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丁广学:全球跨越中国企业要掌握品牌“主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09:09  新浪财经
丁广学:全球跨越中国企业要掌握品牌“主权”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丁广学(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清华大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百年品牌网等单位共同举办的“2009(第二届)中国品牌论坛”与2010年1月16日举行。图为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丁广学。

  丁广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第二届品牌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问题。

  20年走过国外啤酒百年之路,中国啤酒工业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虽然已有百年的历史,但是中国啤酒行业对世界产生影响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啤酒总产量有7000吨;到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的啤酒产量有40万吨,到了1991年中国啤酒进入世界第三名,1993年世界啤酒进入第二名,从2002年开始中国啤酒产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并且我们一直保持着第一的地位。

  燕京是在1980年建厂,在行业快速发展大背景下,不断进取、努力,已发展成为拥有34家啤酒生产厂的大型啤酒企业集团,啤酒产量超过了470万吨,2005年我们进入世界啤酒前10强,列居第8位,现在燕京啤酒产量占中国总产量12%、占世界总产量2.36%,用德国可朗斯 (音)总裁的评价,燕京用20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大型啤酒企业100年走过的道路。燕京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一是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为啤酒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大环境。二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

  20年前如果问燕京代表什么,大家会回答代表啤酒、代表商店,但是今天如果问同样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燕京就是代表啤酒,燕京这个品牌已经融入到广大消费者的心里。今年燕京建厂30年,这30年我们抓住机会,按照把技术装备做强做大、把市场网络做强做大、把品牌做强做大、把经济效益做强做大的目标,不断进取,保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燕京的品牌培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就是培育有特色的产品,我们建厂的时候,燕京采用新型的发酵工艺,1987年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在全国第一家率先研制出清爽型的啤酒,清爽型啤酒口感更新鲜,形成了传统啤酒的差异,引导中国啤酒消费的潮流,现在清爽型啤酒在北京市场一年销量超过70万吨,现在我们燕京所有啤酒的质量在控制上已经全部采用纯生啤酒酿造技术,品质管理也由风味稳定性向风味一致性的新高度进行提升。让广大消费者无论在哪里,都能喝到新鲜爽口的啤酒。第二阶段就是培育啤酒品牌,上世纪90年代国外品牌一次进入中国,利用品牌技术优势,有资料统计,中国5万吨以上啤酒企业有95%已经被外资控股或者参股,2000年以后,外国资本第二次控股中国啤酒行业,现在中国大型啤酒企业当中,只有燕京一家没有外资控股,中国啤酒的竞争已经是一场走出国门的竞争,我们坚持发展民族工业,培育自主品牌,加快发展速度,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以稳定的市场占有率、良好的啤酒品质成为民族啤酒。在这场竞争当中,啤酒品牌价值不断地提升,第三阶段是全面开发全国市场,从1999年我们开始走出北京,通过控股经营,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共同发展的模式,积极参与中国啤酒行业的整合,结合经营定位,企业的规模持续增长,品牌价值必须提升,我们用了10年的时间,初步完成全国的市场布局,现在我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工厂,培育了区域优势市场。现在我们在全国形成了北京、广西、内蒙古、福建等五大优势区,特别是在北京地区通过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调整生产、调整商标,更换专用瓶,保持了北京领导优势地位,在北京市场保持了85%的占有率,这是我们这几年在一个地区增长最快的一年。广东、山东、湖南等地的外国企业通过市场整合、管理整合,现在已经取得突破了。另外我们以北京奥运为契机,打造国际化品牌,从2005年开始燕京成为北京奥运赞助商,奥运营销为燕京的品牌提升提供了重大的机会,我们以燕京为主,淘汰产量低、价格低、占有率低的品牌和产品,培育了三个优势品牌,三个品牌也都成为中国的名牌产品。燕京四大品牌集中度已经达到97%,中高档啤酒比例上升到58%以上,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

  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罪恶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国际化品牌发展战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根本,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代表,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