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项兵:生活方式与能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4日 21:18  新浪财经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环境保护问题,或许将是继互联网之后,又一个对人类生活方式及诸多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议题。

  工业经济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富足,也带来了令人担忧、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气候变暖问题。据了解,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增高了0.75摄氏度,冰川厚度减少了约11.5米。这会导致,海平面每上升1米,全球将有1.5亿人失去家园。在中国,被称为“亚洲水塔”的珠峰地区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整个喜马拉雅山区冰川蒸发已导致流经印度的印度河、恒河等主要河流变成夏季干涸的季节性河流。土地得不到有效灌溉,近5亿印度人食不果腹。还有全球旅游胜地马尔代夫,这个海拔不足2米的国家以召开水下议会的方式,呼吁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在2008年6月1日,包括6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700多名科学家发表公开信,呼吁美国政府带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阻止全球气候变暖。而事实上,在2008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这个增长速度甚至快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超出了许多人预期。其中,快速增长的中国国内汽车销量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2009年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中国2020年减排目标,中国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计划。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表示,将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再生能源,至2050年减少80%的美国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欧盟成员国在2009年初发出强烈信息,愿意单方面承诺与1990年相比减少20%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现在,全球的注意力集中在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这被普遍看作是一次重要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协调与沟通会议。人们希望,对全球主要工业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达成一项具有约束目标的政治协议。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一个国家的节能减排承诺意味着它对人类生存的一份责任。然而我注意到,目前各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思路是提倡节能减排、使用低耗能技术和商品以及加大新能源开发和使用力度等,以此期望兑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承诺。应该说,这是在目前经济发展条件下,各个国家所能够采取的有效的策略之一。我认为,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基础上,也可从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入手发展绿色经济。

  “生活方式与能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欧洲、北美、日本等主要发达地区与国家社会生活模式,总结其生活方式对能耗的影响,我希望,这项研究为解决经济发展与高能耗之间的矛盾找到一些新思路、新对策。简单说,以“大房大屋”、“人人有车”的“美国模式”或许是当今世界能耗最高的一种生活方式,“欧洲模式”对能耗的要求相对少一些,而“日本的公共交通模式”则可能是发达经济体之中能耗最少的。

  据了解,在日本东京,超过80%的公司员工、学生早晚出行是乘坐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还将许多大城市连接在一起,乘坐著名的“新干线”,许多日本人可以在东京工作,而居住在大阪、神户、京都等其他大城市,这样就缓解了大城市交通和居住压力。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日本相关管理机构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在每一个公共交通站点,一般都标注了时刻表,乘客照此行事会大大提高个人工作和生活效率,而车辆都会准时通行。可以说,日本轨道交通体系比较准时、快捷、方便和安全,也比较节能环保,城市内部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无缝对接,使许多日本中小企业和居家无需拥有自己的公务车或私家车。依靠发达的公共交通工具网络解决个人出行的生活方式,从系统设计上讲,这可能是另一个层面的节能减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活模式更多地参考了“美国模式”。一方面,我们留学美国的人较多,生活方式上受美国影响较大,而留学日本的相对较少。另一方面,近30年来,美国经济与文化对全球的渗透能力较强,特别是通信及互联网普及以来,趋势更为明显。

  近年来,我一直倡导“链条对链条的竞争”和“以全球应对全球”等商业管理新视野、新思维和新对策,事实上,这些思维方式的创新也同样可以用来探讨节能减排等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现在,当我们重新设计未来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一直以来的某些生活方式,从新的更为全面的角度来探讨节能减排。在这方面,日本社会的许多有益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