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一:宏观政策由保增长转为管理通胀的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1日 12:10  新浪财经
李一:宏观政策由保增长转为管理通胀的预期
  “2010蒙代尔国际金融与资本论坛”于1月21日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图为瑞银集团中国区主席兼总裁李一致辞。(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李立摄)

  “2010蒙代尔国际金融与资本论坛”是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金融盛会。论坛于2010年1月21日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图为瑞银集团中国区主席兼总裁李一致辞。

  李一:根据题目讲,第一是对世界经济的判断,第二是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实际上最合适的应该是经济学家,我们是做一个大的投行,就做业务方面,我们各个部门会对行业和政策,对整个发展的各个板块进行分析。我也愿意把我们的分析在后面讲一下。从世界经济来讲,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我们还是非常乐观,世界经济增长在2010年和2011年会达到3.6%,3.7%的状况,这是从经济学的数据模型和一些综合判断。刚才主持人也讲了,这只是一种预测,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些根据的。

  第二,政策推动经济复苏的形势明年还是存在的。因为大家知道,各个国家在政策上,在经济上,包括其他相关政策上,为了救市而实施的政策不会迅速退出,还会扮演一些角色,只是有时候前紧后松,或者是内部调整,但是这个基调不会变。另外,全球失衡还是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还是失衡的状况。大家看到美国大规模的预算赤字,储蓄率仍然低于大家期盼的投资水平。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国内的需求,货币升值这些因素都不足以有效的解决全球的问题。美国在整个经济复苏棋盘上,依然还扮演者非常重的权重,它跟其他的状况相比,还是很难平衡。

  发展的前景,我们依然还能看到很多风险。大家说,有很多不可预测大的事件,包括前一段的迪拜事件,这些是属于很大的意外的事件。包括能源价格的上升,资产价格的上升,经济过热的反映,还有保护主义,这在世界论坛上大家都很关注,这些都是影响着未来经济世界发展的一些潜在的因素,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中国的经济,大家关注到的话,前不久30多个经济学家,有好的企业,好的研究所,一些好的跨国公司对中国进行研究。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今年可以达到10%,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是9%到10%之间,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就是非常低,或者是非常高的。我们认为还是在9%多一点,这种情况下还是以政策为主导的一些政策,我们讲就是推动力的作用。刚才华融赖小民讲到,目前GDP的结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前三个季度里面,固定资产投入实际上贡献了7.3%,大家知道前三个季度是7.7%,今年保八没有问题,最后统计局出来的数字整体是7.7%,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达到了7.3%。其中  消费的状况还是不高不低,占到4,大家知道进出口拉下去了,把负的拉下去3.6%,这样得到了7.7%,非常不平衡。今年的状况会有调整,对消费的部分会有帮助,但是拉动消费是要有过程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复杂的体系问题。

  进出口方面负值上可能会有很大的拉动,这种情况下,固定收入依然有很强劲的惯性在里面,有理论推断过九可能是很大的。我们国家今年增长方面还有新兴的建设,还有房地产的拉动。大家虽然知道房地产热,但是在全国一个大盘子里面,房地产行业还是扮演了很重要的一个角色。除了政府大力的推动基础建设投资,它起着很大作用以外,相信房地产还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三,宏观政策的重点转移。大家都意识到了,管理通胀的预期,这个概念今年一定要放在大家心里头,它很可能在第三,第四季度出现,前两个季度他们说说狼来了,很多人不太在意这些事情。但是潜在的信号还是有的。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年都有,刚刚出来的“调整经济结构”这点读懂中国经济的人,哪怕是外资到中国投资,包括民企要创业,浙江有一些民企最愿意看的就是新闻联播,因为他们要读那些东西,很有道理。国企的改革一定要掌握这些东西,掌握不是读懂,更聪明的人是准备借势,所以调整经济结构的势大家要学会,这是宏观政策的重点转移。

  第四,另外未来的展望,希望有一个实体经济的增长,最近我们在10多个城市,因为我们做大的投行,也可以感受到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确实在增长,目前我们还称之为温和的通胀,目前市场有充裕的流动金,钱很多,还有境外资本流入。这是一个有利于资产市场的环境,是资产市场。但是风险由于过多的流动性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资产价格的泡沫,资产价格将会有一些泡沫,但是不平衡。在有一些区域上重,有一些区域上还不行,可能有一些行业上重,有一些行业还没有起来。较大浮动的政策紧缩,可能是在下半年,很多公司和银行都有融资的需求,这是A股市场的特点,证券市场出现过热的可能性要小于房地产市场,这是从投机银行角度来讲的基本判断。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