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1月9日-1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上图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反思论坛。
花建:下面我们将进入一个更加吸引人的和在座的各位来宾进行对话的阶段,下面有请跟大家展开对话的嘉宾,他们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经济地理学教授王缉慈老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三夕老师;上海市师范大学女子文化学院院长朱易安教授;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师大先生;宋庄艺术促进会秘书长曹维先生;
下面我们将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和今天在台上的嘉宾们就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理念、路径、方法来进行对话。我们将采取台上和台下互动的方法,由于时间有限,请大家抓紧提问题,嘉宾也将以非常简练的语言跟大家交流,下面我们就开始!下面有请在座的朋友们来对嘉宾提出问题!
提问:各位老师好,我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我之前也对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过一些调查和研究,那么我非常同意李老师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聚集,是人才的聚集,但是人才的聚集也是有一个空间的,这个空间有的自然生成,有的政府引导的,政府引导的空间特别在意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的引进。我对宋庄蛮熟的,我想问一下曹维先生,我想问一下你们除了对艺术家包括在人才,包括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以外,对于大企业不同的或者更好的一些方式没有或者怎么样促进产业聚集,而不是集中的一个现象!
曹维:你讲到宋庄,整个宋庄如果按照刚才专家的分类的话,它更贴近于两种,一种首先是自然聚集,第二个阶段才是政府的顺势引导。我们自然聚集阶段主要在艺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聚集,是以个体的形式或者以非企业的形式聚集,这个时间大概花了5年时间,在5年时间我们通过自然聚集也有11年的时间。后来在整个聚集区的概念下,北京市给宋庄聚集区的任务是两个,一个是原创艺术产业,第二个是动漫产业。如果说原创艺术产业是我们自然聚集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动漫就会涉及到重要的大型的有潜力的动漫动画企业的入驻,提到对大企业更多的客户或者对龙头企业的更多的帮助,特别在我们引进空降企业的时候,宋庄也是这样做的。
对于一些创意的小企业和艺术产业生产链上每个环节,从生产加工到展示到最后的拍卖、收藏几个环节上我们都会对本地区的或者由本地区活动为主的艺术企业或者在这个产业链上一些艺术机构都会提供首先是民间化的,其次是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都有。刚才我听到咱们深圳的董事长在讲他们细心的服务,在宋庄特别对艺术产业对艺术家的服务在很多文献报纸中看得到,已经细化到叫吃穿住行我们都管,我们所在的促进会就是提供服务的。
花建:刚才有同志提条子上来,我们请师先生跟我们交流一下,他们把烂尾楼改造成每年税收超过1亿员的多媒体产业园,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培育出的分众传媒的上市公司,在全国规模最大动力产业园,承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下一届伦敦奥运会的多媒体制作业务的多媒体产业园的管理者们又在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怎么把孵化器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呢?我们就有请师大先生!
师大:谢谢花老师的赞扬,我们多媒体产业园,我非常赞同李教授谈到的观点,我们创意产业应该是门类比较大的跨行业比较多的,真正适合聚集可能是一部分,或者某一种行业一个链条上的东西。我们园区最开始瞄准这样一个方向可能在数字内容制造这个角度。刚才讲到孵化器,这是我们同意李教授观点第二个观点,简单的物理聚集并不是园区激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有分散的产业状态,园区作为一个天然中介机构,如何提供服务,让产业链流传起来,让聚集在园区里面的产业链流传起来,也能够园区外的资源融合进来,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在当时还是较为创新,就是把投融资用风险投资的模式跟企业孵化的相结合的模式。什么意思呢?我们觉得比较好的项目可以进行孵化器,我们提供很多服务,比如法律、产品合作伙伴、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另外我们有50家风险投资的战略联盟,我们有的项目就向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因为有一些行业这样一个点子出来之后,一种突飞猛进的发展唯一缺少的就是资金,因为不断的复制到各个商业楼中去。我们走过这些年以后,风险投资并不是一个很完善的,毕竟只是我们投资中很小一部分,从今后我们投资,我们在上海也跟上海金融办做了很多的沟通,我们觉得目前整个中国投资环境还不是最完善,我们期望有政策引导资金,我们期望有种子资金,我们期望作为我们园区代表国资参与到项目当中,我们也期望着更多风险机构继续参与到我们项目中来,我们也期望新的融资渠道到我们孵化器当中来,这是我回应刚才花老师提到的问题,我们今后目标瞄准利用更多创新手段来丰富投资组合,来加速企业成长,谢谢!
花建:谢谢!好,下面刚才又有一位同志递条子,想请朱易安老师回答一下,朱老师也是一个创意经济的实践者、理论者和开拓者,她的发言将给在座的女性朋友们带来一股喜悦的春风,下面我们有请朱院长!
朱易安:尊敬的花建教授,同仁、嘉宾北大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兴跟大家汇报我们曾经做过的事,我们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到今天其实已经有很好的规模,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文化创意园区成功模式也好,还有很多园区正在探索过程中,但是必须有创意,如果没有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可能起来的。第二是融合,要有一种跨行业的组合,第三更重要的那就是要形成产业链,如果没有产业链的话,我们文化创意将来怎么发展?怎么带动我们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上海师范大学女子文化学院曾经跟上海市发展研究院,还有我们其他的上海的一些研究单位共同发起了高层的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叫做“女性文化与创意产业”,我们花建教授也来作为我们高层论坛非常重要的主题演讲。
在那个会上花建教授提出来非常好的概念,他认为女性文化,特别中国女性文化,特别是上海的女性文化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题园资源来开发,相关的观点其实已经在很多的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已经刊登过。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觉得现在很多的创意园区当中,它的创意的因素的缺乏可能跟他的主题不明确,更多创意园区并没有像我们师总的,深圳这位老总做的那么好,大家觉得创意园区好像就是房地产的开发项目,怎么往下走,大家都很苦恼。上海这个城市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上海有那么多的纺织业,纺织业主要的主体应该是女性,那么多纺织的女工,她们也是最大众层面上时尚消费者,很多从农村来得女孩子她进到城市来了以后,她穿旗袍,整个大众起来的话,她奠定了上海之所以在近代化的工业的时尚产业的过程当中有一席地位很重要的因素。
花建:女性的时尚、女性的化妆,女性的娇羞,甚至连女家文化的形象也会化作为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期望,朱老师的园区怎么做和政府部门和团市委还和企业主体,当然还加上独特的女子文化学院共同开展的,可见文化产业园区道路真是非常的宽广,更多的园区,更多的模式有待于我们去创新、探索。下面还有哪些问题?
提问:我是来自武汉大学的,我有一个问题问一下李天铎老师,我听了你的发言很受启发,一个小问题,中国的国情包括它的政治体制,还有文化产业的多种属性,以及中国三元社会机构和西方的各种社会基础结构,以及他所具有的文化传统都不一样,那么您在西方的那些例子中已经讲明了,这是我们文化产业园区有很多是非地域性或者政府的作用起的很小,我就想问西方经验在中国现代这个社会结构中,他的经验到底有多大意义上的普世性,那么在中国的这个国情底下,我们中国在发展文化产业地方政府在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中,政府和市场以及社会的边界在哪里?谢谢!
李天铎:我在广州开会提过类似的问题,也有类似的讨论,往往大家一提到西方的案例就会牵扯到国情合不合适,这个必须思考,我发现在中国全面的发展,我们国情怎么样,我不晓得,但是在台湾讲这是推托之词,我现在讲的很多东西思维模式,我看到了中国办奥运,我看中国做了很多伟大的工程,一步到位。因此我们这么高的学府,重新思考这些学术的议题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有这种气度一步到位。
接下来,这个气度我就不讲了,我去过一家公司去访问,他就是几栋大楼,我跑进去,你的工厂呢?没有,我说你的库厂呢?没有。几栋大楼里面就是研发的。我们讲创意那就是创意,他的创意做完了以后,他就拿了一张光碟,交给一家台湾工厂生产,台湾拿到这个单子就跑到苏州去生产。从它的店里面就是一张光碟,结果到了台湾、苏州就是进入园区,台湾为了要发展,政府补助,打造园区,方便大厂商进驻,进驻干什么?减低成本接单生产。我觉得诸位思考这个模式,有这个危险。深圳的老总,还有上海的这位讲的很透,那一些经营模式都存在,但是往往我提另外一个危险出来,我们在这边是不是拼命的打造园区,我讲到其中一种,而是在做什么,做制造,方便什么制造?方便把什么大厂都集中起来,最好的厂聚集,接微利的订单,我们分到很少的钱,压力成本,政府补贴,减税然后把你的租金降低,然后希望你们聚集来生产,这是不是有个危险,这是我提到的这一点。
一个小说家的小说,全部是在一家咖啡店写出来的,如果说出版业聚集,把编辑都聚会在里面,原创的创意不在这里,到了最后进入园区的又是制造,不是吗?大家集中起来编辑、印刷,然后办公室便宜,租金便宜,在这个地方集中,把整个价值链该复制集中的可以集中在这里。要求最高的是创意那一块,往往创意这一块不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块西方很明确的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怎么运作?它的关键,它需要很大的资金,必须跟金融机构结合,他充其量叫文化事业,在这个观念里面我想说,我们要理清这个园区,这里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有没有危险的案例,西方的运作,整个运作很成熟,问题是说我们不需要这个,我们可以参考到,他是否可以搞到这样,他写小说在咖啡店写,他后面有一大堆的价值链怎么链接起来,不应该有园区的思维,到了最后跟电影公司结合起来,这个公司你会发现说创造了这么多产业价值,这是大家最仰望的,这创造了太多文化价值,经济价值,问题怎么运作,运作不单在园区这一块。为什么西方不搞这些就能做起来?我觉得中国人把奥运办出来了,把很多工程做出来了,我觉得应该有这个工程,我觉得没有理由做不到,如果真的做不到那13亿人口就要打屁股了,因为这是生死竞争的问题,好了,就这样。
主持人 花建:谢谢李天铎教授,李天铎教授刚才的发言不但是给我们提供了他的研究成果,而且也从方法论上给了我们启发,不是从空洞的概念,而是举了大量的说服力的例子也问大家,也问自己,为什么《阿凡达》源起不在园区,这个园区里面聚集又是哪些企业?他们怎么和《阿凡达》的上游形成一种有机的衔接,从而提醒我们我们不但找到一条科学的道路,而且要小心翼翼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讲的非常好的。下面我们也就这个问题请教一下王缉慈老师!
王缉慈:刚才是我自己要求说两句,时间很紧了,李教授的话,我非常赞同,而且非常有共同语言,我觉得关于聚集的问题,确实是中国人需要思考的。实际上现在再回想什么是聚集?大街上卖羊肉串的聚集,西单卖婚纱的也聚集,我们今天大家来到这儿也是聚集,问题是你聚集来干什么?我觉得刚才说的非常有道理,比如说苏州我最近出的书也讲到苏州几句,实际上是为了减少库存在世界的不平等的权利关系的情况下,我们供应商为了减少库存而聚集然后降低成本。所以是跨国公司非常欢迎这样的聚集,但是对于我们创新型国家来说它的支撑力是有限。我们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我们现在有点混淆,我们一会儿可能要发布研究报告,有500多个产业聚集区,我不知道包括哪些,包括旅游那些的聚集,包括整个创意的聚集,那是不一样的,我想提醒这一点,真正的聚集是西方和中国都一样的,需要创意的场所,需要创意的环境。另外西方还有一个,刚才那位提的问题,也是我研究的主题,关于什么情况下是全球有些散的很远很远,我的书里写跨国公司像站的很高的巨人抛绣球,底下很多人去接它,一方面是底下工业制造业的高度分散,同时它到了这个地方,你建了园区以后确实可能再聚集,但是那个聚集不一定有创意的,我就想说这一点。
花建:谢谢王缉慈老师,她和李天铎老师的发言,仿佛给我们描述了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路线图和模型图。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美国、东京、香港、台北、苏州,可以形成一个聚集的链条,在不同背景下那种产业的聚集和延续的形态又会有它独特的规律,并且他们也将沿着一个基本相似的轨迹不同的从比较初级的形态向更高级的形态迈进。所以,李天铎老师和王缉慈老师的发言又很深刻,同时又很含蓄的回答了有人提出来的后发而先制是不是成为可能,中国的园区起步晚,但是这种发展是不是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呢?他给了我们还有很好的发言。
好,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黄埔晓涛:我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几位先生的发言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就是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它的历史经验教训,还有未来创新发展,它的可能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我觉得这里面涉及到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其实这里面涉及到核心问题,我主持国家重大的文化创意项目,实际上文化城市化和城市创意化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通,是不是有一个集群化、园区化的平台,让它融入到城市血脉当中。能把它融入进来就是生产力的九个要素,货币演化为金融生产力,劳动力演化为信息生产力,生产力九要素成为系统化的发展,我们重视两个阶段,既要重视文化的自主园区化的组织的发展,重视文化城市化、文化的自主的发展,同时文化城市不是金融的产品,它应该是人文的家园,同时每一个城市都是几个文明结构每个阶段的核心结构,我考察研究三个北京历史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上,一个以印刷术为核心的北京,一个是以蒸汽机为核心的北京,我们说的CBD,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北京就是中关村,中关村核心技术发展最快,现代服务业和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演化,因为其他的服务业是生产性的服务性的问题,这个文化是这两方面的融合,我就说这些。
花建:谢谢黄埔晓涛!因为时间关系,下面我们有请张三夕老师和钟伟鹏老师,每个人用一分钟就刚才提出的问题做一个回应。
张三夕:刚才黄埔晓涛老师的问题非常有价值,我们要回答王老师的话,我们做园区究竟为什么?不是为了建园区,而是使我们城市获得一种活力、转型。完了。
钟伟鹏:我用实际的行动来回答你,为什么呢?比如说园区,我们每一次周末的活动,每一次展览的活动,周边的市民传播过来的,就是刚才我演讲主题里面,本身园区的设定就是城市的主动漫,新文化的风向标。谢谢!
花建:谢谢!今天前半场的演讲和对话非常精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