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唐文进:防范危机的重点应是减少系统脆弱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7日 16:55  新浪财经
唐文进:防范危机的重点应是减少系统脆弱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唐文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李茂娟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与中国经济”论坛暨《国际金融研究》杂志理事单位年会于2010年3月27日在武汉举行。上图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唐文进。

  唐文进:非常感谢会议的主办方,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邀请,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学习。

  我今天想在这里汇报的题目是《突发冲击反弹力:一种危机应对研究的新视角》

  08年我申请了项国家社科基金,当时我申请的是一般项目,后来批下来的居然是一个重点项目,从那一年开始我就开始对突发冲击应对方面的研究。今天给汇报的也许很多地方不够成熟,请大家批评指正。

  国内外学者对于危机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尤其是192-33年大危机以来,这种研究更是从资产价格泡沫到非理性繁荣,从预警系统构建到后危机政策设计,覆盖了危机细节的方方面面。但是,传统的应对危机的预警与防范措施效果似乎非常有限。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危机的不可重复性。每一次危机都有不同的特点,都不同于以前爆发出来的危机。

  2、突发冲击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

  3、政策的时滞性及其溢出效应。我们面对突发冲击所采取的政策不能立竿见影的起到作用。

  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两个推论:

  1、从危机发生的细节入手,只能防范具有同样性质、同样细节的危机再次发生,不能防范性质不同的新危机爆发。

  2、而传统的危机应对之所以屡屡失灵,正是因为每一次危机都不是以前危机的简单重复,而总是会出现一些新特点。

  只要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尽管危机每次发生的细节是各式各样的,种类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其结构却往往能够保持一致。因此,我们觉得防范危机的根本手段应从危机爆发的结构入手。

  是谁最先觉察到这一点的呢?是马克思,马克思很早就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点,他提出的对付危机一次又一次爆发的根本手段就是无产阶级革命,通过暴力革命,整个经济系统的结构必将得以重构,系统的脆弱性减少,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大为减弱甚至下降为0。这是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的一个原理。

  我们这篇文章所做的工作就是沿着马克思的思路,把马克思已经提出的解决方案得以进一步的拓展,拓展到更广泛的含义。结构变化除了暴力革命手段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段,我们这篇文章试图解决更广泛的结构变化手段。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从危机爆发结构的入手,提出防范危机的重点应该是去脆弱化,而不是防范具有同样细节、同样特征的危机“历史重演”,防范危机的重点应该从防范突发冲击的发生转移到减少系统或群体的脆弱性上来。

  为了实现这样的意图,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叫“突发冲击反弹力”英文叫(resilience),我们试图用这样一种新的概念来产出应对危机的新视角。

  什么叫做“突发冲击反弹力”呢?这种概念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学科的研究,在物理学、工程学、生态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牛津高阶辞典这样定义反弹力:反弹力是指人或物在受到一些不快乐的事情冲击或伤害以后,回到以前状态的能力。

  结合突发冲击研究的需要,突发冲击反弹力是指目标群体,包括国家、政府、城市或者是某一个组织受到了突发冲击以后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以及迅速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我们把这两种能力都做一个定义,可以更加形象的来描述。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我们认为就是一种“免疫力”;迅速的恢复平衡状态我们认为就是“康复力”。

  影响突发冲击反弹力到底有哪些因素呢?我们认为主要是有两个方面:

  1、突发冲击发生时应急系统的有效性。

  2、突发冲击发生后重建能力的大小。

  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突发冲击反弹力,我们认为突发冲击对于财富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1、影响财富存量,例如地震爆发以后房屋被摧毁、人员伤亡。

  2、影响财富增量,就是生产设施的毁坏造成生产能力的变化,这将改变未来产出的大小,即改变未来的GDP。

  根据突发冲击影响财富的两个方面,我们分别从存量和增量两个角度对突发冲击反弹力进行表述,反弹力的过程有三个阶段:

  1、冲击阶段

  2、重建阶段

  3、平衡阶段

  二、危机产生机制:突发冲击反弹力视角。

  1、突发冲击是否必然会引起危机。

  2、反弹力的大小与危机的发生有无关系。

  3、冲击通过怎样的机制来引发危机。

  突发冲击只是危机发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尽管危机从重量、数量、规模上来说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从构成的元素来说是两部分:

  一是致灾因子

  二是脆弱性

  危机就是以上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灾因子可能是起源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可以是突然爆发的,也可能是缓慢积累的。根据这样一个特点,我们所要研究的突发冲击就是一种致灾因子,是外界力量推动危机发生的导火索,突发冲击作用出现的时候,脆弱性小的群体或者是系统就会导致突发冲击扩散,并且最终走向危机。

  但必须要说明的是突发冲击只是危机发生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危机是否发生和脆弱性还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脆弱性等于风险性的大小减去反弹力的大小。

  风险性越高,而反弹力越低,脆弱性就越高。我们把脆弱性、风险性、突发冲击反弹力大小的关系就可以用这张表格来定义(PPT图表对照)。

  提高突发冲击反弹力是防范危机的根本手段。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反弹力的大小来减少脆弱性从而防范危机的发生。在防范危机发生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放慢突发冲击的发生;二是增强群体的突发冲击反弹力。大多数的研究都是集中在第一个方面,如何防止突发冲击的发生。我们现在想做第二个方面的研究,如何增强突发冲击反弹力。

  把这样一个思想运用到银行业,很多同学都可以观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全球银行业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在OECD的组织里,大部分银行都遭受到了巨额亏损,银行资产负债表严重失衡,挤兑事件频繁上演。作为OECD的主要成员之一加拿大的银行表现得比较稳健,这样一种怪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我们从加拿大银行这样一个怪现象入手,应用突发冲击反弹力的概念来分析为什么加拿大银行能够比其他国家的银行表现得更好。我们把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融资机构三个变量作为衡量银行业突发冲击反弹力大小的关键变量,这三个变量的定义来看,很容易发现加拿大银行与其他国家银行相比是比较明显的。在我们测定的十大资本充足率最低的银行中市值损失超过85%的有3个,75%到85%的有2个,55%到70%的有1个,同时在十大资本充足率最低的银行中,有4家银行接受了政府资产注入或者资产担保,有2家被并购。

  我们也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三个方面:

  1、银行财务报表结构决定银行在危机中的表现。

  2、使用资本充足率监控银行表现的可靠性远小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以及融资结构。

  3、传统型的商业银行突发冲击反弹力大于全能型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全能化的步骤要谨慎。

  在研究危机应对问题时,人们往往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研究致灾因子和后危机效应上,引入突发冲击反弹力概念以后,我们为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这种视角需要我们关注群体或系统的本身结构,需要通过提高反弹力和去脆弱化的措施来防范危机的发生。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就是如何测度反弹力的大小,以及如何实施去脆弱化和隔离致灾因子。我的发言到这里,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