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企业传承的东方路径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9日 16:22  新浪财经
图文:企业传承的东方路径论坛
  由香港贸发局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10香港论坛”于2010年5月19日-20日在香港举行。上图为企业传承的东方路径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香港贸发局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10香港论坛”于2010年5月19日-20日在香港举行。上图为企业传承的东方路径论坛。

  陈玮:首先介绍内地的几位嘉宾,嘉宾当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是夏华,来自于依文企业集团的董事长,让我们欢迎她。丁立国先生是德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强先生来自于紫光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王均金先生是均瑶集团的董事长,王忠桐先生是王氏先生,他的父亲在香港电子业的龙头,奠定了早期的地位,王先生继位之后,除了电子行业外,进行了多元的投资,他是乐善好施的,对学校和医院的捐献是比较多的,希望等一下可以听到承前启后的经验,李君豪先生是东泰集团的董事总经理,他也是第二代,他父亲的生意早期卖给了英国英之杰集团,后来李君豪先生又将它买了回来,他是金融学专家,有完整的金融经历,不仅仅是家庭化的领导人,而且是职业化的领导人。

  今天谈的问题是企业传承的东方路径,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去五年中文大学的重点课题是东亚家族企业的传承,得到的结论是,传承是不容易做好的事情。某种程度上,大部分的民族企业在传承的过程中失败的例子很多,成功的例子很少,在此过程中有哪些挑战和重要的问题,请各位嘉宾点出来。

  第二个问题是针对无形资产的传承,将工厂和办公楼交给职业经理人或者是家族成员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将企业家的理念和企业的文化如何交给家族成员,甚至包括政商关系,这些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如何顺利的交给接下来的家族继承人或者是职业经理人,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这是重要的挑战。

  企业股权的设置,企业的创办人决定自己的企业要成为家族企业,或者是将企业交给家族成员经营,有参与经营的成员,也有未参与经营的成员,经过世代交替之后,股权会在企业的内部分散,对于整合决策造成很大的阻力,很多失败的例子因为家族内部争权夺利造成失败,因此请各位专家谈谈如何避免股权分散,不仅仅通过世代交接分散。

  企业有融资的需求,企业需要上市,需要将股份卖给投资者,集资和控制是不会兼得的,如何设计股权机制,控制股权和平衡家族利益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企业家有利用家族信托控股的经验,我们希望他们跟我们分享个人持股和家族信托持股两种不同的方式到底有什么利弊。

  接班人的选择,接班人不一定是自己家族的成员,聘请非家族的职业经理人担任企业决策者也是一个选项,家族成员的优点是可以继承家族和企业的文化理念,确保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在创办人退休修继续的延续下去,这是最大的优势。

  家族传承的劣势是人才库太窄,不容易找到企业日渐壮大所需要的人才,因此聘请职业经理人是否是必要的选项。如何在企业内部设计一套机制,能够让家族经理人和非家族经理人团结分工合作,他们的升迁的价值是怎样的,当然也有其他重要的问题未提到,请各位企业家在发言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意见。

  首先,我指定一位嘉宾发言,请王忠桐先生发言,每位发言的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王忠桐:谢谢两位主持人,我讲的内容大家有认同的,也有不认同的。企业是分大中小的,中小企业因为公司比较简单,管理就会很容易,可以传给下一代。但是大企业是专业的企业,业务很广,生意很大,各地都有办事处。不一定传给下一代好,因为下一代读书后就回公司,未经磨炼,传承给下一代就是很危险的。

  不是说不可能,全世界有很多的例子,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我认为传承给下一代有很多的好处,我三十年前没有想过将企业传承给儿子或者是女儿,我跟爸爸创业的时候,我算是第一代的话,现在公司管理的是第二代,现在还在培养第三、第四代的人员,我从来不赞成从外面请进来,我赞成从公司内部培养,目前管理公司的人员都是外姓人,只有一个女儿在公司内部,还是去年回来参加公司管理,读完大学后,去年回来帮我,还未进入管理层,进入管理层的话是不公平的,对于帮你的同事而言是不公平的。

  我们将这些帮我们的人叫做老臣子,我希望孩子从小做起。我认为企业很简单的,最重要的是两点。

  第一,要相信别人。请来的人要相信,这十几年来我在公司未签订支票,一年做接近五十亿的生意,因此要相信他们。

  第二,满足,我不需要很多的钱。如果满足的话,人就很容易放得开。虽然主持人说我是公司的主席,我决定大题目,由他们进行管理和做,我从来不干涉他们。我训练到每一个跟我做事的同事,他到我公司的时候,相当于自己做老板,就会拼命的工作,因此在公司工作的人最少都是二、三十年,跟公司共同成长的,我从来没有压迫过他们。

  我还是CEO,我主要的工作是,有大客户来了以后,我要应酬,其他的事情我就不理了,要放得开,要信任。讲起来是容易的,但是做起来是比较难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有本事的,就要给他,还要放心的给他。没有本事的就不能放心的,中国人有一个缺点,不相信外人,只相信自己的子孙。手指都有长短,子孙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出息的,因此要看眼光和管理,我自己说二十多年前就成立了信托资金,当时因为税务的问题成立了信托基金,现在就可以用得到了,我用无形的资产放在信托基金中,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子女,如果他们要卖的话,不能自己卖,要全体家族成员同意,我也希望企业可以继续做几十年,找到好的职业经理人是不容易的,如果你信任的话,一定有人拼命和衷心的为你办事,你自己就会轻松很多,不需要每件事情都自己去做,尤其是年纪大了以后,更要这样去做,我就讲这些,谢谢。

  李君豪:今天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家是不容易,看起来是容易的,实际上背后有很多的辛酸、努力、牺牲、斗争和运气,才有今天。在中国企业家是万中无一的,因此只能希望下一代可以传承下去,只能期望,希望不一定可以做得到,如果没有能力就不能勉强,一定要慎重考虑,请最好的专业人士管理公司,公司才可以延续下去。

  我们希望可以交给自己的子女,由他们传承下去。在这些方面从小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前两年国内的好朋友请我帮忙,帮他的儿子进国际学校,但是他儿子的水平跟同年相比相差4年,我就无法帮助,孩子很可怜,但是他的父亲态度是有问题的,我钱多,读不读也没有关系的,反正我也没有读什么书,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

  教育是从小孩子开始的,希望小孩子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帮助家庭,为社会做贡献,越有钱的儿子和女儿的教育更重要。因为出来工作就有影响力,可以做很多的好事,也可以产生破坏力。从小好好的培训他们有责任感和责任心,对自己有责任感,对家庭和社会要有责任感。懂得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大家的利益,懂得创新的理念面对很多的问题,如果有这样的能力和责任心、责任感的话,就要对公司有责任心,对员工、股东都要好。

  这样企业就可以传承给有责任心的子女,或者是请专业的人士进行管理,最终还要保护企业继续发展,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外国的公司可以传承十几代,因此要考虑保护股权的问题,保护公司子女争权夺利的问题。刚才汪先生提到了家庭信托基金的问题,这是很重要,很关键的环节。信托是指将股权放在信托基金中,包括了经营权,而且子女是公司发展的受益人,也不排除个人婚姻转变的问题,也不排除经济转变的原因,还有政治改变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公司要有资金,不能受到其他的攻击。

  子女要好好的培养,找最好的管理层,最重要保护公司的股权,经过信托基金机构达到,希望公司可以长远的延续下去,谢谢。

  陈玮:听了两位来自香港的领导者,他们谈到了很多的挑战,如何将企业传承下去。得到了两个字就是得与传,无论找到谁,得就是能够被信任,有忠诚,能够保护企业持续的经营下去。

  另外就是传,是否有能力传承。刚才王先生讲了自己的价值观,就是相信管理层的人员,或者是相信请的人,可能是从外面请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从内地的企业家或者是创始人来看,也存在很多的困惑。因为法律的环境和香港是不同的,因此还是担心职业经理人将公司掏空,到底如何相信职业经理人,如何用好他们的才能,同时又能够找到德,请来自于内地的几位企业家谈一下看法,王先生谈的信你们是如何体验的。

  夏华:听了王总的观点感受很深刻,内地企业家的想法跟香港、台湾的企业确实存在很多现实性的差异,内地的四位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创业型的企业家,没有存在一代、二代传承的问题,我们还未到传承的时刻,但是此事要想,但是想多了也是问题,目前想的最多的就是将企业治理好,之后才是传承的问题,王先生谈到大中小企业传承的问题,中国大企业和小企业变化的时间是非常短,需要一代企业家就完成的,马云在很多年前说阿里巴巴怎样怎样,现在就做到了,中国发展的现阶段,大小企业的变量是非常快的,谈到传承的时候就要思考背后的逻辑,在此过程中有很多变量的内容,本身就是变的,每个企业都要思考好到底要传承什么,开始谈命题的时候,就涉及到传承的内容。

  创业型的企业一定不是最完美的企业,可能有相对好的企业价值观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此过程中是趋向于完美的。我能够想到的就是,该事要剥离开考虑,主持人说了物质财富的内容,资产内容一定是要考虑的,在我的想象力中只有此事跟我的下一代是有关系的,一定不会抛开所有的子女思考物质遗产传承的问题,大陆有计划生育的问题,现在和未来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我身边有女儿,身边很多的企业家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就是不要小孩,丁立国是有几个孩子的,我们是非常羡慕的,只有一个小孩,基本上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困扰,企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的优质基因是什么,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有独特的文化,大家希望做百年老店,背后都涉及到企业的风格和LOGO,我是做时尚品牌的,创建了四个品牌,不需要在我的手里,在谁的手里都可以,例如LV一样,在几代人之后成为大家喜爱的品牌,从这一点来说难度不大,王总说信不信职业经理人,我对自己说信不信也没有办法,谁是敌人,谁是友,谁是好人和亲人,已经过了思考的时代,职业经理人必须要用好,我特别赞成联想柳总的思路,一直要做最强最大的舰队,而不是做最大最强的船,因为用各种各样的制度是无法确保舵手不出事情,如果有了舰队的时候,就会有领航的舰队,就如昨天晚上施总说的树不要太大,否则就造血不足,要由无数的小树组成森林,企业今天做大了就会形成集团化,因为市场的因素造成的。我认为应该花时间和经历思考的传承的问题,视为己初的家族品牌如何传承,因为消费者由敬到爱的过程,才可以持续,才可以被传承,因为爱和敬是两回事,因为性价比好,购买你的产品,不代表品牌的名誉度,真正发自于品牌的敬仰才是品牌的内涵。现在看奢侈品和百年老店,发自内心的知道这些品牌已经经历了几代,目前通用品牌不是家族人在传承,而是通过社会模式的运作,还是成为大众喜爱的品牌,思考传承的问题,希望在座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都要考虑这个问题,但是要弄清楚,我们要传承什么,在企业传承的时候,要考虑企业价值观的问题,获取财富和支付财富的时候,都要尊重的。

  范博宏:企业家如何将自己的品牌和家族的品牌转化为市场上可以转让的品牌,这是重要的问题,接下来请王均金董事长发言。

  王均金: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传承的问题,在香港知道均瑶集团的人不多,在传承的过程中有一些小故事,我们在1991年成立,经历了19年,2004年,原董事长变故,2004年我接过董事长的职位,这也算是阶段性的传承。当时对外比较少,大家担心企业是否行,很多人打了问号,今天看来,还是可以的,基本上可以传承。在此过程让我想到了,一个企业各种变故都会有的,因此必须要考虑未来,必须要考虑未来是否可以存在,从2004年以后我们就考虑企业要持续,首先就要调整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我们调整为服务业,家族企业要培养好家庭文化,后面不是我的孩子,我哥哥的孩子,我弟弟的孩子都会存在的,因此家庭文化是很重要的,每个小孩的教育方式和正确价值观是企业传承很重要的要素之一。

  我同意前面几位嘉宾谈到的观点,这种模式下,如何设置家庭文化,我们用了很多的方式,可能给这个小孩一个平台 ,给另外一个小孩一个平台,可能都无法接下去,这就涉及到能力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包括航空运输,商业零售,教育,文化创意,这些平台上都是职业经理人。说白了,现在不是具体经营的角色,怎么才可以做得好,这就要为今后设计考虑。每一块的业务要让职业经理人有动力和激励的去做,使业务可以持续的做好,因此就是经营制度的设计,激励制度的设计。

  例如有的项目以你为主,就有10%的股份,每一块都有主人翁的精神,除了激励制度外,利润每年都可以拿出一部分,由团队共同分享,你做的每一步不是为我做,而是大家自己的事情,我尝试做这些事情,也是为了下一代,将来都交给职业经理人的时候,你的业务是否可以持续的发展,当员工越来越多的时候,谁来带,谁愿意心甘情愿的为你做每一块事情,因此制度设计也是为了企业的持续经营。

  目前的尝试还在摸索中,不能说已经有很多的经验了,最起码这一代的企业家在思考,下一代如何培养,我2005年开始搞学校和教育,现在将下一代都进自己的学校,我们的学校是最好的,教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强,也是考虑到传承的问题,这是现实的问题。小孩教育不好的话,再怎么传承,也会被他们搞没有的。

  如果要传承的话,首先要在小孩身上下功夫,使他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将人生观看的很清楚。

  其次是制度设计,业务经营模式和业务发展共同点,我们叫做红利分享计划,除了绩效奖金外,还要跟职业经理人分享,这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

  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进企业,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有的没有兴趣的就不要非要让他们进企业,个人的爱好要培养,有的人不愿意进企业,在后期的制度设计,例如资产管理,信托管理,股权管理上要有受益权,要思考下一代如何过得更好,有潜力和能力的就要培育,能当董事长,为什么不让他当,如果没有能力的话,扶上去也没有用的。

  企业的传承要看时间点,但是今天要想,否则就太晚了,今天不为下一代和孩子设计,不为孩子的教育考虑,不跟孩子多交流,不在他们身上花工夫,不引导他们,你想要的价值观就都没有,因此要细致的考虑这些问题。

  现在谈传承还早,最起码现阶段我是从我哥哥手里接过来的,从我到下一代都希望企业永续传承下去,希望企业成为百年企业,我们做的每一步都是为此打基础的,我就谈这几点,谢谢大家。

  丁立国:我们还只是有一个梦想,存在时代的背景,拿了资本开创新的事业,李总上一代可能是给公司经营补货,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又买回来。我记得几年前去台湾访问,台湾的企业家跟大陆的企业家不同,我们都是开疆辟土的第一代,我坐在这里,大家感觉我是第一代,我自己走过了19年的历程,1991年创建,当时是21岁,台湾企业家跟我们不同的是,他们的祖上就有钱,很多人是拿了祖上的钱到大陆开创自己的新视野,当时的定义是1代半和1代半,王总和李总也是属于1代半和2代半,台湾企业还有一个特点,很多的子女通过内部的竞争机制,选择更优秀的人才,回来掌管家族企业。今天在座这里,感觉离命题很近,因此要感谢《中国企业家》,我们从香港和海外走过几百年和几十年经历传承的家族和企业来看,要吸取哪些经验。我们要站在未来的角度考虑企业,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共性的问题,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体都有不同的特点,就象中医和西医的治理方式是不同的,要按照自己的理解,找出一条路径。中国的古代没有商业和企业的活跃,当时是朝代的传承,尧舜禹时代是禅让,到了秦统一天下后,追求千秋万代,当时是根据血液进行传承的,传给老大,老二就不传承的,因此内部就混乱了,几千年来一直到满清灭亡,该问题都未解决。西方和欧洲的皇室家族,今天依然过着比较舒服的日子,他们不断的进行变革,可以说是革了自己的命,到底是要名义上的皇权还是有价值的权利和国土,也是经过博弈后实行了君子立宪制,欧洲实行的就是两权分离,王室之所以可以保留下来,与它自身能够顺应时代的变革,能够自己检视自己,是否可以驾驭自己,选择了可以传承的内容。

  日本原来是像中国学习,后来发现中国老大哥不行了,就像西方学习,日本的天皇也是传承的,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天皇到了前台,参与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驻日的长官综合考虑了日本当时的国情,将天皇保留下来了,日本和全世界都认为要废除天皇,但是美国人认为应该保留天皇,实际上天皇就是日本的宗教和神的象征。该问题跟中国企业家的传承有惊人的相似,都想追求千秋万代,都想追求百年企业,是否可以传承下去,传承的内容是什么,几位企业家讲的都是很好的,例如王总讲的信任,实际上信任是胸怀和境界,李总讲制度保障和团队的问题,夏华讲的传承文化,均瑶讲的教育都是全面的,归根到底这些内容还需要检视自己,自己要怎么做,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例如浙江的万象集团,早期参与了父亲创业的阶段,企业的成长有很长的阶段,因此才有今天的顺利交接的模式。

  我是做钢铁的,山西原有钢铁大王,2003年被仇富心态的人枪杀了,他的儿子在家族突变的情况下,有一点像王均金那样就回来了,王均金实际上是跟哥哥共同创业的,只是在后台,未在前台。

  这个人的儿子就回来了,一点都没有经验,当时压力是非常大的,在父亲产业基础上进行了多元化,在股权投资上做的非常成功。每家都有不同的情况,今天几位年轻的企业家在未来的10-20年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第一,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保证个人的健康。针对行业的变化,市场的变化,企业如何进行制度性的安排,昨天听到施永青先生讲到自己退休后的情况,将股权通过基金实行两权分离的模式,从而传承自己的产业,这种方式是否好,可能适合施永青先生,如果都是激情的话,二、三代是否有激情,是否有创业的资本。我们目前离这个问题还是比较远的,但是首先的是将孩子培养的好。例如我搞钢铁的,等孩子成长后,就象今天的美国和日本一样,钢铁已经进入夕阳产业,小孩子会有自己的选择。

  我们要教育孩子成为有价值的人,而不是纨绔子弟,这是国内第二代的普遍现象,包括媒体炒作的“飙车、炫富”,企业家教育子女要同重视企业一样重要,因此教育子女是非常重要的,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李志强:今天讨论的是家族企业传承的东方途径,我没有家族企业,因此我换一个角度来谈,家族概念是泛指的,一个家族的创立是在团队的情况下创建的,也有很多的问题,也有单位的问题,例如紫光是学校,也有传承的问题。

  企业是否需要传承,我个人的观点是不需要传承的,企业为什么要传承,昨天晚上施主席讲的很好,基业必须常青,如果都不死的话,地球就被塞满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应该传承什么。最现实的就是传承财富,就是钱,要给下一代财富。其次,传承的是精神和文化。传承的点不应该是企业,企业是组织形态,谈到东方的途径,到今天为止,还是停留在封建社会,幻想着建立企业王国,都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当完皇帝传承给自己的孩子,现在看看历史,哪一个朝代传承到今天,没有的。企业是不可以传承的,为什么要提传承,实际上东方讲究的是建立在财富基础之上的企业家精神,人生幸福在过程,昨天晚上来了以后,有两个地方感觉特别的欣慰。

  第一是不能追求卓越,第二是不能基业常青,不能要求员工都是能人和卓越人。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老板。我们要创造一个行业和管理,让普通人可以在企业生存下去,发展下去。

  企业肯定会有生老病死,随着过程生和死,就象很多的朝代,为什么现在姓李的人特别多,原因就是唐朝打胜仗之后,皇帝赐名姓李,实际上是靠结盟将王朝传递下去,社会就相当于一口大锅,最幸福的就是中产阶级,要想幸福就要抓教育,因此要创建创新创立的平台,目前已经有成功的,例如联想最早创办的时候是11个人,老的一批都退的差不多,年轻的一批都起来了,郭为又组建了新的团队,控股了神州数码,这也是一种传承,而且是良好的传承。

  公司目前建立的是创新创业的平台,让每一个管理层都持股,让他们成为股东,以前紫光创业的时候有50多人,都是由教师组成的团队。干得好的和年轻新加盟的员工说给他们的奖赏是什么,好好的做,做的好就给一个编制,让他们加入清华大学,用这样的办法留住人,我们只做到四亿元,到了1999年开始上市,进入新的资本市场,就不是100%清华大学控股,从校办企业变成了校管企业,后来清华大学控股,发展到四十多亿元,只是靠原来的团队就是四亿元,随着股权控股后,摘掉了清华大学变成了紫光股份后就变成了四十多亿元,心胸打开后空间发展的就大,可以传承的内容是更多的,平台也就会越做越大,因此历史上又循环回来了,又有新的团队,继续新的传承,提一些新的角度和新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因为在座的都是家族企业,都比我有钱。   

  陈玮:接下来是“拷问”时间,退出是否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接受的,请各位企业家思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愿意退出。

  香港和东南亚的很多企业家做到人生的最后一天,为什么不愿意退出,这是有中国的原因,也许有重要的理念还未完成,还未找到适合的人可以继承下去,各位企业家目前还年轻,没有考虑到此问题,但是王总家族的经验是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明天还在。

  如果有选择的话,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怎样的方式退出,例如私募基金是否是一种办法,别人用钱购买你的企业,你的心目价值和市场客观的价值差距有多大,什么原因让你们对退出犹豫不决,或者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夏华:企业家什么时候退出,这是企业家很明白的事情,当没有激情,不能持续用非常良好的状态经营企业的时候,就应该退出,很多的企业家说不放心,退出后找不到合适的人,就要思考这个问题,企业家到一定的程度要考虑这个问题,电脑为什么很好,就是因为容错比较好,例如好的DVD可以看磨损的光盘,如果不容错,不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职业经理人的成败,用自己跟经理人对比,就会永远不放弃和退出。东方企业的传承一定跟教育有关,我是不认同的,这是自己糊弄自己玩的,交给自己的孩子和交给职业经理人的概率相差有多大,我认为在天国之上,就是觉得自己是否安心的问题,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不行了,谁也没有办法看如此长的历史,也没有办法考量你交给职业经理人还是交给孩子那个结果是好的。交给自己的孩子,即使不好也许将企业搞没有了,如果交给职业经理人导致企业的不好,就是糟蹋了企业,因此企业家的心态要公信,我同意李志强的观点,没有永远的企业家,但是有永远的企业家品牌和LOGO,包括本草纲目,它的非物质遗产,也是一个品牌,我们希望传承的是精神和品牌,谁能够将它传承下去,谁可以做得更好,这就是我们的选择。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王均金说有四、五个孩子,可以传承,还是用最好的制度和薪金体系在全世界选择职业经理人,这种几率是显而易见的,做到最后是用最喜欢的方式选择有意义的事情,我认为传承的意义就在于此。

  李君豪:企业是永远不会退出的,一天24小时是不够的,一个星期7天也是不够的。成功企业家是不同的,大家的性格就是这样的,不停的斗争,不停的争取,不停的努力,这种情况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企业家是永远不会退出的。

  丁立国:退出有美丽的退出和被动的退出,美丽的退出就是高潮时退出,被动的退出就是企业不行了,因此就没有传承了。看似不是你的原因造成的,也跟你有关的。如果看到企业不行了,就及时的进行转变。去年我到了山西,有一个曹家大院,曹家是两条街,鼎盛的时候佣人有700多人,坟地都有700亩,300年的历史。他们是做茶叶的,跟蒙古和欧洲做生意,世界通达全世界了,没有想过转型。

  因此我认为企业家讲传承,就跟朝代更替一样,康乾盛世时培养了雍正,雍正培养了乾隆,因此要主动退出,在高峰时退出。人的一生从自己来说,商业社会和商业企业家的地位是不同的。

  昨天施永青先生让我很感动,一生创业几十亿是很难的,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退休后将股权交给基金,从而实现股权分离,从商业企业家变成了社会企业家,从而让我们尊重的企业。因此,我认为企业家要退出,因为生命有限,事业有限,传承的是生命观和价值观,因此就是在顶风时期退出。

  我认识香港的钢铁大王,老妈妈快九十岁了,还每天坐班,二、三代每天去泡妞,这就不是传承。

  王忠桐:时代不同了,解放前后跟二十世纪是完全不同的。刚才讲到手指有长短,每一个王朝都不能长远的传承,一定有败家的,实际上在我的字典中是没有退出的概念,老实讲今年60多岁了,二十多年前就退出了,我是信任人,将权力下放,实行开放的政策,我可以不上班,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退出。每一年的夏天香港很热,我离开两个月避暑。现在科技如此的发达,在世界任何的地方都会知道公司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不需要退出,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别人,让他们去做,企业就可以常青下去。

  现场观众提问: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公司的股份捐献于教育和慈善,例如慈善基金,内地目前也开始有了。捐献给慈善基金,意味着子女无法继承企业财富的权利,企业的获利也不会获得,就是不传承给子女,台上的嘉宾对此做法有怎样的看法,为什么回馈社会如此的重要,到了愿意牺牲子女的层面。

  王忠桐:实际上钱是赚不完的,能够帮助别人,这样做比赚钱还要高兴。我父亲2000年过世的时候,他的遗产没有给我们,全部捐献了。在国内每年都有很多的灾害,香港也有很穷的人,你们未看过笼屋,为什么这么叫,就是三层高,是无法坐在哪里的,只能躺在哪里,因为一张床就代表一个家,一个人睡一张床,用铁丝网包围起来,全部的家产就在床上了,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在居住,大部分都是退休的人,而且是没有子女的,白天就在公园,晚上就回去睡觉,因为没有住的地方。我们有钱,可以回馈社会是做好事,谢谢大家。

  夏华:我认为这种情况大陆会越来越多,例如王先生说父亲最后的时候,未能将遗产留给孩子,都捐献给社会,我身边有很多的朋友,他们比较年轻,都是60和70后的企业家,现在就开始做这样的事情了,我认为跟企业家的价值诉求相关联的,这一定是一个过程,从没有到拥有,从拥有以后又思考新的快乐,让别人变得快乐。现在感受特别清晰的是,现在创业型的企业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实际上在创业点上的时候,钱不是目标,只是过程。为了达到理想中追求的目标,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在此过程中就以帮助多少人为追求,企业家最后的追求就是成为受尊重的企业和品牌,为了价值的追求。每个企业都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企业的责任,我并不认为赢得尊重而捐献,如果真正的可以成就一个品牌,我是非常有感触的,例如LV都已经是150年的品牌,如果可以使民族和受尊重的心态得到满足,我就欣慰了,这就是得到快乐的另外一种诉求,我认为这是必然的趋势,大家对财富和价值观以及生命本质的思考。

  李志强:应该给孩子留一点,不要做得太绝了,慈善事业要做的,一定要给孩子发展的基础,除了教育之外,要给孩子创业的平台和基础。大家都说父亲是山,儿子要骑在父亲的山上才可以登高望远,什么是企业家的精神,要拼命的赚钱,拼命的省钱,之后拼命的捐钱,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李君豪:我们家族60多年了,他不是全部卖掉了,而是大部分卖掉了,因为企业搞不定才卖掉的,这几十年我有一点不自量力,不断的做慈善事业,因此退出企业,全面的为企业回馈,捐献给社会,这是我努力的目标。

  陈玮:刚才范教授关于退出的问题,请问香港的企业家朋友,我观察内地的企业家,他们要比你们辛苦得多,王主席做的还是比较轻松的,而且很潇洒,但是中国内地的创业家,不一定是创业家,他们做的非常辛苦,是否要继续做下去,是否有心和力做下去,大家有怎样的建议,也可以让他们做得潇洒一点。

  王忠桐: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出来做事45年了,开始也是很辛苦的,什么都是自己做。到后来公司发展了,长大了,壮大了,就开始轻松了,一个人不可能一世从小做到老,也不可能成为工作狂,也要给别人机会。自己也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是放松的,当然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例如跟李君豪的爸爸在一起,他的爸爸是大慈善家,我跟他爸爸学到了很多的内容。香港和国内不同的是,香港也有很多的企业家放不开的,就是无法得到满足,很多杂志访问过我,我说自己没有某某人有钱,但是生活一定比他快乐一百倍,一千倍,为什么?因为我不需要保镖,我可以到全世界任何的角落,可以在香港大排挡穿短裤吃饭,我开心,他们就不行的。一出来就有狗仔队跟踪,他们就没有自由,这种生活你快乐吗,有多少钱都不快乐。

  李君豪: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正面和反面,反面的事情正面看,有些反面的事情正面看。有一天在深圳开车,有一个警察让我停下来,告诉我不能左转,但是GPS说可以左转,罚款50元,我是很开心的,也许左转就会出现其他的事情,因此任何事情都要心放宽一点。

  如果我打车,多给一点钱,别人开车也是很开心的。国内的一些事情跟香港是不同的,香港的游戏规则是明显的。我们努力生存,可以正确的赚钱,但是国内游一些人为的因素是企业家控制不了的,因此我没有好的意见给你们。

  范博宏:今天时间差不多了,请陈玮进行总结。

  陈玮:企业家的激情很重要,你是否会按照这种方式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李君豪:就像我妈妈一样,他从小就不培养我们,我从小就什么都没有了,13岁就开始独立,因此激情是在心里的。如果越给子女,可能子女越是没有激情了。给的多就更不会有激情,如果学会不给他们,他们就会学会争取。

  李志强:要选择有激情的接班人,实际上很简单的,就不选择就可以了。

  夏华:企业家是特别的群体,之所以认为企业家很重要,他将事业当做日子做,因此必须天天有激情,企业才可以一直发展下去。无论是下一代还是职业经理人像我们这样有激情,将事业当日子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兴奋的状态是不现实的,有一个现实的事情。今天可以真实的思考这个问题。往上一代不是企业家,我父亲是普通的老百姓,如果看到我的上一代,正如李志强先生拼命的挣钱,拼命的省钱,我一定没有激情,给我多少钱都不做这样的事情,生活就要有盼头,因此给团队的激情,甚至包括丁立国和马云,大家都用生活方式引领更多的人希望走这样的道路,我们很快乐,至少可以选择相对自由的方式,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刚才陈玮说大陆的企业家很辛苦,我发自内心的说,企业家要跟台湾和香港老一辈的企业家而言不会很舒服的,全世界什么最好吃的没有吃,什么最好玩的没有玩,什么最刺激的也不是全部干过,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后面的很多人看到企业家的生活,实际上真的很美好,人们都有向往美好的心理,于是他们认为也想成为这样的人,我付出是因为未来有超出想象的回报,付出是因为有美好的日子,这就是有激情重要的日子,而不是特别的苦和累的生活,这样就很难有激情的。

  丁立国:第一代企业家都是赤贫的,但是几十年和十几年下来,如何满足个人的欲望,消费者都应该可以满足的。是否可以创造激情,我认为可以创造一时的激情,不能创造持续的激情。你所拥有的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自己来到世上,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将这些问题想明白了,就会走向未来,如果从自身的消费和欲望来说,赚更多的钱才是快乐,我认为激情就不可持续。

  例如香港的老先生们,他们八、九十岁还在一线,我不同意他们做的不快乐,我们不理解他们,也许他们将工作生活融入其中,天人合一了。英国的新教主义就是这样的,也像有的嘉宾说拼命的赚钱,拼命的省钱,拼命的捐献,现在的企业家是否可以激情持续,还是要想生命的意义何在。

  王忠桐:我做生意四十多年,了解日本企业的文化,他们是终身制的,我在七十年代,所有请的人都是香港重大和理工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是进入我公司,这帮人现在还在,都做到管理人才,其中一位是我的接班人。

  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风暴,去年公司亏大本了,我是做电子行业的,没人购买我的设备,我自己也做工厂和电脑产品。过去二十年香港经历了几次金融风暴,至今为止未辞退一名员工,我常常讲请一名员工是养他的,而且是养他全家的。因此家里人有事情,公司都要给予帮助。我要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员工就会忠心和死心塌地的为公司做,这就是企业的文化。

  陈玮:我听了众多企业家和朋友们的发言,我进行总结。传承的问题,所有人的发言构成了闭环。大家提到了传承的内容,传承的是文化、价值观和精神,也有对小孩子的培育培养,让他们变成更好。传承是需要制度的安排,流程和业务的组合等等,这些是我们听到的内容,他们作为创业者或者是创业者的二代,他们希望传承下去的,对于我而言是非常有启发的。

  范教授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而且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企业家什么时候选择退出,当他们完全自由的时候,他们创造成功企业的时候,有的人会想到这个问题。

  丁董事长提出要在高潮的时候退出,也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要退出,可以一直做下去,关键是如何把握节奏。王主席说,过去二十年就已经退出了,可以说退出了,也可以说未推出,把握了节奏。也有一种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创业家、企业家永远保持激情。这跟人生和人生意义的探索是高度关联的,无论怎么说,在此过程中,对我是非常有启发的,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永无止境的追求,实际上是企业人士有帮助的,希望大家在此过程中得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收获,谢谢各位嘉宾的发言,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今天的专题论坛完毕,明天的论坛将于9点开始,现在请各位到隔壁出席交流酒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