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低碳经济时代 民企发展的新机遇现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9日 16:39  新浪财经
低碳经济时代民企发展的新机遇现场
对话研讨三:低碳经济时代,民企发展的新机遇现场(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6月19日,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和全国工商联宣教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民营经济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对话研讨三:低碳经济时代,民企发展的新机遇现场。

  主持人:现在我们进行对话三环节,首先让我介绍一下对话三环节嘉宾: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

  新奥集团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信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高志

  现在我们进入对话三环节,首先第一个问题让我们回到哥本哈根会议上,刚才我也谈到哥本哈根会议使我们大家首先关注低碳经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等等发展中国家,实行了强迫这些发展中国家,进行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同时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现在正在进行高速发展,我想首先请各位嘉宾谈一下,在碳减排与经济发展方面,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你认为中国低碳时代是否到来了?

  高志:我今天看到王玉锁董事长非常激动,我跟他十几年前就认识,我记得当时新奥按什么天然气求着人家,还得说你这个管子漏到墙外面了,我们是早期的清洁能源,可是那个时候大家不理解,因为我那么多年前跟你认识,我们想不容易,所以我觉得要说这个时代到来,现在王总叫扬眉吐气。真的替你高兴,也很有远见。

  王玉锁:新奥从04年就开始往新能源上面走,我就借这个机会谈一下我对低碳经济的一个认识,刚才其实高老师讲的非常好,两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第一是这个低碳真的是舶来品,其实我跟大家讲,就是我们中国人提的节能减排,并且低碳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技术或者具体什么形态,我们如果非要去讲低碳经济,我们不如通过节能减排方式来达到。

  第二个,达到低碳经济一定是系统思考,绝对不是从某一个技术,某一个设备,甚至某一个建筑可以做到的。必须系统的思考,如果说我们按照高老师讲的方式我们去发展,我们中国一方面低碳的时代能够尽快到来,第二我们花不了那么多的钱,那么多冤枉钱就可以实现。只有这么做,我们总书记,我们的总理提到的15%的可再生能源和我们40%到45%相对于05年的碳减排量,我觉得才能实现。

  聂梅生: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举世瞩目但是碰到两个瓶颈,一个是产能过剩,另外一个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里面含着环境污染问题,另外一个是我们今天说的能源转型和低碳问题,所以现在不是说我们低碳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做,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瓶颈,当然还有一些争论,到底是低碳经济还是低碳发展,总而言之低碳发展就在我们脚下,最后这个环节是非常务实一个环节,我们整个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不得不进行一次转型。

  张文魁:低碳时代到底有没有到来,还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所谓的低碳你不要狭隘理解低碳是高碳,我给你讲一个非常具体的国情,中国一次能源结构,谁都知道是以煤炭为主,我们现在一年消耗煤炭30亿吨,以后根据这个速度下去是40吨,如果我们有条件,我把煤炭全部换成石油、天然气,我们碳排放马上就下来,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工业化还没有结束,工业化、城市化远远没有结束,我们消费还在升级,肯定是要消耗能量,我们一次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煤炭是没有氢的,我们就是这样一个现状,所以我觉得是不能狭隘的理解高碳、低碳,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我想有些问题我们不能随便跟风,煤炭的清洁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你绝对的理解减少碳排放,可能还重要。

  另外煤炭我们一定要用,除了减少碳排放以外,碳普及技术也很重要,另外还有一个脱硫问题,前一些年我们说酸雨说的很厉害,现在气候变化,大家又去说碳的问题,其实脱硫也是非常热的问题,酸雨对中国威胁还是非常大,所以我想不要狭隘的理解低碳和高碳。总的来说是可持续发展。

  核心是要减少消耗,减少物质消耗,减少能源消耗,这样才是符合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问题。

  李俊峰:刚才主持人提的问题,这是没有办法回答一个问题,我提几个数字上大家思考,我们今天下午几个讨论,我归纳一下中国发展情况是这个样子,我们总量大,发展快,期望高。总量大,我们就说能源,我们49年到89年搞的第一个十亿吨煤,到去年我们消耗三十亿吨煤,02年的时候汽车的销售量,国家一直说产能过剩,到去年时候我们卖了一千四百万辆车,今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比涨了60%,国务院五月份下达了节能减排的攻坚战的命令,但是五月份的时候,同比我们用电量增长20%,这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或者低碳发展的现实困难。电、石油、能源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就做不了事。这是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所以怎么走,要不要低碳发展,大家看着办。煤炭我们差不多占了全球45%,发电装机我们占了世界的五分之一,石油我们占的比较少一点,如果我们想和美国差不多的时候,过去我们说和美国差不多,很多人不相信,但是我们今年讨论汽车发展时候,我们很多汽车工业专家说,我们到2020年时候可以卖到三千到四千万辆车,这已经不是梦了,今天下午谈到房地产的时候,我们几位谈到房地产怎么发展,这些都需要能源,如果我们不低碳发展我们怎么办?

  高志:据我所知聂会长现在身份是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中国大量的开发商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所以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我们商会在低碳经济和所谓可持续发展机会来的时候,你对我们有一些什么这方面的希望?或者从全国工商联来讲,现在搞了一个所谓中国的标准,把美国我们达不到标准,适合中国的标准就可以,在这个方面你谈一点你的感受。

  聂梅生:首先报几个大数。房地产在中国的位置,到底是一个什么位置,一时半会有没有可能由其他产业替代?上个月数据,占了整个中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一般来说是20%左右,多年来都是这样的,结果在调控以后,很奇怪,如果大家注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五月份的经济数据上去了,越调越高,房地产投资占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在五月份出来占到27%,在座哪一位能够找出一个产业能够占固定资产五月份总投资的27%,而且在调控以后,所谓史上最严控的调控以后,反而把投资调上去。这个产业就有这么大一个体量。

  第二,它占我们银行新增贷款多少,去年我们放出将近十万个亿贷款,今年收缩,收缩来收缩去,就说五月份,房地产这一块贷款仍然占到整个银行贷款20%以上。

  再说中国现在存量住宅是二百多亿平方米,全国平均房价现在已经到四千,我们算三千块钱一平米,国民财富起码是六七十万亿,远远大于股市的总市值。

  说这三个数是说体量非常大一个产业,相当于一个载满了货的货车在跑,你用其他的小车代替它,都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为什么从去年年底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一年,我们商会就在考虑转型问题,就是说房地产这么一个大行业,要想让中国经济转型,光说IT、新能源、太阳能都转型,谁是买家,卖给谁,谁花钱,真正花钱就是房地产这一块,你要让中国经济转型首先房地产转型,就不能够制造房地产泡沫,应该让它去支持中国经济的转型,如果中国房地产它的建造,刚才高志讲的那样,能够绿色环保,那么它的上游就会带动绿色生产,下游就会带动绿色的消费,整个的产业链是一个大买家,每年花那么多钱,房地产投资每年四万多个亿,你买什么都可以,为什么不让它买中国经济转型。

  我们用一年时间就是埋头做中国房地产这一块,怎么让它转型,怎么让它低碳,怎么让它绿色低碳。所以哥本哈根之前商会出了一个评估体系,不是一个标准。中国住区的绿色低碳评估体系,就是刚才讲的几个体系,能源、绿化、规划、水、材料等等,我们评一下什么样的住区是可持续发展,这个事情得到国内外的反映。因为现在平衡中国经济必须有一个绿色的引擎,低碳、环保,不能让产能过剩,房地产一下子调控,可能钢铁受不了了。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太阳能,可能那一块就要发展,现在很多开发商认识到一点,平衡当前房地产,不让他走向资产泡沫两个重要平衡机制,一块就是绿色低碳是一个平衡机制,另外一块是商业地产是一个平衡机制,刚才你们注意到刘晓光谈的,就会使你企业良性化,就使我们房地产企业走出当前调控怪圈,其实我们是十年九调控,08年到现在五次大调控,每次持续两年,其实就是一个从非常态变成一个常态,年年都调,年年都有政策,从98年到现在五次大调控,每次往年,这一点对于中国经济是非常有好处的。

  这件事应该向美国学习,在美国这次就是房地产出的大事,搞的现在这样,结果他自己救援美国经济最强一招,用房地产绿色低碳拉动美国经济,首先把美国政府管的这样一些建筑,属于政府管的,全部的绿色低碳,这样就是把绿色材料,绿色能源全部用上,拉动它的产业发展。八千亿美元救援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绿色低碳建筑。

  第二个,每个美国的既有建筑,一万美元做绿色、节能、低碳改造。恰恰是利用这一招把美国的经济拖出困境,我们现在中国讲低碳经济,那么大体量一个房地产,为什么不用它来拉动。

  高志:我觉得不知道你怎么算,美国正好是八千万户,一家一万正好是八千个亿。我们有一个人比奥巴马还聪明,就是十几年前王玉锁先生就搞这个天然气改造,真的很不容易,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王玉锁:其实高老师提了两次,我不想说我自己说的太多,但是如果说要必须讲到这一点,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是刚才上午时候,全书记和厉老师讲战略创新,特别是民营企业,我们民营企业更是看不见石头趟着过河,我们既然知道我们这个特点,不要觉得踩在一个石头上就可以到彼岸,必须得接着往前踩,我们有可能走出一个新的道路来,我们中国目前很多大的民营企业都是这么成功。

  第二点,一定要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今天听了大家说的“听党的话,跟党走”,其实是告诉大家是一个政策的把握,恰恰我们国家很早就有这个规划了,比如说刚才提到天然气的事,我们早期时候只是看到天然气,原来这里面有很多我们不管是建设部门,还是发改委一些专家领导,他们要知道原来煤气公司都是赔钱,但是我们知道原来赔钱赔在哪?我们应该通过我们机制可以改变,但是到1995年,1996年时候,我们发现天然气有可能替代那个时候煤气,所以真的走到天然气方向了。

  其实刚才已经讲了,04年以后新奥开始做低碳,今天我们几位专家讲的,确实我们现在如果要低碳,必须要解决一个城市问题,我们现在大量的不管是建筑还是建设,都跟城市有关,除了刚才高老师从规划角度,我们能够去从源头开始,其实从我们存量也有很大潜力改变,我们现在做一个广告,新奥现在做了一个所谓能源生态城,从规划角度完全符合刚才高老师的那个理念,从整个的用的角度特别符合两位所长讲的那样,我们算了一笔帐,如果我们把每个地区太阳能和风能,地面的生物能,都用起来,可能解决多少呢?能力解决40%到50%的能量,至少在我们增量部分其实这就解决了,这一点什么意思?不管是解决我们环境问题,还是解决能源资源问题,就解决一半。

  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很有机会,而这个机会可能是今天因为我们主题是低碳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所以恰恰这个机会给我们民营企业留下,如果说我们民营企业必须要做能源,我跟大家讲,传统的能源给我们机会已经不多了,只有这次时代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们民营企业能够在能源领域发展壮大,这就是新能源,不仅仅只是讲的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等,而恰恰我们现在的节能的系统工程,将是我们民营企业下一步应该抓住的机会,谢谢。

  主持人:谢谢王总,这里有一个数据和大家分享,首先在1997年12月149个国家签定一个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意向书《京都意向书》我们王总企业在1993年涉及到清洁能源的领域。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刚才提高美国方面的新技术的利用,我们张所长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硕士,想请张所长说一下,美国在这个方面的一些发展,同时给我们民营企业点一条发展之路。

  张文魁:美国所谓有几个T,IT、ET、BT,到底哪一个方向可以突破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想我们国家现在也在提一个新的东西。所谓的战略新兴产业,非常重要,前面大家讲的民营企业发展新三十六条,国十条,我想不管是十条还是三十六条,归根到底就是一条,我们民营企业要把产业发展趋势看清楚,只要你看清楚未来十年,产业发展趋势一定发财,未来十年乃至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是什么?特别是中国的产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主要是三条。第一条是产业转移。这是我们很大一个发财和趋利避害一个机会,产业转移首先可能大家不知道的就是,我们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产业向中国内地转移,现在可以看到趋势很明显。还有一种趋势大家没有看出来,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定向中国转移,去年这个时候大家说不可能的。这个转移跟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带来一个很大的机会,今天上午我在开一个跨国公司的会议,现在在中国都是把最先进的东西,甚至把它的研发、物流、供应链管理都转移中国,他要积极的合作,谨慎的合资并购。广泛开展我们中国企业战略性合作,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现在有一个新词CRO就是研发外包机构,国外很多研发进入环节是要分解和外包,我们带动大批的中国队伍出来,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第二是产业升级,但是我要给你们澄清一个概念,所谓产业升级不是我们很多人理解,我要换产业换产品,真正产业升级就是做原来产业产品不会有很大的升值机会,我去年去唐山调研,他们是一个很大的陶瓷产地,产业升级是不是都去搞IT,搞笔记本电脑,搞什么手机,不是这样的,就做陶瓷衍生品,除了提高品质和质量,还可以做很多,艺术化和功能化。成本上升,我们价格也可以上升。最近瑞典公主大婚,大用的瓷器就是从唐山进口的。就是一个很偶然机会,在画廊里面看到这样一个产品就订购了。这样一个产业升级是中国民营企业必须走的一条路。

  第三个规律,产业新生。一批新的产业生长出来,我们现在讲战略新兴产业我是非常赞成,新IT、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减排、电动汽车,还有很多相关产业一并形成起来,我们在很多传统领域不一定有很大的机会,新增领域一起来,民营企业感觉非常的敏锐。包括新能源,现在我们民营企业做的比国有企业做的好,电动汽车可能民营企业做的比国有企业好,现在我跟跨过公司讲战略转型问题,未来十年把握这个趋势可能是生,另外还有生物育种有一个很大的产业,不但可以用于农业领域,用于医药领域,健康领域,甚至整个生态领域,很多以前不长东西地方现在就可以长了,其实现在很多的技术,很多技术在未来三年五年可能有突破,只要这个技术突破有一个很大产业出来,我们民企有很多的机会,我看到很多新的民营企业,未来可能就会成为美国的微软和英特尔这样的大企业。

  主持人:下面时候我想交给李所长,你碳一下新能源新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李俊峰:新能源,新技术在中国发展,这个问题大家已经很清楚了,我想提醒一下大家,因为今天是第六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我指的是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位置,这句话很大,但是经常说,提醒大家,很多人不这么承认,一说起来很自卑,但是我还是要说,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人类,一种是像英国人、美国人,天天靠提概念,就可以发财了,就可以养活一个民族了。还有一种人是像日本人、德国人或者北欧人,人家出来概念以后搞结构设计,把这个东西想出来,造出来。然后就是我们,别人画图我们会造,而且造的很便宜,真正创造价值是第一段价值最高,第二段价值次之,第三段价值更低。美国人准备好五万亿技术是骗你的,美国人不可能有,但是美国人会不时的提出概念,所以说我们再想一想我们这么大一个民族,几个方面肯定都要想,我们不仅仅是我们去做我们制造业,也开始创造我们自己的东西,还要提一些我们自己发展的概念。我们缺乏一个大思维,大的概念,这样一个民族只是碳创新,那是一句空话。谢谢。

  主持人:下面我想问一下高老师,因为到老师在城市研究方面也是有很多年的一个经验,我想请高老师谈一下,你认为低碳城市包含哪些方面?

  高志:刚才几位谈话中我很受启发,我结合自己这些年做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体会,我想谈三点。

  第一为什么干这个事?现在全国上下都说低碳。低碳很严肃很伟大一个事情,最后演化成一个卖东西的亮点,不能对低碳这种东西采用机会主义的办法,大家都不搞的时候,你能坚持到今天,这点不容易,但是现在参透这个事不多,低碳是一个什么东西。我甚至跟甲方建议搞点这个,这个是一个卖点,现在我觉得那样做不对,对不起党和人民。为什么?当时太急功近利了。人家运一吨矿石出来,人家一公斤汽油,你需要十公斤,那你跟人家比,运送一个师,人家十个坦克运过去,你去一百辆坦克还落下两个人,那不行。低碳不是一个投机取巧的事,真正认识到效应决定价值,低碳我们用什么技术,大概一千平米一个造价房子,加三十到五十块钱就可以显著受到这个效果,不要认为低碳多花多少钱,看你是否用对了地方,用不对地方就是哗众取宠,用对地方你收益比你投入大,只是需要一个时间问题。

  在搞低碳时候,一定盯着可持续发展,我作为一个项目低碳,指这个项目人家买了这个房子,最终十年二十年以后仍然有竞争力,比如说为什么那回做天然气那么困难,因为那是一个政府项目,是一个政府工程,你做一个城市事情,到每个小区成了自己的事了,我凭什么。因此我觉得搞这个事还是需要我们政府的有关部门出台一些政策,特别是对于专门做清洁能源的公司,给政策、降税收,又解决就业,又提高城市环保,为什么不?

  第二,就是我们要用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能急。

  第三,对于每一个开发商和每个设计师都面临一个问题,一个汽车外面装点草,把那个汽车一拆开,整个一个伪军,这个不行。我们真要做还要靠技术。中国真的缺很多真懂低碳的人,现在我听了很多低碳讲座,我确实觉得有点哗众取宠,说美国怎么弄的,自己东西还没有,我倒不是说自我标榜,我就是给大家举一些例子来。

  第一,效应。我们做任何低碳,一定要记住效应,只要没有效应,说什么都是没有用。

  第二,政府对搞低碳,搞可持续发展企业和产品要给予支持。

  第三,我们应该培养一支专业队伍,越快走入社会,走入市场越好,否则这个事真的不是说狼来了,我们要跟帝国主义竞争,谢谢各位。

  主持人:现在我们时间差不多了,我想请每一位嘉宾以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第三个板块对话。

  聂梅生:中国房地产在未来十年当中,一定会更加的从外延性走向内涵性,从资本密集走向技术密集,所以我想我一定会和中国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同行。

  张文魁:把握产业趋势,民企前途无量。

  李俊峰:多说两句,陈淮主任说过去神话,其实做企业还是要相信神话,每个技术发展阶段都会产生一个新神话,这个神话不是上帝给的,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在某一个领域里面有准备,你才会创造这个神话。你如果有准备有这样一个市场需求,你还可以创造神话,而不是远离神话。

  王玉锁:我想说的可能有点虚,我说危机推动变革,变革给我们民营企业带来机会,只要我们民营企业努力抓住这次机会,一定创造一个新能源的奇迹。

  高志:我相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将是世界建筑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将是人类居住美好城市的未来,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高老师,在低碳时代,对于我们民营企业来说,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一个考验,更不如说是一个良好的机会,我们也拭目以待,谢谢各位嘉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