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晶:经济从宽松政策慢慢转向中性立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8日 10:26  新浪财经
李晶:经济从宽松政策慢慢转向中性立场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10年4月28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0(第二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她抉择的商业力量”,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图为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

  李晶:大家早晨好,我今天非常容幸有机会出席这次会议,我是摩根大通的李晶,我负责中国市场和大宗商品业务,摩根大同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银行之一,首先我向各位致歉,多年以来我就在海外工作,所以中文水平只是中学水平,讲不恰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过去18年以来,我职业生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国外的金融机构,我首先是在华尔街第一位在中国大宗商品和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的基金经理之一。之后我的目光一直聚焦在中国,我的作用就是对接中西市场,架起中间的桥梁。多年以来我的座右铭就是相信自己,相信梦想和追求卓越。我觉得成功就等于勤奋加梦想、加激情,三者缺一不可。从90年代毕业之后,我就投身于金融行业,当时我想参加跟经济金融方面的行业,也发挥自己在文化上的优势。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华盛顿一家公司担任中国区的基金经理,当时基金投入方向主要是中国香港、台湾,那时候是1992年,中国股市刚刚起步,我从90年代初,从美国回到香港、中国,这样更接近了中国的市场,从那以来,我就一直是关注中国的经济、金融和债券市场。大家知道,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当时我在美国接触了很多金融方面的家,他们都非常想在中国投资,但不知道如何投资。那时候开始,我就希望能把中国的市场、中国的经济机构公司介绍给海外的投资者,这样的话,我也希望有更多的金融人士关注中国这个神秘又充满希望的国家。

  我的一生就有一个追求,希望成为全球最受人尊敬的中国专家。从我22岁开始就研究中国的经济和股票市场,多年以来,我把全球最新的动态传达给中国的机构,而且把中国最新的经济发展情况推荐给国外投资者,这样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国际化,也可以帮助全球的人士机构更加了解中国的情况。18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系,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系,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在亚洲,中国是各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外汇储备达到2.4万亿,这些惊人的数据已经证明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发展,在我和各国投资者接触过程中,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渴望令我吃惊。我每年70%的时间在海外,跟成千上万的投资者、机构接触,还有基金、养老金,我的任务就是促进中西双方的交流。大家知道,今年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整个GDP增长速度非常快达到了11.9%,增速再度成雄全球经济体系。现在中国一举一动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我想简单讲一下我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看法,现在全球的投资者非常急需的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非常深层的变革,这个深层变革有几方面。第一方面是整个宏观经济是从宽松的政策慢慢转向中性的立场。第二点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政府从大力支持房地产去年的政策,现在转向控制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现象和投机行为。第三方面国家现在在推动投资,从国家的投资转向个人消费。在这几方面首先是从政府的政策来看,从宽松的政策转向中性的政策,目的主要是控制通货膨胀的压力,避免信贷增长而导致的资产质量恶化的现象,另外也避免产能过剩和重复性的投资。在房地产市场方面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构成元素,房地产不仅可以创造就业、增加商品需求,而且地方政府收入也是来自卖土地。另外中产阶级,是中国很多中产阶级的财富积累的一个载体,最近我们看岛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短期之内可能对市场有些影响,但中长期这是非常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们觉得政府现在推动个人消费,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个人消费可能会成为整个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之一。所以总体来看,政府今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在力争保持经济增长的快速增长,而且要控制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这样的话,寻求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的平衡。我觉得在经济危机中,中国的政策回应非常及时、迅速有效的,去年在年初,我们成功的预测中国的经济能够达到8%的增长速度,而且会在全球的整个经济体系率先复苏。现在中国在后危机时期,很多问题还是存在的,而且问题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依旧。但我们相信,因为中国有非常强大的财务势力,而且有非常强大的政务势力。我觉得这两点可以将中国找到一个应对一系列新的挑战的办法,而且能保持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先地位。

  我今天就讲这些,非常希望在会后跟大家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多谢各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