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中国—东盟自贸区1月1日启动 > 正文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近些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发展很快。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它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迄今为止,向WTO通报、正在生效、以自贸区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已达到238个。其中,80%以上是在近10年内签署的。WTO预计,到2010年底,全球范围内的自贸协定有可能达到400个。自由贸易区比多边贸易体制实施更高水平的开放,是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的一种例外。自贸区已经成为重组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方式,也已成为很多国家参与世界贸易自由化、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内改革的重要选择。
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
2001年4月,中国与东盟成立了自贸区联合研究小组,并于当年10月提交研究报告,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决策的依据。联合研究小组“根据GTAP模型的测算,如果双方建成自由贸易区,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长55.1%。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GDP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东盟国家的GDP增幅为0.9%,总量增长54亿美元;而中国的增幅为0.3%,总量增长为22亿美元”。
联合报告在分析中国和东盟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利益和挑战时,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无论是从人口、GDP还是从贸易总额来看,它均是发展中国家所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建立自贸区将极大地促进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2、中国与东盟关系密切发展的需要
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建自贸区的良好基础。
一是,山水相连,息息相关,相互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
二是,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
三是,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对经济发展有着对稳定和增长的共同愿望。
四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改善和发展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友好关系,相互间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不断有新的发展,尤其是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以来,相互间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此,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及时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积极发展和密切相互间的经贸合作,建立自贸区。
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促使
1997年,东南亚遭受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受危机打击的东盟各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中国政府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确保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帮助东盟国家最终克服了金融危机。中国在危机中表现出的负责任邻国的风范赢得东盟各国的普遍好评,与中国的关系迅速改善和发展。
经历金融危机后,东盟更加明确了地区需要加快经济一体化,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来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和冲击,中国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因而选择和中国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必然而积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