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中国企业家国学(深圳)论坛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1日 11:51  新浪财经

  2010年6月19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主办的2010年中国企业家国学(深圳)论坛正式举行。新浪财经图文报道本次活动。以下为论坛实录。

  以正合、以奇胜——创新制胜未来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2010中国企业家国学论坛现在正式开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和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企业家国学(深圳)论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镇,深圳有着浓厚的创新气息,同时珠三角企业历来也是中国企业创新的排头兵,在创新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我是来自广东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路博。

  我们今年的企业家国学论坛分三站,分别在深圳、上海和北京举行,首站选在了深圳,是因为深圳的城市气质和我们论坛的主题“以正合、以奇胜--创新制胜未来”十分契合。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2010中国企业家国学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先生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先生

  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础其先生

  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勇

  豪恩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峰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先生

  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Mr。Rene Reif 莱瑞宁先生

  第一财经总策划罗振宇先生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总编辑黄丽陆先生

  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部部长Mr。Thomas Greipel葛瑞柏先生

  下面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先生为我们致欢迎辞。

  刘东华:尊敬的莱瑞宁先生,尊敬的王守常院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福建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和中国文化书院给我们的大力支持,使得《中国企业家》杂志十几年来搞了很多各种各样论坛的基础上,这是第一次搞中国企业家国学论坛,其他的论坛搞了很多,企业年会,未来之星年会,商业年会等等,都是直接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关的,这次叫做中国企业家国学论坛,企业经营和国学好象离得比较远,但是大家都知道过去有一句话叫做功夫在诗外,学诗的初级阶段就是做诗的本身,但是到了高级阶段,一定是在诗外寻找写好诗的工夫,中国企业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做到今天,已经创造了让整个世界感到惊讶的成就,也应该从初级阶段往高处果断,所以我们要像老祖宗,像传统文化,像国学汲取智慧。

  今天的主题是“以正合、以奇胜”,过去有一句话叫做守正出奇,我自己近两年来在到处大声疾呼八个字“先问是非,再论成败”,是非在我们来看就是正,守正的前提下,如何善于出奇,就能够对结果,对成功负责,所以我说先问是非,再论成败,问清是非,必论成败,不问成败必然失败。

  所以一定要守正做好人,走正路,同时又要特别善于讲究方式方法,讲究策略,讲究公理,走正路,能够做得很大,能够非常成功。

  最后,我祝愿《中国企业家》首届国学论坛圆满成功,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都能够在接下来的分享和交流中得到应有的价值,谢谢。

  【主持人】:企业发展很成熟,到了一定的瓶颈,就要以奇制胜,多创新,未来的道路上做出企业的品牌和不一样的地方,今天确实是交流和沟通好的平台和好的机会,接下来有请到本次活动的另一主办方,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莱瑞宁先生致欢迎词。

  莱瑞宁:尊敬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刘东华社长,北京大学王守常教授,深圳宏彤(同音)公司于庆余董事长,媒体朋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下午好。

  欢迎各位莅临由福建戴姆勒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共同举办的首次中国智慧奔驰天下,国学论坛,今天有机会跟中国诸位商界精英,国学大师探讨国学精髓,切磋商业中的中国智慧,我深感荣幸。

  我本人到中国的时间不太长,大概半年前来到福建戴姆勒工作,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流畅,未来光明流畅,来到中国向在座的各位学习中国的经营之道,我感到十分的兴奋。

  为了更好的融入中国的生活环境,我几个月前开始学习中文,通过对汉语的学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逐渐的了解,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开始强烈的感受到中华传统国学历经几千年传承,包罗万象,给人无数启迪和深邃的意境。

  在我个人看来,中华国学的精髓在于讲究胸怀大略,这种对未来的远景激励人们做事的时候掌握全局运筹帷幄,从策略上通过不断的挑战自我,锐意进取。

  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国学也被赋于了新的含义,并在新一代的中国企业家身上得到了更新的诠释。

  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举轻若重的地位,融合了东方哲学思想和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引领中国企业走向巨大的成功。

  成立于2007年的福建戴姆勒,作为中德双方出资的企业,也是中西文化完美结合的典型,采用先进的戴姆勒德国标准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一直秉承中国智慧的精华,融会贯通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过程中,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创新制胜未来,一个多世纪以来,奔驰戴姆勒一直是最成功,最有创新意义的企业之一,福建戴姆勒传承了奔驰百年造车经验,更是精心打造的精英,福建戴姆勒国产外交级MPV一方面导入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也通过对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改进,顺应中国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福建戴姆勒前方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我们希望向在座的各位学习求教,与大家共同探讨企业的创新发展之道。

  最后,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希望大家在稍候的赏车之中充分领略国产戴姆勒外交级MPV的魅力。

  【主持人】:莱瑞宁先生做足了功课将汉语说的如此的好,而且来到中国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一位重量级的演讲嘉宾 ------北京大学王守常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王守常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北大中国文化及哲学研究所付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曾担任索罗斯基金会委员,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王守常教授认为“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孙子兵法》讲的不是“兵以诈立”,而是“以德御兵”。王守常教授以“中国智慧”,“中国文化特质”,行走在道与术的边缘“,”国学智慧与养生“,”孙子兵法再认识“等为题,在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院校授课,来自各界特别是企业界授课学员达几千人。

  王守常:各位来宾下午好,我应《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的邀请,就国学谈一下自己的体会,虽然前面介绍都很辉煌,就好象一个仪式,一定要推出重量级,实际上也不是重量级的,这是我的专业,我学的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史,今天要讲的内容或许可以跟大家对话和沟通,有幸出席本次的讨论会,看到题目就很有意思,叫做中国智慧,奔驰天下,从题目上也可以看得出,一个西方的企业奔驰公司用中国智慧联系起来,我想起了中国三十年的发展路线,中国加工,中国制造,第三个就是中国的智慧,中国的指挥做一点我的理解,提出一些概念,因为今天的主题是“以正合、以奇胜”两句话是出在《孙子兵法》中,正在《孙子兵法》中是正法,奇就是变法,不是正奇两面分,还提出了一个概念正奇相分,这就是中国智慧的方式,并不是常常说的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三。

  今天我用概念将中国的智慧进行分析,每一个我提供的文献中都可以看到中国智慧的闪光,今天首先要解释的是中国的概念。

  中国的概念在小学中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字,如何理解,大家不一定说的很清楚,我就将“中国”个量子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叙述,最早出现在商周时代,跟另外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北迪”

  中国首先是地理的概念,今天我画一个图,用现在的中国行政图标识的,如果用商周的地图标识的话,大家没有这样的概念。商周就是在现今的安阳,就是发现曹操墓的地方,面积已经是非常大的,周灭了商后,从陕西的西北歧山建立的,南面有吴国、越国、武汉是楚国、四川是蜀国。

  东南就是南蛮、还有朝鲜、日本、菲律宾、东夷等等,当时还没有长城,往北就是苏联大部分的地区。

  我姓王但是有一个复姓就是完颜,当时是女真族,后来统一后就并入了满族,这就是商到周大概的地理位置。因此有了一个概念中国在内,异族在外的概念。外就是四夷,因此有了天下的概念,周以后就有中国与天下两个概念联在一起的,周作为宗族国有两个概念,如果周是中心,还有藩属国、外划区域,所谓的藩属和外划就是异地的概念,这是地理概念,后来又不是地理的概念,有一部文献是汉代出的叫做《战国策》,中这样讲到,中国者聪明叡知之所居,万物财物之所聚。很多的财富在这里创造的,圣贤之所教,这里推行的是圣贤的教法,仁义之所施,推行的是仁义教法,诗书理乐的教义。

  从文化到制度是适合异族来学习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对中国的解释,中国已经不是地理的概念,也不是种族的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到了背诵,我们看到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这个人叫做石介,写了重要的文章叫做《中国论》,汉代文献出现后,但是商周有这样的概念,当四异还住在洞穴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建筑,四异游牧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蔬菜瓜果的种植,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各自为安。

  辽攻打宋,宋朝皇帝被抓走,所以当时写了这篇文章。从宋到清的时候,谭嗣同讲了这样的话,他引用了《诗经》的一句话,周文王建立了周朝,建立了思想和文化的价值以及发展的前途,中国建立在开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可以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能礼仪,我就是北部的异族,因此中国不是地理概念不是种族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今天的中国国力之强盛,要成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历史,因此要将中国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也有人说,是不是有一点文化沙文主义,文献中也有这样的话,非我族类,其心比力。

  华和夏也就是中国和异族之变不是种族之变而是文化之变,这是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个概念。

  下面讲几个概念都是跟大家关系和日常生活、政治领域话题比较多的概念,例如今天要建立和谐社会,其中的“和”字最早出现中国的音乐史中。

  音序音律而和,各位知道中国音乐史中的音已经具备了7个音,7个音根据一定的序列和节奏排列起来就是和,也就是和谐的音乐。

  7个音并不是多或者是7个音中只出现3个音是不行的,一定是7个音,因此就是多的概念。中国的音乐中强教化的功能,好的音乐可以怡情,可以焦化,延伸到家庭和睦,延伸到国家政通人和,跟周边的族群变得和谐,因此和是从中国音乐史中发现的。

  先秦文献中可以看得到和,这是跟另外一个字讨论的,就是和通之变的问题。《战国策》中有这样的文献,出场有三个人物,一个是齐惠王,一个是近臣梁秋巨,是齐惠王非常喜欢的大臣,第三个人物是齐国的外相燕子。

  齐惠王问燕子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是和的关系还是同的关系,燕子对齐惠王说,你和最喜欢的大臣是同的关系而不是和的关系,齐惠王就问什么是同的关系,什么是和的关系。

  实际上是逻辑讨论的关系,燕子说你和大臣是同而不是和,原因是君说是,臣说是,君说否,臣说否,因此你们是同的关系而不是和的关系。

  齐惠王说如果是和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燕子说应该是君说是,臣说否,臣说否,君说是,这样的逻辑讨论各位是清楚的,上级领导说的,下级领导未必一定要复合上级,下级否定的,上级不一定要顺从民意,因为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主管的是全局,因此告诉了我们和与同的关系。

  《论语》中说君子是和而不同,小人是同而不和。有德之,不怕听取反对自己的意见,小人没有这样的道德修养,因此主张所有的人跟他的意见是一致的,因此不主张多元化。

  过去毛泽东给部下写警惕的话,坚听则明,不听就会变得不聪明。因此和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和则相生,同则不济。不同的东西方在一起,就有生命力,相同的内容放在一起无法继续的发展。

  因此举自然界的例子,是否看到一座山上只长一类植物,河流只省长一种鱼,做一条鱼只是加水,如果油盐酱醋的话,鲜味才调得出来,今天所谓的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就是来自于这里。和一定是多元化的存在,不是统一思想和统一意志,在党内和集团公司内要统一思想和统一意志,作为社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就是专治,因此和谐社会是有道理的,完全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既然是多元化的,就会遇到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要有发言的权利,社会如何管治。

  《论语》说到知和而和,不适宜皆知,不可行之。和是有多元化的,让所有人有充分发言的权利,这样的和就变成无序和大民主,因此要有礼节制,并不是礼貌的问题,礼是制度的设计节制,因此胡锦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才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回到自己的文化传统,不断的向外来民族学习,这是一个国家走向负责任大国的必然之路。

  第二个跟大家相关的问题,也是天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什么是,人是什么?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对人有的别的解释,《易经》中有这样的话,天地人,三材,人为贵,人是最有价值的。稍候的文献还有这样的话,草木有生,有气而无知,禽兽有生有气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气有知且有义,故为天下贵,字面比较好理解,草木这种植物是有生命的,气在中国哲学和医学中的概念是一样的,医学中的气是身体中的材料,哲学中的气是道德的概念,例如勇气和浩然之气,按照中医的说法,草木是有生命由气构成的,但是无知,这个知是没有直觉。禽兽是有生命,有气的,有直觉的,但是无义,因此中国人骂人的时候这样形容“还不如禽兽”。

  人是天下最有价值的,因为是有生有气有知有义。要以人为本的人按照中国文化传统的人,人跟西方天赋人权的个认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类的概念。因为天地人、草木禽兽是类别的概念,因此我们了解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从1895年后开始在传播,来到中国后跟中国文化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强调的是集体的概念,族群和国家的概念,而忽视个人的概念,中国的文化中说杀强盗不是杀人,中国文化建构人的概念跟西方天赋人权的概念相比,现在的以人为本,应该坚持自己类的概念,集体的概念,同时应该尊重个人的生命选择和生命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应该是中西方文化的结合,才具有合理的意义。

  《论语》中有仁者寿,出现了103次,仁者就是有德之人,就会长寿,如果以老子的书查阅,也有这样的概念,一个人如何长寿,应该是以德延年,有道德修养才会使生命延长。老子讲这句话的时候后面有一句话,让所有人不了解,他说死而不亡者而寿,死了还不亡,用老百姓的话就是诈尸,怎么会是长寿的人,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王晋说,道是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一把钥匙,牵涉了两个概念,就是道和气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气。有形上面的叫做道,形而下的叫做气,道和气的关系是道在气中,气不离道,说起来复杂,实际上是生活中的哲学问题。

  假如一起去水果摊买东西,写下水果两个字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不能用语言描述,道怎么用语言描述,如果不用语言描述就无法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将道用现代汉语表述,道就是规律,道就是秩序,道就是道德,也意味着境界,这样看日本文化就可以理解了,插花是艺道,击剑叫做剑道,喝茶叫做茶道,两者的关系道在气中,气不能离开道。用现在大家日常生活来看,什么是水果,如果我到水果摊,跟老板说要10斤水果,老板一脸茫然,到底要什么水果,因为有苹果、香蕉和西瓜,只能说购买一斤苹果、二斤香蕉、三斤西瓜,才可以完成交易,这是生活中的常识,作为水果是不能独立的存在,只能存在于个别之中,道是否可以脱离气存在的,这是不能的。

  各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水果是一般的话,苹果是个别,因此一般是存在于个别的,水果是普通的话,苹果是个别的话,普遍是存在于特别之中的,反过来说个别是一般,如果说苹果是一般的话,还未穷尽,还可以说香蕉和西瓜都是水果。

  哲学的讨论过程中,没有真理的讨论,只是道理的讨论,由此推广到思维的方式上,没有脱离具体存在普遍适用的原则。因此古代说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是个别,马是普遍,马中还包括黑马和杂色的马,个别的不是马,各位在企业中和个人的生活中,不能将个人成功的案例作为普遍成功的案例,这就是简单的道理。

  亡者就是通忘,因为没有被别人忘记,因为道德楷模还存在,因为你死了,因为你的道德、楷模和人格还存在,因此死而不亡。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着的价值。王者只活了27岁就过世了,生命的意义赋予了更深刻的生和意的价值问题,中国哲学不是只讲空话。

  仁者寿,气之温和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缄默者寿,故人者寿,气就是我们说的脾气,一个温和脾气的人就会长寿,人的本质对他人关心,不是关心了他人是为了名和利,这个人就会长寿。能够容纳你的朋友宽容反对你的人,就会长寿。人和人之间通过言语交流,因为立场的不同,角度的不同,或者是知识结构的不同,常常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尽量的不要辩论,老子讲这一点讲的最清楚,好听的话可能是有欺骗性的,不好听的话可能是不友好的语言表述的。这就是养生,这些做到了,就会健康长寿,如果不健康长寿就是死而不亡者,就是我们主张的立功立德立言,也是生命上的智慧,讲的问题是很多回到根本的问题讨论,就是中国的思维方式。

  长期以来受到所谓的教育,用今天大家熟悉的概念就是一分为二,实际上是两元对立,引发的价值观念就是对和错,我们六十年代就是沿着这样的思维路线发展的,今天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中汲取智慧的时候,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三。最能表达中国智慧概念的是“中庸”,长期以来,在五四后对文化传统的概念就是调和,和稀泥,和事老的概念,中庸在《论语》中第一次出现的含义是最高的道德,或许比仁义礼智信还要高。

  孔子时代,很多人对中庸缺少了解,我们从文献的角度进行介绍,中是什么概念,中的本意是中间,中间在使用过程中引申意义就出现了,中已经代表了道德概念,代表了好的评价,例如现在河南话有这样的话,好不好,就是同意的含义。

  例如《周易》的卦相来看,例如卦和爻词来看的,二五两爻定吉凶,在算卦的过程中,因为二爻是阴,五爻是阳,都会出现这样的话,中行,中石、中道,这些都是龙得之位。因此中字就有道的含义。

  庸就是用,我的解释是汉代文献中的解释,因此中庸就是用中,宋代的解释不偏为之中,不意为庸。中国的思维方式是跟道德联系起来的,中庸本来是德,同时是思考的方法,因此中国的思维方式讲到有大德者有大志,这句话是如何讨论出来的。

  接下来讲的话,弟子问孔子,是否生来就有知识的,孔子说我没有知识的,种菜的人对孔子说是否对农业了解,孔子说空空如也,不过孔子又说,尽管我没有知识,我是学而知之的,但是扣其两端而知之。

  两端是指事物的本体和现象,如果本质的话就是表象,事物的内容和事物的形式,讲的是这个两端,我对事物的本质、现象、内容、形式、因果有所了解就认识了事物,把握事物的两端用中,实际上的“中”就是三,在古代的文献中不是今天说的数字中的三,而是多的概念。

  扣其两端而知中,知中无权的含义是把握事物的本体现象内容的时候,同时要把握中,同时无权,权是变,保证没有变的话就知一了,就落在一边了,这就是中国的思维方式。

  以正合、以奇胜也要分来看,奇正是相知的,就是扣其两端而知中。古代有一个圣王就是舜,他是大孝子,舜做了娶而不告,娶了老婆不告诉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告诉父母,结果作为大孝子的舜不告诉父母,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因为告而不娶,这不是历史讨论而是逻辑讨论,如果告诉了父母就不会让他娶,这不是娶和不娶之间讨论,下面还有一个原则约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大孝是尊亲,就是父母之意不可逆,父母年岁大了,可能是固执,要轻微的劝,父母听了才会老而不怨,后面还附了孟子说的话,父要不慈,子可不孝,君如果视臣如马路边的石头,臣可以不忠诚君。

  什么是孝,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为人子女是不可以违法乱纪的,如果被官府抓了,就是给父母带来了侮辱,也就是对父母的不孝,总是说现在搞廉政,八荣八耻,还不如以孝耻为主,如果自己被双规了,父母就没有脸面了,父母也会被折寿的。

  领养的含义就是挣钱多的话给父母买一点营养品,钱更多的话给父母买大房屋,实际上父母更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这样父母就放心,因为你没有被双规,现在双规都是异地的,父母是看不到的。如果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这是一个例子。

  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知为大礼,含义是男女不能交手,如果男女授受不亲是大礼的话,又提出一个概念,如果嫂子掉到井里怎么办,孟子说当然要用手拉她出来,这就违背了男女授受不亲。如果男女授受不亲是大礼,今天就是大的原则的话,援之以手,就是灵魂的问题,因此就有折中和权变的概念,讲的就是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过去看交通路口比较繁忙的时候,马路边有一个广告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是简单的广告语,是否会将这个广告语挂在车间上,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要援手,因为人都有侧隐之心、慈让之心,这是人的天绝,我是两个系的教授或者是院长,不是生来就这样做的,后来因为工作有表现,别人给了我这个位置。基督教为什么提原罪,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用泥巴做成了人,这些都是理论的前提和假设,不是对和错的问题,不是从对错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和错只是人类的初级阶段,大概是小学生的水平,一看电影就是好人和坏人,长期的政治形势就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好就是好,后来的价值观念就是宁可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秒,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敌人吃饭我们就吃屎是不行的。

  奔驰戴姆勒的广告词就是来自于《孙子兵法》,“动如风,形如云”,我们就以《孙子兵法》看看奔驰的思维关系。

  所有对于错的概念都是一分为三多个角度讨论的,我们举几个例子,中国思维是德的概念,讨论的问题都是从德出发的,为什么从德出发的,才会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

  德国十八世纪末期普鲁士的军官写的《战争论》进行对照,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解决不了的就用战争解决。但是2500年的孙子也写到,战争是国家最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死亡的问题,关系到民族存亡的问题,因此不可不认真的考察。

  道是令民同意,古代没有民主政治的设立,今天要打仗,大家民主表决,所谓的令民同意就是善服于民,将好的建议立场措施附加给百姓,百姓是会接受你的决定,如果令民同意可以同生死,因此《孙子兵法》就是从道强调的,因为有了道,强调战争是关乎生死的问题,因此对待战争提出了三个条件。

  非利不动,非德不用,非危不战。没有利益所得,不要用战争,利包括了民心的问题,国家不处在为难的时候不要用战争,这就是孙子提出的圣战的思想,假如在中国文化中,如果没有对战争深刻的思考,不会在战争中提出圣战的思想,因此主张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上兵伐谋,其次伐骄,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读 12个字的时候要对照着36计读,现在最大的误区是将36计跟《孙子兵法》混为一谈。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一个节目,一个主持人让小孩子背36计,小孩流畅的背诵了,主持人说将《孙子兵法》背诵了,这是错误的,36计真正成为书是在明代,但是在文献中也查不到,1940年在陕西的地摊上发现了手抄本就是36计,后来作者写了文章进行了介绍,将书送给了中国军事院,《孙子兵法》是有道的,如果不从道理解《孙子兵法》的话,就会倾向于36计,为什么没有作者,有两种解释,第一个这本书不是一人所为,第二没有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名字附在36计如此肮脏的计法上,借钱不还走为上策,这是中国文化最低贱的,因此孙子兵法可以推得出来,最好的办法是谋略,其次是战争的办法,其下就是攻城,古代打仗是攻城掠地,为什么将攻城放在下面,因为士兵如同蚂蚁死伤1/3,没有对人的关心和生命的尊重是不会有道。因此形成的价值观念就是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打100场战争不是好中最好的,什么是最好的,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战争而使别人屈服,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建立在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的基础上,否则就很难讨论这样的论点。

  前面说,因为有这样的德,才有这样的智慧,这就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在孙子兵法中会有奇怪的说法,穷寇勿追、围师必缺,从智慧的方式理解,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追杀,将军队围起来,一定要有缺口,让他们有求生的缺口,敌人不做拼死的反抗,取得胜利的成本就不会那么大,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尊重就不会有这样的智慧。

  战到必胜,主约无战,战到不胜,主约必战,不战可也。从战争的规律看,这场战是可以把握胜利的,可是国王主张不要打,臣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是刚才讲的和的概念的出现。

  我举一个文献,18年前在武汉郭店挖出了一堆竹简,其中有一句话“何为忠臣”,什么是忠臣?敢于批评你的人就是忠诚,前提条件不是忧郁症或者是精神病。

  孙子兵法中涉及到很多管理的方式,大家在亲身经历中会有这样的感受,我是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我的体会感觉是很有意思的。

  士兵不是从情感上建立关系,用制度的话,内心是不服的,如果内心不服的话就很难用,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士兵跟领导称兄道弟变成了朋友的关系,就会亲,就不用制度管理,如果不用制度管理就无法发挥作用。

  前面是强调制度的关系,后面强调的是情感管理。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三,既要坚持制度管理,同时要坚持情感管理。其实该思想在《论语》中就已经出现了,《论语》中出现奇怪的概念,就是这个字“直”,弟子跟孔子说了一段话,我们那个地方的人很直,原因是妻子正直,父亲偷羊,儿子告官了。孔子说,你那里是正直的,这里是子为父也,父为子也,子在其中。父亲偷羊,儿子为父亲隐瞒起来,儿子偷羊,父亲为儿子隐瞒,互相包庇,贪赃枉法。很多读法律的人说,中国好不了,中国从古代开始就互相包庇,实际上理解上出现了错误,经常有人说以德报怨,是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实际上是错误的。弟子问以德报怨何德,孔子说:要真心的对待你,你错了就要指出来,如果错了还不指出来,就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如果你对我好,我就要对你好。合理的社会中,应该是有人情的,同时要有法的,因此孔子说,用政令引导的社会,其之以形,并不是否认法的原则,强调的是情与法。

  我在1985、1986年在新加坡对此话有深刻的理解,新加坡1965年独立,1985年用了20年变成了现代化的国家,靠的是严格的法律,但是社会无法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为了家产就解决,社会没有人情,因此李光耀建立了道德研究所,当时就请我去做了儒家学的研究。

  最后总结一下,所谓扣其两端而知中,宋代的哲学家张宰说,有相有对,对立反其为,有反思有仇,仇必和而解。

  今天的大厅有人,有男有女,有灯光和桌子、椅子。这些现象有其规律和差异性,他们的差异源自于不同的功能作为,灯是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是数据储存的,黑板是承接我写的字,差异是因为功能作为不同,不同的功能作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联系在一起的话,就会有冲突,因此仇就是冲突,因此冲突要用和来解救,不是要战胜一方来解决的。

  因此可以读到中国哲学中强调的话,例如大家经常讲的,所谓和与利的关系,市场中应该有共赢的层面,而不是战胜对方,吃掉对方,这就是古代的智慧,因此仇必和而解。中国人永远是以天斗其乐无穷,以地斗其乐无穷,最后发展到以人斗其乐无穷。

  因为时间的原因,做了简单的解释,不一定正确,非常感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院长,下一个环节依然请您座在论坛的位置上,今天大家不虚此行,很多人在记录王院长传道授业的国学知识,我们的祖先已经为我们总结了很多的道理,因为经济发展速度太快了,我们静下心温故而知新,很多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中,就会事半功倍,下面是互动环节,有请各位嘉宾上台!

  论坛主持人:第一财经总策划罗振宇先生

  卢础其: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 勇: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清峰:豪恩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守常: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

  刘东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主持人】:下面由我代表美女主持,振奋大家的精神,看美女多了会睡觉。刚才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听王院长为大家布道,讲了跟平常思考不太相关的问题,台上四位企业家听了一个小时候,是否有问题,我们先给王教授发问,是否有未解之意。

  胡  勇:我提一个问题,过去总是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王教授如何解释。

  王守常: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晚清后提出的概念,中国三千年的文化遇到西方现代化后,对中国文化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和坚持,因此引起了西学和中学的比较,部分学者坚持中学为本体,西学作为作用。有的学者认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后来讨论牛和马怎么分,就不要分中西体用的问题,将中国文化作为体用还是西方作为体用,我的理解是中学和西学互为体用。

  卢础其:我对国学刚接触,实际上企业的运作中就有国学的内容,因此对王教授演讲的内容感受很深刻,实际上企业就是按照这些运作的。

  刘东华:我听的时候也在思考,王院长将老祖宗很多的聪明智慧都装到其脑子中,您认为老祖宗将很多的事情想明白了,今天的人们在黑暗中行走,本来说的很明白的事情,却产生了很多的误解,您是否着急。

  王守常:个人担当的词就是着急,但是也没有用,按照我的职业,能够在这样的场合和其他的教育场合讲我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只能是这样的。

  在今天的社会,我不大喜欢与时俱进,时是时代,跟着时代一块前进和发展,很多的问题未经过历史的验证,未经过历史的选择,永远都是跟新的内容发生。如果作为一般的鼓励是可以的,如果作为国策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五四运动后的1935年左右,有一批学者,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学者,后来出国留学后办了刊物《学恒》,精神领袖就是陈独秀先生,他定的宗旨就是国货和新知,一个民族不断的向外来民族学习,同时不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时俱进不如返本归清好。

  【主持人】:最近张悟本的事情闹的很凶,中国老祖宗很多话说的都对,但是有一个问题,无法证伪,例如西方人说地震,他们认为地下有四个大象支撑的,有一天未支撑好,有一天发现地下没有大象就可以解释了,中国人很早就提出了阴阳不和,至今无法反驳,例如现在的中医,都说华佗、李时珍是神医,我将《本草纲目》拿出来了,比张悟本还可怕,例如房梁灰的作用,如果人短的时间内死了,吹到人的鼻孔里可以让人活过来,还有砒霜的作用,就是潘金莲用的,《本草纲目》有几十万的方子,西方人研究一个药需要很多的资金,但是《本草纲目》怎么这么容易。

  王守常:什么是证伪理论,能够证明理论优缺点的就是真理,刚才提到的《本草纲目》,其中有很多内容是无法用今天的科学方法理解的,最能对中国文化构成挑战的就是现在的思维方法,来自于科学思维方法,就是建立一个模式,用模式验证所有不知道的内容,例如验证公理。

  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中国的思维方式有两个不同,在中世纪后德和知是分开的,两者的思维方式是奇怪的,西方的哲学是向外追求的,中国哲学是反诸内心,因此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西方的概念中,部分加部分等于整体,中国的哲学中部分就是整体,因此我们认为耳朵、手掌指纹就是全身的反映。

  先秦中有一位名家,他说一指之长的锤子永世不结,西方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建立巨大的加速器,将物体存在的分子变成原子,最后寻找分子最小存在的单位,但是古代没有这样的工具,为什么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思维。

  建立在西方和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冲突,凡是用试验检验的结果,一定是正确的,这就是李约瑟为中国写的第二个观点,西方的科学在十八世纪领先于世界,第一个观点就是逻辑,我们的概念是含糊的,例如讲到气和道就很难说得清楚,我们跟外国学者交流中国哲学就很难的,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的,概念不清楚命题就不清楚,文章就无法复制。

  第二个就是时政精神,无论讲多少都要用实践证明,证明是对的就是对的。包括置疑中医的问题,我认为是科学的,如果说中医没有时政吗,这是几千人时政的,并不是在实验室中做出来的。因此问题是两难的,第一我不是做中医研究的,只是从国学和中医相同的地方顺便读了中医的问题。

  张悟本是时代造成的,不能说张悟本都是错误的,张悟本将个别的问题当成普遍的问题进行讨论,只有喝绿豆都可以解决,他说的不能都是错误的,将个别的问题放在中国如此复杂的经济体复制逻辑就是错误的。

  【主持人】:下面就谈一点跟企业界相对关心的问题,请王老师参与讨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中国GDP的数字超越日本,成为世界老二,老二这个词有很多种解释,排序第二,北方方言中二是很傻的含义。

  中国是二元社会,包括社会的对立,用社会学家的话是断裂社会的存在,最近都在开玩笑,中国会进入二时代,就是老二的时代,很傻的时代,二元对立的时代,面临的问题是中国文化必须向世界做贡献。

  有人问撒切尔夫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时代吗,她断然的说不可能的,因为这个民族对人类没有贡献。当中国成为世界老二,也就是副班长对世界的贡献是什么,中国人很少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基督教是传教的,我们是取经的人,作为副班长又不得不承担贡献价值的责任,从各位的体会和工作中有哪些可以跟大家分享,中国这一代人会给人类的普世价值有所贡献。

  王守常:我用了三个词,中国加工、中国制造,中国智慧,如果中国成为老二就不要将中国智慧输出去,改造和教育别人,中国还是应该用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去做什么,要想成为负责任的大国,要有来自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不仅仅产品被别人接受,而是思想被人认同就可以了,不一定拿我们给别人贡献。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就不会有佛教传进中国,如果各位如果将企业做的辉煌,做成世界产品,我们就有发言权,如果有发言权的那一天,不是强加于别人接受,我讲的中国概念就是这一点。

  并不要求所有人跟我们一样,我们是和而不同的。不要认为我们以这样的智慧告诉世界都像我们这样活,不是和而是同了。

  陈清峰:有这样的感受,过去的100年和200年西方是用枪炮、产品、物质将我们打败了,仅仅30年我们用产品和物质成功了。其实,人活着除了物质外,还有精神。国外欧美体系最成功的地方在于物质,中华民族过去一百年一直追后的是道,被外强打败后,我们明白人不仅仅要有精神还要有物质,真正成就中华民族的道,随着人类的延续可以传授出去的话,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我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并列的。

  胡  勇:我在很多国家工作过,说中国是二或者是老二的时代,我们发现后三十年比前三十年难走。现在发现很多的社会现象,国家和民族非常的浮躁,在此情况下,未来发展的道路涉及到体制的建设。从五四运动到现在还是缺少科学和民主,中国文化有很多是非的问题,我们还是向西方学习,目前还没有什么可以输出,我们还是学习西方的管理,五千年的文明是建立在农业社会,非常多的伦理道德和观点是在农业文明的前提下建立的,西方工业文明比我们早了几百年,我在华为工作十几年的经历告诉我,每一次的进步就是西方学管理的阶段,不同的阶段要学习不同的内容,一开始是学习制度,中国企业小的时候很讲人情,制度不是很重要的。

  最近的三十年将西方的股份制和西方企业的制度引进中国来,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的管理效率比别人低,我们就引进流程,当制度和流程完成后,发现我们僵化,回过头来讲人情,华为的任总一段时间强调流程办事,我说的事情流程上没有也不能办,有一段时间讲人情,要爱兵,否则企业如此大规模的扩张,遇到如此大的竞争压力,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中国的内容来了,如果不爱兵就会有人打黑枪,实际上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目前还是当学生,不可能输出精神,特别是文化的内容,进水潜流,慢慢的通过融合和包容实现的,因此我认为输出是错误的,伊斯兰教就是输出,有血的代价,东方不太喜欢扩张。

  卢础其: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开放改革的历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如主持人所说的,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的现状。虽然经济总量可以达到全世界的第二,但是真正的实力,特别是科技的力量,品牌的输出还是不够。文化的输出是漫长的路程,中国的企业如何改变世界工厂的现象,大部分是处于世界工厂的阶段,输出的是高劳动和密集度的产品,至于高技术的产品还是比较少的,如果没有此基础,如何可以打品牌,可以借助国学实现。国学是以人为本,这是最基本的,我对国学是很陌生的,我认为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已经运用了国学的道理,特别是以人为本,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品牌演变的过程中,这是漫长的道路,而且是马拉松的比赛,我们需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方向,用适合我们的速度跑,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速度,就要根据企业和国情发展,不要急于求成,这样有相当多的中国企业就会变成世界性品牌,文化就会输出世界。

  【主持人】:对比日韩,日本1949年开始崛起,有自己的模式和管理文化,包括蜚声全球的品牌,用的时间很短,日本和韩国基本上都是在二、三十年出现了世界性的品牌和独特的模式,为什么中国三十年目前还未看到。

  卢础其:这是基础的问题,通过文化大革命倒退了很多年,在此基础上开放改革,当时的意识形态是复杂的,通过了邓小平的魄力将中国引领到正确的道路,因此国情是不同的,日本团结的精神要比中国好,艰苦的精神要比中国更好。日本很容易迷惑别人,GDP总是说衰退和未增长,实际上告诉我们的是GDP,未告诉我们GNP,在国外做了很多合资的公司和控股的公司,世界只要有需求,日本就会有产品可以到达,因此日本人是非常谦虚,懂得谦虚,国学也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要如此快的称王称霸,慢慢的来,后积薄发。

  【主持人】:请新闻界的前辈,思想家刘东华先生发言。

  刘东华:前年总结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我就在想中国可以带给世界什么,我就提出未来三十年中国对世界做出重要的贡献,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前三十年在物质上、经济发展上,GDP的增长上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某种意义是中国向全世界学习,而且主要的是学习术,正如王教授所说,中国是自古就讲究道的民族,非常的讲究道,结果讲来讲去,讲到最后落后捱打,被打的一塌糊涂,落后捱打后还不知道为什么,痛定思痛就将过去的内容都扔掉了,认为不管用,矫枉过正的方法将所有的传统扔掉,向西方学习,包括体用的问题,到底是中体为用,还是西体为用的问题。

  改革开放是向全世界学习,先长自己的肌肉、块头和力量,三十年来长的不错,反而成了大问题,不要说中国今天如此大的块头,即使是世界上的小个子、小块头,也很可怕。

  世界不知道睡觉后会变成怎样,大家都感觉很可怕,世界醒了以后,想干一点对世界不利的事情,世界也很可怕,成功后想做什么,价值主张是什么。品牌就是价值主张落地的程度,如果没有价值主张,没有品牌可言,中国这个大品牌,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谁能够向世界说清楚中国人今天意味着什么,中国人的气质,中国这张面孔意味着什么,世界上了解你是谁,害怕你还是尊敬你,首先要有一张清晰的面孔,谁能说清楚中国的清晰面孔。

  现在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人是否有大家都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有没有共同的荣辱观、英雄观,如果都没有的话,你说美,我说丑,你说是,我说非,你说英雄,我说狗熊。

  美国和西方虽然有个人英雄主义,但是英雄价值观和标准是非常清楚的,大家听了王教授介绍的内容,我们的老祖宗将标准说的非常清楚,但是今天找不到了,今天忘了。从某种意义上将这些内容忘记了,就是行尸走肉,在灵魂上已经死了。肉体应该是灵魂的载体,没有了灵魂就是行尸走肉,因此可以探讨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

  西方重逻辑和时政,想清楚一件事情后就要找到一步一步的台阶,如何从地面上上升到。中国修身可以成佛,休道可以成仙,但是成佛成仙的比较少的,一旦成道后就都走了,但是未将路铺起来,我听王教授的演讲后,我很兴奋,因为我听懂了。西方的观点是如果想明白了,就要将逻辑勾勒出来,将路径搭建出来。

  我有一位朋友写了一本书《向中国人那样思考》,说明中国人的思维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到达非常高的境界,因为是不做而是修,而是想。最近又写了一本书叫做《向西方人那样行动》,我们想对的事情,想美好的事情,可以修炼到很高的境界,修道未完成,要真正到达一定要找到现实的逻辑路径,现实的逻辑路径就是胡总说的向西方学习,到目前为止学习的还是皮毛,该学习很多好的内容还未到位,一边要向西方学习,一边要返本,向祖宗学习,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西方老师已经迷路了,只向他学习不见得可以找到道路,如果既向西方学习,又向老祖宗问路,根据现实提出挑战和创新,一旦为自己找到一条道路,同时就是为世界找到一条道路,就会因此而赢得世界对我们的尊敬,谢谢。

  【主持人】:谢谢刘社长,你的思考跟最近的思潮是非常贴近的,最近一位美国人告诉我,中国人如此的膀大腰圆但是战略意图不清楚,不知道这个国家会干出什么来,就是你讲的道理。三岁孩童的思想,但是有壮小伙的身体,还抱着冲锋枪,因此美国人总是让中国人公开说明为什么要造航空母舰,要干什么,这个话题先到此结束。

  刚才所有的谈话中突然出现了裂缝,中国的老祖宗如此的思考,如此的思想,懂得中庸的思想,现代的社会,5000年的文脉,虽然有共和国前三十年的断裂。中国出现任何事,中国的评论都是对和错,是和非,这种二分法对于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思考,因为上小学的时候就是判断对和错的逻辑,现在这种现象偏向的很严重,请王老师解读。

  王守常:刚才胡总也提到这个问题,三千年有文字的历史文化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农业文明遇到工业化初期的冲击,人们开始对自己的文化产生疑惑甚至采取批评,五四后基本上将自己的文化全部丢掉才可以转型,黑格尔说过,给婴儿洗澡,最后将婴儿和脏水都泼掉了。

  我不是说科学不好,但是将科学当做主义就不好了,并不是西方科学不好,我们对西方内容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皮毛上,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上抛弃,因此遇到了非常尴尬的时代,我们现在处于不中不西之间。

  我在东大做了两年教授,我有很多的体会,很多的内容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他们是嫁接,并不是全盘的接受。

  今天的中国遇到很尴尬的局面,强大了别人怕,弱的时候,政策一调就会乱,穷的时候不称霸,富的时候也不称霸。我在日本的时候,10个人中有8个人问我,中国是否会打我们,我常常开玩笑说,一定会打你们的,他们就会相信。

  国与国之间是利害关系,冲突不冲突表态是没有用的,用历史告诉未来,什么时候中国侵略过日本,日本人没有,蒙朝、元朝打过你们两次,但是船被风吹走了,中西和外化的关系,你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念,有朝贡的制度,维持了亚洲没有洲际战争的局面,大家可以买《滨下武知》这本书,这是日本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的内容,传统的内容丢的差不多了,新的内容还被歪曲了。现在讲的马克思主义没有直接的讲到上层建筑和二元的概念,实际上是合力的概念,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当时恩格斯说责任是应该由我和马克思来承担,五四运动后很尴尬,未将传统延续下来,特别是转型阶段,转型就要回到经典的时代,就是经典的文献时代。

  对近代马克思主义变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状态,因此我们处在尴尬的时代,这就是我的理解。

  【主持人】:我们再提跟企业管理相近的问题,最近几年企业的培训市场和管理市场上出现两种“货物”。

  一种“货物”是向西方认真的学习,怎样用西方的流程、制度打造符合美国式典型的企业。

  还有一种“货物”就是强调中国式管理,非常认同中国式组织,用血缘和类血缘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和思想者,你们认为那一种是中国现阶段企业未来发展的模式,哪一种是未来推进的方向,更多保持中国式的组织,熟人化,任情化的组织,还是像冯仑讲的生人的组织,用组织排出特定人对组织特定意义的模式。

  胡  勇: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后推行的计划生育使我们的亲属越来越少,如果用宗教的伦理和血液的伦理无法将企业做大,以前的皇帝有很多的儿子,一个地方派一个亲王去监督一下,到了今天不可能用血液的关系治理企业,这样的企业是做不大的,我听王教授讲课的过程中,包括华为实践的理解,企业的管理跟中国文化是相似的,今天有几个企业走向了世界,有100多个分公司,2000亿元以上的收入,70%—80%的收入来自于国际,用自己的品牌和技术拓展世界,从国际地位来说目前也不亚于韩国的三星。

  以国家为本,以人为本,温总理说以人为本是错误的,人之初性本善,都是善的,都是好的就以你为本,西方制度是人之初性本恶,我在华为4—5年是负责华为的文化,就是以奋斗为文化,企业中愿意跟我一起奋斗,愿意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我的分配制度,我给你的机会就是以你为本,我的设计也是以你为本。

  中国提倡的就是对的,提倡的就是价值观以及核心,但是我们执行不下去,中国社会是以成功者为本,无论你是怎样成功的,只要你成功了,就是以你为本,因此就没有执行力,党和国家以及老祖宗提倡的本元的内容贯彻不下去,坚守不下去,最后的结果是,对面的人鸡鸣狗盗,结果成功了,因此我反对以人为本。

  我在华为总结了以奋斗者为本,以客户为中心。富士康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就是未以奋斗者为本,郭台铭来了中国,发展到中国,发展几千亿,企业翻了几十倍,员工还是一千多元,奋斗者未分享到成功的喜悦,这种企业气数已尽,我认为就是这样的概念,因此还会有十几跳和二十多跳,同时也是中国政府管理的缺失。

  在龙华这样的地方,一个企业有六十万人,慢慢的形成了土围子,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内容,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现在派了工作组进去,说明已经意识到了。

  华为的中高层管理者是做技术出身的人,他们就喜欢编程序,有的时候就是对和错的。市场人员和研发人员争吵的时候,市场人员举一个例子,两个人过桥,扑通一个人掉下去,技术人员就说不对应该是咯噔掉下去的。任总强调管理要有灰度,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因此就有灰度,因此如何把握。

  西方色彩学中灰度多少,色彩多少是有明确的规定,回去后就可以配色,因此灰度是最重要的,不能非此即彼。我们在100多个国家建立分支机构,我在一些国家当总经理,华为以奋斗者为本,不能要求员工以奋斗为本的。员工下班后就不开手机的,开的是生活的手机,一下班就找不到他们,要求他们加班,可以告你,而且要求你赔偿,我们就以身作则,我们天天加班,天天工作,他们就有危机感,就无法融入主流中,就有员工跟着你奋斗,我们将这些员工带动起来,就慢慢的进入到我们的核心,就是用我们的文化影响他们,当初员工管理是成问题的,格力也吃了很多的问题。在中国三个人一天安装一台空调,但是巴西18个人安装一台空调,后来发现全球各地认同我的文化,只要跟我一起奋斗,待遇和晋升渠道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很多人就认同了我们的文化,西方也是奋斗出来的。有的员工说,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加班,我说实际上西方打开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市场,是用生命缔造的,2000多人,最后能剩下多少,这是我的理解。

  陈清峰:管理就是术的表现,有的企业需要中国式的管理,有的企业需要强制性的文化存在,未来中国企业两者都会并存,有的适合这样的企业,有的适合其他的企业。建立企业的理想是怎样的,要使你的理想和文化贯彻到员工中,让员工跟你共同奋斗。

  王守常:1985年在新加坡的时候,还有一个外交官员从香港飞过去,香港工商总会的会长是林会长,副会长是陈嘉庚的后代陈六十,经常约我吃饭,问我问题。他说跟外国人做生意是签订合同的,但是过朋友做生意都是吃饭没有合同,都是一句话。我就说,跟朋友做生意一句话如果不按时交货怎么办,他就说损失就损失,下一次会还给我的。

  我认为这种关系是非常亲密的,不用走合同的方式。他问我应该用那种方式,我就说,我不会做生意,不知道那一种方式。我认为合则美,分则两伤。轻易上的内容不能作为原则,中国很多的问题就是变成了原则不注重细节,道要在气中存在的,气是不能离开道的,如果要学习西方企业,学习经营化和财务管理、流程方式,但是忘记了后面的文化价值,哪些是无法复制的,因此要将道和企业都要了解,两种方式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互补的,甚至是可以兼容的。

  中国历史中没有中国文化的,什么是汉族,没有这样的概念,当时是汉人的概念,南北朝、五湖十六个国家,突厥跑了,还有一些国家已经找不到了,其他的民族都融入了中国。中国是非常开放的国家,因此容纳了世界更多的文化。现在的六十年遇到的问题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唐代史中有日本人做官,宋代有犹太人做官,犹太教就是从宋代进入中国的,如果经济部长是犹太人,外交部长就不好说话了,劳动部长是否可以请德国人来做,因此古代是非常开放的社会,容纳了世界优秀的知识,才可以在历史上留下非常多的辉煌。

  【主持人】:卢总作为企业的掌舵者,更愿意将企业往西方管理式推,还是愿意用中国式管理。

  卢础其:万和是几兄弟开始发展的,当初的发展是血缘的关系,加速了企业高速成长的过程,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进行了转型。

  管理机构要规范化,管理机构就是西方式的管理,在此过程中,也未忘记中国的血缘关系,重点对血缘关系的接班人同样的对待,同样的培养,整个管理的模式,整个经营的模式应该说是中西结合。

  【主持人】:谢谢,刘社长对此话题有怎样的评价。

  刘东华:首先我觉得罗振宇的问题是二元对立的问题,一般意义是结合的。东西方是有差异的,东方是用家族血缘关系长期维系一些内容。我感觉未来的趋势,企业的管理是制度和流程,西方式的管理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基础。中国社会的信任成本非常高,社会的制度成本高昂,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血缘和与生俱来利益共同体的约束,应变就很差。西方的家族企业也不仅仅是血缘的关系,家族对这件事,对于企业的价值判断,家族对尊严和荣誉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上可以一代一代的传承,不仅仅是血缘和利益,东西方也是有共同点,利益大到一定程度,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的事情屡见不鲜,靠家族和血缘维持利益是靠不住的。

  【主持人】:谢谢,最后我想提一个问题。各位用最简短的语言回答,我相信一句话,历史学家讲过,一个人比像他的父亲更像他的时代,换句话讲,我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受源远流长祖宗文化影响更大,还是受时代给我们各种各样的影响更大,我个人的感觉是时代给我们这一代人打下的烙印更大。

  虽然说今天非常强大,但是很多方面摈弃过去的文明,用刘社长的话,用实践的路径,打破文化僵局的路径,在你们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方法,用简短的语言表达。

  陈清峰:合适的就是对的,合适的制度,合适的人脉,只要符合客观存在的需求,我认为就是对的。

  王守常:我还是那句话,我不是做企业的,没有切身的实践经验的体会,我作为文化方面不是学者,而是读书人,中国面临世界的状况下,还是回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大胆的向外来民族学习。

  卢础其:中国的文化是强调主人翁的精神,西方强调利益的共享,中西结合是最好的。中西结合还要根据公司的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这个效果是很好的。

  刘东华:借此机会分享企业家朋友跟我交流的心得,他说,三种做事的方式,一种是用情,用感情做事,一种是用脑做事,就是用聪明才智做事,一种是用心做事,他的结论是用情做事是靠不住的,因为不确定性很大,用脑做事,可能做出不错的事情,比较成功的事情,乃至比较优秀的事情。

  只有用心做事,才可能做出长远甚至是伟大的事情,认真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唤,一旦听清了,用全部的生命证明,无论做人还是做企业,最核心的就是价值主张,将你的价值主张,用你的行为证明出来,企业就是用产品和用服务,用市场占有率证明出来,因为人心是相通的,在追随自己内心深处声音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追随人类内心深处的声音。

  胡  勇:为什么今天讨论这些话题,就是因为我们不够成功,对未来的成功不确定,从内心上是缺乏自信的,通过奥运会、世博会等等会,又表现出我们特别的强大,越表现很强大,说明我们越缺乏自信。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就是从自备真正走向自信的过程,还需要三十年。

  【主持人】:最后胡总的话点到今天的题目,中国传统对成功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内醒,一种是外向的方式,中国在外在的道路上走的不错,但是缺乏真正的自信,今天的话题,为什么在座的各位可以到这里讨论,可能我们对成功的标准和成功实施的路径开始醒悟,国学的复兴和企业家聚集一堂的场合,正好是新三十年的起点,任何事不要让中国这一代人感觉到真实的需求,一旦感觉到就会玩命的,今后三十年会抱有热切的期待,今天的互动讨论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参加讨论的各位嘉宾。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让我们对企业创新有了更多元的了解。接下来是赏车环节,大约有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一会五点四十分会有大巴车接大家前往深圳会所骏豪酒店骏豪殿享用晚宴,感谢大家的光临。福建戴姆勒外交级MPV体验环节,大家可以和唯雅诺做个零距离接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