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静: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调研成果汇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0日 16:05  新浪财经
刘静: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调研成果汇报
  1月9日-1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上图为深圳市创意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伟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1月9日-1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研究部副主任刘静。

  刘静:首先感谢大家来到我们园区分论坛的现场,今天下午这里热情洋溢,让我也特别的颇受鼓舞,提到文化产业园区,一开始把它作为选题进行大型调研,要向院落领导陈述研究的必要性,随后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展开,到很庞大的资料付出,很多同学付出很多的努力,资料一遍遍的在复制,我们每天晚上都在想的词就是“园区”,终于迎来这样一个盛会,把我们简单粗浅的成果向各位进行汇报。

  研究在09年春季选定的,在两个园区进行了调研,一个是在798,一个是在海淀园。当我们调研团队出发的时候,每一个团队基本上有这样一个册子,这个册子在我们去地方的时候,基本上会直接呈现给每一个园区的领导或者我们调研的对象,册子中间核心的问题,我们这边列要做什么东西,向我们调研对象承诺,之后我们整个课题的成果呈现什么样的形式,分了三个层次,这是我们在半年的基础调研和研究之后我们对自己定的报告,在整个报告最后,将我们现在的成果我们最初的目标进行一个对比,当时的想象和实践的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推进。

  我们分了主要是七个线路,第八个线路是港澳台是向勇老师做的调研,回来之后进行我们后期的资料编纂之中,在北京大学校内邀请了很多专业学者,当时有两次报告会。接下来我的报告在两次报告会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整理。

  因为现在我们所有的量化指标体系不完善,我们今天整理资料的基础是一个比较初级的属于定类分量的评估。定类这样一个纬度,我们将园区分类,基本按六个模型进行分类,下面我会逐渐按分类标准把我们的样本在这个分类标准之后呈现的体系进行一个简介。在基础的资料整理之上,我们谈到的集群效应,从一般产业的讨论延伸到文化产业园区上来的,从传统的制造业或者工业社会的集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对文化产业园区有什么新的期待,这是在这样基础的文献基础之上做一个基础的对照。在中国大陆的本土,中国文化产业园区不是一个经济范畴讨论的概念,不是简单的国民经济建设宏观的东西,会跟地方的民生建设紧紧搅合在一起,所以在本土特征这个环节中间,我们会发现比传统的集聚这样的讨论更加宽广。

  这是我们基础样本,在我们了解到园区过程中,我们全部分布是553家,我们真正走访到户的,电话采访到是走访到的64家,从这样的分布图上很清楚的,有西北和西南是文化产业园区的凹地。这是第一种分类,按基础行业分类,在园区中主要行业有哪些,我们看到这个图里面的基本上前五块,最多是设计,798、宋庄影响比较大,在领头过程中,以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做产业园区设计类的行业非常多。

  前四类具有很高的比值,大家可以看到后面几乎整个的行业类别也涉及到我们今天文化产业所说的几个类别。

  我们第二个看它的物理空间基础,列了四个基础的类型,第一种类型有一些自然资源基础,不管是自然的还是历史遗迹的,第二种像798旧厂房的概念。第三点是经济类型升级,我们会发现在地方上依然是领头羊的一部分人,可能在前几年觉得IT是很高的增长的时候,他们在这个位置,他们是非常敏感的建设者,华丽的转身他们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者。第四点是新区开发。

  第三种是发展路径,又可以分为自发类和规划类的。这两个大家可以看到基本相当,但是实际上这边少了一个变量,后者往上发展的数量和速度是非常可观的。第四种园区功能,我们可能知道传统产业园区,制造园区一般的集聚是在制造,包括最后的销售环节基本不在园区内完成,产业园区不一样,产业园区类似于办公场地出租生产型的,但是生产型很多时候有他的展示的功能,产业园区很多时候开放给很多游人来观光,游人流量也是产业园区考核的指标。另外一个是交易的场所,园区的公共平台做很多活动,最后是公共消费的活动,这个在城市中间往往以园区的冠名,面貌非常可观,成为新兴城市的标志,很多地方成了新的客源和旅游的热点。在数量的对比上面来看,传统以生产聚集的这样一个体量来说还是占比较主要的优势。

  最后一种分类标准在产权所有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第三和第四,在国企和民营的比例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庞大,如果我们知道它是政府的行为,或者是政府外挂的公司它的体量非常大,如果背后有这样一个新城开发是政府新的项目的话,那完全是城市的概念。我们会把这两个列到这边的原因,跟国外的一些资料进行对比,在国外这样一个讨论园区过程之中,包括它的基金,包括它的引资也是园区考察的方面,在我们考察过程中,这两个资金的介入,以这两个资金介入的园区非常的少。

  第二个报告的环节,我们数据的分析结论,在集聚效应的产业园区主要集中的以公司形态这样的企业形态,但是今天的产业园区有很多政府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介入,成为一个重要的力量。传统的产业园区可能他会考虑物流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今天来说对于这种文化资源的仰仗、追诉和体验成为园区选址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三方面,园区主要集中在生产,现在整个产业链拉开,从展示、营销、交易、休闲娱乐等于这样综合复杂的园区开始形成,最后在传统物理空间的聚集过程中我们提出一个物理概念,现在文化产品的背景下集聚概念发生的变化,为什么选择物理空间有一定的集聚,或者我们在心理依赖上还要集聚在一起,就有一个社会空间,附着点的讨论。

  在本土特征中间,今天看文化产业园区,可能要超出的单纯创意产业的概念,其实是一种相当来说这个题目可能有点冒昧了,如果你真的到园区地方说去,我会觉得像国家建设的运动,整个形态的非常的大,成为这样一个世纪非常亮丽的风景。我们所说的城市的文化背景有一种前工业的文化想象。与此同时,他们所依托的建设背景确实是一个经历了一场工业化,或者建国60多年,包括近代史以来工业化过程之中城市的遗迹。

  第三部分,现在基本上是一个起步阶段,大家提到比较核心的问题,大家看体量很大或者已经盈利了,追逐它的盈利点的时候传统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是他盈利的方式。我们所说的创意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我们觉得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最后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包括管理者对于园区的概念,园区如何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建设的过程或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的过程。

  在园区模式中间,我们现在体制改革也是在同步在进行,这是我们中国整个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热点。园区结合在一起,特别讲到孵化器的功能,也是对园区的期待。

  最后,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调研有一个评估,最后我们想做这样一个档案,一个园区有一个档案,形成三年一期,或者几年一期的工作产业年鉴,这样一个工作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难度,在整个所有的园区平台之上是不是有一个大的共同体团队来做?单凭我们研究院的力量完成以下的目标有点难。我们原来想象的年鉴跟我们报告合二为一,在基本报告初稿已经形成,在今年春季就会出稿。

  我们希望自己有一些初步的探索,这个的话,我们会在第一个报告里面有呈现,关于全国的分布也会有一个简单的表达。在最后一个,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在座的各位看到很开心的地方,专业论坛正在进行,第二是专业论文与专著会在2010年春季问世,系列的论文会在2010年春季开始,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