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振耀:以善治促善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6日 13:16  新浪财经

  倡导“平民慈善”、“以善治促慈善”,呼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竞争力,这是王振耀一直努力的方向。

  尹训宁 王艳华 | 文

  身为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司长,王振耀看起来更像个学者。他会很坦诚地承认,在慈善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我国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快,慈善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行政管理部门的转型也必须面对这些趋势做出调整。

  在经历了“汶川地震”后,王振耀博士于2008年9月开始负责组建并担任司长。上任伊始,一直倡导“平民慈善”、“以善治促慈善”理念,呼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竞争力。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他这样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竞争力

  Q你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否促进企业的竞争力?

  A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首先是积极做慈善的企业信誉得到了保证。在我看来,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部分,对内来说,首先要善待自己的员工,要充满人文关怀。比如万达的王健林,不仅关心自己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而且还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员工进行嘉奖甚至晋升。像万达这样的企业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内部更强大的凝聚力,员工得到了尊重,能不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奉献吗?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个连内部员工都得不到尊重的企业,对外部的消费者能尊重吗?这样的企业到底能有多少的尊重可言?

  因此,我一直坚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真正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企业,才具有真正可持续的竞争力,这两者存在很大的正相关性。

  Q目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A上面说到企业对内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关键是企业对外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这是因为企业本身应该更多地展现一些外部责任,外部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泛,特别是国外大企业已经把承担社会责任与开拓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和企业战略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企业在承担外部社会责任方面,我觉得整体上还是缺乏专业性,这就造成效果差。我觉得不是企业理念有问题,而是我国目前是经济、社会、法律等急速发展,维持企业的社会责任热情需要专业化。

  比如国外企业有专门主管社会责任的副总甚至有专门的社会责任部门。可不要小瞧这样一个专门部门的设置,如果缺乏这样一个重要的部门,企业很可能不会参与到整个社会的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不会感受到社会对于企业品牌、质量以及企业的服务的需求;而如果有这样的专业部门,就会有专业人士研究社会对企业的多种服务哪些有需求,资助哪些项目会与企业经营范围相关,这样会使社会感觉到企业的正面形象,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

  第二个就是缺乏专门的资金来进行社会责任相关项目的拓展。国际上的大企业一般会设置基金会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而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比较缺乏。当然,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以及政策、法律的普及程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理念有关系,不知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是与企业发展、健康运转是有机的整体。

  第三,国际大企业有专门的部门、资金等来做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让企业内部的员工参与到各类对外的社会责任项目中,这本身也成为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制度性的框架,企业也更容易持续坚持社会责任项目。从而企业不仅收获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成果,而且收获了更大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一定会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Q就我国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和方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A第一,企业内部的这种治理机制要加强,需要设置专业的部门主管社会责任。企业首先要在员工内部实行社会责任,企业第一位置就是要善待员工、尊重员工、开发员工、员工的价值是对企业而言无疑是第一位的。此外,企业要把社会责任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安排专门的部门进行研究、开发社会责任项目,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

  第二,我建议凡是大型企业,都应该学习一些现代的社会责任理念,成立专项的基金,进而成立基金会,通过现代的运作规则和理念来操作社会责任项目;

  第三,我建议要密切结合企业的竞争战略,来开拓各种各样的社会责任项目,将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项目融合为竞争力,融合到企业竞争战略中,这样企业才会有真正地改进,否则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要走得路还很长。

  Q不可否认,企业即使承担社会责任,可能也会存在自己的“私心”,也可能会引起公众的非议,因此,企业在“私心”与“公心”之间也面临很多困惑和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比如说像刚才你说的,陈发树、陈光标等等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多争议,就像这种事情,你怎么看?

  A我觉得是这样,一方面谈到这个问题,对社会上来说,还是要力推“以善治促慈善”的理念,我认为企业做慈善,不应该说企业无私心,因为公和私这是一种传统的两极分法。我觉得要求一个慈善家说完全没有一点私心,这是一种传统慈善的理念。现代慈善称之为企业公民,慈善家也是公民,有权力要求一定的利益。

  咱们几千年文化传统中有一种两极思维,一上来就是好坏公私。我要强调的是企业决定做慈善或者承担社会责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有私心的。什么私心?企业家想把企业办得更好,赚更多的钱,这是私心,但是这种私心,应该说也是公心,因为这让更多的老百姓,或者是更多的消费者受惠。同时,企业在做慈善的过程中,企业精神文化精神得到改变了,得到整个升华了,我觉得这是对社会非常好的。

  在这种时候,我觉得完全的用传统意义上的“公心”和“私心”来辨别一个企业,比如辨别比尔·盖茨的这种精神,说是公还是有私,我觉得既有公也有私,绝对没有意义上的公和私。

  因此,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不能简单用一个公和私来说,只不过有些企业做得很隐蔽,很专业;有些企业做得太生硬,还没掌握承担社会责任的技巧。

  Q企业在做慈善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政府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的?

  A汶川地震后,民众极大的慈善热情被激发,慈善理念深入人心。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慈善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还比较落后,即慈善家和慈善工作者的水平,还落后于社会的慈善热情。目前这个阶段,是极需要政府的政策调整,也需要慈善工作者,尽快提高对慈善管理的熟练化、专业化程度。当前慈善工作者和特别事关慈善行政管理的部门,现在要尽快转型,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不然社会已经非常焦虑了。

  目前,在慈善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我国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快,慈善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行政管理部门的转型也是面对这些趋势必然的调整。

  在汶川地震中,其实也反映出慈善组织制度不完善、法律体制不健全等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说明政府的公共服务离老百姓的需求还差得远。我做司长这些年,一直在思考行政管理工作还有哪些方面有改进的空间。

  比如在慈善项目、慈善组织等方面,就需要政府来引导、培训,现在这方面还不够,这就是说有改进的空间。关于政府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方面,我自己天天也在自我检讨。

  倡导“全民慈善”与“以善治促慈善”

  Q您一直倡导“平民慈善”与“以善治促慈善”,其内涵是什么?

  A所谓“平民慈善”,一方面是指单个平民的力量看起来很弱小,但是平民数量众多,团结、累积起来力量将是无比强大。我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捐助10元钱,就是130亿元,每个人达到100元的捐助额时,就是1300亿元,这对于任何一个富人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捐款数量。因此,做慈善,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少数富人的身上,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平民参与,只有这样,在全社会才能树立良好的慈善氛围;再者,平民还有一种特别的力量,比如义工、志愿者等等,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组成。

  另一方面,富人也应该以平民的心态来参与慈善。不能以捐款多少来论英雄,捐款的价值从理念上来说是一致的,不要以为比平民地位还要高,而是需要平民的心态,因为慈善的品质是平民化的。所以我希望提倡平民慈善的理念,也希望很多富人像平民一样扎扎实实的做慈善。

  所谓“以善治促慈善”,其本质是以善的态度来促进慈善的发展。目前,社会上有一种非常不好的苗头,就是不能容忍做慈善的人身上存在缺点,对做慈善的人要求过分苛刻。 “以善治促慈善”就是要求每个人以非常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做慈善人的缺点。

  反过来说,如果用绝对的善恶来看待社会,就造成很可能没人敢做善事,一做善事就要求他完美无暇,不犯错误,无形中会对他压力会非常大。只有以非常宽容的心态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来做慈善,这是支撑一个全民慈善的基本理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