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鞍钢:中国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 19:42  新浪财经
胡鞍钢:中国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
  2010年5月28日,由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北京人才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以下为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2010年5月28日,由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北京人才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以下为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演讲。

  胡鞍钢:很高兴能来到这个高端论坛为大家做简要介绍,我先纠正一下,刚才赵书记讲到的是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但是我刚听翻译说北京市只超过了1万人民币,因为今年在座有很多外国学者,我要纠正一下。第二,补充一下,其实北京市在全世界人均GDP也是属于比较高的,至少超过了2万美元。第三,北京市的HPI指数,就是人类发展指数在全世界也是处在一个比较领先的状况。北京不仅是人均GDP高,关键是它的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这是不得了的,下面我做一个介绍。

  今天我想讲的是中国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可以说是71年的历史。从1949年到2020年。为什么中国在过去几年相继制订《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现在马上公布《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和《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呢?对此,温家宝总理在前两天解释,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的三大竞争。因此,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

  我们来看一下国际背景,实际上这场竞争已经开始了,特别是在2006年,中国率先推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引起世界巨大反响。去年9月美国政府推出了美国创新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发展目标。今年2月,日本政府又公布《第四次科技发展基本纲要》,也提出了本国的战略。今年的3月份,欧盟特别公布了《欧洲2020年新的战略》,这一战略主要是集中在科技、教育和创造工作。由此可知,每一个大国都在力图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抢占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尖端人才的国际竞争制高点,以便于立于不败之地。

  为什么人才资本对发展如此重要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资本有什么特点?怎么衡量人才资本呢?从新中国建立起来中国的人才资本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又如何理解中国人力资本的转型?中国能否成为人才强国?对此我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首先提出一个简要的分析框架,也就是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重大财富。可以说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水平的变化和变迁,特别是像中国如何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这是指一个国家在他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本水平预期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反应了这个国家人口统计学的变迁和教育驱动,开始是精英教育,而后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最终要形成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可以说人才是第一资源,这是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才是那些具有重大并且能够创造社会价值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就是越是好事,而不简单的是人才之多。

  人才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人才总量,我们叫人才市场函数,实际上是人才可能是生产函数与总人口的乘积,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产出的人才就越多,当然了和这个概率是有关系。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本,那么概率的比例还会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更关心的是人才的产出率,这个产出率一方面决定人才数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才的生产率。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越是提高R&D的投入,越是能够形成竞争性的人才竞争机制的话,我们就会激发人才,能够不断的提高生产率,进而扩大主要产出。在一个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国际合作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提高我们人才的产出。

  中国的人力资本经历过一个历史变迁,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就是他的下降期,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也曾经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大国。但是它是以农业为特征,到了现代反而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的落后国和人才匮乏国,我们把它称之为“文盲充斥的大国”和“人才匮乏之国”。1949年之后中国才开始大规模的进行现代教育,使得它很快成为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的转变。进入二十一世纪速度加快,到2020年中国会成为人才强国。这张表可以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总的人力资本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取决于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水平,也就是说受教育年限的变迁过程。从改革开始以来,基本上人均受教育年限从不到4年的水平,已经接近9年。那么从总的人力资本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世界的17.5%提高到目前的将近27%,也就是说提高了将近10个百分点,成为总量的一个大国。

  中国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和中国的教育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也就是从文盲充斥大国到初级教育大国,进而成为人力资源的大国。我们可以说1949年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文盲充斥大国、人才充斥大国,文化落后的大国。当时中国的大学毕业生累计下来只有18.5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0年,80%的人口属于文盲半文盲人口。和国际对比的话,中国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及美国1820年,也包括不及英国的1820年,也不及日本的1870年,我们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迅速提高。

  可以看这张图(PPT),我们可以看到在毛泽东时代,我们的普及教育迅速的提高,文盲、半文盲人口大幅度下降,只是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曾经出过两次大学和中专的变迁过程,出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形。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初等教育的机构,从而使得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有了明显的提高。进入改革时代,我认为邓小平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1977年,他决定恢复高考,只有在这个决策之后才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决策。而后,中国在这个时期迅速的提高了初等教育的水平,也就是说原来以小学驱动为主,转向初中为主,进一步发展了高等教育。

  我们可以从这张小学净入学率变化情况,初中毛入学率情况,高中毛入学率(PPT)。从这个可以看出,不同的发展阶段是由不同的教育驱动的。到了今天为止,中国从一个文盲大国,现在的文盲比例降至5%,大专人口迅速提高,从原来只有18.5万人,现在已经接近9000万人;人力资本的水平也从1.0年提高到将近9年,从原来主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在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也在不断的加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学生数最大的国家。国家正在制订并将继续公布《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个规划纲要提出三个核心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我们称之为“世界最大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并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这就意味着中国目前9000万的高等教育人口将翻一番,到2020年将接近2亿人。2亿人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目前世界第五大人口国家。

  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中国的教育和人力资源的指标,将不断的现代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强国。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教育的发展,导致中国的人才的数量迅速提高,成为一个巨大的人才水库和基地。目前比较一下四大经济体,仅从事研发活动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人数来看,在2000年到2006年,中国还只是居世界的第三位,但是到了2008年,中国就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达到了161.4万人年,大大超过了日本。可以说在1949年,中国从事R&D的人员只有不到500人年,到1991年只有47.1万人年,但是到了今天已经超过161.4万人年,到了2020年可能会达到280万人年。

  可以说中国是人才发展速度远远的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劳动年龄人口和就业人口增长速度。这个人才规划提出的目标,就是要使得2008年1.14亿人增长到2020年1.8亿人,大体增长幅度达到80倍,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数量将翻一倍。那么中国在若干领域将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也形成若干领域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人力资本投资对GDP的比例迅速提高,这就是人才规划的一些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中国在不断的与美国这样的国家相趋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以新增就业应收教育年限,到2020年,如果中国能够达到14年的话,其实和美国的差距只有2、3年左右,这样的话,会加速中国人才队伍的建设。

  第三个规划很重要,就是科技规划,从1978年之后,中国就开始进入到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当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时候,也实现了科技发展的奇迹,并在2020年要建成创新型或者创新导向型国家。

  我们看看最近刚刚发表在Science的统计发文,这是根据在过去10年,特别是从2006年以后,中国相继超过了俄罗斯、日本、德国和英国,发表的论文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和美国的相对差距从1998年的13.25倍缩小到2008年的3.04倍。按照这个报告的预测,下一个10年,也就是到2018年,中国在知识生产方面有可能超过美国,这是基于Thomson  Renters的预测。

  为什么中国在过去几年迅速的增长,超过了这么多的发达国家呢?尽管我们的人均量还是甚少,是因为中国的人才,特别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总量大幅度增长,而这个总量的大幅度增长是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才效率大幅度增长,才导致大增长。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数据进一步的表明,中国确确实实是在每隔几年上一个大台阶,以科技论文被引用的世界排名,6、7年之前我们还处世界的前20位到10位之间,现在已经进入到世界的前10位以内,而且每一年会上一个台阶。从发明专利的角度和国际专利的角度,大家可以注意到,1980年我们还没有专利,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还没有实行《专利法》,从80年代开始实行《专利法》,中国在1985年有了专利以后,占全世界的比重只有0.7%,但是到了2006年已经提高了12.3%,居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和美国、和日本的差距,以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差距,从60多倍现在已经缩小到2.8倍,而且趋同的现象在加速。

  与此同时,中国在投入R&D方面,与美国在1980相差12.4倍,现在已经缩小到3倍左右。到了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科技的现代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群体,成为世界最大的创新型社会、知识型社会以及学习型社会。

  我们来看这个三角形(PPT),中国做了三大规划,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正是如此,中国的人才总量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一个国家的人才产出决定于这个国家的R&D的投入和人才竞争的环境。中国花了60年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大国,从人才匮乏之国转变人才资源大国,从科技空白之国转变为科技大国,今后10年是中国走向世界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科技创新国的关键10年。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不管是人才还是知识,都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在中国还有特定的“巨国规模效应”。因此,中国政府制订了三大国家发展战略,制订了三大国家发展规划,确立了三大国家发展目标。这些战略和目标,它们是互补的,相互促进的,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支柱,也成为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三大法宝。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