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清洁技术与持续发展主题研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2日 17:37  新浪财经
图文:清洁技术与持续发展主题研讨
清洁技术与持续发展主题研讨(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0松禾资本春季论坛4月19日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新浪财经全程报道此次论坛,图为清洁技术与持续发展主题研讨。

  主持人:今天我们这个小组叫做绿色环保新能源,隔壁还有一个小组是IT技术。我们这个小组有幸请到了国泰君安研究员韩若冰作发言。他发言完之后顾老师也作发言。然后每一个单位就自由性发言,主要是围绕新能源环保、未来的发展,以及投资方向,怎么去考虑。围绕这些主题,大家即兴发言。

  在发言之前,我先有幸的介绍几位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不错的企业。一个是大连的天元机电贾永波贾总。天元机电是我们在去年投资的一家在大连专门做工艺发电机和在环保汽车方面做发动机和发电机的企业。这家企业去年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今年年初开展得也不错,未来可能会在我们国家创业板上市的一家企业。

  第二个是德方纳米的孔令涌孔总。德方纳米主要是从事纳米磷酸铁锂。大家都知道,磷酸铁锂是目前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发展成立一个新的方向,具有比较好的环保性能,同时价格也是比较适中的,未来可能在全电力汽车电池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磷酸铁锂主要突破了在纳米方面的工艺研发。目前一些比较大的电子企业在和它进行合作。

  松禾资本在新能源方面同时投资了几家在国内算是很不错的一些企业。除此之外,还有投资人,以及记者朋友。

  特别是迪森热能的张开辉张总。我介绍一下迪森,迪森热能从事生物能源,主要在生物制燃气,以及未来在生物制燃油方面有很大的突破。迪森热能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模式,把传统的行业用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为我们国家在环保方面,以及客户方面和公司做到了三者共赢的关系。

  下面就开始我们小组的发言。首先请国泰君安的研究员韩若冰作发言,题目是关于我们国家未来新能源的发展。大家欢迎!

  韩若冰:非常感谢陈总,感谢厉总,感谢各位在座的专家、嘉宾。很荣幸能够跟在座的各位专家班门弄斧,来增加企业的观念和看法。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来自国泰君安,叫韩若冰,我其实是理工科出身的,今天我做的课题主要是新能源材料。也很荣幸今天在这里与产业资本家共同讨论这个话题。

  我们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在全球的低碳热潮,以及新兴产业、新能源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在这种热潮当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中国的力量必将是拯救整个地球的主力军之一。

  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个,我们对低碳产业的基本观点。

  第二个,全球经济,以及全球过去对于低碳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投融资情况。

  第三个,谈谈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考虑。

  第四个,我们对新能源产业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所面临的趋势、问题和看法。

  由于全球变暖,我们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在今年以来,今年冬天全球出现了全球变冷的过程,就置疑全球变冷是不是二氧化碳导致地球变冷的话的判断就是错误的。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谬论。

  虽然说,这种观点还有争议,但是全球气候恶化不是气体排放所造成的。低碳排放有它的重要性、必然性。

  低碳经济最早2003年由英国人提出,指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基础的整体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强调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对比一下,把经济发展的要素能量和能源和信息来讲,我们会发现,信息经济强调的是信息高效转移和管理。低碳经济强调的是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我们也衷心希望,低碳产业可以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得到蓬勃发展和未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

  在低碳经济的形势下,我们认为,低碳产业可以分为三类,这三类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第一种,替代能源产业。包括储蓄的新能源、风电、光伏、太阳能、光热、水电、新能源汽车延伸出来的电池、智能电网,还有生物智能。

  第二种,节能环保产业。包括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再利用。

  第三种,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像天然气、煤化工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核能在全球来讲会有一些争议。比如,有些国家认为核能不是新能源,在我们国家,我们认为,核能作为一个清洁能源依然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所以,核能也归为替代能源的范畴之内。

  第二部分,全球对于低碳经济替代能源产业的关注程度。我们发现,资本市场对于低碳经济替代能源的热点是非常显著的,市场的每次上涨都会在替代能源板块上有非常大的放量。替代能源的产业非常专著于高估值,高溢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新兴行业可以享有融资、关注的机会。

  低碳和高碳有一个区别,替代能源总是随着油价的上升而产生价值关注的程度。在这个方面,全球从08年、09年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全球复苏以替代能源、低碳经济为复苏的契机,未来将会以经济发展的方式发展,以这种方式延伸出更多的投资机会和产业机会。

  总结一下,为过去几年中,全球产业投资的情况,对于替代能源投资情况,从02年到08年,全球投资基本上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非常快。在08年,大概全球对替代能源投资达到1600亿美元。在09年这个数字有点萎缩。09年全球投资大概是1450亿美元,把它分解来看,在里面投资最大的一个方向是风电。在过去几年内,全球风电行业是新能源里面发展最快、最成熟的一个方向。

  再看一下创业投资。由于创业风险投资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我们关注了一下,全球过去几年,在风投PC和PE的方向也是逐年上升的方向。在与过去的2010年第一季度相比,这个投资已经超过了过去的最大值。目前,在风险投资PE和PC的角度来讲,投资的主要板块是太阳能。太阳能是最近几年风险投资最为关注的一个方向。

  作为未来产业趋势,我们可以认定,未来几年太阳能仍然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另外,像生物质能和储能领域也是投资非常重要的方向。我们认为,这些方向化都将代表着未来的趋势。

  第三方面,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的必要性。中国作为一个能源大国、人口大国、工业大国,今天经历了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中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我认为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为什么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由于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导致中国必须要走低碳产业链的过程。

  外部原因,主要是中国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高技术和高增长,如果我们不会尽快的解决问题,这种成长速度将会导致未来在抑制碳排放开动的越晚,成本越高。还有全球贸易摩擦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贸易摩擦也是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美国、欧洲对我们的碳的趋势是不断增大的趋势。

  内部原因,比如说,就中国来看,资源约束情况依然是越来越紧张,环境问题的压力也是逐步加大。中国过去30年中,赖以发展的趋势,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步的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内外压力导致中国必须要转型。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要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方向:首先是结构转型。第二,能源结构调整,那就是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来降低化石能源的比例。第三,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四,倡导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保证国民可以共同参与其中的基础。

  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需要走中国特色之路,也就是我们推进的政策和方式必须要有中国特色。我们认为,中国应该走一想纵向并举的方式。什么叫纵向并举?因为我们的能耗比较高,能源利用技术相对落后,在这里要大力发展开源,来增大信息能源的比例。

  前端由于能源比附问题导致人均资源的不足性,就需要去开拓更多的能源。中国需要我们去发展更多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后端作为减少碳排放,污染治理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应该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由于在技术、资金等领域相对不足,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很大成本的时候,首先需要走全民动员的过程。我们平时关注到,像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家电补贴已经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未来我们需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全民去参与。

  第二,创新机制的产生。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去推动创新的模式,去发展低碳产业,这样才能够以技术去推动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以资金和技术整体来推动中国全面进入低碳社会。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在2012年之前降低碳排放40%到45%光荣的辉煌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是艰巨的,但是我们肯定有实力和能力,有信心去完成这个目标。

  我们预计了一下,今年可以出现一些国内产业方面的政策。包括已经出台的合同能源的管理方案,以及预计出台的新能源执行规划、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案、风电和太阳能的方案,以及环保方面的一些扶持政策,这将同时推进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保证。

  下面谈谈,我们对中国的低碳经济相关产业的认识。首先在风电领域,中国的风电是跟随外国发展非常快的产业。中国在2009年,全年新增量达到了13万千瓦。这其中,我们在自主研发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我们以后要去发展。像新疆、内蒙等6个区已经规划了8个千万千瓦的基地,预计在2020年全国的容量将超过200到250亿瓦,中国将是一个最大的风电发展基地之一。同时也存在着几个问题,风电存在着项目的盲目上榜。目前,虽然我们每年的装机率在下降,但是像一些电网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再看一下光伏。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光伏电池的制造国。据统计,09年生产了4G版的电池。虽然中国是生产大国,但是,是一个利用小国。虽然我们已经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包括09年出台的“金太阳”政策,还有光伏计划。由于光伏电池的高成本,我们国家可能在目前还难以快速启动大规模装机的计划。我们认为,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能还是有赖于技术进一步提升,导致成本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我们认为到2012年光伏将上升一个价格,届时全球把光伏作为全球推广的能源。

  还有大家非常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中国是可以接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做一次超车的过程。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有很大的优势。比如,消费市场优势。去年中国已经超过了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在电动机和电池领域,我们也已经有不错的产业基础,有可能借此机会把这个作为超越产业的机会。

  中国在推进新能源汽车方面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方案。三年之后,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化达到5%,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愿景。我们认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考虑三方面。首先是节能,第二减排,第三降低中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我们认为,在不同的节能汽车里,中国选择充电汽车,选择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应该是更适合中国发展的方案。为什么呢?在节能和减排领域可能会有一些更好的路线。比如说,天然气。但中国期待解决的是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电动车的优势将会极大的体现出来。

  如果是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来讲,我们实现的是一种由汽车的分散排放到发电厂的集中排放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碳排放是没有降低的,高排放导致使用电动汽车不会为减排造成太大的贡献。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让汽车用上新能源,更多的让全国都提高低碳能源的使用率,这才能充分体现新能源的价值来做节能减排的交通工具,这样我们认为,中国应该从这个方面去考虑。

  对于新能源汽车,我们也提出了一些看法。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说还要期待四个问题方面的解决。

  第一个,上游产业联盟的方式可能目前不能启动,但是未来依然需要更多的动向去推动整个产业链。

  第二个,核心部件,包括电机、电池这方面开发也是我们期待解决的方向。

  第三个,整个产业运行机制的补充。包括国家的政策对于企业的补贴,以及对于消费层的补贴,这也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

  第四个,包括充电站、服务体系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是期待解决的。另外一方面也是辅助的。全国人民对新能源汽车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这里包含了推进绿色节能关键的过程,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包括能源产业都将需要对于人民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意识的推广是非常关键的。

  谈一下我们对电池的看法。我们认为,储能材料技术将是未来在新能源方面发展空间最大的一个产业。由于像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以及风电、光伏、储能配套,还有智能电网用户端并网储能利用的时间持久。这将说明储能的技术发展将有非常大的空间。目前中国在电池制造方面依然是一个制造大国,但是技术方面来讲,我们很难成为一个技术强国。正是因为这个差距化,导致我们的发展机会更多。

  我们认为,关于动电池方面,目前是有五个方面的制约。包括寿命、能量、功率、安全性、成本。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的。比如说,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提高,其实是相互滞后的。电池的能量和功率都能够达到一个相对的水平。充电的寿命和能量放电的水平也是一个反向的制约关系。还有安全性和成本也是相互制约的。我们认为这五个方面的要素相互制约性是导致目前新能源电池、动力电池依然需要一个过程和原因。在这个原因里面,我们总结,因可能是成本与寿命的联动,以及成本和安全性的联动。这两方面应该是目前最期待解决,最关键的方向。这是我们的一个方法,希望向产业界的专家多多学习,多多请教。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也相信这些问题在产业精英的解决过程当中会有无限的机遇,提供未来一个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最后,借助温总理的一句话“科技兴国的方法”。在去年,温总理提出了以新能源为主的六大新兴战略自主产业的提法,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以科技创新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动力。提倡可以创新,由于我们过去在创新方面可能做得还有些欠缺,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中国发展应该是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这些方面的过程。

  在座的应该说在创新领域都会有非常多的积累和经验的专家,包括产业和投资界。我们衷心相信,在未来可以以创新、创业为主导,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低碳能源的主力军。我们相信,未来中国在低碳经济新兴能源方面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祝愿这次论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韩若冰研究员给我们做了很系统,也很专业的发言。

  下面进入下一个环节,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相互的介绍。怎么去围绕未来这一块,一个方面是符合国际上对中国低碳的要求。中央的问题就是符合中国未来环保社会、绿色社会的方面。在这个方面我们能做一些什么事情,同时怎么寻找一些有价值的技术、产业。我们这个会议相对比较封闭,不在于怎么把它说大,主要是把它说透。既然是讨论,大家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包括刚才韩研究员提出的替代能源里面有一个太阳能的问题,从我个人来讲,太阳能这一块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突破和未来可利用能源成比例。

  贾永波:我这是第二次参加松禾资本的会谈了,我们也是去年和松禾资本接触的,而且很快的进入了合作阶段。我每次来深圳和各位专家在一起交流,感觉到每次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刚才陈总讲了,天元机电这两年发展得很快。

  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天元机电。天元机电是52年建厂的一个老的国有企业,在2004年改制。改制以后,这几年在新能源,特别是风电产业上抓住了机会。我们这个机会的抓住,并不是因为我们知道现在做这个,应该说有点运气,在技术创新上走得有点超前。

  针对国内上兆瓦风电从06年开始的,我们应该是从05年就开始研究风力发电机,我们主要做风力发电机。原来我们这个企业主要是做启动冶金电机,包括港口机械,主要做这方面的产品,这个是我们常年的主打产品。在05年刚开始做风力发电的时候,我们的起步就比较高,没有做市场上有的750、800,起步就做兆瓦型。这有个什么过程呢?我们最早是和中科院搞研发,中科院想做控制系统。它们想找一个实验平台,就找到了我们。因为我们传统产业做得比较好,刚开始做一个小的实验平台,后来在做的过程中就做到了1兆瓦。在做1兆瓦的实验当中,得到了国家级兆瓦1.5风力发电机这项,这个时候,我们就做了1.5。当时做的时候,和一些主机厂的接口可能有问题,不一定这么准确,包括接口尺寸。但是当时国内做得最大的一家正好在大连,我们就和他接触了谈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对我们保密,不告诉这个数据。因为他们也是从国外买的数据。现在我们做风力发电技术,包括新能源驱动汽车电动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完全没有借助国外的品牌,或者学他们的。后来我们调整策略就做1.5的了,1.5从05年开始做,按照目前的企业规模,做风力发电应该是国内最早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投资的比较大,做到1.5的时候就和华润接触到了。

  华润后来到我们企业一看,虽然我们的电机接口尺寸跟他们不一样,但是在性能上可以满足他。后来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尺寸,就给它做了。我们在06年下半年就开始给华润批量供货了,我们的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我们走自主创新的路比别人早了一步。由于自主创新走了早一步,所以我们就抢走了市场的先机。别的企业正在观望研究的时候,我们已经小批量开始供货了,06年就供华润50台。在国内来说,我们是第一家能源小批供货50台。

  在做的过程中,从06年到现在,已经确定了目前在国内风力发电、发电机当中行业内一个比较有利的背景。我们通过做1.5、1.6、2兆瓦,包括3兆瓦,目前我们是风力发电机3兆瓦的国内唯一一家已经投入运行的企业。华润现在在世博会项目上采用,本来要采用进口的,但是进口的发电机交货比较慢,我们也是抢了先机,在08年年末就供了机器,应该说这个速度很快。08年年末3兆瓦已经供上去了,09年年初已经运行了,现在还有很多家还在研发3兆瓦,我们在2010年已经批量发展,现在将近生产了有七八十台了。

  我们现在在研发5兆瓦,不是研发,是研制。 为什么说研制呢?因为设计方案的过程已经过了,现在开始试生产,准备9月份交出两台。我们应该做企业,不是科学院院校,这几年所有开发的新产品,都没有把产品开发之后,搞完实验之后就没有推向市场,我们很多的新产品都是带着订单去研发的。包括现在做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我们最早跟客户接触,原因就是他找到我们。找到以后,有句话是“爱情可遇不可求”,后来他们上门找到我们,我们也是带着订单,自己研制好了这个电机并不是无偿的供给,也是带着订单,带着合同去做的。

  这几年我们感觉到,作为新企业研发新产品一定要找到和市场的切入,否则研发新产品没有用。这几年我们也尝到了什么甜头呢?这种创新完全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快速增长。

  我们09年做了6个多亿,08年做了4个多亿,07年做了3个多亿,06年做了2个多亿,05年做了1个多亿,每年基本上是40%以上的增长,不仅是销售收入,净利润也是做得比较好的。这几年步入快速增长。快速增长主要是取决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恰恰又正好和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一个是风力发电,再一个是新能源。

  新能源驱动电机我们做得也好,目前不是同步者。我个人认为,大客车这块未来的潜力更大。因为大客车这块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政策更突出的体现,而且它不像风力发电。我个人认为,未来可能混合电力、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这块发展的空间要更大一些。

  我刚才是结合我们企业自身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介绍,也算是抛砖引玉。

  主持人:贾总他们做的真得很不错。我也确实感觉到,天元机电作为一个老的国企,前身是大的电动机,是我们国家一个很有名的电动机制造企业。加上在2000年之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在电机这块出现了一些分化,有一部分的资产就被外国人买走了,成为了合资企业。还有一部分老的资产就留下来了。贾总和杨总就在老的资产上再去创新。怎么创新?守着原来的产品,这个市场比较窄,杨总和贾总看到了未来的发展,风电这一块,他们能够提前一年多开发这个产品。当这个产品在自己的厂内开发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快的进入到了市场,而且一直是领先的。从1.5兆瓦起步,早期别人做0.75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做1.5,这一块符合中国在风电开发要上大功率的产业政策。

  天元机电也是目前我们国内在开发混合电力大巴的发动机和电动机做得不错的。还有一块,城市牵引电机这块,轻轨的嵌入电机也是由天元机电来做。它们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在走,这种创新是有积累的。几十年的发展不离开这个方向,不离开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积累,有了一定的沉淀,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就很容易。原来没有积累,重新做一个新的行业,可能路就没有那么顺利,可能需要走一些弯道。

  下面请德方纳米的孔令涌孔总讲一下。德方纳米前年就已经开始做这个产业了,现在得到了一些大的订单和一些大的客户的合作。

  孔令涌:非常感谢。我以前一直做纳米材料的,进入新能源产业是07年。当时也是看到整个国家大环境跟新能源产业的巨大需求,尤其是低碳经济的巨大需求。我们就把以前做纳米材料的经验和积累转移到纳米磷酸铁锂上面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纳米磷酸铁锂基本上实现产业化。到目前为止,月产可以达到三十八九吨的产能。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从事新能源产业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自主研发。我们公司研发的纳米磷酸铁锂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认为,自主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比如,光伏电池、新能源产业,目前光伏电池就没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全部掌握在国外的一些人的手里,但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有很多人在不断的投资,不断的重复建设,不断的总是高耗能的产业,其实风险是非常大的。

  就目前来讲,从是光伏电池这一块的投资,目前已经接近1万亿了。全国有这么大的投资,这样带来的风险目前来讲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是在知识产权方面,国外对中国采取投诉的方式这个损失是非常大的。在高耗能而且完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尤其是光伏电子这块,没有太多的技术的突破,在这一块最好不作为投资的选择。

  后面讲到的是纳米磷酸铁锂。为什么要重点去发展它?就是因为我们公司除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外,另外结合目前国内的巨大需求。像比亚迪、东莞新能源、奇瑞这样的一些大的汽车厂都想在新能源领域里面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因为电池这一块,它们还有很多技术的障碍要去突破。纳米磷酸铁锂通过我们的应用材料,恰好能满足电池的需求,所以,我们现在在和一些大的企业紧密的合作。我们在这一块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算是缠住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尾巴。

  刚才贾总结合企业的发展来介绍。我们公司确确实实也是一种机遇,尤其是认识厉总以后,松禾投资的介入让我们公司快速发展,得到了质的变化。以前我们只是一个中式,厉总和陈总的松禾资本一进来,让我们快速的由中速迅速实现产业化,并且得到一些大的客户的认可,成为他们重要的供应商。投资方对于我们来讲是有切身体会的,真正意义上是实现了质的飞跃。我基本上表达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观点。谢谢!

  主持人:孔总是技术出身,一直研究技术。在做纳米磷酸铁锂之前是做关于碳纳米管方面的研究。怎么提高电动车的性能,包括它的行使旅程,这里面很多部分都需要借助电池。大家如果对技术感兴趣,可以和孔总进行交流。

  下面请迪森热能的张开辉张总。

  张开辉:前天下午我们在深圳华美钢铁,它是一个新的能源项目。经过一年,前天点火,目前还算比较顺利,因为还在调试。正式投产是4月26日。

  我简单介绍一下,本来这个会议是总裁马总过来的,因为他今天突然之间有急事要出差,临时委托我过来,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感谢松禾资本给这么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公司以前是做设备制造的,也就是锅炉,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产业。做了十几年,传统产业竞争非常激烈,一直在寻求一种新的业务突破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2005年就进入到了能源行业。前几年不是很顺利,因为毕竟是一个新产业,前前后后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从08年下半年就开始接触了生物能源,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生物能源给我们的感触颇多。感觉这个行业无论从企业,还是从大环境来讲,推动力是非常强的。

  再介绍一下公司的产品。生物能源就是把锯木,只要能烧的就把它变成能源。能源有三种形态:固体的、气体的、液体的。还有一种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延伸的有机化物,这是我们公司未来做的,其实也是属于生物能源里面的一个。把固体、气体、液体变成能源以后,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具体哪个产品就不讲了。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个延伸,生物能源的设备制造。

  我们采取的商务模式,因为国外很多年就比较流行了,国内进入也有几年了,就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我们一开始推广的就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但事实上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发现在中国推广这种模式有很多问题。后来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还有BOT模式上,总结了自己的一套独有的商务模式。

  生物能源在国家新能源的产业政策里面应该算是一个很小的分支,比起风能、太阳能这些算是很小的。但给我的感觉,我们公司走出了一条自己独有的一条路。国家对生物能源的政策也有。前段时间,中国工程院有一位院士到我们公司,“十一五”规划是他们起草写的,当时他对生物能源的印象就是,国家对生物能发电非常重视,也有很多政策支持。生物能源发电是从分散收集到最后集中去处理。但事实上,生物能源发电,现在很多企业都是不赚钱的,都是亏的,完全靠国家补贴。我们从分散收集到集中处理做成能源,再分散使用,解决城市周边工业企业的能源问题。我们是走出了和国家原有的一些政策理论来讲的支持模式、鼓励模式不同的一条路。

  接下来讲一下生物能源的意义,大家也都比较了解。

  第一个,我们做的生物能源应该说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的。

  比如说,我们国家大概有10万个项目,一年大概有4亿吨的容积废物率的量,其中的一部分就能够解决我们国家很大的能源需求。

  再比如说,我们里面有一个业态,就是生物工厂,简单来讲它就是一个油工厂。油工厂标准的产能是3万吨,一个工厂相当于10口油井,而且是循环使用,循环生产,永不枯竭的。我们在一个箱可以建一个油工厂。

  第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现在低碳经济,二氧化碳排放我们现在也在做CDM。按照当时国家“十一五”规划的,2010年生物储能颗粒是100万目标,今年我们大概能够完成国家的二分之一,50万的目标。二氧化碳的减排我们明年能够达到100万。CDM我们目前做了一部分,以前没有做过,还是第一次做,大概明年可能不少于1000万,这么一个额外的碳收益。二氧化硫的排放基本上是不含硫的。做生物能源还有一个意义就是,现在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意义非常大。

  最后讲一下我们做生物能源一年来的感受。从国家大的宏观层面来讲,政府这两年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特别是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政府的意识特别强。我们目前重点也是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推。为什么在这些地区推呢?就中国目前来讲,可能环保压力国家也在提倡,但是真正的环保压力还是在经济发展地区。这方面是政府的推动力。

  第二方面,就是压力。压力来自于政府和客户。还有客户的社会责任感也在加强。不仅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领导可能有高度的考虑,但是我们接触的民营企业的老板这种意识都在加强。有些原来是烧煤的,现在听说我们这个东西,之后比较兴奋,就觉得哪怕多出一点钱,也要上我们这种项目,这个应该说是企业家的动力吧。

  在推广的过程中,虽然说生物行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行业,我们这一年多感触颇多,还是有很多的困惑。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虽然国家出台的政策有这么厚,这只是说国务院的一些宏观政策,但是具体落实到税收方面,去翻一下,基本上是没有。我这段时间也一直跑北京,跑国税总局,打了一些报告,希望能够给我们这边一些税收优惠。国家出台的落实政策非常少,包括补贴。

  还有一些能源政策,因为国家是以烧煤为主。可能有些地方的政府为了地方经济考虑,比如,我们在广州,现在在广州开演绎会,所有的锅炉全部要拔掉,去年就出台文件,但是到现在在广州中心区里面还有很多在烧煤。国家很多地方的保护主义对我们推广这东西确实有很大的阻碍。

  我们平时做新的产业,中国不像国外,中国很多配套生物能源的设备体系基本上没有。我们做生物能源是带着订单在生产,在研发。在生产能源的过程中,整个一套的设备国内是没有完善的,很多东西买过来之后还需要我们做二次研发,这也是我们推广生物能源的一个障碍,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解决。

  总的来讲,借这个机会把我们公司这一年来走上新的道路跟大家分享一下。说得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说指正。谢谢!

  主持人:迪森热能是做生物能源的,刚才张总也讲了,它们目前有三个业态。一个是固体形态,再一个气化,还有一个是液体。体会特别深的就是广州马上要开亚运会了,广州的空气要变成蓝天。对于原来烧煤的企业要限制,包括我们喝的饮料,王老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要么就搬迁出去,要么就改变过去的加工方式。出现了生物制锅炉以后,它的效果是经过了国家环保局的认可,作为锅炉使用的燃料是可以在城市内进行燃烧,因为它是环保型的。通过燃料改进,挥发量是很少的。一吨燃料燃烧完之后拿手去捧就可以了,对国家,对环保的改进有很大的提高。作为生物制成本肯定比煤高一些,和重油相当。

  张开辉:比重油低30%。

  主持人:对于企业来讲,它获得这么一个新的能源以后,对它的成本改变很大,同时获得了在城市中心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机会。对于企业来讲,一个很小的投入,就能够获得十年的服务。对于我们来讲,这十年的服务当中每年都可以获得回报。这种商业模式出来之后,把原来的传统技术改变了。一个对国家环保能起到作用,对企业可以获得十年的服务。对于公司来讲,可以保持跟企业长期的来往。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可以得到很好的回报。生物制是要用农作物的废弃物,包括稻竿、玉米竿。

  张开辉:还有一些药厂。其实,可口可乐生产原料里面的渣,原来是要出钱让人家拉走的,现在有些不用钱,有些还要卖给我们。

  主持人:这样对于药厂每年要处理几吨的废弃物,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农民也是,原来中国在很多飞机场附近,到了秋天收了麦子之后就点火烧麦竿,导致了空气污染。自从有了这个技术之后,就慢慢减少了。不是锅炉好不好烧的问题,而是未来原材料能不能持续的把住这个问题。因为这一块是关系到产业能不能持续发展。

  松禾资本,包括松禾资本的前身在这方面投资的企业应该是很多的,比如有和德方做的电池,德方纳米做的是磷酸铁锂,我们投资了一家是做三元材料的。还有邦凯电池,未来也是想往电力电池这一块发展。龙澄环保是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一个企业,这两年也是采用了新的商务模式,用他们自己研发的防丑、防腐技术来处理生活垃圾。最近又投了一家叫科龙技术的,是做水泥减水剂的。以往水泥建筑物方面好的50年的寿命,差一点可能30年的寿命就结束了。现在国家要求水泥建筑,包括一些高楼,还有大坝、桥梁这样的水泥建筑物要求在100年的寿命。怎么提高到100年的寿命呢?就要提高水泥以及其他的寿命,可以通过水泥减水剂的加入改变水泥结构的系统。特别在国外日本这种国家,这种产品都在进行广泛的使用。我们在环保,在新能源方面投了很多的企业,很遗憾的是,因为这些企业大多数都在外地。

  我想今天的发言,贾总、孔总和张总都做了介绍,韩老师也在这儿,包括其他的投资人,有什么需要交流的,需要表示出来的,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需要提问的大家可以现在开始进行。因为外国朋友今天很荣幸的参加了我们今天的会议,大家有什么需要交流的可以说一下。

  顾立基:今天主要是来向松禾资本学习的。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发言了,刚才陈总也介绍了,松禾资本投了很多在低碳和环保方面的企业,很值得我们学习。招商界集团为了发展低碳经济,专门请了麦肯锡跟我们训练了一天,我们这个企业在响应低碳经济方面能做一些什么。招商界集团能做什么呢?

  第一,能够向各位企业界表明,你们让厉总,让松禾资本投了,我们也可以参与一下。

  作为风险投资界来说,每个都可以有一定的增值服务。我们在行业内也是比较联合投资,不像有些企业PE拿到这个项目不让别人看。

  第二,招商集团一直在找新的产业,等到VC退出的时候,或者松禾资本退出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可能进来。这是招商局做的另一个业务,科技集团在试点,但是不一定要我们做。科技集团现在有6个团队在做,在低碳经济方面我们投了20个项目。今天孔总讲了纳米磷酸铁锂,电子企业我们也看了不少,创业板上市的一家惠州易纬公司我们也推了。惠州易纬也很尴尬,我们赚的钱和流动资金都交给社保了。

  招商局在探讨一种新的行业。原来我们做航运的,后来上岸了做港口、高速公路,还有油的运输。改革开放之后,利用开发区的便利搞了一些金融,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目前都在做投资方面。科技集团有6个团队,在香港有一个上市的招商局中国基金。从2个亿的规模现在到了20个亿,在国内也有成立人民币的投资机构。从招商集团来说各种投资机构很多。我们现在非常想找的两个20%,招商局能占股20%,看得见的稳定的税后利润能够超过20亿的人民币项目。作为VC投入也可以,作为后面进去我们也可以。

  我们在上海投了一个综合建筑节能设计,上海和江浙一带的机会大的楼盘,目前我们利用新能源只有很小一部分,综合从利用开始,欧洲有很多环保的条款、低碳条款参与设计的,我们只不过投了它在中国的一个团队。我们在江苏丹阳投了一个废铜演练。从AGC专到主板,目前也比较活跃,成本由3块左右美金现在已经在10块以上了。

  我们也投了锂电池设备的企业。现在也有几家想跟我们第二次进,我们是第一轮就开始投了。我们跟香港中文大学合的一个生物酒精的项目,这个生物的突破就是成本比较低,据他们自己说的,目前是世界上最低成本的。是否真的能够达到最低成本,还在探讨之中。这一类项目,投资界不但很关注,而且松禾资本走的比较早,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在紧紧的跟上。相信在这个行业里面会有大的机会。

  究竟我们投什么呢?刚才陈总和韩若冰研究员说了,有些东西我们也看不懂,也不一定是我们投。我记得不知道在去年,还是前年,在清华校庆的时候,把台湾的人也请来了。台湾也有一个搞环保的企业,特别是垃圾处理,目前很多都不是很完善的。因为它为了降低成本,没有达到燃烧的温度,从国家的角度,这方面也在抓紧。我们正在向你们学习,多做一点。我就说这些。

  主持人:其他的投资朋友有什么需要交流的可以说一下。

  王勇:我提几个问题,我们是松禾资本的,我想代表其他的非行业朋友,包括投资界的朋友对低碳经济的理解。我们有的时候在考虑低碳经济活现在,宏观经济,包括政策方面都在大规模的呼吁,尤其是强调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带来了很多的困惑。

  困惑之一,因为我们国内的发展差距比较大,对谁进行低碳经济。从另外的角度理解,目前的发展阶段,日常的衣食住行,尤其是衣和食基本上解决了,经济增长点在哪里。车这一块没有问题,化石能源占到了50%到60%,被烧掉了,这一块怎么产生新的方式。

  困惑之二,政府导向采取什么好的办法?

  韩博士作为一个专家,给我们一个路径。碳能现在也有,但是争议比较大。产业布局现在国内进来的比较多,为什么我们来生产,真正的核心高新技术在西方。

  困惑之三,真正的新能源低碳技术到底在哪里产生?现在我们连跟都跟不赢,有时候阶段性的还不错,但是很多的方法可能被发达国家都占据了,可能未来不是一个好的方向,但是我们还在坚持。

  有请韩博士为我们解答一下。谢谢!

  韩若冰:王总您太客气了。因为你这边跟企业接触的更多一点,我觉得你的问题充分的反映了企业界,以及投资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我的理解是,对于国家低碳经济政策方面,大家比较清楚的看到了,今年在宏观经济上已经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虽然定了,但是就未来的发展规划来讲,中央目前可能还在讨论未来到底怎么去发展,未来到底怎么逐步去推动各行业的扶持政策和推进方式的细化和落实,这方面大家也在积极的探讨。我们的基础应该说还是相对落后,相对不足的,这方面对于一些新兴产业,新兴事物的认识,管理者也在不断的深入认识,我们的智囊也会向他们推荐一些真正的发展方向,这里面可能有一些反复,一些偏差。这个就像水、电的修建,以及太阳能都会存在的,未来的新兴产业化的发展可能也会有这个方面的曲折过程,我想大家都是可以予以理解的。

  未来中国可能会走的一个路子,刚才我表述得也不是很清楚。我们认为,目前最需要走的还是传统产业的改造,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块是目前我们最容易做的成本最低,最容易解决,最容易看得出效果的。整个过程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政策性的扶持还是实验性的,可能还是探讨性的。初期我想可能更多的是全社会意识的普及,低碳生活方式的观念的深入,这方面在刚开始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国家目前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怎么去开展,但是让全民有一个低碳发展的意识,这将为以后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点。

  无论像你说的城市,还是乡村,都会有低碳,都会有清洁的发展途径。这种观念的深入,我想是政府目前可能更关注,更可行的办法。包括一些节能政策的落实,以及相应的方案,这些可能是目前大家可以看到的。但是,真正的一些产业性推广可能有一定的商榷的过程。对于新兴产业,可能在未来的过程中,它会不断的论证,不断的印证它到底适不适合未来的发展,适不适合中国的发展,这些都是需要去讨论的。

  我这边目前也比较难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过程,到底什么是合适的,但是方向是确定的,我们多去学习,多去了解,这是个相互深化,相互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用发展的眼光,创新一定是对的,创新一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更多的人去分享,去论证这个过程。我是非常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谢谢王总。

  顾立基:我有一个问题,请问韩博士,太阳能转换效率超过30%的前景是有哪些?

  韩若冰:我的理解是,目前太阳能转换效率超过30%,应该是多节的化合物的太阳能电池,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利用聚光来实现多节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高效能的转换,这个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顾立基:现在达到了多少?

  韩若冰:现在已经达到了35%。

  顾立基:用的材料是什么?

  韩若冰:具体的机片材料我不大记得了,但是这种技术在企业里已经出现了,包括国内很多的企业都在这方面做研发。

  顾立基:你看的35%的材料是在哪个国家的资料上看到的?

  韩若冰:像美国和日本都有研发的经验,我们国家上市公司里面也在这方面有一些投入。

  厉伟:孔令涌和李鑫都是做电池方面的,你们给我们介绍一下电池今后的发展方向。

  孔令涌:比如说,国内的比亚迪,尽管双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购买它的汽车的客户等于花十七八万来购买七八万的电池,一般来讲很多人是不愿意的。

  另外,电池的寿命需要在行使的历程上进行考察,这样就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你可能花16万买这个车,开个三四年它的寿命就衰减了,到时候换一个电池又需要花七八万块钱。

  目前,我们国家唯一能推动的关键还是纯电动。因为纯电动这块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只需要一个好的电机,再配一个好的电池组管理系统,我们就可以做纯电动。中国目前唯一能发展的双膜也不行。关于电池这里面有几个很关键的部件。

  作为我们国家来讲,电池在全球锂电池里占了很大的比重。这里面有两个技术壁垒:一个是正极材料,一个是隔膜。这两个决定了电池整个的生产成本,如果我们的正极材料价格足够低,隔膜的价格也足够低,这样对汽车的推广就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正极材料可以决定,比如说,我们要快速加速的时候,从地下车库跑到上面就需要大功率的放电。

  另外,这个正极材料还决定了它的安全性,以及循环的寿命。一般来讲,像磷酸铁锂的寿命是非常长的,做得好的可以反复的循环七八千次,寿命一般可以维持在80%的容量。它不像手机电池,手机电池可能用一年,比如说,一年大概充100次,基本上这个容量就快速衰减了,但是磷酸铁锂的容量保持在80%左右。磷酸铁锂解决的就是安全性的问题。磷酸铁锂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解决低温性的问题。

  我们可以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比如说,零下40可以很正常的进行工作。现在用的整机材料基本上没有办法是现在低温下进行工作。比如,零下40就拓展了纳米磷酸铁锂的应用范围,一般微米的磷酸铁锂就达不到这一点。将来的新能源产业里面汽车用到的电池正极材料还是必须得选磷酸铁锂。就目前来讲,包括奔驰、上海大众和德国大众等等用的都是磷酸铁锂电池。对于我们国家来讲,最关键的一个是正极材料,还有一个是隔膜。只有这两块能够廉价,高性能的批量生产之后,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才会有希望。如果就目前的售价和成本还是有很大的障碍。

  电池的制造技术我们国家目前做得好的就是比亚迪。像其他的负极,我们国家已经做得非常成熟了,而且新能源汽车对它的需求基本上也能达到性能的需求。我的介绍就是这样。谢谢!

  李鑫: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北京的李鑫。锂电池从99年比亚迪第一个在中国产业化,到现在接近11年的历史,率先我们国家在手机领域实现了突破。针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来讲,我的理解,中国目前在研发上,包括日本跟美国相比,可能还要有三年的参与。好在我们现在有市场巨大的牵引,像松禾资本对动力电池行业的大力支持,德方纳米在磷酸铁锂上面已经接近美国一二三的水准,在现有的指标上还超过了美国一二三的标准,在产业化上面是可以做到很大的突破。我们目前在北京的设计水准是希望做到日本最好的标准。我们还年轻,需要不断的实践来提升。设备上面跟日本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自动控制、工艺、电池一致性方面动力行业还需要努力,但是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动力电池在产业上会有一个突破,同时谢谢厉总对这个行业的支持。

  厉伟:因为我们公司在这个领域里有一些投资,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拆解。

  我本人是学化学的,电池大概分成这几个部分:正极、负极、隔膜、防爆膜、控制、外壳、制造、总成。制造电池需要一系列的设备,包括同步控制到微米级。各个领域,从投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也在观察机会在哪里。现在从国际上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一点中国在很多指标上超过了美国的一二三。国务院的发展中心和有关部门都来到了这里,这就牵涉到提升动力电池方面的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另外一个,负极材料可能中国在中低档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世界产量主要以中国为主。其中代表性的公司就是深圳的贝特瑞。在高档负极方面可能跟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感觉负极领域里的投资机遇是比较弱的。因为贝特瑞差不多占了60万,有一个巨无霸在那里,我们有一定的压力。

  另外就是隔膜,深圳有一个新元,西乡那边也有几家刚刚起步做,成本可能比国外的低一些,但是质量跟国外有差距。动力电池里面从成本来看,隔膜占第二大项,隔膜如果突破了应该有很大的机会。中国要想在动力电池汽车将来能够有大突破,隔膜方面也要尝试突破。

  第四个部分就是电解业。电解业在国内有很多的厂,但是主要是六块联合铝,这一块可能有机会。去年我们一直在看企业,但是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关键是国外在搞新的投标,第二个新的工艺没有取得突破。再一个就是外涉部分,还有就是一些外壳,以加工为主的,技术含量不高。

  再往下一个投资机会就是设备制造。我们的设备制造跟日本、韩国的设备有很大的差距。国外的设备平均比我们这边的设备要贵3到10倍。但是他们做出来的设备特别精密,设备方面在将来也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领域。这是一个很可能产能替代的领域。

  关于储能,储能的风电,包括太阳能电池,现在遇到的另外一个瓶颈就是储能的问题。风电跟火电,还有水电,包括核电最大的区别就是风电的不确定性,波动性。一旦来风了就发了,风过去就没有了,对电网的压力很大。电网把它设为“垃圾电网”,现在都在探讨储能,包括美国智能电网其中的一个也是储能,中午12点用电最贵,到了晚上发展火电或者核电都关一次机,如果火电关一次机比它发出去不收他的钱还合算,储能变成了一个,能不能在凌晨的3点钟、4点钟之后把电存起来,到了高峰时期反馈给电网,接收的可能是5分钱、1毛钱,倒下去可能是1块钱。

  储能现在有几种方式,一种是以磷酸铁锂为主的储能材料,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成本比较高。每度电的千瓦成本可能达到3千、4千、甚至5千。5千块钱差不多一千瓦,这个成本有点高。第二个,就是液流电池。第三个叫钠硫电池,钠硫电池是国际上很热的,其中日本和美国都开了实验的储电厂,钠硫电池。再有一种储能方式是机械型的储能,叫“飞轮储能”。国内有人去做,我也去看过,去学习过。它是一种蛮有趣的储能方式。它就是利用陀螺原理,用质量很大的相当于陀螺在真空环境里面用发动机把它转起来,资料里显示最高每分钟2万转,转起来之后就形成了高能量,把它储藏在陀螺里面,当要用的时候就是把电发出来,发完之后再电进去,现在还在研究阶段,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再有什么新的储能方式,就是把水抽上去。除了锂电池,还有铅酸、沥青,锂电池里面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磷酸铁锂的未来发展方向,实际上,就我们了解的资料,国际上对锰酸磷非常关注。美国在纳米磷酸铁锂里申请了一定的专利,日本人就担心,如果他们过多的做出研究,被美国封杀就不值。德方这边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绕开了美国的一些专利,但是锰酸磷确实太便宜了,所以,日本人现在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进展,大家今后可以关注一下。包括德方纳米孔总这边也在不断的关注,怎么把这个项目的专业性能进行提升。

  深圳的天骄公司,我们是天骄最早的发起人,天骄的三元材料现在基本上是国内最大的,也做得相当不错。三元材料现在在笔记本电脑聚合物电池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新出的Apple用的就是两块聚合物电池,串起来的。聚合物电池以三元材料为主,三元材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有一定的发展。我把我们所了解电池方面的情况跟大家介绍一下。谢谢!

  主持人:还有一点时间,投资人这一块也可以发言。

  贾永波: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对未来风电的预测是怎样的?

  韩若冰:我们一直在向产业界学习,因为我们的研究是你们的结果。你们的结果是我们的研究素材。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风电是未来清洁能源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应该不是最长远,最广阔的空间,主要是因为风电资源的有限,现在风电目前的质量问题还没有完全的解决,可能未来还是有一定的瓶颈。

  未来大家更看好风电,应该是太阳风电这一块,以后的空间更大。从产业空间来讲,我们觉得太阳风电这一块的空间还是非常广阔的。谢谢!

  王洪:关于电池这一块的缩小体积也有人在研究,当时我听一个教授聊了一下,他们用的是生物电池方面的东西,用的胶原。他跟我们讲,胶原能够使得变路。这个老师是一个女教授,他可能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我觉得对电池的研究挺有启发。她跟我说在战斗机上有一个屏幕,美国的战斗机跟苏联的战斗机其实在性能上没有什么差别,在驾驶员的观察点上有一些差距。具体的数字我记不清。他说美国在飞行的过程当中,对攻击方,比如有10几个点,或者30几个点,在它的显示屏上同时可以看到。这个显示屏我不懂那种道理,但是跟苏联的差距在哪里呢?苏联可以同时看到30个点,40个点,他说生物会使电池在导电性上使用胶原。他已经研究到了二次发电,电池要充电才能够达到汽车或者在手机、笔记本上大幅度的提高功率和能量。我说“那有什么用处呢?”他说“我在能量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使电池的体积缩小10倍,或者在同样的体积之下,能量提升10%。”这个原理我说不清。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个人认为,作为新能源也好,作为绿色能源也好,刚才韩老师讲的替代技术,应该说,通过哥本哈根的会议,前景是很好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势在必行的,但是路很艰难。一个是技术,我们研究的技术,包括大学,一些企业研究、开发的技术,应该说和国际上的水平,像电池、太阳能这一块都是很接近的。但是制造技术怎么去提高,这是一个问题。还要有一个比较长远的过程去完善提高。

  再就是成本。因为新能源是替代传统的能源,如果你的成本过高,包括制造成本过高,以及运营成本过高,也不能完全实现替代的问题。特别像中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效益是很大的问题。

  像我们在座的企业,如果不能够让用户得到实惠的情况下,你的产品去开发,去应用,我相信这条路会走得很困难。如果我们找到一个好的路径,如何让用户在替代的过程中得到实惠,不仅仅是社会上的实惠,而且还是我们成本上的实惠。

  第三是政策,如果说,我们国家的政策配套环境不能够改变,或者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的发展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这个过程还要加强。虽然现在已经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具体到了地方的实施当中怎么去配套,怎么去解决,这个还是需要去完善,去考虑的。

  总体来讲,国家已经是很重视了,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也很好。作为企业家,要坚持下去。这个方向是对的,20年、30年就在这个行业里坚持做下去。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收获。要想在一两年之内就能够体现出它的发展,可能要更长远一些。

  再一个就是投资人这一块,投资人,包括管理人要关注这个行业,要支持这个行业,这点很重要。包括资本市场的介入以及支持,可以带动这个行业好的发展。企业家要坚持下去,投资人要关注,要支持,两者的结合,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完善,我相信新能源的发展应该是前途无量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中国在国际上来讲,虽然我们这两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跟美国,跟欧洲国家相比,新能源的比重还是差很多。

  前两天我看“中央二台”讲风电的发展,应该说是很振奋人心的。去年年底有一个说法,说是风电产能过剩,我觉得这个过剩怎么理解,应该说,投资和上市的企业很多,但是好的企业不是太多。我们这些企业在行业当中都是具有一定的地位,如果我们坚持下去,我相信这块大有前景。

  厉伟:我有一个谬论跟大家分享一下。太阳能领域,我的感觉,在中国可能现在发展是有点早。尤其是前端,第一成本特别高,污染。我就谈自己的亲身感受。

  因为太阳能现在主要是以硅为基础来做的,硅是来自于沙子,石英砂。而中国的石英砂主要都在西部,在西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主要在这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把石英砂采出来之后就炼硅,第一个硅炼出来的就是金属的颜色,我在贵州跑了一圈,看了很多的金属硅,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污染。其中全球最大的金属硅冶炼厂是在贵州,从进入山沟开始一直开进去十几公里,那个厂基本上是叫寸草不生,满天黄烟。上个星期,《南方都市报》报了我去贵州冶炼厂看的情况,那边基本上每一个人都得了肺病。当时他们希望我们去投资,当地的店送到我们这边来可以卖到9毛钱,为了留在本地2毛钱就卖给了污染企业,我们的硅片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拿了国家的补贴,拿了环境的污染补贴,再补贴欧洲人。欧洲人便宜的买到中国生产的东西很有竞争力,德国又大规模的补贴国民,之后把自己的污染加深了,污染全部在我们这儿。下一阶段要大量的去花环境治理费,花工人的医疗费,把所有欧洲人的清洁转换成工厂之外的代价。

  我们公司到目前为止,没有投硅一级的太阳能,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我们的这种逻辑成立,这种产业在中国不能再发展。越发展,我们就越吃亏。

  再往下就是炼多晶硅,这个也是用化学法提取的,到了单晶硅一块我们很难做,又出口了,再也不回来。我们做大规模的太阳能有三级污染留在中国。由于上德的成功引致了差不多一万亿的投资绑在这个行业里面。我觉得硅领域可能会产生恶性的循环。

  另外,就企业来讲,也有一个观点给大家提一下。第一,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千万不能为了低碳而低碳。因为为了低碳而低碳,很可能企业就一下子在没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就陷入绝境了,可能把自己最优势的东西一下子搞没了。真正搞低碳要循序渐进。

  第二,企业成本降低了,本身就是低碳。真正有本事低成本,那就是低碳。你生产的东西,少用了电,这本身也是低碳。

  提出这两个观点也是供大家来分享。谢谢!

  主持人:不知不觉的会议时间已经到了。很感谢企业家、·投资人,还有记者朋友,光临松禾资本春季论坛,再次表示感谢!今天上午的会就到此为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