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春力:成长型产业的新模式与新资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 12:13  新浪财经
胡春力:成长型产业的新模式与新资本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原所长胡春力(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4月18日,由《投资与理财》杂志社和学习型中国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10投资与理财年会暨第四届学习型中国-投资理财论坛”在北京召开。图为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原所长胡春力。

  胡春力:这个会议的排序我吃了点亏,刚才这么一个谈笑风生的企业家,这么会讲故事的企业家讲完之后,我这个搞宏观的讲起来枯燥多了,再加上都12点多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耐心,我有点勉为其难,下面简要的把中国的产业给大家梳理一下。

  中国产业的问题很复杂,应该说关于产业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几年来吵个不停,我的嗓子是咽炎,就是吵产业问题吵出来的,吵到激烈之处是拍桌子打板凳。对于中国产业的形势判断,对于今后重点的选择,对于未来的预期等等,都是有很多种的说法,很多种意见,有各种立场,还有在背后的各种利益纷争。

  从我个人来看,中国的产业问题可以用三条腿支撑来概括一下。一条腿叫做鞋子袜子;第二条腿叫做盒子壳子;第三条腿叫做轮子杆子,这就是中国产业结构的特点。

  第一个鞋子、袜子,就是咱们主要供给外国人消费的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运动鞋、羊毛衫、衬衣、西装、玩具、塑料制品等等,这个行业我们多少年来都是处在一个没有品牌,没有自己开发技术,只是靠压低工人工资,用价格竞争的办法来取得国际订单的方式运行的,这个过程当中大钱别人挣,我们自己拿到很小的小钱,30年来工资涨幅微乎其微,老板实际上也苦得很,稍微的汇率有点变动,工资有点上涨,马上一批企业纷纷倒台。而在这个行当里面,我们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跟国外也有一种很明显的分工关系,比如说做服装,面料会有技术含量最赚钱,而恰恰面料都靠外国供给,中国纺织业做的是两纱两布,面纱坯布,把自己白色的坯布织好以后拿到外国去让人家整染,变成纺丝纺麻纺毛再回来,中国没有70%到80%的进口,纺织行业维持不下去,中国第一服装出口大国的业绩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这个行业要品牌没品牌,分工还是做的最不拿钱的,最卖傻力气的环节,这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第二个盒子、壳子,这是什么意思?中国人有钱了,要买汽车,要消费电脑,要打手机,大家看看,手机靠的全部是散件进口,我们配上一个壳。但是CPU是英特尔的,软件是微软的,我们给人家做一个箱子。其他的工业品大体上如此,一台100万的数控机床,底座一吨中国自己造的,上面一百万当中五十万是数控系统西门子的,里面的执行系统值30万是意大利的,里面的导轨等等这些功能器械又都是西班牙和法国的。最后中国人接订单,拿一个订单100万,中国人自己最后赚多少钱?能够拿到多少加工费?5万块钱,所以5万块钱就是底座钱和外面罩子的钱。也就是说在技术密集型行业里面,中国造的是最基本、最初级加工的那部分,也都是盒和壳之类,中国现在马上要成为第一造船大国,造船大国中国也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去焊一个轮船的壳,那个钢还有40%多进口,船下面,船上面,甲板以下,甲板以上所有的东西都要进口,没有进口中国的船就没有市场。

  第三个轮子、杆子怎么讲?轮子指的是交通,杆子是各种各样的大烟囱,我们13年来是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我们钢的实际能力达到8亿吨生产能力,我们现在每年生产能力到了6亿吨,比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起来还不知道多几倍。我们去年消耗的煤已经达到了将近28亿吨,我们的水泥已经生产到了13亿吨,中国相当于美国四分之一的GDP,消耗的水泥是人家的十几倍,消耗的钢材是人家的6倍到8倍,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而且钢铁一天到晚的压缩生产能力,压缩的结果是货越来越翘,钢铁市场价格不断的走高,当然有铁矿石价格不断提升的因素在内,但是市场长期供不应求是一个基本的特征,跟这个有直接的关系。第三条腿实际上大家说的是铁公鸡的问题,也就是说到处修路架桥,房地产去年不景气的情况下又提高了26%投资的增长幅度,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36%,数不清的开发区、工业园,数不清的大面积的建设,小的像浦东的新区也是40多平方公里,这样的开发区在全国遍地各地,相应的拉动了对于钢铁和能源的消耗,需要修铁路、运矿石、运煤炭,于是乎造成交通设施连续每年多少亿的上涨。

  这越来越成为支撑我们经济增长最粗的一条腿,加上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之前大家都认为这样一个三条腿支撑经济的机构实际上已经很难维持了,大家知道像矿石谈判,中国费这么大的劲进行组织,最后今年铁矿石涨幅还是百分之百。从03年以后已经是每年以平均40%到60%的幅度在增长,今年又涨了100%。为什么会有铁矿石这么疯狂的增长?是因为中国对人家的需求非常刚性,经济越来越靠这些铁公鸡,越来越靠水泥、钢铁,不赚的话经济马上停滞了,外国人看透了这一点,铁矿石涨多少价你也要买,铁矿石涨,石油在涨,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那么涨来涨去,中国这些行业还能够支撑下去吗?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结构不能够支撑下去的担心好多年就开始了。但是正在大张旗鼓的下定决心调结构的时候,经济危机来了,救火过日子又成了第一位的任务,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一出台,其中82%以上又都是土建工程,又顺着原来的铁公鸡增长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又顺着这条路延续下去。

  这样一个特征的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劳动密集型现在工资要涨,外国的市场萎缩,马上这些行业日子很难过,现在广东那边不是往内地迁就是往外国迁,像这种技术密集型的,盒子、壳子这些行业现在因为主要依靠外资,这些行业主要的投资者,主要的市场占领者里面大牌企业控制着整个行业增长走势的基本上都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里面这种绿地投资,必须得直接投到实业上的这种投资,这几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在不断的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行业也是面临着今后增长的种种困难。

  目前我们有控制力的,我们国内有供给能力的,没有其他障碍的只有土建经济所关联的各种行业,所以我谈的下一个问题就是今后的行业增长前景,我认为起码在中期由于这样一个结构的调整非常困难,而且又面临着目前度过金融危机这么一个不好的机遇和时期,只好先顾先前,先把日子过下去,修路架桥的事仍然是各个地方来支撑增长,避免经济不要大起大落灾难必须采取的措施,基础的能源、交通、原材料行业仍然是增长主要的方面。劳动密集型行业要看国外整个市场的恢复,原来有一句口号,叫做外销转内销,通过扩大内需来补偿出口萎缩的局面,起码到现在为止,这种情况还是不太有效,因为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完全在产品需求结构上,在整个消费理念上有很大的差距,这种调整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我感觉由于这种大订单出口企业已经接惯了,对于国内市场的适应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来看,比如说消费的刺激政策不断出台,汽车的减免税费,家电下乡活动,确确实实在去年和今年都取得了拉动增长、扩大销路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药下得过猛,它起到的作用是把未来的消费提前了,今后为了度过这个危机,现在把很多的政策都用了很大的强度,也就是说未来后几年的一些消费是提前到现在的消费,对于今后从长远来说这些行业到底消费的增长势头会不会保持下去?我个人认为由于这种政策的拉动,政策很难持久,消费提前也对未来的消费增长会产生反向的影响。

  剩下的就是修路架桥,大家知道我们从这几年扩大内需的政策来看,四万亿的投资里面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国民福祉建设(惠民政策),四川的灾后重建刚刚启动到一半,现在青海又发生了比较大的地震,这种灾后重建的任务又重新开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所谓的过剩能力仍然不会过剩,因为03年中国的钢两亿吨的时候,各个方面都喊钢铁,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之前,中国的钢已经生产到将近6亿吨了,市场仍然是供销两旺。所以在目前中国三条腿当中两条腿很难继续走下去的情况下,这种土建经济,铁公鸡这样一条路是独木桥,只能是连续的走下去。在我看来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看这条腿来拉动经济,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没有其他选择的选择。

  政策走势会怎么样?大家知道,扩大内需是靠政策来拉动的,各个地方搞的这些惠民政策,城市的形象工程建设,包括今后将要出台的廉价住房建设等等,实际上走的一条路子还都是拉动土建经济,现在地方政府不光是发展什么,最后我给它概括成都是要落实到房地产,创业园、留学生回来搞生物工程,中国投入一下子比前几年高了将近一个百分点,实际上看上去,实际落到地上的东西和实际的工作不是大楼就是一片开发区。所以这些年来政策的走势虽然强调保增长要通过调结构来保,但是调结构谈何容易?调结构就要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那些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大家知道前一阵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里面每一个规划都拉了一个长长的单子,要把那些完全依靠国外的技术产品、零部件和关键原材料都要国产化,但是到研究为止我感觉进展不尽如人意,因为我们的基础很差,外国的竞争对手又非常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展起来困难之多可想而知。但是与它相对照的是你搞这个东西又有风险又费劲,可是你要修一条路和架一个桥,几百亿的投资马上就铺上去,对当地经济的增长,对很多行业的拉动太明显了。因此虽然调结构是政府一项很重要的政策内容,但是贯彻起来对于拉动增长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落实上快慢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十二五”目前正在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振兴规划,前一段出台了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实际上落实起来需要研发平台建设、人才集聚、机制建设,尤其是资金和创新之间怎么样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等方面有一系列的难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够解决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政策导向仍然是自觉和不自觉的,最后还是通过新农村建设这样的口号,通过一些梯度建设推进这样一个口号搞各种区域的开发,区域的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有合理的一面,但是现在因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些行业我们搞起来各种制约因素很多,所以基础设施建设所拉动的相关产业仍然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没有办法的一种选择。

  总结一下,在未来从产业发展的两个引导诱因力量上,一个是市场,一个是政府政策,从未来的走势来看,外部市场由于西方经济整个的复苏还没有走稳,一个指标好明天就带来一个坏指标的消息,因此外国在市场还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我们靠依赖度很高的行业,今后发展的稳定性还不能够保证。因此跟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建设相联系的这些行业增长空间仍然很大,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