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锦亚:跨国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5日 15:13  新浪财经
陈锦亚:跨国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2010年1月15日,“与中国共成长第二届跨国公司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图为美铝亚太区总裁。(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2010年1月15日,由中国企业报社和中国企业CSR研究中心主办的“与中国共成长第二届跨国公司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的“‘新本土化’崛起”。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美铝亚太区总裁陈锦亚。

  陈锦亚:谢谢各位,谢谢我们的白立忱先生专门在这边,谢谢王忠禹会长。我想讲几个观点,就不展开了,主要是想讲讲跨国企业在中国到底应该起什么作用。

  我记得09年底,温家宝总理专门召开了一个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讨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到底它的作用是什么。我把观点放在桌上让大家讨论一下。中国必须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本土化不是理论上的本土化,而是在大量程度上的本土化,人才本土化、研发本土化等等,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本土化是为了中国走出去的。第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讲讲外国企业如果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生产大国,如何合理利用全球资源,帮助全球发展。最后简单讲一讲这次Google的案子给我们一个很大的信号,就是跨国公司如何发挥桥梁、沟通的作用,帮助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的沟通、帮助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沟通。

  美铝是1888年创立,是全球500强之一,在31个国家有63000名员工。我们在全球是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产品的生产商,我们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之一,连续八年入选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数。

  作为全球铝业的领袖,我们的铝在全球各个地方都广泛使用。比如说中国的C919大飞机,是美铝在和中国的商用项目飞机在合作开发的。全球90%以上铝的航空材料件,它的专利都是美铝拥有。所以,美铝在和中国的大飞机公司进行开发研究,而不是技术换市场,或者是技术在进行交流,是共同开发、共同拥有。

  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到实处上,所以落实到实处上,它必须对环境、对我们的人口有利的发展做出支持。所以,美铝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要在 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25%。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到2009年底,尽管我们的产量比1990年产量增加了1倍,但是我们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了36%。

  所以美铝可持续发展模块很简单,说起来就是七样东西,就是正直诚信,环境意识、健康和安全、客户优先、追求卓越、以人为本、企业盈利、社会责任。这是我们在中国的一些布局。

  随着美铝在中国本土化的逐渐加深,人员的本土化很重要,一个是把国际人才本土化,第二个是必须把国际人才本土化,这个话怎么说?我不在乎我要招多少外国人到中国工作,我也不在乎我应该付他到底钱,但是我更在乎他能不能把一些先进的东西带进来,还有我们的员工能不能把我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带出去。

  说到环境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小小的地球,我们如何把有限的地球容纳容量和无限的发展机会连接起来。这个时候美铝做了一个好事情,做节能的时候很多人愿意做,因为我节省1度电就是节省1块钱,但是减排很少有人愿意做,因为我减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得加上几十万元才可以做到。这个时候人家会说,我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还是以环保为主,这个时候就会发生一个很大的冲突问题。但是,这里美铝有一个榜样,我们在秦皇岛有一个厂,我们把熔炼炉必须把柴油替换成天然气,当时的柴油比天然气便宜,而且当时的油管没有接过来,我们减少的氮氧化物41%,减少二氧化硫98%。随后,中国政府把天然气管道接到了秦皇岛,这一下子我们的程度降了很多,所以我们一下得到了好处。

  这个时候我们要重视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问题,怎么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说到美铝,很多人会把美铝和中铝合在一起,当时我们一起制止力拓、必和必拓的两大巨头的合并。这个合并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每年合并产生的涨价部分,10年之后就会吞掉中国国民生产总值5%以上的部分。就这么一个严肃的问题,所以我们觉得一个好的跨国企业,不仅是在当地做一个良好的公民,更应该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到全球去。中国不可能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那些国家的老路,不可能用兵舰枪炮打开那些国家的大门,所以应该靠合并发展。这就靠我们的企业走出去,而跨国公司有这个优势。

  最后因为Google的事情发生以后,让我联想很多,这里有一些照片,就是美铝同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交流。我觉得像这种案子的发生,很多的时候对于跨国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如何帮助政府、帮助企业,帮助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所以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或者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今后必须要走的五条路。谢谢各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