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7日 12:41  新浪财经

  一、编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根据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现这三个方面转变的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编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数,用于评价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情况。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的构成指标

  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由三类一级指标所构成:需求结构转变指标、产业结构转变指标、要素投入效率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由2-3个二级指标来反映和合成:

  需求结构转变指标由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GDP)和居民收入比重(居民收入/GDP)来反映和合成。由于我国需求结构的突出问题是消费率偏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率偏低,无论是与其它国家的横向比较还是与我国历史经验值的纵向比较都能够说明这一点。而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对居民消费比重的提高起到明显的约束作用。因此我们用这两个指标来反映需求结构转变的情况。

  产业结构转变指标由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GDP)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职人数/总就业人数)来反映和合成。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即便同发展水平与我国相近的印度等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明显偏低,因此我们用这两个指标来反映产业结构转变的情况。

  要素投入效率指标由劳动生产率(GDP/就业人数);能源效率(GDP/能源消费)和资本产出比率(GDP/固定资本存量),劳动、能源和资本是最为重要的三种生产要素,我们用上述三个指标分别来衡量劳动、能源和资本投入的效率。

  三、计算方法

  1.构成指标的标准化

  由于我们所使用的指标既包括了能源消耗强度和劳动生产率这样的绝对量指标,又包括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这样的比率指标,为了能够反映各类不同指标对指数的影响,我们需要对指标做标准化处理。

  单个指标的标准化公式如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

  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选取依据我国历史数据、“十一五”规划目标值以及与我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经验数据。

  2.各指标的权重与计算过程

  在选择各指标权重时,采用等指标权重,例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1/3*需求结构转变指数+1/3*产业结构转变指数+1/3*要素投入效率指数

  需求结构转变指数=1/2*居民收入占GDP比重+1/2*居民消费率比重

  产业结构转变指数=1/2*第三产业产值比重+1/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要素投入效率指数=1/3*劳动生产率+1/3*能源消耗强度+1/3*资本产出比率

  四、计算结果与指数分析

  我们计算了1985-2008年的指数(见附图1),分变化情况看大体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85-1993年,这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呈现水平波动,说明这一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进展不明显。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素投入效率较低,提高的步伐较慢;但当时分配结构上居民收入所占比重较高,居民消费率也处于较高水平。

  第二时期是1993-1996年,这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呈现明显上升的走势,说明这一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进展比较明显。这一阶段评价指数上升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要素投入效率提高的步伐较快;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上升较快,而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和居民消费率基本保持稳定。

  第三时期是1996-2002年,这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走势,但总体升幅不大,这一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进展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资本产出比率下降导致要素投入效率没有出现保持继续提高的势头;同时居民消费率持续出现下降导致需求结构转变没有取得进展;只有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保持逐年提高的势头。

  第四时期是2002-2006年,这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呈现明显下降的走势,说明这一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效果不佳。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和居民消费率明显下降,导致需求结构向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率的方向变化。

  第五时期是2007-2008年,这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程序呈现上升的走势,扭转了前期持续下降的走势。主要原因是能源投入效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不同程度地提高,导致要素投入效率总体上得到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连续两年提高;这两类指标的提高抵消了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和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影响,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出现反弹。

  附图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变化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