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立群:优化结构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契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3日 15:48  新浪财经
张立群:优化结构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契机
  2010年1月23日,“北京大学民营经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图为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月23日,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主办的“北京大学民营经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民营经济:复苏时期的变革与发展”。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国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

  张立群:我对2009年现在讨论不断的深入,刚才我讲200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我觉得它是在两个因素的支持下。第一个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支持经济增长一系列的政策。但是还有一种,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自身所具备的一系列的有利条件。包括了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上所具备的潜力非常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这样一个空间,也包括我们支持经济增长的关于资金,劳动力和技术方面这样一系列的比较充裕的保障条件。

  假如只有政府的政策的刺激,而没有这样一系列的有利条件,我想中国经济2009年的保八是很难的。我们看到美国政府也采取了很多的救市措施。但是美国经济2009年的表现和中国比较反差是非常强烈的。尽管他在四季度开始出现一些恢复的迹象,而且现在还在延续。但很多的分析认为这是一个短期恢复。

  所以我们说从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发展来看,一个方面要看到政府政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的特殊的发展道路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这样一些情况所带来的很重要的支持发展的条件。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2009年的经济这样一个成就,也确实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我们看到市场的力量正在很快的恢复之中。我这个讲主要还是从需求角度。比如说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升级,像汽车市场、住房市场超出预期的恢复。以及这种恢复带动的汽车工业,房地产投资和建筑业超出预期的加快恢复。

  到去年9月份之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已经超过30%。汽车的产量,去年超过1300万辆。汽车工业、建筑业这样一个很宽的产业带动作用,形成的大量订单,实际上对提高企业的开工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因素所支持的,由生活的改善带来的生产的发展,由生产的发展带来的就业的增加,收入的增长,以及由收入的增长支持的生活的进一步改善,这样一种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的恢复,我们应该看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积极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国内需求的增长,它的进一步保持确实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进一步转变。这个转变要进一步推进的话,应该说从两个方面要注意把握。第一个是政府大力度的财政支出,支持投资增长的政策应该逐步的收敛。去年12月份中央应该工作会议也发出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今年在财政政策方面,重点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主要保证在建项目的资金需要,对于新开工的政府项目要从严控制。这就意味着今年在政府投资方面,应该是一个趋于收敛的变化。

  在投资的增长方面就更需要来自于市场的投资,来自于企业的投资,特别是来自于民营企业的投资。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实际上它的意义也就在于要加快使来自于市场,来自于企业的投资有一个更好的增长。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2010年的经济,应该说投资的增长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可能会回到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水平。比如说上一年30%的增长,回调到20%左右的增长,但是这个增长是更可持续的,而且内在的效益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从总需求来看,我们的外部需求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比如说从09年的负增长16%转变到正增长10%左右。投资增长和外贸出口的增长综合起来看,如果消费保持一个和去年大体相当的比较平稳的增长的话,总需求的增长应该说比09年就会有一个比较温和的提高。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这样一个需求的增长态势,那就可以使2010年的经济增长在2009年的水平上有一个温和的提高,比如说达到9.5%左右。

  在这样一个经济增长背景下,需求的增长是比较温和的,因此价格的涨幅我想不会很高。企业的竞争会比较充分。这样一个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环境对于我们企业改造升级,对于通过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来提高产业素质,优化经济结构来推进我们发展方式的转变,都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这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如何改变过去这种血汗工资,贴牌生产的这样一个模式,转到一个更高水平,更具有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一个发展平台上来。对民营企业来说,面临着很多的困难。所以我想怎么样应对这些困难,把握住这样一个机遇,来实现民营经济第二轮长期繁荣,这是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