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论坛热议集锦:公益责任推动社会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3日 10:52  新浪财经

  1.当公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春晖使者)

  当一个人的公益意识转化成了公益行为,这种公益行为再固化为公益习惯时,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会演变成一群人的行为习惯,一群人的行为习惯就会扩大成一个社会的共识和规范,到那时公益与普通大众间不再有距离,“普世公益”也将不再会是梦想。

  30年前,新公益观并不为大家所熟知,30年后,当你看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有491 万名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服务半年内募集款物总额高达762 亿元时,当你读到以下一些数字时,可能发现公益责任已渐成习惯、渐成氛围。

  截至2007 年底,国内共有基金会1340 家,慈善会874 家,县级以上红十字会3260 家。

  截至2007 年底,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已建立36 个省级志愿者协会、2/3 以上的地市和区县志愿者协会、2000多个高校志愿者协会和19 万个志愿者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注册志愿者达2511 万多人。

  当我们做把公益作为一种责任,而不是简单地索求回报,当公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当我们在公益中体会到了快乐,那么公益的习惯、氛围就形成了。

  (在天使助学行动启动之初,我们一直强调公益梦想,这正是我们所希望人人争当志愿者,在社会形成关注公益、参与公益、为公益多付出一点的倡导和心愿,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将公益扩大为社会的共识和规范,或许公益梦想已成为现实力量。)

  2.社会企业:助学模式的新希望(牵手爱心社)

  改变传统、不稳定的“外部供血”方式,打造“自主造血、稳定供血”的新型助学模式。

  什么是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

  社会企业的一些特征:

  满足社会需要:为家庭及小区提供个人及家居服务,以满足社会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例如陪月、陪诊、长者个人护理等。

  创造就业机会:为竞争力稍逊的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这些人士包括低学历、低技术劳工、中年妇女、残疾人士等。

  促进员工发展:社会企业鼓励成员自力更生以及融入社会。合作社形式的社会企业更加强调集体协作及参与,对社员发挥充权的效果。

  建立社会资本:社会企业透过组织小区网络,推动小区的共融、更新及发展。

  推动可持续发展:例如提高环保意识、提倡可持续消费、鼓励物品循环再用等社会发展及环保目标。

  (在论坛里,有网友提出了社会企业的概念,可以说一些NGO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社会企业的角色,公益事业的发展采取何种实际的、有效的方式,关系到公益最终达到的目的,更多可探讨的公益之路期待你的经验分享。)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