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挥跨国公司积极作用 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4日 15:37  新浪财经

  王志乐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

  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完全走出危机的一年,也是中国确定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发展蓝图的关键一年。“十二·五”规划将在3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制定。这个规划将指引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金融危机后以及未来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如何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需要进一步利用外资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吸引跨国公司一个重要目标是获取资金,现在我国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许多企业拥有充裕的自有资金,银行则拥有大量的贷款能力。我们还需要通过同跨国公司合作而引进资金吗?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引进跨国公司目的之一是为了引进先进技术,现在我们不少工厂已经有了先进的技术设备,我们正在致力于“自主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建立自己的标准。我们还需要同跨国公司合作引进他们的技术吗?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与跨国公司合作目的之一是为了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现在我们的银行市值超过所有世界著名跨国银行,我们已经有36家大企业进入全球500大排名,我们许多公司都已经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集团管理结构。我们还需要向跨国公司学习企业管理吗?

  一个流行的观点是“引进外资不是越多越好”。那么,究竟引进多少外资为好呢?2007年,美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2712亿美元,2008年为3161亿美元。我国2008年吸纳外商直接投资达到30多年来的高峰,是1083亿美元,也只是美国当年吸纳外资的1/3。美国经济实力最强,为什么还在如此大规模吸引外资?应当看到,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美国实现了在开放中与全球经济的互动,实现了经济资源的优化,保持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引进外资来引进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即使将来我国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也还需要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继续大规模利用外资,通过引进外资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引进外资与全球经济互动发展(见表1)。

  表1       最近2年主要国家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比较

 

引进外资

对外投资

 

2007

2008

2007

2008

美国

2712

3161

3784

3118

日本

225

244

735

1280

德国

564

249

1795

1565

英国

1833

969

2755

1114

中国

835

1083

265

559

  注:根据《世界投资报告》数据整理

  二、调整利用外资的目标

  进一步做好外资工作并不仅仅意味着利用外资数量加大,更重要的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战略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在经济发展各个阶段外资都发挥了积极作用。30年后的今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站在新起点,面对新问题,我们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思路应当转变,我们利用外资的目标应当调整。

  利用外资的目标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如同过去30年一样,未来外资在这三个层面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我们要有清晰准确的目标。

  在宏观经济层面我们应当把利用外资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调整到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很早就启动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不仅自身生产制造绿色产品,而且带动当地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在中国投资的许多跨国公司企业已经是各地低炭经济的模范。只要我们引导得当,跨国公司完全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我国建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经济。

  在中观经济层面我们应当把利用外资促进中国产业发展壮大调整到促进中国产业做强,并且融入全球产业。

  我国产业的进一步做强,必须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吸纳整合全球产业资源。通过引进来利用外资可以参与全球产业的整合,通过走出去主动打造全球价值链也可以参与全球产业的整合。过去30年我国主要通过引进外资参与全球产业的整合。今后我们在吸纳外资中,应当更加注重吸引那些全球产业链高端的项目,例如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物流配送以及运营管理中心等环节。与此同时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延伸和完善自己的价值链,打造全球产业链。

  在微观经济层面我们应当把利用外资促进中国现代企业硬件方面的成长调整到促进中国企业软竞争力的成长。

  应当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企业有了迅速成长,但是从整体看我国企业还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我国企业硬件竞争实力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包括科技创新、全球化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强化企业责任的理念等软竞争力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吸纳外资企业并且与外资企业合作竞争是我国企业提升软竞争力的捷径。我们的应当从引进外资促进中国企业完善企业内的经营管理提升到到促进中国企业完善整个价值链管理和建立全球网络管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