部分是劣质煤,这部分煤发热量较低,不适合外运,堆积又容易发生自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我们通过建设坑口电厂,实现了这部分劣质煤的合理利用和就地转化,使得中电投蒙东能源煤炭企业的回采率接近10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电力如何利用?我们打造“煤电铝”产业链,不仅使劣质煤得到充分利用,还使电解铝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蒙东能源煤电铝产业链被业界称为是循环经济的典范。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中电投集团通过推进两个调整,有力地促进了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作为中央企业,中电投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陆总,把握的时间非常好!谢谢陆总精彩的演讲!今天我们最后一个演讲嘉宾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总经理苟护生先生。欢迎!

  苟护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2010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下面我谈三点体会和认识。

  一、中国工业处于转型十子路口。中国作为全球工业大国为世界经济和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过去30多年的成就,来自我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特别是劳动力优势,来自于体制改革的激发释放的动力和活力,而这些也与我们选择发展方向战略有关。比如说80年代,选择轻工业,以及90年代做出的调整。现在我们处在新的发展点上,传统的优势正在消失,而新的发展模式仍在形成过程中,超低成本劳动力的时代基本结束。大量工业品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所有这些构成了工业转型期的特点和约束条件,突破这些约束就要对工业战略发展进行再选择。

  二、十字转型升级战略,再造中国工业的新辉煌。一次要素投入和产出由过去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二次发展的动力由传统要素推动,技术依赖体制改革效应向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创新驱动转变。组织产业模式大中小企业发展集群化转变。工业生态向绿色化升级,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升级,技术和产品结构向自主化、高端化升级。如果说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建立了比较独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是第一次辉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成为世界工业大国是第二次辉煌的话,那么通过转型战略升级,我们将用若干年时间,再造中国工业第三次辉煌,创造一个世界工业强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工业绿色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三、努力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领先者,服务绿色发展。中咨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咨询机构,自1982年成立以来,为国家企业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高效的咨询服务成果。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投资近20万亿元,在完成大量咨询评估业务的同时我们还不断致力于工程咨询领域方法的创新,2007年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咨询领域和方法,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批示和高度肯定,并成功地运用于咨询实践当中,效果显著。绿色工业为工程咨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绿色工业的本质是低服务高产出,以最小的代价制造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品,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将更加注重项目的影响评价、社会评价、国民经济影响评价,更加注重项目建设方案和安全生产评价等,更加注重深入分析项目运行管理期间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维,以系统性、前瞻性的视角优化方案。在提高投资效益的同时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以切实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绿色咨询。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咨询业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成为国家经济建设思想库和行业领先者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国家经济建设思想库,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为工业绿色发展服务。工作的重点或者说主要的环节是,贯彻科学咨询,绿色咨询的理念,加强产业规划政策,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献计献策,积极开展企业规划、项目评估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工程建设监理等为企业创造价值。加强区域工业发展研究和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的咨询,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加强产业的全球化布局和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努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咨询,以此努力促进发展。

  相信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各界努力,中国工业的绿色发展必将取得新突破,我们愿与各位同仁合作供应、绿色咨询,携手努力共创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鼓掌)

  主持人:谢谢苟副总经理的精采演讲!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今天上午第二节演讲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六位嘉宾的精采演讲!也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来宾积极配合,今天上午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