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国际金融与中国经济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与中国经济”论坛暨《国际金融研究》杂志理事单位年会于2010年3月27日在武汉举行。上图为武汉大学公司金融与银行管理研究所所长黄宪。
黄宪:大家好!原来讨论的是外资银行进来以后对中国会产生的影响,现在来看,中国银行已经走出去了,国外也存在着中国的威胁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经济总体实体影响论。
2、国内银行业竞争力弱,现实环境下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3、国有资产贱卖论。
4、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银行业控制力和国家金融安全的关系。
从正方的观点来看主要是从技术、理念、管理和核心产品帮助中方,快速缩短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从反方的观点来看,利益博弈将使引进外资中方良好意愿落空。
危机前后四件事使该问题争论产生。
1、VISA为什么强烈坚持奥运会村内的所有ATM上不允许出现“中国银联”的标识。这个是个人支付系统控制权的争夺战。个人支付系统是具有战略地位的。
争夺战的开始和战略目标。新中国最早的银行卡是中国银行1985年发行的VISA。2005年底,我国使用以“BIN”号4字开头的VISA标准和品牌的银行卡达2.8亿张,使用5字开头的Master Card标准和品牌的银行卡约1.3亿张,合计4亿多,而以6字开头的中国自主品牌“中国银联”卡仅8600万张。中国开始意识到个人支付系统的战略意义。
其战略目的逐渐暴露,VISA企图在发卡、转接、收单等完整的产业链上将我国的自主品牌挤压出市场,实现对银行卡行业的控制,最终在中国境内建立独立的人民币个人支付系统。在经过一系列的较量之后,中国在2007年5月立法。
2、“境外战役”对国内银行业的作用到底多大?
从管理层的初衷来看,种子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主要目的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国内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2)“股权换技术”。从大部分种子银行的感受来看,这项技术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只能说是中方的一厢情愿。
3、外资银行受到母国经济变化的影响时,会采取不顾及东道国金融稳定性的行为。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大批银行深陷困境。
4、中国进军非洲阿拉伯银行业的战略行动。中国工商银行2008年动用56亿美元购买南非标准银行集团20%股份。
二、跨国银行FDI冻结和假说与实证检验。追随客户假说属于保守和文件型战略。
三、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OLI—PL综合分析。
跨国银行进入的总效应的分析路径,金融效率、金融稳定和金融主权。在效益方面,市场竞争会带来竞争的效益提高,银监会这样的机构一定是总体评价,我们对国外体制时也应该是总体评价。
金融主权借用联合国对经济主权的定义,是控制权、是话语权。“新殖民主义”其主要的控制手段为隐性方式,即凭借经济强使地位,通过掌控制定国际经济组织规则的话语权。
不同背景条件下跨国银行FDI对东道国金融效率的边际影响,一般来讲贡献是正的。当基础比较健全的时候稳定性会高。
四、大国战略利益博弈视角的引进。冷战思维惯性,中国在其发展中必然会遇到来自西方大国更多的阻力,甚至遭遇想象不到的战略陷井。正因为如此,在中国银行业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的研究中,有必要引进大国战略利益博弈思维来分析问题。
五、研究的政策意义。
从长期看,经过市场成熟历练的跨过银行扩张的战略部署是逐步推进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和改革的深化,我国银行竞争力将提升,因而跨国银行FDI的短期与长期效应不一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