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6月25日消息,6月25、26日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以下为“浦江夜话二:PE和VC的发展环境”全部文字实录。
[东方网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 [19:28:50]
[东方网主持人] 现在我们开始直播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第二场 [19:30:10]
[东方网主持人] 主题:PE、VC的发展环境 [19:30:24]
[东方网主持人] 今天的主持人是 [19:31:03]
[东方网主持人] 祁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 [19:31:05]
[东方网主持人] 嘉宾有 [19:31:12]
[东方网主持人] 徐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 [19:31:19]
[东方网主持人] 史正富,上海同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31:25]
[东方网主持人] 梁锦松,百仕通集团大中华区主席 [19:31:29]
[东方网主持人] 李山,三山公司创始合伙人 [19:31:36]
[东方网主持人] 刘乐飞,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31:45]
[东方网主持人] 吕厚军,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19:31:50]
[东方网主持人] 于剑鸣,新天域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 [19:31:56]
[东方网主持人] 现在观众正在入场 [19:32:37]
[东方网主持人] 5分钟后将正式开始,请广大网友耐心等待 [19:34:15]
[祁斌] 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讨论,中国市场PE和VC的发展经历了非常迅猛的发展过程。 [19:37:51]
[祁斌] 我自己感触很深,十年前从华尔街回来最后一份工作做的是VC,十年后的今天碰到以前很久没见的人说,我在做PE和VC,现在差不多10个里面有七、八个做PE和VC的。 [19:38:55]
[祁斌] 中国经济调整迫在眉睫,要在发展一大批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必须有PE、VC融资体系相关的支持。 [19:39:22]
[祁斌] 第二个背景是创业板的推出带动了全世界创新和创意的热潮。 [19:39:41]
[祁斌] 与此同时,全世界金融危机中,原来不受监管的金融产品或者金融运作模式,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严峻的挑战。 [19:39:55]
[祁斌] 所以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非常有意义,特别是中国怎么应对快速成长的行业,怎么样让它非常好的发展,又不出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19:40:24]
[祁斌] 今天来的既有政府高官,也有企业的翘首。首先欢迎徐林同志发表见解。 [19:40:45]
[徐林] 我是在政府工作,旁边几位都不一样,他们都是具体操作的,我就谈谈政府对PE和VC行当的看法。 [19:41:10]
[徐林] 我下午想了一下,谈点什么问题,到底政府关注VC和PE领域什么主要的问题,我总结一下大概有三点。 [19:41:39]
[徐林] 第一,我们关注PE和VC行业的发展环境,我们做的很多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要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在中国这个环境下恰逢其时。 [19:41:55]
[徐林] 刚才,祁斌说十年前跟人家谈PE没有人知道,现在咱们是全民PE,全民VC,这跟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 [19:42:11]
[徐林]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高速的发展,中国社会聚集的金融资产非常多。 [19:42:32]
[徐林] 就说现在银行存款总额是66万亿,其中居民储蓄余额23万亿,而且要从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来看,银行体系中目前贷款余额是43万亿,还有20多万亿的钱要么存在央行一部分,其余都闲置在那儿。所以那么多的金融资源一定要有多样化的渠道来配置,PE和VC是一个很重要的配置的渠道。 [19:43:13]
[徐林] 但是VC和PE因为投出去之后要退出的,如果你的资本市场不足够发达,PE和VC的发展也不会有这样的高潮。 [19:43:47]
[徐林] 过去的几年,特别是2006年以后,中国的资本市场随着股改的完成,获得了非常快的扩张,而且创业板也推出了,下一步可能还有OTC市场发展起来,这个环境也是PE能够迅速发展很重要的原因。 [19:44:10]
[徐林]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看到了金融资源配置的客观需要,看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需要VC和PE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本的支持。所以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进一步优化PE和VC的发展环境,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19:44:29]
[徐林] 第二,我们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要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这几年PE和VC发展的很快,甚至有全民发展的趋势。 [19:44:49]
[徐林]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点点滴滴,不太一样。 [19:46:05]
[徐林] 但是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不希望在爆炸式的发展过程中,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产生。在这个领域,我们关注几个很重要的环节。一是PE在募集的过程中会不会演变为非法集资,如果演变为非法集资,有可能导致风险,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19:46:31]
[徐林] 这是很多过去非法集资案例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给我们的教训。 [19:46:43]
[徐林] 二是我们也希望PE、VC投资行为是规范的,在选择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时候,它的议价、它的谈判等各个环节应该是规范的,它所募集的对象应该是合格的投资人。在这方面我们的制度建设到目前来说还没有完全完成。 [19:47:07]
[徐林] 我们过去做了一些尝试,国家发改委、证监会,以及其他金融部门做了一些尝试,试图通过一些试点,通过PE、VC这几年发展的总结,能够建立中国PE基本的管理规范。目前这个规范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至少还没有出结果,有些问题还在继续讨论完善的过程中。 [19:48:10]
[徐林] 三是我们也希望引导投资方向,服务于政府的政策目标。VC、PE都是纯商业性的投资机构,以追求商业回报为第一目标的,和政府政策之间没有必然的要求。但是中国政策经济的管理模式决定了我们有一些政策目标,这些目标当然可以利用政府的资源来实现,但是我们也希望能够调动政府的资源,发挥政府资源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的资金,参与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PE和VC可以起到很周期的作用。 [19:49:25]
[徐林] 我们过去也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希望通过政府设立引导基金,引导一些VC投资一些真正的新兴产业,真正的创业早期企业的股权,给他们这些新兴的产业和企业提供资本支持,而不是像目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VC做的是成熟企业的投资,做的是PRE-IPO的投资,追求的是比较短期的回报,比较快速的回报。 [19:49:36]
[徐林] 这样VC就没有起到风险投资真正原本意义上的作用。我们希望,既然VC害怕风险,如果政府的引导基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一些风险,我们也愿意提供这种政府资金的引导,使得PE和VC能够和政府的政策目标更好的结合起来。 [19:49:48]
[徐林] 这就是我今天要发言的三个要点,谢谢大家! [19:49:55]
[祁斌] 下面请上海同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正富先生。 [19:50:03]
[史正富] 谢谢主持人。 [19:50:56]
[史正富] 今天有机会和在座这么多业内同事交流股权投资非常高兴,刚才两位主持人和徐林司长从全局、宏观的角度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更多看到是微观的事,对刚才讲的宏观的问题也非常有同感,大的环境如果不顺,也可能给快速发展的行业造成不应该有的损失。当年信托产业最早的产业是以土地为主导的,一下出现了泡沫和坏资产,给这个行业耽误了很多年。所以现在大家都讲PE和VC的时代,能保持头脑的清醒,能够有一个适度的约束,使大好势头能够维系。 [19:51:20]
[史正富] 从宏观角度看,天时很好,国家经济发展,30年工业化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产业基础,需要向科技的高度发展,希望产业的重组和并购,这为PE和VC提供了强大的实体经济层面的支撑。中国经济现在成为全球瞩目的地方,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还很繁重,这都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19:51:27]
[史正富] 我们 担心的问题是,人和的因素,从微观的角度讲,我们行业的监管和真正金融行业的监管肯定是不一样的。刚才主持人和徐林司长谈到的观点,我还是很宽慰的,国家对这个行业的监管有一些和其他行业监管不一样的地方。怎么样划清非法集资和所谓私募的概念,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可以理得清的,对于违背规定的给予比较严厉的约束甚至惩处,这样才能保障是真正意义的私募,不是非法集资。 [19:52:02]
[史正富] 新兴行业一开始容易一拥而上,尤其是私募这个行业尤其重要。商业企业从行业的角度出发,慢慢会进行自己的配置,市场最后会引导不同的创投企业和PE公司选择业务重点,这一块不是大问题。这和每个公司的人才结构,历史传统,竞争优势非常相关,这个行业总共才几年的历史,还没有充分的发育和分化,给一个时间段,只要积极发展一段时间,PE和VC会分工,有些企业特别擅长做前期,有些企业特别擅长做后期,再加上国家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使得有条件从事早期投资的安心的进行早期投资。 [19:52:12]
[史正富] 需要在国内下大力气的是,和监管有关的,怎么处理GP和LP的关系,GP是投资方和受理企业的关系,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的商业关系,但是在投资行业里靠这个是不行的,一定要有非人格化的合同关系来取代这些东西。但是建立一个非人格化的合同关系,法制是第一步,要进行文化改造。 [19:52:46]
[史正富] 现在不管是GP还是LP,看到很多中间经历很多的摩擦,对GP来说怎么让信用公开化,怎么对待投资人,应该成为一个公众的知识,不能是自己知道。第二是评估行业商业化,评价机构商业化,甚至是主要看出钱和赞助的力量凭行业的好和坏,这肯定要搞砸的,应该放在中间的有公信力的机构来做。使得GP信用的历史能够放在透明的地方,让中间的投资人都知道,这对行业走顺了是非常重要的。 [19:53:54]
[史正富] 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的关系,我们有《合同法》,有《公司法》,有《证券法》,但是没上市公司跟投资者关系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涵盖,变成投资人和私人之间的互动,完全是个性化的,国有企业还好一点,民营企业和市场化的投资公司在中国从事投资,离开上海、北京以后会面临投资的挑战。 [19:54:32]
[史正富] 如何发挥产业整体的作用,来改善这种局面。中国做投资有时候怎么样自我保护合法权益,也变成能力的有机部分。 [19:55:38]
[史正富] 我们这个小公司跟行业发展10年了,一共做了16个项目,总的来说,还是度过了风风雨雨,积累了一些经验,更多是积累了很多的教训。 [19:56:00]
[史正富] 现在形势大好,这样对我们做投资者的心态提出很大的挑战。在这些年的过程中深深感到方向是对的,但是在中国的环境下做到了非常不容易,要有毅力,要有信心,还要学习各种类别的企业家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把合力用上去。 [19:56:31]
[史正富] 我们作为一个年轻的,新兴的产业,前途很广大,所以很希望大家珍惜这个环境,更多的加强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也希望监管机构针对行业特点,给出恰如其分的监管,不能像别的企业那样管的那么多,使得我们开了好头以后,能够有持续的稳定的发展。 [19:56:58]
[史正富]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 [19:57:35]
[祁斌] 下面有请梁锦松先生,他曾经在香港政府担任非常重要的要职,现在从事PE行业工作。 [19:57:52]
[梁锦松] 感谢主持人。 [19:58:03]
[梁锦松]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前辈和领导学习。来中国才三年半,我们在中国应该是后辈。参加类似的论坛大概有三年多了,在三年多以来,在中国讲PE和VC,特别是PE的环境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大概三年前,很多时候讲的主题,无论是我自己和其他的发言人,都是讲PE和经济的贡献等。要说服公众,特别是要说服政府,PE其实是对推动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是有贡献的,无论是我们投进去的企业,对它的成长,无论是对整个金融市场提供一个比较长期的资产,无论是对推动整个收购合并市场,等等都有好处。 [19:58:40]
[梁锦松] 最近参加类似的论坛讨论这个问题都比较少,公众也好,政府也好,都接受了这个观点。从政府的各个观点讲,感觉到中国政府非常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根据不完全推算,发改委一直以来非常关注,也跟业界讨论,有不同的指引等等,来引导这个行业的发展,发改委是很有贡献的。 [19:59:15]
[梁锦松] 最近发改委跟国务院也推出了长三角的发展,特别是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感谢发改委,也感谢证监会,我们推出中小板,创业板,这对PE行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0:00:05]
[梁锦松] 保监会我们也在等,肯定以后对增加LP很有好处。比如说银行可以贷款进行收购,这也是推动对中国做有控股权的投资非常有好处。 [20:01:03]
[梁锦松] 我看今天在座我唯一一个是外资,我谈一下外资的PE可以扮演什么角色。有一个背景大家也知道,我在外资银行工作了28年,我看见外资银行在推动亚洲经济的发展,是很有贡献的,所以外资的PE也对推动中国的经济有一定的贡献。大概有几方面。 [20:03:05]
[梁锦松] 第一,怎么样推动整个PE行业的规范化。我参与行业,国外的经验也不一定全对,但如果把国外很多经验引进到中国,可以给同业来参考,给政府参考。最近在中国组建一个人民币基金,我们大概签了一半左右的LP,其他要等很多配额,可能很快就筹完了。这个方面我很深的感受是,组建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注册GP和LP,已经花了一点时间,最后可以顺利建起来。 [20:03:57]
[梁锦松] 最近这几个月花最多的时间是法律文件,我们跟大的LP谈文件,我们坚持要用国资标准,很多LP用三个律师。 [20:04:46]
[梁锦松] 谈很多条款的时候有时候比较艰巨,毕竟很多国外的概念,国外的法律用词跟国内不一样。所以在谈判的过程中耗了不少时间,很多同事说好累,我说好啊,这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从某个角度讲也是中国LP的发展过程。我希望以后,慢慢习惯以后组起来比较顺,这也是对外资对中国PE的贡献。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会用跟黑石全球投委会过程都是一样的,团队基本都一样,无论是人民币基金,还是国外基金投中国都是一样的团队,当然人民币基金团队是在中国的。 [20:05:42]
[梁锦松] 我们很多团队习惯了这样以后,有一些人我们不希望离开,但是总会有人会离开,这可能也是一个所谓的技术转移。 [20:06:17]
[梁锦松] 我们投进去以后怎么样帮助公司提高效率的整个团队,包括在行业上的认识,在公司治理,以及在管理上,这只团队,全球的都可以引进到中国,从而帮助中国PE朝着国外比较着重的角度发展。 [20:06:24]
[梁锦松] 在PE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和经济国际化,毕竟我们在国外经常做并购,做投资,加速他们到中国投资,同时中国的公司走出去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跟他们一起作为共同投资者。在这个方面,外资的PE可以起的作用是,帮助中国企业跟进全球化。 [20:06:48]
[梁锦松] 第三,可以帮中国的企业培养人才,虽然我们比较小,但是我们一直在增加团队,现在我们已经接近90个人,当然不是所有都做PE,有些是做房地产的,但不是都做房地产,其实房地产也是PE的部分。我们不希望这里有人离开,但是外资银行的例子,陆陆续续一些优秀的人可能会出去自己创业,这本身也是培养人才,培养行业人才的贡献。 [20:07:54]
[梁锦松] 从各个方面讲,中国需要发展自己的PE,中国需要有自己本土的PE,而且是非常有些的PE,但是外资也可以起一定的作用。 [20:08:31]
[梁锦松] 我就说这些,谢谢! [20:09:18]
[祁斌] 谢谢梁先生,每次见梁先生发现他的普通话又进步了,他刚才对外资,对中国的PE市场,分析的非常透彻。下面请李山先生,李山先生早年在中英国际,后来作为出来做PE,既在大机构工作过,又自己单干过,所以我们听听李山先生的见解。 [20:09:44]
[李山] 谢谢大家。 [20:09:56]
[李山] 祁斌刚才介绍我,听起来我感觉挺残酷的,我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就是同行业转过来做PE变成时尚,我好像不是第一个从大行业出来做PE。我好想是屡败屡战,在里面走的很不容易,所以给大家谈一些我的一些教训,以及中国PE行业面临的大的环境。 [20:10:19]
[李山] 我们刚开始成立的公司叫三山,三山有三个合伙人,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个更大名鼎鼎的人物,当时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值很高,我从中英国际辞职当天报纸就登出一大版。我们对自己也有很高的期望,我们觉得不能够简单的赚钱,如果做PE我们几个投行出来了,好像太容易了,好像打几个电话就可以做IPO,但是我们要真正做PE。我们几个人都是做投资银行出来,对金融比较懂,所以我们绝对把基金专做金融业。 [20:13:17]
[李山] 我们刚开始在上海谈了一家保险公司,在深圳谈了一下信托公司,在重庆把一家很小的城市商业银行控股改制,当时重庆市政府非常支持,我们跟市政府都谈好了,我们会成为控股的股东,会带进整个管理层,等等。等我们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国家关于外资有一个新的政策,任何一个外资股东不能够超过中国一家商业银行20%的股份,不可能成为50%的大股东。第二,即使做20%的股东,还要有相应的资质,像你这种刚成立的公司,根本就没有资格,所以我们就功败垂成。 [20:13:24]
[李山] 当时和我的合伙人实在不能理解这件事情,在中国太复杂了,太不确定了,所以我们一个合伙人就辞职了。走了一个合伙人我们第一个基金就完蛋了,没有钱了。后来我又去找钱,刚找到钱,又找了一个美国的公司,又搞了合资,签了合同。谈律师合同花了上百万美金,谈了半年,谈下来外资给我们10亿美金,给一个以中国人为主的团队。 [20:13:57]
[李山] 我们觉得很不错,金融危机来了,股价也下来了,找人也很容易,很便宜。 [20:14:34]
[李山] 但是去年3月份突然接了一个电话,一个美国合伙人打的,我们把5亿资金放在麦道夫里面,跟中国的合资就不能做了。我大概是中国一个唯一一个直接麦道夫的受害者。而且当时整个全球想在美元市场融资是不可能了。 [20:15:32]
[李山] 所以我们就转过头来做人民币基金,当时正好发改委批了一个山西能源基金,我觉得挺好的,能源是重中之重,很重要,当时发改委也批了。我又带着我的团队去山西了,大概花了两年的时间。结果那个地方到最后更麻烦,因为当时发改委批的地方股东是大股东,像我们专业团队是小股东,概念上的差距实在太大。 [20:16:05]
[李山] 最后我就全军覆没了,因为这些人都是我以前从中银国际带来的,都蛮有商业价值,出路都挺好,他们都走了,就剩下我带一个秘书。 [20:16:43]
[李山] 这个时候我是不是应该放弃呢?正因为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我突然发觉了,可能最后PE的机会在这里。因为这样折腾也没有做什么事,现在很多基金都发展起来了,我要用跟他们用一样的方式来发展奋起去追也追不上了。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