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绵恒:中国应走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并举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8日 18:25  新浪财经
江绵恒:中国应走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并举道路
  上海市委市政府,中国企业联合会及美国商业周刊于2010年6月在上海联合举办2010全球绿色经济峰会。上图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上海市委市政府,中国企业联合会及美国商业周刊于2010年6月在上海联合举办2010全球绿色经济峰会。上图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

  江绵恒: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感谢绿色经济峰会组委会的邀请,很高兴有机会,同各位探讨绿色经济的发展和问题,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绿色经济的挑战与机遇”就这次峰会所涉及的面很广,从发展方向到发展战略,从中国到世界,从政府到企业,从资源到环境。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一定会对未来的绿色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在科学院是负责高技术方面的研发活动,也关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我只是从自己工作的角度谈一谈对绿色经济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我首先谈一谈能源安全所带来的挑战,这里仿造数字鸿沟概念,我们是否也可以提出一个能源鸿沟的问题。过去200年是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现在又向信息时代迈进的发展历程。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能源是最主要的资源,而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能源。但是不幸的是通过200年的发展,如果我们以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划线的话,全球只有不到20%的人口完成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而中国只有20%的人口所在的地区,人均GDP超过了三千元,今天全球80%以上的人口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他们在能源消费方面不到全球能源消费的50%。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的供给能否满足80%的城市门口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是严峻又现实的问题,尽管现在有很多人对哥本哈根的质疑,但是能源资源和化石资源是不争的事实。当很多大的能源公司保证石油储量可以有多少多少年,但是当从城市化向工业化发展时,一瓶汽油跟一瓶矿泉水的价格差不多时,那种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说明能源鸿沟现象,看一下这个图,一个是发达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美国的数据比较齐全,美国的能源消费的人均能源消费是中国的6倍,如果再仔细分析,仅仅比较直接用于家庭消费的能源,包括居住和交通,美国是中国的20倍,还要指出,在中国大部分还不是私家轿车,当然这几年中国私家轿车有了大幅的发展。难怪人们会感觉到中国的能源消耗会巨大,因为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渴望过上好日子,也希望夏天有空调,冬天能取暖,顺便说一句,南方的冬天是很难受的,因为没有取暖系统,因此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能源建设如何保证,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和考验。

  当我们为能源安全担忧的时候,近年来又出现了全球气候变化,而且与日俱增,特别是IPCC2007年报告,我列了几张图表,想说明几个观点,首先二氧化碳的含量,从工业革命前的280个PPM,到现在的380个PPM和人类活动,特别和人类的工业化进程有很强的关联度,大家可以看到世界经济的腾飞是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的增长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很大的飞跃。从美国能源消费的历史看,主要是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包括煤和石油,因此过去200年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骤然上升,对此我不持异议,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地球表面温度的相关性,目前有很大的争议。比如说IPCC对目前可以预见尺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地球表面温度的关系提出了各种模型和预测,我不是气候专家,但是在这一点上提出一点看法,如果IPCC,在1940年的时间段提出报告的话,按照当时的数据,我们可以外推今天的地球表面温度将大大超过目前的温度,而二氧化碳浓度将低于目前的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时和现在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斜率是不同的,就规律性来说,目前温度上升和上世纪初温度上升的斜率是大致相同的,目前温度上升的斜率和当时上升的斜率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就规律性来说,很难令人信服。因此一个基本的看法二氧化碳浓度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性,是近两三百年的事件,在时间上是短尺度的效应。而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是一个以万年为单位的大尺度时间。IPCC报告中也说到地球在12万5千年前,地面表面温度比现在要高,海平面也要比现在高。即便是十几万年,与地球的年龄相比,也仍然微不足道,因此用短尺度的数据来预测大尺度现象的出现,必须要十分慎重,我再次声明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们科学院有这方面的专家,他们告诉我地质变化和太阳表面活动,也可以造成温度的变化,有时候是直接的,有时候是间接的。

  但是人类使用化石能源还是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如图所示,当年英国革命使得伦敦成为雾都。因此如何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保护环境,避免发生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巨大挑战。

  当我们谈到绿色经济时,有别于传统经济,绿色产业就有别于传统产业,因此在其发展中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传统经济、传统产业的阻力,这里举一个实例,1994年美国加州通过了零排放的法令,当然不是立即实用,当时通用公司感到市场的潜在变化,在1996年率先推出了VEY的电动汽车,在加州市场销售。与此同时大的石油集团为了防止东部各州出现这样的情况,东部各州没有颁布相同的法令。同时基于市场的考虑,通用汽车公司将在加州销售的电动汽车全部召回,并于2004将这些电动汽车全部销毁。在座的美国朋友对这一故事的真实性更有发言权。索尼电影公司在2006年推出了一部电影《谁扼杀了电动汽车》,现在也有DVD。这一故事的发生说明了任何一件新生事物在发展的道路上遭遇的坎坷不平,我们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我们常常说机遇大于挑战就是有信心的表现。首先是能源产业结构正处于大的调整期,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稀缺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和发展。资源配置三个环节,资源的生产、资源的分配和资源的使用和消费。当前资源的三大环节就处于与传统方式不同的变革阶段,为此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四大战略,在能源的生产方面就是煤的高效利用方面,因为中国的一次能源还是煤,以及化石能源的替代战略,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能源的分配方面提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战略,包括直投电网和西气东输。在能源的消费方面,提出了节能减排和LED照明,以及电动车。要实现这些战略,是举国上下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带来新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兴起,由此造就新的就业机会。

  两个简单的例子,以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为例,中国科学院和山西潞安合作。再以电动车为例,电动车的发展从材料到器件,再到系统,完全和汽车是一样的,它的储能介质是电池,它的金属材料可以是镁合金,在电池材料上还有很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不是不可创新,而且技术创新的速度如果在IC方面,刚才英特尔的代表谈了摩尔定律,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在新能源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中国科学院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全新的材料,包括碳纤维车身的电动车,我们只是希望推动这一方面的技术创新。

  突破性创新是哈佛商业院教授提出的,不光是某种先进技术对传统技术的代替,也包括新的商业模式对旧的产业的全面改造,其本质是对稀缺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还是以电动车为例,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能源价格,已经显示出其发展潜力,平均来说现在的油气,汽油车跑每公里要人民币0.54元。目前中科院根据改造的电动车百公里耗电13度,因此每公里只要8分钱人民币。虽然目前电池的寿命和充电时间,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待与渐渐改建,但是我相信技术进步会加速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去年我们生产了全国1300万辆汽车,今年预计要生产1500万辆汽车,我们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去年才生产了一千万辆。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汽车,我们将面临巨大的石油安全问题。有没有可能把进口石油的钱,用来发展绿色能源发电。用电来满足交通的需要。即便现在太阳能的电价2块钱一度电,仍比汽油车省一半的油钱。如果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我相信我们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本质上还是既得利益在驱动。

  通过这个实例我希望,这是中国第一个太阳能飞机首飞成功,我希望加强那些对太阳能持有异议人们的信心,这架飞机的材料体是碳纤维,是非常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这是非常粗略的一个太阳能转换效率结果,列在这里,我相信全世界的科技人员都在攻克这一天,成功的一天不会太遥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国情决定了它必须走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统筹并举的发展模式。如果说土地是城市化的首要资源,那么能源是工业化的主要资源,信息是信息化的基础资源,这些资源对我们都是稀缺的。那么13亿人口的现代化,就是全世界没有先例的创举。我们必须要闯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发展的时代机遇,也是世界发展的重大机遇。因为当今世界任何封闭的发展都是没有可能的。

  与此同时要改变消费方式,主要是交通和家居,如果我们建立城镇微网能源系统,其中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并与电网连接,有了这样一套能源生态系统,城市生活会更加美好,这也是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我向韩正市长建议,上海要率先建立这样的系统,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完全有能力建立这样的生态系统,到那个时候上海人的家里就可以利用绿色能源来冬天取暖了。如果这一能源系统形成了,那么中国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承诺,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有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共识,既2度升温极限和80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限制,温室气体我前面已经表述过了我的观点,我觉得绿色经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发展,更不希望这些指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其实大国的领导们要想明白,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文明的历史潮流,是任何,是任何势力都不可能阻挡的。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生存的人们,要求公平、公正,享有资源发展的权利是一样的,这是人权的根本原则。

  当没有资源的国家和有资源的国家差距如此之大,一些海湾地区,凭借资源优势建立起一座又一座八星级酒店,而图片右上角是一个肯尼亚一个贫民窟,这是我一个礼拜前在那里拍的照片。当然相信劳动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方式时,社会上确有一些人靠社会福利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使得国家都面临破产。这个是农民工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回家的火车站那里,我们衷心地希望他怀抱中的婴儿,长大后能过上右下图照片中的幸福生活。因此绿色经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解决贫困,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和奋斗目标。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