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1月9日-10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上图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亚南。
王亚南:谢谢各位。我先说几个数字,刚才我对上一节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关系,无论是文化体制改革也好,还是文化资本运作也好,这只是手段。生产发展仅仅是过程,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文化消费市场大繁荣。中国文化消费市场究竟如何?我做了一个分析。这个分析碰上了去年年底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启示,中国经济增长多年来有一个缺陷,就是国内消费不足,那么文化市场消费如何?我专门做了一个分析。我先讲一个数字,我只做到07年,这项研究是9月份完成的。10月份,《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卷》出版,又有了2008年的数据,我做一个补充。
我把十一五以来的三年,06、07、08年和十五的五年,01到06年做了一个比较,十一五的三年和十五的五年相比较,产值年度增长提高了5个百分点。我说的都是人均值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只提高了4.05个百分点。就是说收入增长赶不上产值增长。人均总消费增长只提高了3.2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增长。文化消费的增长,降低了4.23个百分点,在产值增加,收入增加,总消费也适当增加的前提下,文化消费是下降的。人均经济增长,猛增,十一五三年毕十五的五年平均年增长提高了9.01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说明十一五头三年,老百姓拼命攒钱,而压制文化消费。所以我的俏皮话,文化消费成了积蓄剩余。
结论倒过来了,现在讲分析过程。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人均产值3000美元,带来文化消费高涨,在中国碰壁了。因为东部在2004年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并没有带来文化消费的高涨。我们也可以说,05年的一个小高峰,可能是04年产值3000美元的滞后效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但是马上碰到一个更大的疑问。02年的高峰怎么解释?显然与产值无关,特别于产值3000美元无关。这是西部,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和东部完全形成两极。一比较发现,西部东部只有水平的高低,而态势是完全一样。西部的产值,远远低于东部。也就是说到了07年也不到3000美元,既然不到,产值差这么多,但是态势一样,就是说东西部肯定是同一个因素的影响,而这个因素不是产值。
最后综合成全国的平均态势,这包括了东中西和东北,也一样,在02年出现了文化消费大增长的高峰,05年出现一个小高峰。这些高峰的出现,包括低谷的出现,都和产值没有关系。我这次报告题目叫做“国际经验碰壁中国现实”。我们把国际经验分析完了,看看大家认为老百姓收入高,这个大幅度增长,可能会带来文化消费增长,这种常识推论。
柱形是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曲线是文化消费占收入比重和占消费比重的增长。用了一个数理统计之间的相关系数,就是说呈正比还是呈反比,这一点可以看到,它们成正比,但是成正比的相关系数不高,0.3、0.4。西部成反比,东部成一定的正比,西部成反比。全部平均,基本上不同步,就是说相关系数很低很低,无论正值还是负值都很低,可以忽略不计。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还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陷的这样一个背景下,那么国际经验也好,常识推论也好失效了。
这个是文化消费生产曲线,这个是积蓄增长曲线,这两条线有一个什么规律?我们发现这完全是镜面对应,或者是水中倒影。我概括出来,影响中国百姓文化消费的最大因素是积蓄。我们的文化消费,完全反映出一种,我把它称为积蓄增长的负相关效应。所以我说文化消费是积蓄的剩余。这是东部的。
回到东部,大家注意一下,4:5的相关系数,高达0.9308,如此之高,如果达到1就叫做绝对成反比了。基本上接近于绝对成反比了,就是说这种负相关高的吓人。这是西部。西部也差不多。这是全国综合。
最后几句话归纳一下,前面我提到了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是很低的,均等是最差的。比如说以养老保障为例,公务员是一种,事业单位一种,企业一种,城镇一种,农村过去没有,现在刚刚开始。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自我保障要求很高,所以在中国老百姓历来有积蓄的状况下,20多年前以来,我们算不上成功的房改、教改、医改,一再给老百姓一个教训,就是自我保障,所以老百姓不敢随便花钱,这个就是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所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民生,也就是说社会保障的建设。现在新医改出台了,新农保也出台了,文化领域的研究者、管理者,大家应该通过我的报告注意到一点,就是说社会保障的建立,和我们文化消费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老百姓一旦为了自保,加大积蓄的话,首先砍掉的是文化消费。在这个意义上,所以文化研究者和管理者,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在全国建立全覆盖,城乡一体化,全民均等化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提高文化消费,近些促进文化生产,再进而体现我们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体现我们文化资本运作的成效,才可能有益处,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