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10香港论坛 > 正文
刘持金:对,双方的。回顾如果十年前搞这样一个论坛,很大程度还是中国内地的企业如何向香港取经、学习。但是今天十年之后再来看已经完全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了,已经到了大家各自都有相互的优势、相互的特色的地方。当然香港有一些持续的竞争优势,比如说在专业服务的人才方面。泛太平洋研究中心是做管理咨询的,其实过去十年中,我们每年在中国大陆的很多项目也都是从香港聘请的人才,比如说中国的商业银行这些年经历了很多变化,我们简单的低规格的服务到高规格的服务,后台、中台、前台的运营,很早我们就从香港请到了无论是花旗还是汇丰的高管人员到内地来进行管理的咨询或者是业务的培训。应该说他们的专业人才到今天为止,在这些专业服务里面仍然是全球具有竞争优势,不光是相对于中国大陆。但是我们看中国内地的企业也有我们的竞争优势,比如我们在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方面,在我们快速吸收和消化西方的技术,然后使这些技术落地本地化之后,拿出适应本地化的产品,包括王总的管理软件,都是针对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文化的特色管理方式的管理软件,是跟纯粹西方的管理软件是不一样的。今天双方都有借鉴意义。
另外某种意义上中国大陆也超越了香港地区,比如我们看财富500强企业的评选,2009年的排名上有34家中国大陆的企业,而香港的企业大概加起来只有3家到4家,再加上背景是英资的企业是2家,看你用什么尺度去看。
在这个时间点上,作为金融危机复苏过后的转折点上,内地企业跟香港企业应该有一个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很好的机会。
主持人乔旎:其实从某些指标上来看,也许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香港。就像王总提到的,不想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更多是一种取经的方式,可能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共同交流。其实这样一个主题我还想问一下黄总,现在我们这一次的主题是共寻商业增长的新动力。刚才两位嘉宾谈到“共同”很重要,还有一个字眼是“新”很重要,您怎么看这两个词?
黄丽陆:我的理解跟刚才王总和刘总的理解差不多,都有同感。可能香港回归十多年,其实它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近几年整个香港经济的发展已经是平稳上升的态势非常明显,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像2004年新公司法的出台,包括后来9+2区域经济发展框架的建立。但是这两年香港也有担忧,中国内地经济全球化的速度非常之快,过去香港是惟一的通道,现在这个通道是多元,所以香港也担心好多人都在说是否会被边缘化,是这样一个问题。应该不至于,从现在来看,王总和刘总都说到香港自身的经济优势,它的服务业、金融、国际航运、贸易这些方面的优势还是非常独特的优势。当然内地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几年应该说速度比香港快很多,它的学习能力或者是它吸收消化的程度,应该确实也比香港快。但是香港这些固有的优势也在不断的提升过程当中。
主持人乔旎:其实同步在提升。
黄丽陆:同步在提升。内地经济还有一个不平衡性,东南沿海可能很发达,但是中部现在也在往上走,西部可能还有更多的空间。不同的区域可能跟香港经济的对接都能找到很好的对接点,这一点可能特别重要。
王文京:在中国内地企业全球化经营里面香港也能发挥一些独特的作用,比如说香港由于它在地理上的位置,还有传统上对东南亚地区辐射的作用,对很多内地企业去拓展东南亚市场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基地。我们现在是把针对东南亚地区的国际业务,总部原来是放在北京,现在是放到香港去,因为这样通过在香港来拓展我们在东南亚的市场。所以,区位和经济上的关联作用,我觉得香港还是比较突出的。
刘持金:另外内地企业也应当充分认识到香港还有另外一个优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香港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的环境。这个环境跟我们内地比起来,再过十年可能也达不到它那个程度。比如我们帮中国电信运营商做很多管理咨询业务,无论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项目,一到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一下子有6、7家移动运营商,再加上固网运营商,大大小小加起来10几家,只服务600万人口,还没有北京市人口的一半,十几家公司在抢。这种市场竞争的强度和力度,这里面会有很当文章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走进香港一个电信的营业厅,我们买一个手机卡办一个业务,跟内地的差距是巨大的,营业厅的光线就不一样,那里是透明的,我们这里黑糊糊的。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香港固有的很多优势来自于它很多市场的环境和健全的制度、专业的人才。虽然中国企业学习得很快,我们上升得很快,但是学习的空间也很大。
主持人乔旎:毕竟这个环境是它所特有的,经过这么多年所沉淀下来的环境。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能够感觉在内地买东西和在香港买东西环境是不一样的,不光是服务意识,还有市场竞争的优势都还有很多变化。
黄总,在这次论坛中,您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黄丽陆:作为主办方来说,我们希望能体现出这个平台的交流价值,这是第一层。我们差不多现在安排整个会议的流程是这样的,我们可能18号晚上会有一个双方比较盛大的晚宴,这是一个初步的接触。第二天一天的论坛有主题演讲部分,有三场主题论坛,有一场午宴的主题演讲。第二天上午我们也会有相关的论坛,还有午宴的交流。其中特别第二天上午我们安排了一场,这个论坛是以香港方面为主,主要是它的服务业,从金融到会计师、审计师相关的专业人士,和内地去的这些代表进行交流,怎么样作为走出去桥头堡的概念,他们会提供相当多的在金融支持、法律支持,在一些相关的国际化方面更多服务的论坛。
我们期待这次交流能够很充分,对于内地的企业家来说认识到香港在服务业,在走出去,在国际化这方面香港的优势。并知道通过哪些通道、渠道来利用这些优势。
反过来可能对于香港的企业和一些机构来说,可能认识到中国经济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企业通过这么多年的成长积聚了更大德能量,他们需要利用香港的平台,香港方面是不是对内地企业的服务方面,或者是在这些界面上能够做更多的延展和拓展,更方便内地企业一个是在香港本地市场,怎么样用好本地市场。第二,怎么帮助内地企业能够真正在走出去问题上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王文京:我们感觉到经历了最近这一次金融危机,实际上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加强了,应该讲是更凸现了。这对内地、对亚洲地区的企业跟资本市场的结合,充分利用全球的金融资源上,这个作用在新的阶段肯定更大。
此外,因为现在香港和内地在个人所得税上的差异。最近这些年,从欧美一些回到内地来服务的专业人才,有蛮多选择落户在香港,但是他的服务在内地。通过香港的税收优势来吸引欧美的专业人才然后服务内地,这个效应现在已经出现了。
主持人乔旎:刚才二位也谈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有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地方,在内地企业当中赴港学习的过程中,或者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内地企业应该注意哪些?
王文京:刚才刘总讲到一点,因为香港是一个高度市场竞争的环境。所以,怎么样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还有一个,香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的整个商业环境整体秩序还是比较好的。在这个方面也是值得学习的。另外,香港人那边人员的专业性、专业化的程度,很多方面还是值得内地企业来学习和借鉴的。
主持人乔旎:刘总,我们自身的企业需要注意哪些?
刘持金:对大陆企业来讲应该多注重学习他们软环境的东西,比如香港还有其它东西刚才没讲到,比如它的教育系统,它从人才的培养,从它的双语制的培养,还包括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礼仪、价值观的塑造,再加上比如说它在全球一流的大学里排名,它有几所相当好的学校,在这么一个弹丸之地上。我们再看它的医疗系统、医院系统,也是非常发达。
从很多软的环境,服务业支撑的一些环境上,我们企业家是必须要去学习的。
如果你是一个制造业生产设备的,似乎没什么学习,其实也有,我们说专业主义的这样一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一个工厂的工人、一个看大门的老大爷他怎么对人,这种职业精神、专业主义,香港人已经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街上随便见到一个无论是商店的售货员还是工厂的普通工人,具有很强的素质,做这一行讲这一行的语言,他的服务心态、服务的专业主义或者专业精神,这个具有普遍性。对于增强大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上这一门课,不是你的产品比别人便宜多少,可以卖到哪儿去,还有这个东西比较重要。
主持人乔旎:而且其实有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南方包括像深圳这样比较接近香港的地区,他们的服务精神包括打工精神就会有很强的感觉,完全和北方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可能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像刘总谈到学习一下软环境。
我们综合来看,现在来看内地和香港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呢?
王文京:这个话题就比较大了,内地应该说在市场的容量、规模上,这个优势应该讲是越来越突出的,也能够为香港地区的企业发展,特别是在未来建立更大的成长空间。此外,内地在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凸现。这也是香港的企业可以结合应用的一个方面。
如果站在内地企业来讲,刚才我们前面讲到的,是金融、专业服务以及在东南亚地区市场开拓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主持人乔旎: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也需要香港在不断的变化,但是还要保证自己的定位以及自身的一些特色。在这里我还想问一下刘总,您觉得香港下一步的增长点,也可以说它的竞争力在哪儿?
刘持金:香港有一个固有的竞争力,来自于它的政治体制制度。我们说50年“一国两制”不变,一国两制使得跟国际金融界和国际企业界的信用度非常高,这一点是很难内地一下子整体环境超过香港,当然是政治体制的原因。所以,在香港长的一段时间内,香港在吸引国际资本、国际专业服务的团队或者是机构,应该讲是保持很强的吸引力,就是来自制度的本身,在西方这个社会对它的信誉度是比较肯定。
从定位上来讲,香港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它会在很短的时间失去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应该说这样的一个担心还是比较遥远的。
主持人乔旎:就像刚才王总所谈到的是否会被边缘化的问题。
刘持金:对,但是我觉得香港应该在长远来看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新加坡跟它很类似,新加坡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吸引了美国和英国一流的大学,美国有一个很著名的大学叫杜克大学,把整个医学院建在新加坡,后来美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沃顿也整盘在新加坡做校园,法国的一所著名的大学也在新加坡做校园。因为只有300万人口,它要持续有竞争力,无论是它的生物科技还是软件产业都需要高端的人才,而这个人才,香港可以跟新加坡学习,怎么汇集越来越多的平台,一定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使国际化的人才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去发展,那么自身就带来它自己的优势。大陆实际上本身除了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后方,也是人才的大后方,其实王总也提到,是一个巨大的大后方,我们的人才为什么要跑到美国读书?我们可以把美国最好的大学放到香港去。实际上这几年高考的状元很多已经都到香港去读书,已经说明这一点。而且从衣食住行的习惯,最后去找工作拿到的价值情况,都不错。
所以,这些优势实际上是两者互补起来以后,香港能够继续创造出它更有特色的一些竞争的优势。
主持人乔旎:同时香港它自己有一个往前的冲动力,再加上内地有一个大后方在支持,包括同时内地也可以向香港学习。
刚才通过几位嘉宾的介绍,我们对这次论坛也抱有很大的期望,在这次头脑交锋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东西,可能这次论坛中会有更多的观点来发布。在最后我也想问一下三位嘉宾对这次论坛的期许。
黄丽陆:我们期望这次论坛能够成为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走出去的一个试验,因为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今年是第九届,我们期望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希望像财富论坛一样,能够把中国本土的一个媒体做的高端的企业交流的平台,能够走到全球去,这可能也是中国企业持续的国际化的一个需求,我们愿意从一个背景,从一个后台来支撑这样一个长期的中国企业的行为。
王文京:我们期待也相信通过这次论坛,双方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交流,大家能够寻找到在新阶段共同成长的商业的新动力。
刘持金:我希望通过这次开始作为第一次,中国企业家能够建立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尤其是服务于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处于创业阶段。因为巨大的企业,比如财富500强的企业,它们自身无论从融资能力还是从吸引专业人士的能力都非常有优势。但是中国真正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90%的来源是来自于中小企业。我想中国企业家在香港走出去,香港这个平台非常非常重要,我希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化平台的开端。
主持人乔旎:希望能够符合这次论坛的主题,“共同”和“新”这样两个关键词,走出一些新的增长的动力。
好的,我们在这里也祝愿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10年香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再次感谢三位嘉宾,感谢易茗造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