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VC与PE论坛-未来商业机会发言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8日 16:46  新浪财经
VC与PE论坛-未来商业机会发言实录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年会于2010年2月26日-3月1日召开,主题为:亚布力10年—企业家思想力。图为VC与PE论坛:未来商业机会。 梁斌摄

  新浪财经讯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年会于2010年2月26日-3月1日召开,主题为:亚布力10年—企业家思想力。以下为VC与PE论坛-未来商业机会发言实录:   

  谢祖墀:各位下午好,非常欢迎各位参加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的题目是“未来的商业机会”,我姓谢,很抱歉,我是香港人,普通话讲得不是很好,虽然回国已经将近二十年,但是普通话仍然是港式普通话,如果有什么地方讲得不清楚,希望各位原谅。

  今天的论坛是1:30到3:00,总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可以就这个话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

  今天到场的贵宾应该说都是中国金融界的精英人物,有几位我也比较熟,今天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听听他们的宝贵意见,同时也希望留给大家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讨论。

  下面第一个想问各位嘉宾的问题是:中国的VC以及PE将要面临的一系列发展机会,尤其是在未来五到十年,你觉得全球或者在中国格局的变化,以及这种格局变化会给我们PE或者VC行业的同仁们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请各位用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回答这个问题。

  陈宏:我认为整个中国风险投资中,VC和PE这两个行业真正起来是在2004年以后,像以前有一些比较早的基金,这几家主要是以外资为主的资金来源,而人民币基金国内当时有三百多家,那些都属于几千万人民币,很多都是炒股,房地产,那样的环境非常不成熟,到今天为止,大家都知道,中国整个风险投资基金已经有几百家左右,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得非常迅速,所以整个行业中,虽然是新的基金,但是管理都是十几亿以上,我最早在硅谷,硅谷是美国风险投资之都,相比来讲,中国的风险投资资金的融资速度和投下去的规模,我觉得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外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基金开始崛起,包括90亿的人民币基金,也是十几亿基金也做得非常好,所以在这个环境下,我觉得虽然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在过去的很多年发展非常非常快,但是在整个行业来讲,我还是认为属于小学生的角色。所以在中国接下来的十年中,本身自己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包括现在看到的对冲基金也开始进入中国,包括以外国基金投资中国公司为主要方向的海外上市公司逐渐使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改变,所以我还是认为下面五到十年之中绝对是整个中国风险私募基金,包括对冲基金发展的非常大的方向。第二个我感觉到的,本土团队在这些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2003年的时候,这些基金都比较小,我想沈南鹏虽然打着国际的品牌,但完全是本土的基金,像塞佛,像鼎辉,这样很多好的中国基金出现以后,我的预测是,他们慢慢的可能会走向世界。怎样走向世界呢?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发展的重大趋势所在,第一个趋势就是以中国企业走向国际,以中投为例,而且民间的资本也在走向世界。第二点我们感觉到的是,中国企业除了上市以外,并购这个行业又变成了一个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他们所推出的另外的机构和方式,这种方式对投资者来说,在这种环境下这样的趋势我觉得也是这样的,大的方向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强,像现在互联网行业,腾讯已经达到了四百亿美金的市值,阿里巴巴有几家公司,其中一个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一百亿美元的市值,百度已经有一百六十亿美金的市值了,所以在这个方面,再加上我们一些别的,这些企业游戏越做越大的时候,新的企业也要进行竞争,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并购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VC还有寻找的另外一个并购,加上中小板的上市给人民币基金提供了一个机会,很多企业投在中国国内,整体来讲下面十年,我们在这个行业里感觉到是一个非常期望和期待的行业。

  汪潮涌:我想补充一下,刚才陈宏讲了一个趋势,中国VC发展的历程,经历过启蒙期、培育期、发展期,我觉得我们现在是处于发展期,启蒙期其实很早,从80年代中期,中国中创成立的时候就是中国的VC产业的苗头,只不过当时中国没有这种通道,致使他们夭折了,后来到了90年代末又一批启蒙者起来了,这个时候包括1999年成立,包括深创新投1999年成立,当时是为了准备2005年底和2001年准备要推出创业板,所以当时中国一夜之间起了50多家形形色色的创投公司,这次创业板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次中小板的推出为中国的VC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所以这是一个发展期,作为PE来讲,我觉得十五年前当首席代表的时候,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投资项目就是平安保险,当时和高盛一起投了5400万美金到平安保险,今天15年过去了,平安保险已经是拥有几千亿市值的公司,如果把银行、证券、保险加起来有上万亿,中金公司正式成立以后投了42.5%的股权,这也是战略性的PE投资,那时进入中国的PE投资以国际大型的财团、投资银行为主,后来像独立的华平、凯雷等等陆续进来,真正的PE也是五年前刚刚进入中国,他们以前在一直观望,以前国际上大的PE以为中国缺乏两样因素,大的PE进不来,以为池子不够大,大鱼进不来,认为你的项目和规模不够大,要的钱不够多,一个亿两个亿美金就算是很多钱了,还有就是你的退出通道没有大的回报,后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等大的国企海外上市,给PE提供的机会都是30亿美金,40亿美金,带来的回报都是一百亿美金以上,凯雷在中国,大家知道徐工失败,但是他们投资的太平洋保险,4亿美金进去,14亿美金出来,这样的话,国际的大的PE五一下子看到中国,原来中国的市场还是大有可为,有容量,作为VC来讲,像宏山也是2004年进入中国,以前他们觉得中国没有这么高回报的公司,像我们在美国投的雅虎,Google,刚才陈宏讲的这些例子证明中国的VC和PE同样可以超过美国硅谷的回报,当时我们投百度,作为这种规模的回报和倍数的回报,双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VC和PE产业现在处于黄金的发展时期,谢谢!

  谢祖墀:汪总也非常关注发展的拐点,江总的看法怎么样?

  曾之杰:如果到了一万美金,基本上中国的GDP总量就是和美国差不多,或者超过美国,在这么一个大的过程中,资本投入实际上是很关键的,这样机会就很大,但是另一方面,这个行业中国的历史也并不长,像我原来大概是1991年进来的,现在基本上老的团队基本上已经退休了,现在本土的成长起来了,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这两年整个基金行业的格局都在变,新的人民币基金,和现在追求人民币基金的背景大部分是国有,或者以社保在后面,这个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中国的人民币基金能够到90亿人民币,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毕竟还是有这种,作为一个生态链来讲,民间的融资渠道,真正多元化的格局其实还是没有形成,所以你要是让我来说,机会肯定和挑战是并存的。五

  谢祖墀:你觉得那种竞争的程度会不会越来越激烈,会不会影响到基金行业的发展?

  曾之杰:竞争肯定会存在的,而且会影响到这个行业的格局,大家可以感觉到在这个行业的氛围。

  丁健:我终究不是经济学家,无法作出宏观的预测,我是从其他角度去看,因为我本身也做过企业,投资哲学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头脑过度的固定,一定要开放,要让更多新的想法能够出来,但是我感觉到的,刚才讲到了中国存在着很多的机会,我们也感觉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中国的很多的项目,我们看到的,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原创技术的还是少之又少,在硅谷做VC做投资还是不一样,他们的投资很大的比例在这个方面,一方面当然是跟中国的整体的科研机构,这方面的机制有跟大的关系,另外也是跟国内的整个创业的心态也有关系,追求短平快,想超过别人很快的赚到钱,当然这个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很多时候对于企业实际上在创业过程中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的过程,让很多的创业者在这方面发展,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有很强的实力,也在想往创新方面转型,其实另外一个可以看的地方就是怎样把国外的一些现成的技术拿到中国,和我们自己这方面结合在一起,能够真的在一些领域可以有所突破,利用中国的市场机会和国外的技术进行结合,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来讲的话,我们看到的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一些,如果中国下一步要在VC行业和早期的高科技的发展方面能够真正走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这个目标的话,要花很大的力气,同时也是在这方面孕育着非常多的机会,给很多的企业能够早日给别人当廉价劳动力,从这样的格局中跳出来变成一个真正的,更多的以IP为基础的,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这样的新型企业,我觉得这是我们的机会。

  刚才也讲到,PE市场在中国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点,就拿我们今天在这里开会为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滑雪,我记得有一次在美国听过一次讲座,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位经济学家,他总结美国几十年的发展,在二战后的发展,他觉得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追求,其实可能讲得太宏观了,但是我认为,任何程度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已经反映出来了一部分,其实某种程度上就反映出了大家的期望值,但是我觉得在这些领域,其实有很多很多涉及到每一行每一业的,中国在这些方面会有非常大的机会。

  谢祖墀:丁总您也讲到了另外一个拐点,就是人的生活方式,随着财富的增长,生活的方式也有很大的改变,也会提供很多新的机会给我们。

  丁健:没错,而且还有另外一点,当互联网出现之后也使得中国在很多方面和其他国家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我们看到在某些方面还比很多发达国家冲在更前面,前一段时间美国的电信公司,中国是发达国家,他们是发展中国家,这也反映出我们在很多领域不仅仅是有追赶别人的机会,还有很多领先别人,有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谢祖墀:谢谢,沈总,您在中国进行过很多轰轰烈烈的事业,很多年轻人都把您作为偶像,您在这些方面的看法是什么?

  沈南鹏:刚才各位已经回答了很多问我就回答两点,刚才各位谈到了人民币基金的问题,这个可能是过去几年包括未来很多年的做VC、PE市场最大的变化,以前基本上是做美元基金,现在人民币基金的崛起应该说是一个现实情况,我们看看去年的排名,前十名里面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本土的基金,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我感觉作为这个行业的参与者,从人数来讲可能发现170、160都是美元基金的人,在座的都是,当然我们也有人民币基金,我感觉我们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有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从方法论上面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且我们的基金在两年以前成立,感觉两年之内学习了很多的东西,因为国内的方法,包括法律的框架,包括会计的一些框架,包括上市的过程,跟海外是完全不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年前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小学生开始学习,现在经过了一个学习曲线,但是同时我认为,倒不是不谦虚,我感觉我们的方法上还是海外基金有很多可取之处,所以我想未来几年里,人民币和美元基金哪个领域的发展会更快,当然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国内的A股市场,当然国内A股市场很多人有各种意见,认为这个市场还是一个带有一定泡沫的市场,但是我想有千百人交易这个市场,我们就应该承认它的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我们应该了解这个市场有内在的规律,为什么中国的本土企业PE要远远超过海外,我们应该在接受这个事实的基础上去了解它的内在原因,其实作为中国的中小企业选择在国内市场上市非常正常,我开始工作之后的第一份Job就是拉美股票和债务组,我当时看巴西和墨西哥的股票,当时拉美五个国家里也就是10家国家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没有很多公司到纽约和纳斯达克上市,但是中国的话,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一大堆企业,都是在香港和美国上市,其实这个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你是中国移动,没有办法,两百亿、三百亿的融资,只能去美国,但是在国内完全可以消化,而且又是一个本土市场的话,确实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讲应该是一个很战略的选择,这个可能是未来十年特别有意思的一个话题。

  另外刚刚丁健也讲到中国投资关注的IT方面少一点,其实放在一个大的图片里,我感觉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投资可能有一种说法叫做PE化,很多人愿意承担增长力投资,感觉增长力投资很容易做,所以大家感觉工作比较简单,其实我认为很有价值的一份工作确实应该是投早期的企业,对于一个产业来讲其实是有重大意义的,一定要在早期去扶持一些企业,在欧美的话非常重要的,像Google,思科,包括宏山的成功,就是在他们初期的时候投资,但是这个工作是很艰苦的,我感觉投资早期企业都很累,但是做PE投资投资之后就等着上市,确实相对来说容易一点,但是需要我们这个行业总体来说做努力,往早期移,这样的机会就会来了,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可能至少有一半以上不是投IP风险的,在美国风险投资和中国,我个人感觉是很不一样的,他们是投产品的,存在的是技术风险,但是在我们中国其实有相当部分的情况下是在投资Execution(执行),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还是会这样,但是不排除有些带有独创IP,独创技术的公司需要去关注。谢谢。

  谢祖墀:关于第一个问题,应该说各位对未来的VC以及PE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而且也看到了一些市场上的基本改变,我是昨天到亚布力的,不知道各位嘉宾想听什么,应该说在我这种非正式的访谈里,很多企业家对于在什么行业,什么领域里投,哪些领域,哪些行业你们觉得未来五到十年是最有机会,最有吸引力的,应该说在我们非正式的访谈里得到最终的要求,我想可不可以请各位嘉宾说一下,从你们的角度来讲,在你们的基金,在你们的应用里,你们觉得未来哪些行业,哪些领域机会是特别好的,我们先从曾总那边开始。

  曾之杰:因为我们的基金也是比较新的,09年成立之后花了很多时间,半年都没有动,想着下一个大的浪潮是什么,实际上整个美国,从90年代那个比较大的浪潮,其实就是IT,从软件、硬件、半导体,其实我们在想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浪潮,我们自己归纳起来就是恐怕新能源,包括很多清洁技术上虽然会很辛苦,但是机会肯定是存在的,随着我们很多人对于气侯变暖的说法肯定是持怀疑态度,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想迟早会有一个法律框架来限制,包括像中国,怎样把能源转化为比较有效的,用比较清洁的方式来转换,这里本身是一个巨大商机,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花了很多的力气。另外一方面,其实我们自己也比较偏好能源,其实我和老沈前几年投资了中国专门做蔬菜的公司,今年也应该有机会在美国上市,其实中国的农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效率非常低,大概18亿人民币,几亿农民平均每个人几亩地,这样的话农产品不管从安全来讲还是竞争力将来都是问题,中国的农产品市场还是会开放的,农村其实在很多地方大家已经看到了这种现象,年轻人都往城市走,包括去年整个三聚氰氨的问题原因都是农业没有产业化,所以我们自己花了很多时间来看,其实反过来看真的不如传统新能源的东西,因为中国的农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土地所有制的问题,牵扯到地方方方面面的东西,我们看了整个产业链,从刚开始的农药和化肥开始,很遗憾的,作为我们基金大概一年过去了,我们的农业项目其实还是没有抓到机会,我们看了很多,但是真正没有机会投下去,今后几年,我觉得那种模式在中国内地不太可复制,这是我自己的结论,所以这是我们的想法,作为我们的基金来讲我觉得还是希望抓住下一个大浪。

  汪潮涌:关于未来如何投资我讲三点,第一是模式问题,第二是趋势问题,第三是案例。

  关于模式问题,我想不用多说,大家已经看到,从过去在中国成功的那些企业的案例背后看到一种非常成功和成熟的模式,VC+创业者+资本市场早就了马云、张朝阳、李彦宏这一批高科技企业的富豪,在PE领域里有蒙牛、汇源、达能等等,造就了中国传统行业的富豪和成熟企业家,这个模式还会继续行之有效,只不过是国际资本,国外市场变成国内资本市场,我觉得这个模式还是会行之有效,持续很多年的,所以我们的模式不会变,我们有人民币基金,我们有境外基金,根据企业家本身的特点,他们在海外上市,他们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们的资金需求是人民币还是外资,决定人民币资金投还是外币资金投,关于投资趋势,我觉得过去十年和今后的十年没有太大的变化,所有趋势的投资论,我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产生的机会分为七大趋势,第一是全球化的趋势,这个趋势不用多说,我们刚才讲的中信通讯这些国内一流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现在已经是在全球攻城略地,已经把美国的很多企业打得落花流水,华为现在还没有上市,华为要不要融资,跟不跟PE结合,这个是后话,比如最近中信通讯做原器件配套,他们是创业市场,所以全球化的趋势还会带动很多的中国企业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里,中国的隐性冠军还有很多,所以这些企业值得我们投,还有一个是数字化的趋势,我们互联网已经投了十多年,现在已经变成了比较成熟的行业,传统的行业,没有什么创新的可以让我们投,但是很多比如物联网像去年炒的比较热的概念,还有其他细分市场里的一些机会,数字化的趋势还会大行其道,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等。第三是城镇化的趋势,这个趋势带来的产业链比较长,比如说房地产、装修、环保、城市公用设施等等,因为城镇化的趋势将会主动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三十年。第四个趋势就是文明化的趋势,刚才丁健也讲到,生活质量,我们对于文明,对于生活文明化的追求,教育、健康、娱乐、旅行,这些都是文明的前提下带来的机会,比如我们的华谊兄弟,人要美,人要娱乐,这些生活质量、生活、教育、健康,这些都是为老龄化的社会做准备,国退民进,大家楼下正在讨论,但是在很多领域里还是会有民营化的趋势,充分竞争的领域里还有很多的机会。第六个趋势,整合化的趋势,在很多传统的行业里,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连锁加盟,零售领域里创造了很多像深加工,本来是传统的商业模式,这种比比皆是,都是由创新连锁加盟带来的规模化和回报,最后就是低碳化的趋势,绿色竞争,最近我们投了一个做汽车电池的,是国内做汽车电池里的前三名,这个公司我们在主题演讲里施耐德总裁已经讲过,全球到2020年都会换成电动汽车,基本上在电动公交车上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们的投资企业现在为公共汽车配电池组,根本忙不过来,订单做不过来,政府补贴一辆大巴补贴60万,这个在早期这个市场可能就起来了,而且国家电网公司都在做充电站,这样的话,整个产业在呼之欲出,比亚迪为什么有这么多?虽然还是一个混合的阶段,但是由于这个概念已经被资本市场提前消化了,所以这些机会比比皆是,我们其他的案例我们的PE,比如说我们主要是投海外的资源企业,为中国的海外囤积资源,我们很多的中国企业,还有我们的基金、机构都会为国家配合中投,配合大型的国企到海外进行投资,收购兼并。

  陈宏:刚才讲得非常好,我也非常赞同,其实每个VC,私募股权基金都是一大堆人在研究,看了很多案子最后才开始进行投资,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个趋势其实就是,私募投资和VC投资是有一个大的形式在投的,美国的经济体和中国比较接近,所以美国可以用来模仿,所以最早的时候,像泰康人寿,到底能不能运气好,随着大风建立一个非常大的企业,像中国的很多企业,包括阿里巴巴,包括腾讯、百度,像腾讯是创造了自己的模式,但是百度因为美国有Google,美国有雅虎,中国有新浪,这种简单的模式,而不是纯粹的追求美国的创新模式,其实很多中国企业做得非常好,中国早期纯粹追求技术创新的企业,大部分做得都不怎么样,有很长一段时间,风险投资是避免看这样的企业,道理很简单,美国的GDP已经发展到基本上不太动了,你要赚大钱就要去冒险,就要去创新才能起来,而中国是以应用型产生的行业,非常非常之多,你不要太关注技术,关注你所在的行业的发展方向,关注你本身自己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把它执行好,就起来了,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过去的很多年,风险投资比较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中国的人口又是一个好的数字,在新加坡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这是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所学的,另外大家也是跟着中国政府的政策在走,中国政府在执行的时候,执行力还是很强的,五年计划就知道了,一旦政府在推动一个特别大的行业的时候,基本上会产生一些就业机会,但是如果没有私募股权的这种方式,只是易贸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讲,在飞速发展的行业里基本上很难创造很大的公司,因为你要用自己赚来的钱进行投资比较困难,这个时候为什么过去的风险投资在进入风险,在互联网的行业的时候能够很快的把很多的企业做起来?其实我们看过中国很多竞争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都没有做起来,还有一个比它大很多的,人家五千万的营业额,一千万的净利润,那个CEO就不愿意去融资,总觉得一融资就把自己稀释了,到最后你变成行业第一名的时候第二名很难追上,因为很多互联网行业有一个大的通吃,几个大的公司,讲到投资机会,其实有很多的,第一个,在生活,我举现在的例子,几个月前,当时因为要投亚布力,你觉得滑雪,中国人越来越爱滑雪,可能冬奥会做得不错,有了他们的投资以后,要解决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解决为什么亚布力以前外国企业做不好,中国企业能够做好的原因,就是解决交通问题,如果解决好了交通的问题,大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滑雪,其实很快就解决了很多运营困难的问题,如果运气好,人民的花消越来越多,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有可能在一个低成本的投资企业,非常折价的买来一些资产,这可能就是私募股权的各种投资方式,这是大家在消费品发展的时候,可能很多东西需要动脑筋,第二个就是英雄所见略同,我觉得就是数字化的问题,其实过去很多人投了电影、电视剧、制片公司都是亏钱的,为什么?因为没有版权保护,那么有两种解决版权保护的方式,一种是像盛大的,不卖单体软件,以运营来解决的,就没有办法跳过我,第二,做电视剧以前是很难赚钱的,大家现在有钱开始消费了,这两年在深圳的时候骂我们互联网界的朋友们,我随便弄一个电影,在互联网花了那么多的精力,但是去年涨的最快的是什么?是电视剧在互联网上的版权,涨了十倍,以前一个电视剧一级卖三千块,现在已经飙到三四万,基本上已经追上中央电视台给的价钱了,况且有那么多互联网的公司,手里握有巨大的现金,实际上各位看的话,在整个投资方向上看,运气等等各方面都很重要,大的方向大家一定不要较劲,否则再投资也是亏损的,时机不到,为什么消费品大家讲了这么多?从顶上来讲,中国要保证GDP涨8%,过去是从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得到的,这种非常不可具有持续性,你要解决问题,就要增加消费,今年和去年增加了15%,这个还不够,消费品在中国的GDP占了30%,如果消费品能够达到13%、14%,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很聪明的投资者,你基本上站在年增长率25%的行业里去,中国和别的不太一样,实际上在城市里的增长比农村还要大,只要方向看准,政策跟对,自己聪明,执行力好,企业的团队非常重要,得到回报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中国接下来的十年还是非常看好的。

  谢祖墀:您提到一点,中国企业起来的时候都是以一种模仿的方式,看到美国的Basis  Model就开始模仿,是不是只有中国是这样?还有其他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吗?从美国或者其他的国家,把这种模式透过来在本土发展?

  陈宏:我觉得像印度这种大国特别多,但是由于一些背景,没有这样的产业,等他们有足够的基础可以发展这些产业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模仿,如果小的国家没有办法模仿,因为你的用户群不够,研发的成本没法摊销在每个用户上,所以就是亏本的,在中国可能就是赚钱。

  沈南鹏:基本上到我这里就都讲完了,我简单补充一下,命题是投资机会,因为我们每个基金都有自己所谓的专注的地方,但是其实放在大的视野里来讲,有时不是我们基金投资的重点,但是确实是在整个经济生活当中很重要,而且也是重要的投资机会,在座的可能没有从事房地产投资的,但是房地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行业,到中国去年GDP五的贡献是多少,但是我相信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矿业也是中国非常非常重要的行业,不光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哪怕在国内,矿业的发展,资源类的发展其实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对于基金来讲的话,我感觉最后可能只是刚刚讲了这么大的行业,包括金融服务业,陈总的泰康人寿这么成功,但是这次金融服务里没有典型代表,在座的可能很少有人投资金融服务业,那个需要较大的资金,但是这个并不要紧,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所谓的关注点,选择自己特殊认识的行业。第二,刚刚的话题是什么样的国家可以延续美国的话题,其实应该这样讲,有什么样的国家可以模仿中国?印度可能不是在模仿美国,有的地方可能是在模仿中国,这个不是说大话,在有些行业里,比如外包行业,我们可以向印度学习,但是我们经常和印度基金交流,我们发现中国的很多模式,包括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包括我们再看到一些新经济的所谓的商业模式,有很多都是印度的一些基金来借鉴我们的经验,比如中国的互联网在多个服务业行业,包括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其实中国都走在这些国家的前面,因为中国也好、印度也好,美国也好,都有一个巨大的活力市场,所以造成这样的福利消费有一个巨大的成长机会,另外我们对比印度,我们总体来讲感到是非常幸运的,在中国即使建设非常好,确实得益于我们政府的努力,其实我们在消费行业里投资了很多企业,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变革,我们在旅游行业曾经在印度做过一个调查,关键是基础设施成长的速度太慢了,旅游业可能和基础建设不是直接挂钩的,但是确实如果是机场的建设,比如道路建设如果没有马上跟上,如果要三年才能把一个简单的路程修起来,显然旅游业就受到影响了,如果你是做旅游服务业的企业,你都会受到影响,这一点在中国确实提供了不管是民营经济还是国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就是我们国家在基础建设上面的一个良好的投资力度。

  丁健:从一开始谢总征求了很多意见,我想到什么样的人关心这个问题,不外乎是三类,一类是本身做投资的专业人士,第二类可能是企业自己想在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到底往哪个方向延伸,第三类可能是自己挣了很多钱的企业家,觉得我这个钱要保持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钱投在哪里,当然不外乎就是这三类,可能第一类的人,听完他们讲的可能会有所收获,其他的我建议千万不要因为听完这个就投这几个领域,为什么这么讲?我觉得怎么投比投什么更重要,怎么投呢?特别是做企业本身,企业第一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有很强的企业文化,第三,它的团队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做事情也有很强的惯性成分在里面,任何一个企业要做扩展和投资的时候要非常慎重,不是简单的说从哪里赚钱,而是首先要从企业的竞争力角度,首先要请你熟悉,第二是你的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你的企业文化能够适合和促进它的发展,能够用杠杆作用,能够有协同作用的,才是你真正要发展的,而并不是VC的领域,所以这些方面来讲,你们要有独特的视角,其实你们应该比我们更有独特的视角,因为你们是在第一线摸爬滚打,但是,你自己往往又有局限性,有两个局限性,第一是时间上的局限性,你在忙着自己的运作,所以你没有办法什么都管,第二是视野和经济上的局限性,你的背景和经验让你只能局限于很窄的一点,陈总刚才可能都讲了,你要引进VC,引进PE,引进专业的咨询公司,借助他们的大脑,借助他们的眼界,像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我们要戴眼镜,其实这个时候就可以让自己上一层了,并不是这样的过程中你就会失控,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我们滑雪,你肯定要受伤,但是如果有教练告诉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下来,你会少走很多捷径,这是第二个,就是怎样去投资,怎样去扩展,如果你属于第三类人,那么你更要慎重,我建议真的是一定要找专业的基金,哪怕钱多了,自己可以搞一个基金,像我们在国外有很多我们都知道的,我们有很多Family基金,都是自己家族的钱专门找一个人,当然他们的家族很幸运,自己就有一个专业的人,如果没有,你可以找一个专业的经理,什么都不管,就管你家的钱,你可以找你信任的来学,我看到太多的企业家,原来的企业做得很好,现在问他干什么呢?他现在就在想怎么管我的钱,这个是风险很大的事情,怎么才能专业化的把这个钱管好,所以他们都讲完了,逼着我讲得其他方面的角度。

  谢祖墀:谢谢丁总,您对我访谈的对象分析得比较好,知道他们心里想听什么,我觉得您讲得很对,基金除了投什么以外,如何去投,而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里如何在关键的时候寻找一些专业的机构,无论是PE、VC,基金公司,这些都是很专业的第三方的机构,应该说对于许多中国的企业的发展来讲应该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今天的讲座我有几个问题给嘉宾,但是现在时间不允许,那么请台下的嘉宾向台上的嘉宾提问,你们就不需要按照顺序了。

  提问:我是重庆从事房地产的,我想问问沈总,你说你们那里没有投房地产的,我想问问为什么?

  沈南鹏:房地产这个行业其实不是那么容易来投资的,我是在宜居董事会上面的,他们也有一个房地产基金,这个可以说是有利可图的,而且全世界从资产回报来讲几乎每个地方都是把房地产作为启动的一部分,但是相对来讲,他们跟我们所谓的产业投资更南一点,因为一个是回报率的问题,我想房地产相对来说在绝大部分市场里是相对比较稳健的,而且可能是以项目型为主,这几年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大型的民营或者国企的房地产公司上市,在项目公司和所谓的产业公司之间其实有的时候很难划清界线,有的公司可能是项目型的,后面接着这一波就没有下一波了,可能有更多的企业需要这种转型,从一个所谓的项目型企业向运营型企业真正打造核心竞争力,这个可能是中国房地产的需要,但是作为资产配置来讲,越来越多的基金已经在关注这个方面。

  提问:这个问题想提给沈南鹏先生,因为您成功的投资了几个旅游行业的案例,我们也是做传统旅游行业的,以旅行社的形式,我想请问您,您对于旅行社的风险投资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是中国旅游网,也是北京旅游网做滑雪和温泉人次最大的企业,现在已经有20万人次,不知道您对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沈南鹏:我不是独家投资人,是创始人,而且我感觉协诚不一定是线上的,是新型服务业企业,也很难划分什么叫传统旅行社,什么是非传统旅行社,呼叫中心在中国有一个广泛的应用,我们现在说电子商务公司,我喜欢用一个词“泛电子商务”,就是呼叫中心和互联网,中国很少有一个互联网公司真正是交易型的,每一单都是通过互联网,没有经过呼叫中心,我们来说泛电子商务更好一点,同样,任何在这个产业里的都会有机会,而且中国旅游行业很大,成长非常快,而且是典型的消费经济升级换代的产物,这个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对来说比较低,怎么做大,怎么做好,第一有一个比较巨大的市场,就像我刚才讲的滑雪,不知道这个机会有多大,还有就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服务,现在是很多新兴经济体成功的最重要的秘诀,中国传统的服务意识比较差,在服务上如果能做的比你的同行有很大的提升,引进一些管理的模式,可能再加上电子商务的现代技术手段就可以进一步提升这个服务了,所以我想IT在现代服务业造成了今天协诚的成功,我想在旅游业还会有别的。

  提问:我是和兴创业的理事,向沈南鹏先生提问,最近人民币基金聚合不是靠人才,有一次在浙江讲课,几百人的班,去了17个亿,有70几个项目让我们看,但是他们确实没有管理人才,刚才丁总讲的应该是请人家,我们现在外资基金的人才,像你这样的著名人才,真到人民币拿机会聚起来的人,你会不会跳出来做中国的基金,这是第一个问题,我想请沈南鹏回答一下。第二我想问问汪潮涌,现在有大量机会组合起来的基金,包括一些地方政府,我们找一帮企业就弄了20亿,能派得出钱来了,但是这些基金在投资机会上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就是他们想投自己的项目,已经优选出了一些项目,像你这样并不是外资基金,是自己的基金,你肯定愿意管,如果对你有一定约束的基金,像你这样的基金管理人会不会去管,所以我想听听两位基金投资人的意见,谢谢!

  汪潮涌:在人民币基金里我确实是一个新兵,我现在特别庆幸的是三年以前做了很多准备,三年以后我们投了七个项目,纯粹是人民币基金,而且基金也不是很大,将近十亿人民币,对于我们来讲感觉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我还是刚才讲的,国内的游戏规则不一样,还是需要去学习这个游戏规则,不要拿海外这套东西来套,美国是这么做的,摩根斯坦利是这样的,这个不行,你要问问国信怎么看这个事情,你要问问国际的会计师事务所怎么样看,我认为我们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确实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你看创业板,好象从数字来讲看上去很容易,两三千万的利润,但是真正每年可以上市的就是那些企业,在这里怎样挑选未来所谓的成功企业,不仅仅是创业上市可以成功,而且是未来五年十年都可以成功,这里还是有一样的海外投资的理念,但是同时又要有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所以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海外我们知道,在中国投资的一些PE有一个挂钩的,蒙牛以前有对赌,在中国就很难做了,中国证监会是不允许的,所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些东西都是海外需要学习的,这是一个过程,但是看长线,看企业的根本面,这些投资里我想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是一样的,我们追求的是建设百年老店的想法,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其实很多投资观念是一样的,谢谢。

  汪潮涌:沈总绕过了一个想问的问题,就是人家要挖你你会不会去,但是回答得非常好,做基金的有很多散钱,中国有钱的,有财富的这些人思维方式应该开始往这个方向走了,就像当年中国来了很多外企,民营企业开始争夺人才,其实投资里人才的争夺更是中国,哪怕你挖不动沈总,把他的合伙人挖去对你来说也非常好。我感觉在投资行业里,作为一个投资者不存在老板,或者为谁打工的问题,这是这个行业最好的方面,作为一个投资者,作为一个集体,就是在给自己打工,但是我们非常欢迎人民币基金,而且我认为GP和LP之间的交流,这个我感觉本身也是很大的挑战,我感觉这是需要发掘的市场,现在有两个机构投资者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社保,这之间的对话,GP需要LP做什么,LP需要GP做什么,我们都需要在未来几年里。

  沈南鹏:在座的各位都是自己在掌控自己的命运,我想从2005年以后进入中国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宏山基金是独立的美元基金,独立的GP,我们就是两个合伙人,我想美元基金,我相信经过十几年的演化,大家都意识到从千里之外判断一个企业家的好坏太难做了,可能越来越多的基金已经变成了本土化,本土化的意义是投资必须有的,就是你的决策必须是本土的,百分之一百的。

  汪潮涌:其实我们关于LP和GP的文化互动的问题,大量的资金,这个行业里并没有丰富经验的人,学习了一些皮毛,其实对投资人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但是明星管理人是挑投资人的,不是你有钱我就愿意给你管。

  提问:陈总你现在是做投行,在座的很多人听过我的课,已经聚集基金的,湖北的钱已经聚了很多了,在你眼里这些人会长成基金管理人吗?

  陈宏:你第一个问题是国内人才能不能起来,实际上在过去的五年之中,五年以前,中国基本上除了特别小的基金的人做过投资以外,基本上很多都没有,大部分都不知道投资,你给他一个机会以后,有一部分人特别聪明,判断力好,他投资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之后这个基金就做起来了,然后下来你这个钱是自己的钱还是要从外面的,第一个基金投完之后能不能融到第二个基金的问题,刚才几个朋友聚到一起,刚好在周边的一些关系拿到了一些案子,投完之后第二、第三、第四期还要一直融,能不能长期的运行下去,这是一个问号,如果过去做得不好,下次再融资的时候就融不到钱,就解散了,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丁健:刚才他们说都是在给自己打工,不是给别人打工,其实在我的概念里每个人都是给别人打工,就是企业家老板也是给某一部分人打工。其实正好说明文化上的反差,在投资界的理念,刚才潮涌讲得非常对,中国有钱的这些人首先学会向美国有钱人学,首先学会怎样去当LP,这样你就知道,怎样让这些人让他给你打工,让他还觉得自己是老板。为什么这些人需要有这种感觉,就是他在投资领域,第一,需要自己的自由度,需要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把很高的智慧,这么多年积累的智慧给你贡献出来,回报才能够平等。

  汪潮涌:两个巨无霸,一个是CIC,一个是社保,出来之后对中国基金行业的地图肯定是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将来这个行业的规则,其实是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包括我自己,我原来是做美元基金过来的,其实希望这两个国家队的LP能够跟国际的规则接轨,毕竟他们两个是中国最大的,会在中国影响到这个行业的格局,你看新加坡的例子就知道,旁边的基金就没有什么特别出类拔萃的,其实刚才李总讲的是非常根本性的问题。

  陈宏:其实很多人对VC这个行业不是特别了解,他帮别人打工,帮自己打工的原因,你管人家的钱,你有各种各样的责任,否则人家也不会相信再给你钱了,VC你就认为这是一个企业,我觉得VC行业和私募股权基金会变得跟公司一样品牌化,特别好的,一流的,会拿到大部分的机会,美国也是这样,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国内目前的企业和品牌已经做起来了。第二,小型基金里会越来越专业化,和做企业一样,你问他阿里巴巴会不会去做房地产,你问李彦宏,他连搜索以外的东西都不愿意做,所以一定要做行业的第一名,这是非常重要的,VC也会变得非常专业化,就这么20个人,你让他什么都懂不太可能,而且房地产基金,就是一个专业的基金,资金量大,专业,有专业知识,另外一点为什么一流的企业,VC和私募会越做越好?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你发现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它的资源特别多,经验特别多,关系网特别多,所以企业拿到之后不单单是一个企业,当地的朋友可以给你一亿人民币,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投资者,它除了一个亿人民币之外,可以带来资源,可以带来管理经验,带来关系等等,导致一个企业为什么比别人成功的可能性大一点。

  提问:陈总刚才说到品牌的问题,所以就是说刚才按照沈南鹏回答的概念,基金这个产业,根本不是公司,就是自由职业者,要是理解成为自由职业者,我可以说,但是我听完陈宏的,我觉得他把实质问题还是说明白了,换句话说,我觉得本质的问题就是宏山实际上是国外的品牌,所有人认为你是国外基金,你是国外基金的分支,但是目前全中国的人民币基金组织起来以后,并不认为应该委托国外的基金去管,他们想变成本土的基金公司,然后变成本土的品牌,肯定要追求这个目的,所以像达晨这样的公司,慢慢做起来就变成了国内的,非常著名的国内基金的品牌,所以我在问的,就是现在国际大品牌,像你这样的人才,当人民币基金越聚越多的时候,会不会跳出这个品牌。

  汪潮涌:达晨挖我们这些人肯定挖不动,因为机制不一样,如果能够遵循国际上的二八,GPLP的关系,我们不存在跳槽的问题,是别人向我们这里靠拢的问题。我和南鹏我们都是90年代中期回国的,已经在国内投资界里摸爬滚打15年了,我觉得我们的经历加上海外十几年经历完全可以PK国内任何一个团队。

  提问:你是个人的品牌。

  汪潮涌:我们不是个人,我们是四十多人。

  提问:你把自己理解为外资基金管理公司?

  汪潮涌:我们既可以做国内项目,也可以做国际项目。

  提问:那你把民族产业抹煞,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汪潮涌:我们这些人是在国内,我们是为国内创造品牌的企业。

  沈南鹏:我们的品牌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宏山和鼎辉是非常成功的,也在向别人学习,人民币基金我们在国内也募集,我们感觉宏山这个品牌一样有一个巨大的效应,一方面说是业绩,另一方面,投资界每个品牌有自己的门道,作为一个全球品牌,它的好处在哪里?说到底就是信息,在投资行业里,我认为人的判断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是最终的差别在哪里?是信息,你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信息就能作出更好的判断,我们感觉在全球的平台上面,我觉得可能比别人有更多更好的信息,这个信息的交流已经不再是单向的了,并不是说美国给别人单向的信息,现在很多情况下是中国给没有很多同事说,中国的无线行业是这样发展的,中国的能源行业是这样发展的,是不是会对美国的投资产生影响?这样的一种信息,是所谓全球化基金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谢祖墀:现在已经是3点钟了,时间已经到了,非常感谢各位的来临,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我觉得我们的讨论还是非常激烈的,也提出很多独特的观点,各位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你们到台下和几位嘉宾继续交流。谢谢各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