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10长江年度论坛 > 正文
作者: 项兵
2009年“世界500强”与“全球亿万富豪榜”评述
在2009年“世界500强”中,上榜中国公司数量达到43家,刷新了2008年创下的35家的历史纪录。
中国内地的亿万富豪因资产总额减少幅度远远小于印度、俄罗斯等其他新兴经济体,从印度手中夺得“亚洲最盛产富豪地区”称号。
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与《福布斯》杂志“全球亿万富豪榜”是全球商界两个较有影响力的排行榜。“世界500强”排行榜汇聚了每年以销售收入计算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500家企业,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全球经济发展态势、行业变化趋势及企业与国家竞争力。“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由全球范围内个人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组成,它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特点。由于企业依然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力量,因此上榜富豪的分布情况也大体上展示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造富机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500强”与“全球亿万富豪榜”之间无形中具有了一定的内在联系。通常,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应该拥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伟大商业机构,而这些机构又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及较为富有的阶层。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富功能强大,出现了一批“全球亿万富豪”,但企业——特别是私人企业却鲜能入围“世界500强”。这说明,这些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依然不强,社会财富还主要是内部性转移。
2008年以来,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世界500强”与“全球亿万富豪榜”双双出现财富缩水现象。美国依然拥有最多数量的500强公司和亿万富豪,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有许多昔日明显落选,但谷歌(Google,423位)、亚马逊(Amazon,485位)等公司的入围,也显示出美国正从一种衰落走向另一种繁荣,创新依然是现在美国社会重要的造富精神之一。
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成为2008年以来的最大亮点。在2009年“世界500强”中,上榜中国公司数量达到43家,刷新了2008年创下的35家的历史纪录。其中,中国内地企业34家、中国香港地区企业3家、中国台湾地区企业6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化集团以2078.14亿美元销售收入位列第9位,这是中国公司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前10名行列。不过,2008年中国内地唯一入围的私人公司联想集团今年落榜,江苏沙钢集团取而代之,以208.97亿美元销售收入位列第444位。在“全球亿万富豪榜”上,中国内地上榜富豪人数由42人减少到28人,但资产总额减少幅度远远小于印度、俄罗斯等其他新兴经济体,中国内地藉此从印度手中夺得“亚洲最盛产富豪地区”称号。
世界500强
2009年7月,美国《Fortune》杂志发布2009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受2008年高油价因素影响,能源公司在2009年榜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前10名中占据了7个席位。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以4583亿美元年收入,取代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Wal-Mart)跃居全球500强榜首,这是1996年以来第一家非美国公司摘取桂冠。
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500强企业在2008年的总营业收入为25.2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减少了85%。然而,“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却提高了11.3%,排名第500位的日本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的营业收入为185.72亿美元。
在各行业中,食品生产、能源、石油加工、多元化金融、金属等是收入增长最快的5个行业,而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人身与健康保险、财产与意外保险等三个行业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在利润增长方面,只有采矿与原油生产、航天与防务、消费类食品、家居与个人用品和制药6个行业实现了正增长,其他行业经营利润全部为负增长。其中,航空、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人身与健康保险和多元化金融等是表现最差的4个行业,营业利润增长分别为-517.7%、-86.7%、-83.2%、-81.5%。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行业在2008年的表现令人失望,在500强排名前10名的企业中,汽车业仅剩一家,丰田汽车也仅位列第10位。在20家亏损最严重的企业中,通用汽车(GM Motor)和福特汽车(Ford Motor)分别位列第3和第7。
从国家和地区看,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美国从2008年的153家减少到140家,成为1995年以来最少的一年,入围企业总营业收入在500强中的比例超过了30%。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2008年利润达到452亿美元,是500强中盈利最好的公司。受金融危机、高油价和兼并等因素影响,数十家知名美国公司下榜,其中包括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房地美(Freddie Mac)、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美林证券(Lerrill Lynch)等。值得关注的是,谷歌(Google,第423位)、亚马逊(Amazon,第485位)和耐克(Nike,第497位)等美国公司首度入围全球500强。苹果公司(Apple)营业收入达到320亿美元,排名跃升至253位,比2006年首次入围500强时的排名(492位)大幅上升。这些新变化显示出,新经济一代美国公司快速崛起,美国经济与产业结构悄然发生着改变。
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上榜企业情况是,日本有68家公司上榜,法国(40家)、德国(39家)、英国(26家)分列4~6位。印度有7家公司入围,其中包括著名的家族企业塔塔钢铁集团(Tata Steel,258位 )和信实工业集团(Reliance Industries,264位)。
中国企业成为2009年的最大亮点,上榜企业数量达到43家,刷新了2008年创下的35家的历史纪录。其中,中国内地企业34家、中国香港地区企业3家、中国台湾地区企业6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化集团以2078.14亿美元销售收入位列第9位,这是中国公司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前十名行列。不过,在2008年入围500强的中国内地私人公司联想集团今年未再上榜,江苏沙钢集团取而代之,位列第444位,2008年销售收入为208.97亿美元。
从500强公司总部所在城市分布情况看,日本东京、法国巴黎、中国北京、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市拥有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五个城市。其中,东京、巴黎、北京所累积的500强财富总额达到49,981.39亿美元,约占全部500强企业收入总额的20%。值得一提的是,超过3/4的中国内地500强企业的总部设在北京,财富总额达到12,614.07亿美元,约占全部500强企业收入总额的5%,这显示出财富效应在中国的高度集中,也显示出国有垄断型企业较为强大的市场控制力。
全球亿万富豪榜
2009年3月,《Forbes》杂志推出2009年“全球亿万富豪榜”。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榜富豪人数从去年的1125人减少到793人,这是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榜单“大缩水”现象。其中,355人因资产总额“不达标”落榜,另有18人去世。留在或重返榜单的富豪中,656人资产缩水,52人保持不变,44人身价上涨。上榜富豪个人净资产总额从2008年的4.4万亿美元锐减至2.4万亿美元,损失将近一半,平均个人资产为30亿美元。
上榜富豪来自于52个国家和一个公国。美国仍然是富豪最多的国家,共有359人上榜,占总人数的45.27%,占总资产的44%,比2008年分别增长了3%和7%。欧洲有196名富豪上榜,主要集中在德国(54)、俄罗斯(27)、英国(25)、意大利(12)和法国(10)。亚太地区有130名富豪,中国内地、日本、印度分别有28人、17人和24人。中东及非洲地区有58名,拉丁美洲地区有50名。
新兴市场国家富豪阶层的私人财富受到了更严重的冲击。在俄罗斯,富豪的资产普遍急剧缩水,有55名俄罗斯富翁跌出榜单,上榜32人的总资产从去年的4714亿美元减少到1020亿美元。在印度,2009年共有24人入选“全球亿万富豪榜”,比2008年减少了29人,除1人外,其余23人资产都有所减少。在2008年的富豪榜中,印度人占据了10强中的4席,而在2009年,只有穆凯什•阿姆巴尼(Mukesh Ambani)和“钢铁大王”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进入前10名,分别位列第7、第8名。而2008年富豪榜最大赢家、排名第6位的阿尼尔•安巴尼(Anil Ambani)则是2009年大输家,个人资产缩水76%降至101亿美元,排名第34位。
中国内地上榜富豪由42人减少到28人,但资产总额减少幅度远远小于印度、俄罗斯等其他新兴经济体,中国内地藉此从印度手中夺得“亚洲最盛产富豪地区”称号。2009年有5名中国内地富豪首次上榜,他们是美特斯邦威集团总裁周成建、比亚迪公司总裁王传福、西洋集团周福仁、日照钢铁总裁杜双华和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而张茵、李彦宏、马云、陈义红、彭晓峰、高德康、朱孟依、张克强、张松桥等人2009年落榜。
中国需要诞生一批伟大的商业机构
在2009年“全球亿万富豪榜”中,中国超越印度成为亚洲地区的“造福乐土”,这种状况部分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态势。而且,尽管同样遭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但中国经济表现出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从2009年“世界500强”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整体排名也有所提升。总体而言,这种状况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些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得国人给与肯定。但同时,然而,对比两份榜单的“中国力量”,二者缺乏之间的关联性不很明显,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方面。
首先,大型中国公司(世界500强)并不是“造福”的主要载体。从总收入占比看,大型国有垄断性企业掌握了更多中国经济资源,它们集中于主流行业。在中国的“世界500强”中,许多公司已是行业内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目前位居全球银行业市值前三位。由于这些中国公司基本在国内市场运营,这种状况进一步说明,大型国有垄断性企业庞大的销售收入与高市值实质上只反映了相关行业中国本土市场的庞大容量和成长性。
其次,在2006年的“全球亿万富豪榜”中,中国上榜人数仍只是个位,然而在3年内中国已成为亚洲盛产富豪之地。强劲且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是重要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在过去10年快速成长,许多公司借助香港、美国等资本市场放大了公司市场势力,同时实现了公司股东财富的快速累积。2009年全部上榜富豪皆为民营企业创始人或职业经理人,这些公司所在多为充分竞争性行业,政府干预性不强,但仍主要集中于中国本土市场。
与中国相比,日本和印度的企业财富与个人财富之间则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日本的68家“世界500强”公司中几乎全部为民营企业,尽管这些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并未全部进入“全球亿万富豪榜”,但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平衡与公平分配帮助日本培育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根据一份民意测验,超过90%的日本人自认为属于“中产阶级”,他们也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日本国内消费的主力军。
印度也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不过社会财富集中于最富有的部分人手中的同时,这些印度富豪所经营的企业同样拥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这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印度家族企业具有很强的财富创造能力。在“全球亿万富豪榜”中,印度诞生过穆凯什•阿姆巴尼和拉克希米•米塔尔这样排名前10位的富豪。第二,印度家族企业经营多元化,且拥有强大的产业链控制力。在印度最大的500家公司中超过75%都由家族掌控。在信息技术、电信、电力、石油化工、钢铁、水泥、化纤、汽车、铝、制药等几乎每一个产业领域,几乎均由家族企业掌控。第三,有20多家印度家族企业如今已实现了跨国经营,米塔尔钢铁、塔塔集团、信实工业集团、Infosys、Wirpo等已在全球范围赢得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在2009年“世界500强”中,即有米塔尔钢铁、塔塔钢铁、信实工业集团等多家印度家族企业入围,且排名中等居前水平。可以说,印度经济的“造富”功能伴随着一批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印度企业的出现。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良好表现,也为印度经济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全球资源整合方面,(印度)私营企业要比国有企业更具“亲和力”。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过去20多年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造富”功能。可以说,即使是在全世界,中国经济的“造富”能力也堪称一流,这无可置疑是件好事。然而,在打造伟大商业机构方面,我们却落后于发达国家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今天,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公司全球竞争力强大、社会财富快速累积与合理分配等因素是推动社会前进重要力量之一。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意识到,只有诞生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族企业,在主流市场与主流行业能够“披荆斩棘”、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伟大商业机构,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地由大变强,才可能为中国打造一个中产阶级占大多数的社会结构,而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必要的经济基础之一。正如可口可乐、微软之于美国,丰田、索尼之于日本,现代、三星之于韩国一样,未来的中国,需要也即将诞生一批伟大的商业机构。
(作者系长江商学院教授、创办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