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诸立力:未来三年企业营商环境压力将加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9日 11:14  新浪财经
诸立力:未来三年企业营商环境压力将加大
  由香港贸发局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10香港论坛”于2010年5月19日-20日在香港举行。上图为第一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诸立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香港贸发局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10香港论坛”于2010年5月19日-20日在香港举行。上图为第一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诸立力。

  诸立力:第一个想法,今天的议题,后危机时代,我认为是不对的,不觉得现在是后危机时代,可能是更大危机的前面。因此未来三年内,不仅仅在国内和亚洲营商环境比今天的压力更大,包括资本的问题,监管的问题,还有基金的问题,刚才有讲者说有危才有机。

  东方集团在八十年代在国内从事活动的,我们从香港到中国内地从事PE活动最早的机构,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国内投资了150个项目,在12个市有业务,集团的证券公司在香港成立了50周年,1986年是第一家香港的证券公司受到广东政府的邀请进行投资的,当时广东省政府投资了20%,过去25年,前20年主要是在海外吸引外资包括自有的基金到内地投资,因为历史的原因,投资都是以参股的形式,并不是买断的方式化解的,因为在海外的PE公司是以收购控股权的形式,将业绩做得更好,从而上市获益,我们是小股,希望投资公司,跟公司共同发展,这是过去二十年的理念。

  我们投资于地区性和中型的企业为主,因此都是以地方政府合作为主。我们的感觉中国的企业,无论是大的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要面对全球的竞争,还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跟谁走出去,如何最有效率的走出去,这是最大的问题。

  过去五年我们在香港、东南亚、中东和海湾区域成为第一家华资的投资银行,过去两年在欧洲进行了收购活动,三年之前第一东方参与收购英国的一家银行我最后该银行被英国政府收购,变成了国有银行,第一东方的背景已经被欧洲金融管理局认可,今天在欧洲和英国收购金融机构的话,我们是比较顺利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香港过去几十年已经成为国际认可的金融机构,在香港的金融中心在海外进行收购和投资是有利的,这也是柳主席和马行长讲的,中国的企业跟香港企业合作进行收购是非常好的模式。

  去年第一东方在英国收购了一家利华证券,是英国的上市银行,在伦敦、香港和上海有办事处,过去十年成功的为五十家中国企业在伦敦上市,未来的一、二年,希望在纽约可以参股或者是收购中型的投行,全面建立全球性的投资银行服务公司,为国内的按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服务,适当的机会希望可以共同投资。

  如何迎合香港和内地的资源,从而打到国际上投资和收购,如何结合国际的资源,为中国经济转型做出贡献,国内的业务有一点转变,过去是以外资身份到国内的。

  去年8月14日上海政府给第一东方第一张牌照,我们是第一家外资的PE公司可以在国内成立人民币基金,北京市人民政府已经给我们发了牌照,我们也是第一家海外PE公司可以在北京成立公司建立人民币基金,在国内进行PE活动。

  香港本土成长的企业,可以跟国内的同行结合,跟国内的企业共同走出去,上个月我见了奥巴马的内阁成员,我就问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就说,最担心的是未来20年中国的强大,这是很有意思的,不是担心经济的问题或者是伊拉克的问题,而是担心20年后中国对美国的竞争,我们是国内大型的投资企业,到美国进行投资有一定的压力,如果是以香港的身份到国外进行商业活动是容易被接受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