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伟民:十二五规划要解决的几个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6日 16:39  新浪财经
杨伟民:十二五规划要解决的几个难题
  2010年2月26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0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杨伟民。(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新浪财经讯2010年2月26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0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十二五’规划:改革与发展新阶段”。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杨伟民。

  杨伟民: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外对中国未来发展特别关注,对“十二五”期待比较多。目前形势下制订一个好规划有一定困难,我讲四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国家发改委。

  第一是如何编订操作性的方案性的,大家认为十一五规划挺好,但是从实施效果看不太理想,现在从结果看4年实施情况,增长可能更多偏向于靠投资,出口拉动。从产业结构上看,本来希望服务业更多带动发展更快,但实际结果工业大大快于服务业。

  从城乡和区域看,城市化十一五规划提了城市化,但目前来看进展不是很理想,主要困难是农民工市民化。另外区域发展方面,行政区域经济还有所强化,十一五规划提出来要建设主体功能区,事实上行政主导的,总的来讲实施效果不理想。

  这里有遭遇金融危机以及体制机制和政策各方面原因,我们作为规划编制,确实有规划本身的问题,比如说规划面面俱到比较传统,当时制订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时候,当时设想按照三级,比如转变发展方式,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回到传统这块,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一块一块切,最后到传统。后面有跟进目标政策,从规划本身有一些问题。

  这次“十二五”规划可能相对于干一些什么事来说,可能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更重要,干什么其实已经很清楚,转变发展方式,城市化等等这些事在几年前都说了很多,有一些事大多数问题上思想上统一,但究竟怎么做可能缺乏研究,缺乏有效的政策。

  我说的是一个规划的写法,“十二五”能不能改善一些,专门就每一个重大的专题和重大问题,比如扩大消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会带出来其他很多方面变化。比如扩大消费,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保障居民收入并增长,从企业来讲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对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这样把重点问题外在,操作起来,可实施性比较强。

  第二个问题,如何确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主要两类,第一类是大家都知道的GDP,为什么提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很多方面,最后还涉及年度指标确定。95计划是确定增长速度8%,最后实际增长8.6%,十五当时确定7,最后实现9.5,十一五确定10.5,目前10%左右,规划指标与实际完成差距比较大,原因很多,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规划体制问题,实际是一个传统与计划经济留下来的一个没有改变的体制,主要问题是地方规划和国家规划归置,这个问题说过多少次,你高他高,你低他低,水涨船高。对国家来讲确定速度实际变成地方确定他那个地区增长速度的一个底线,十五、十一五没有任何一个地区低于7,大多数是高。省里是这样,省里地市州还高,在确定指标的时候,据我知道的肯定要考虑到这样的因素,如果按照可能的确定十一五认为到9%或者8%,地方说这样,还是低点,造成地方规划和国家规划和最后结果差距非常大。

  在“十二五”期间如果还是按照这种方式做,改变不了过去的关系,国家规划出台时间是明年3月份,这之前地方规划由地方人大考虑,如果不改变这种办法,最终的结果“十二五”,无论是“十二五”确定6还是7,地方要高,地方确实能够掌握一定资源,如果你分析会发现,地方确定速度和最后实现速度相对比较接近,证明他有能力实现,这样的话可能“十二五”最后又召开一个比较高涨的速度,转变发展方式回过头来一看,这个问题到底怎么改希望大家深入研究和讨论。

  主要目标还一个问题如何确定约束性指标,十一五规划将目标分两类,一个预期性,一个约束性,目前来看是非常好的创新,当时确定约束性指标涉及到公众利益,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目前执行效果看,整个四一五各个方面目标执行看,就是节能减排两方面最好,原因就是因为作为约束性指标,落实到各个地区,这里有很多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当然是综合指标,甚至可能在原来的COD和二氧化硫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增加指标,这个要研究。

  关于能源消耗的指标可以再考虑再研究,究竟怎么提,而且根据经济形势做一些调整,能源消耗总量和经济挂钩的,不光这个所有和经济挂钩指标都存在,上下共同变动,不是教育投入太少,GDP增长太快,比例下来了。这个指标取决于能源消耗和增长速度两个方面,有一些把工作重点放在加速增长速度,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这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非常明显的,因为那个指标对地方是越好越快,什么叫好?就是能源消耗下来,怎么做,加快速度,结果是相对总量上去。“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二氧化碳减排这样的总指标,在这个时候控制能源消费的总量非常重要,有一些人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能够用能源消费总量代替单位能源消耗,这值得研究,能源总量这么多,看怎么操作。统计是比较清楚比较复杂的事情。

  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加入新的约束限制,开发强度是一个指标,是所有的这个地区建设空间占整个这个区域的比重,包括各种道路等等,目前我们国家总体开发强度不特别高,只有3.5%,我们国家的地形地貌一半以上不适应开发的,比较一些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和日本和法国的巴黎的,我们开发强度比他还高,这两个地区的人均GDP不一样,他们3、4万美元,目前开发强度已经很高了,东莞,深圳包括香港,深圳除了山以外没有什么可开发的,对各地区主要是城市化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指标,有利于开发空间,有利于产业调整,开发面积只有这么多,未来怎么办。比如北京想提高搞服务业,不能再搞服务业。

  第三个问题,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这里我想说两个问题,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我觉得如果没有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说的所有的好处可能都不存在,最后又会变成城市土地的城市化,人口半城市化,提城市化战略在10年前提出来,而且10年城市的变化非常大。如果光是土地的城市化,没有人口城市化,最后走回投资结构,人口带动消费起不来,比如如果从城市人口密度看,从81年到现在,特别是最近10年,所有类型城市人口密度大幅度降低,土地面积越来越大,集中的人口相对没有原来多。

  途径是农民工市民化,使其家庭成员在自愿基础上获得城市居民身份,现在有两种思路,一个是公共服务均等化,还一个保留户籍,总量控制,逐步推进。前一种思路可能比较难,因为建立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比如建学校,深圳有1000多万人口,户籍200多万,给农民工建,要建几百,要保留户籍放宽条件的方式,今年进点,明年进点,用10年解决。

  城市化中还一个问题,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一个争议,国内外经验都证明小城镇只有三类地区可以发展,一个大城市地区,第二是大城市周边郊区,第三只有特定独特资源的地区,最近看一些资料,小城镇的区也在迅速扩大,人口减少,最高的1.48减少到1.38,建地建房人在此,是解决农村问题,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中心,不能作为城市化。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