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谷峰: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蓝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5日 15:44  新浪财经
谷峰: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蓝海”
上海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谷峰(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由长江商学院和《首席财务官》主办,长江商学院校友总会和中国CFO百人会承办的“长江-TOP CFO国际财务管理峰会”于2010年1月2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上海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谷峰。

  谷峰:大家下午好,受主办方邀请,给大家讲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我们是财务管理峰会,但新能源汽车现在非常热,总的来说应该说雷声大雨点小,所以这个时段看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也是从财务管理角度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有利于我们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来讲,真实的开辟出一片新能源汽车的蓝海。

  我分四个部分讲,第一主要讲讲新能源汽车的前景,第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概念,第三机遇中的风险和应对,最后有一个总结和思考。大家知道,2009年是整个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也好,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包括中国的汽车行业是超乎所有人预料,中国汽车在09年已经正式超越美国,而且是超越的数字非常多,我们是接近1400万,超越美国将近30%。美国正常的销量在15000万左右,在07、08包括09年是每年下降,09年下降最厉害,只有1000万,他是世界第二。中国应该说现在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即使大家对2010年前景总体感觉不清楚,但汽车行业我们一致认为仍有可能达到1500万辆,这个数字既是美国经济恢复也不可能2010年超越中国,所以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在中国汽车的销量,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第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的共识,汽车销量增长所带来的传统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以及二氧化碳带来的气侯变暖,给汽车长远发展带来了问题。尤其是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大家对全球气候变暖,汽车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大家认为汽车尾气排放要负担一定的责任。但中国的角度来看,一个是尾气排放,第二是对石油依赖度越来越高。同时应该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同时,他们力图寻找新兴产业,能够带动整个国内经济的恢复,这里新能源汽车成为美国政府首选的行业,美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从09年开始给予大力扶持,政府在融资、贷款对美国国内汽车公司,包括美国新兴行业,像A123,去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同时获得了美国政府8亿美元的无息贷款。所以美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寄予厚望。

  汽车工业在美国工业的历史上的发展功不可没,所以美国也不愿意看到汽车工业由于能源、经济下滑对整个国内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不像欧洲,英国已经放弃了汽车工业,而美国汽车对各方面的带动非常巨大。所以他们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振美国工业和经济。

  这里有一张图,全球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了290亿吨,中国是排名第一,达到6018万的排量,而且比08年上升了11%,美国排名第二。世界几个主要的经济体,像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欧洲,大家对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重视,虽然大家有很多争论,但总的认识还是趋于一致,确实要加强对排放和温室效应的管理。

  刚才讲全球的情况,从中国的角度里讲,确实节能减排现在已经被放到国家战略角度,我们这里有两张图表,一个是石油消费预测,蓝柱状图是年消费量,红色的是自给率,到2010年自给率已经低于50%。国际上有一个预测到2015-2020年,自给率只有30%多,进70%的量依赖进口。同时右边的图表是汽车行业,在整个石油消耗里占的比重达幅度增加,如果仍然依赖传统能源的话。2010年超过40%,2020年将接近60%,石油总量的60%是由汽车消耗的。所以汽车应该说对社会经济生活包括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确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不管是汽车行业还是从国家战略角度,包括全球经济恢复的角度来讲,确实成为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确实大家在努力,想开辟一片新能源汽车的蓝海。

  应该说新能源汽车前景非常广阔,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在未来十年里,也就是2020年左右,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占到汽车销量的20%到25%,这里的新能源涵盖更广,包括替代能源等等。我们一般讲的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如果我们以09年全球汽车总销量6200万,正常从2000年以来是7000到7500万。我做了一下测算,总量超过1200万,总产值超过2400亿。另一个角度,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达到700亿,产业前景非常广阔。

  这里介绍一下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里普遍认可的方向,也是不可逆转的。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是什么状况,我这里有一句话,从来没有一个产业像新能源产业一样还在发展就有过剩之嫌。也从来没有一个产业像新能源汽车这样还没有诞生就受到全世界如此关注,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描述非常好,全世界如此关注也是从汽车行业角度讲是始料未及的。国内已经有近20个省要打造新能源基地,但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如果盲目投资应该有潜在的风险。新能源汽车跟传统汽车有很大的差异,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汽车不管是西方的成熟汽车市场还是我们国内新兴市场,主导驱动因素是市场,就是市场有这个需求,厂家去开发、生产,但新能源汽车现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的拉动或者政府的鼓励、政府的政策远超过市场,这点跟传统汽车一个发展过程中很大的不同。当我们决定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时候,必须牢记前面的大前提,跟传统汽车产业发展是非常不一样的方向。

  目前应该说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趋之若鹜,但新能源汽车产业被爆炒的同时,我们要留有一份清晰。目前来看,在2010年北美汽车展上,整个主题仍然是环保、节能、新能源,特别是哥本哈根会议刚刚结束,新能源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但新能源汽车是否真的到了成熟阶段,从北美汽车展的情况来讲,应该说是NO。虽然不少企业大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所以说目前情况看,感觉上还是纸上谈兵,雷声大雨点小。

  有关方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我们讲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正在分散技术和资金,减弱研发和产业,埋下了重复建设、产业过剩、恶性竞争的现象。我们不想看到风电的状况,大家全部投,投了之后对政策的补贴,很多人都是看重政府有补贴,可以获得很多税收各方面的优惠,但产业规模讲,还没有想透。

  我们发展新能源过程中要关注的主要风险,开辟新能源汽车的蓝海是每个人的梦想,这是需要创新的。但创新是高风险的工作,是非常冒险的。进行创新开辟蓝海需要鼓励,但开辟蓝海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冒险精神,需要评估风险,不能头脑发热。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应该说总结了一下,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风险,开发新能源汽车延续汽车工业的历史,是每一个汽车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客观地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但缺乏实施的战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参与各方需要头脑冷静的评估一下当前的形势和特点,在战略方向确定的情况下针对潜在的风险做好应对策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一些潜在的风险,这地方总结了一些,第一个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本身,第二是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消费市场培育,第四政策法规的制定,第五商业盈利模式。

  新能源汽车本身的风险,我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风险,我们总结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个技术路线的风险,我这里列了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回到一年多,大家在新能源技术路线上一直争论不休,觉得新能源汽车走什么方向,有人提出来说超级电容、乙醇、玉米等替代能源,包括德国大众更多的是信赖传统发动机,针对传统发动机做了很多技术改进,认为不需要新能源汽车。很多技术路线目前大家基本认识到,在近期是混合动力,中期是纯电动,长期来讲是燃料电池,这是大家目前的一般的认识。但是从纯电动汽车里,究竟用什么,比如锂电池等材料大家还不是很懂。究竟用什么材料符合汽车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目前还是过程当中。同时,参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必须要对技术进行论证,对行业进行分析,避免全面开花。

  本身市场角度讲,我们测算过,如果原油价格上升200元/桶,可能大家会买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价格更贵。从消费市场本身角度讲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政府要起到非常大的引导作用。像新能源汽车涉及到一些化学研究,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还是比较落后。整个技术路线应该说还没有定型。前两年汽车领域的很多企业,包括我们上汽花了很多精力在燃料电池方面,但走到今天发现燃料电池是个方向,燃料电池用的是氢气,排放的是水,基本上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但成本非常高昂,里面催化剂用的是铂金,大家知道铂金很贵,所以一条燃料电池要几百万,缩小之后放进汽车,跟所有东西匹配起来,目前看整个技术还是不可解决的。我们在走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到底哪条路真正实现汽车新能源产业化。

  第二相关零部件研发也不成熟,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把发动机换成电池,绝大部分汽车里的东西都是用电的,对很多部件要进行改造。我想汽车是集成系统,电池搞的好,电机、电控怎么办,电池管理系统怎么办,一系列的东西是需要集团作战。我们讲新能源再快就像个舰队一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样的道理。中国的电池技术在全世界不差,但是我们其他东西比起来很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造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新能源汽车。所以从培育产业角度出发,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产业链,应该鼓励各样的技术从而实现协同研发和快速发展,真正建立领先优势。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严重,因为我们在机制体制,包括市场机制体制方面,应该说像美国是以创新著称的,机制体系非常灵活。但国内还是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民企、国企怎么合作,是不是中间会出现资产流失等问题,过程中大家的界定不清楚,在产业纵向和横向联合方面目前还没有达到一个像国外汽车产业那样。

  第二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目前相对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以当前的规模和成本,仅电驱动成本就在八万块。一部汽车按照现在的理解,如果跑到160公里以上,大约需要在电池里20千瓦,那电池成本就要到2万美元。高昂成本将严重制约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即使有政府补贴,但政府补贴主要是初期引导。比如美国政府可以补贴8000美元,补贴数字还是非常大的,但跟额外增加的成本来讲,还不能覆盖他所增加的成本。

  所以在石油价格没有涨到一定幅度,消费者不愿意为环保买单,现在有很多环保人士,但绝大部分消费者不考虑环保问题,首先考虑的是成本、方便性。同时推广电动汽车需要巨大的社会配套成本,谁来投、怎么投还需要时间摸索、验证。比如充电站,大量建充电站,这需要大量的社会投入,这块怎么投,还需要在过程中发展这套体系。

  新能源汽车成本没有下降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还是应该从比较客观、现实的角度,一个是不放弃对内燃机技术的延伸,因为根据预测2020年传统汽车还是要占市场的80%,甚至2030、2040年传统汽车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第二电池成本没有达到合理水平之前,可以主要考虑以成本相对较低的混合动力为基础。我们国内有一点大家过于认可纯电动,混合动力相对来讲是一小块电池配合传统的内燃机技术,本身成本增加一点但增加不是很多,传统技术像涡轮增压,通过这种方式大家不要一哄而上全都搞纯电动。

  第三培育消费市场,虽然国内很多企业宣布新能源汽车的上市计划,但没有真正到消费者手中。新能源汽车开起来跟传统汽车不一样的,噪音很低,但有些人就喜欢听噪音很低,德国人开车发动机一定要有声音,没有声音就觉得不像在开汽车。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完全不一样,所以消费者是否能接受、怎么接受。消费者对它的安全程度,现在讲电池不会爆炸,但电池充电之后,一旦掉河里去,人不是被淹死是被电死的。这样消费者市场还需要培育,面对这个市场,参与新能源的各方还有很多工作做,市场培育、政府引导、基础设施、原油价格、交通管理等等方面。现在有很多城市的公交车进行新能源的实验,美国为了鼓励几个人拼车,如果车里有几个人有一个专门的道供你行使,如果是一个人驾驶一辆车那你就在边上走。所以政府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做很多工作,引导培育这样的市场。所以对新能源汽车的来说不能说是万事俱备,现在是百业代行。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魅力所在,大家看到的前景太美好了。但市场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做起来,这片蓝海才能开辟出来。

  第四个政策法规的风险,前面也提到因为新能源汽车现在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政策补贴依赖度非常高,各个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汽车的引导政策非常多,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生产一哄而起,各级政府新能源汽车有补贴和生产。到底这个市场怎样,目前买单的绝大部分是政府,做一些示范运行,但真正的消费市场是没有的。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是新型行业和技术,在相关标准还不完整,到底电池密度达到多少,这些标准还不完整。各个企业生产路线、生产方式、商业模式都不相同,无法用传统方式评价。但新标准需要一个过程,也不能完成政府,只能逐步完善。作为高新技术行业的新能源汽车,一下子成为了大众产品,大家觉得人人都在做,因为没有标准所以人人都在做。尤其在动力电池领域,各种研究和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随着技术进步、市场发展,国家在市场准入一定会有变化,并越来越完善。就像造汽车一样,一低要有动力系统、变速箱才能造。新能源汽车也会这样,必须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造,电池必须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造。一旦发生变化,对现在进行盲目投入和研发的企业会造成巨大的风险。新能源汽车更多依赖政府导向,政策变化对整个产业变化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政府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政策鼓励、技术补贴、准入制度、安排标准、排放法规等建立相关制度,当然这也需要企业参与,只有共同搭台才能为新能源发展营造一个稳定透明的环境整个才能稳定发展。

  第五商业盈利模式的风险,由于技术成熟度不够,市场规模千差万别,产业规模也是参差不齐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应该上尚无定义。整个利润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分配、研发成本的分摊、市场规模的测算。现在几乎没有统一的认识,20%只是大家普遍的概念或者是期望,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预测千差万别。像售后市场等一切都商务定论,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还需要相当长的探索过程。应该说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的商业模式,还在研发、完善阶段。产业化和规模化还需要十日,所以不能依赖于政府一直补贴下去,政府补贴是抛砖引玉,包括我们的经济刺激政策最后肯定会退出来。所以稳定的商业模式成立,不仅需要各种因素的配合,还需要对整个产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探索开辟出真正的新能源。

  商业模式这块,应该说几乎很难谈,我们上海汽车也专门成立了几家公司,成立了节能,专门研究新能源动力系统,同时跟美国A123公司成立了一个电池管理系统,很多人讲我们的电池水平怎样,实际上国内高主要是高在手机电池,手机电池跟汽车动力差异实在太巨大,手机电池基本是常温,跟着你的人走,幅度范围不会很大。汽车不一样,高温暴晒下可以达到50、60度,不可能开到有空调的房间。另外手技电池是一块,而汽车电池可能有上百块,把那么多电池串联在一起,一百块电池99块都能够冲上电,有的可能只有30%充上电,所以电池管理系统一致性要求非常高,所有电池都要同步放电、充电。而且化学电池是有生命的,对周围温度、湿度包括莫名其妙的污染都有反应,所以是有生命的,对环境的敏感度非常高,如何造出一个环境让它稳定工作,所以跟手机电池差异大。包括汽车电池的碰撞,如果两个车子撞起来远远超过手机掉到地上的力度。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认识还处在非常初级和原始的状况,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做一个总结,新能源汽车确实是一片蓝海,尤其是当先传统行业竞争白热化,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国家的背景下,跳出红海顺应国家战略,开发出蓝海,形成全新的市场,这是所有企业的梦想,也是取得未来成功的重要契机。但我们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做好技术研究,技术储备,成本分析、市场培育等工作。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要求但不仅仅有战略,要有战术安排;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口号,但不能只是口号,要有切实的行动计划,要从整体产业和系统角度做好风险评估,针对风险制定政策我们才能在蓝海中畅游,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