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卡特彼勒集团CEO呼吁避免保护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2日 11:2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3月22日上午消息,卡特彼勒集团董事长兼CEO、美国总统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委员欧文斯在今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如果出现大萧条,仅卡特彼勒产业链上大概会有15万到20万就业人口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避免保护主义。

  欧文斯指出,通过大量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发展,他对于未来的两种观点进行了假设。“一个是正常情况的增长,我们认为在正常增长情况下,有75%的可能性经济维持现有状况;而另外25%实现的可能性,就是出现大萧条”。

  欧文斯表示,在这个大萧条情况下最大的单一的风险就是政策上的失误,也就是带来保护主义的政策取向。

  “我们的经济计量模型会说,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大概在3—4年时间里就回到550到600亿销售水平,但是大萧条之后我们三到四年只有350亿销售成果,最后就会留下200—250亿的空间,人力方面代表什么呢?大概会有15万到20万价值链的就业人口受到影响,所以说我们的底线是我们以任何代价必须要避免保护主义。” 欧文斯说。

  他呼吁,“我们必须推动多变贸易,最后中美当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我们需要建设性的合作,不仅仅是为自己利益同时也会为全球经济带来福祉。”(洁琳 发自北京)

  以下是欧文斯演讲实录。

  欧文斯:这个卡车至少是350万美元一台,它的一个轮胎就有普通卡车这么大,但是我们生产产品确实是很广泛系列的东西,我真正想说的是我们卡特彼勒公司对于世界宏观经济的看法。

  过去几年我个人作为经济计量学家,做了大量分析预测未来的发展,我们对于未来的两种观点进行了假设,一个是正常情况的增长,我们认为在正常增长情况下,有75%的现在经济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有很低的通胀,很高的闲置产能,可能有全世界平均最低的利率。同时还有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措施,很多行业我们服务包括能源和矿业行业,他们的产能不够,在未来几年不足以支撑全球增长的需求,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极大的基础设施的需求,世界范围内我们还有大面积城镇化的内容,尤其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有城镇化的需要,而商品的价格也超过了今天投资的门槛。因为供需关系的变化。经济上升时很多设备更新周期还没有完成,这是正常情况的说法。

  另外的可能性,我们称为大萧条的情况,它不是特别高的风险,只有25%实现的可能性,今天早餐会的时候和之前的会议当中也谈到了一些问题,包括需要的OECD国家去杠杆的过程。同时我们还担心各国央行如何退出他们的刺激政策,然后是不是会过早的不成熟的退出这些政策,或者过早的提高利率,如果做的不合适,比如说在商业地产或者是商品价格出现很大下降的话。最大的单一的风险在这个大萧条情况下,就是政策上的失误,也就是带来保护主义的政策取向,与此相联系的话,如果没有的话正常情况增长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二战之后OECD国家的增长,相对来说比较缓慢的,但是在中国和其他的一些新兴市场二战之后的平均增长率却比OECD国家高两到三倍,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实际上衰退是非常可怕。

  之前我们有人说到如何应对衰退,在2008年末的时候雷曼兄弟刚刚倒闭不久,我们的资本市场甚至陷入了停顿,实际上去年我们的资本方面的活动下降了190亿美元的情况,但是在去年我们仍然保持了我们的利润率,我们把资产负债表的状况进行了改善,保证了我们的红利和我们的信用评级。

  同时在我们公司历史上进行了第二年工程方面研发的投资,实际上是第二高的资本投入的年份,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全世界是非常痛苦的经历,但是未来来看这两种可能性如果比较来看,我们的经济计量模型会说。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大概在3—4年时间里就回到550到600亿销售水平,但是大萧条之后我们三到四年只有350亿销售成果,最后就会留下200—250亿的空间,人力方面代表什么呢?大概会有15万到20万价值链的就业人口受到影响,所以说我们的底线是我们以任何代价必须要避免保护主义,我们必须推动多变贸易,最后中国和美国之间当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我们需要建设性的合作,不仅仅是为自己利益同时也会为全球经济带来福祉。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