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霍建国:美元左右世界经济格局暂时不能取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7日 16:08  新浪财经
霍建国:美元左右世界经济格局暂时不能取代
  新浪财经讯 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2009中国开放经济高层论坛”于2009年12月27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上图为商务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2009中国开放经济高层论坛”于2009年12月27日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上图为商务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

  霍建国:我谈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外贸面临的外部严峻形势;二是外贸自己本身的困境;三是怎么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从目前我们国家的外贸形势来看,应该说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是负增长16.6%和16.7%。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巨大的负增长。而且这个负增长从目前的变化趋势来看,很可能两年之内很难追回到2007年、2008年的水准。因为,2008年已经到了2.17万美元,今年应该是1.7万亿,到年底是1.9万亿,差10%,就是2000多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现在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尽管这种争议不是完全公开的,但是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因为有人说,中国外贸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一个负的贡献,因为今年投资拉动比较大,投资会占到6%,消费15%,占到5%,这个比例11%,我们的外贸负2%,这是一个经济比例的概念。我们看外贸要看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

  如果未来经济发展道路外贸这条腿跟不上或者长期处于被动的竞争局面,我们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不利的改善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当前形势下,抓紧研究确定外贸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来做做一些必要的政策的调整,该加大力度加大力度,该选择突破方向的尽早采取措施,可能会变被动为主动。

  从外部环境来看,这里简单列了几个因素,目前金融危机已经基本结束,从西方主要的国家来判断,银行业已经进入常态,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已经过去了,批量的或者主要的银行出事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可能美国还有一些问题银行,而且人们基本上认为像迪拜事件和最近希腊的债券事件都属于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出来之后很快就能够平掉了,就不会产生一些连锁的反应了,因为一些主流银行已经进入正常的放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基本结束。

  现在主要经济体,从三季度开始全球进入复苏,当然现在复苏的概念并不明显,但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指标都开始好转,中国也是其中之一。在这些好转里面,预示着整个经济企稳回升,但是大家的判断是因为这次冲击全球资产缩减的比较大,触动了服务业等一些产业结构将来的调整,复苏会是缓慢的,有可能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我们不去考虑长周期的因素,只是从这次受金融冲击、经济衰退,从经济衰退中走出来,因为主要的判断是目前是靠财政政策来拉动,这个拉动大家讨论撤出的问题,大家都讨论美国明年不会撤出,不仅不会撤出,有可能还会加大力度,来确保明年的美国经济的增长。现在来看,美国有可能通过经济的拉动,形成一个强势美元。当然也是学派的观点,经济研究部门的一些分析,但是也反映了美国目前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动向,从各个经济体的整个的复苏道路来看,肯定还会有一些变数,这个变数在于如果处理不当,投入的支持政策撤出的过早,因为现在都是靠投资拉动,一旦投资过早撤出,民营的投资和社会的投资支撑不上,或者接力棒接不过去,那么经济原先说的所谓W型,可能在明年三季度或者明年年底产生,现在多数人不认为,至少美国的W型不太可能,其他的经济体是不是有这种可能,要看整个操作的过程。

  这个问题带来的我们的影响是什么呢?全球市场萎缩,贸易竞争激烈。就是说,我们外贸面临的一个形势,因为从美国看失业率比较高,爬到10.2%,现在掉到10%或者9.8%,储蓄率在上升,这两个指标足以说明他们的消费在萎缩。因为美国消费比例是比较大的,刚才说到80%,大概是76%、77%的水平,这个水平在美国13万亿、14万亿GDP的话,这要占到9万亿,9万亿里的5%,量是比较大的。而且过去我们是有一个推导指数,美国市场萎缩多少、中国外贸要下降几个点,无论如何对我们是有影响的。

  最近一轮的外贸回升的过程当中,美国市场是滞后的,欧盟是最好的,日本次之,东南亚还可以,唯独美国19%负增长是相对比较滞后的。这块仍然是我们整个外贸出口的压力,就是市场的总量需求的萎缩,现在判断它的储蓄率的回升是短期的还是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过去美国去超市买裤子、买衬衫,一抓五件,拿走了,到超市一买买一个礼拜,现在造成一个消费规模的缩点。现在判断,至少两三年很难恢复到疯狂的消费阶段,因为过去历史上八十年代,美国的储蓄率曾经也在8%和10%的水平维持一段时间,2010年资产泡沫出现以后,帐面资产上升,所以变成透支消费,所以储蓄率以前是1%,还有指标是零点几,现在恢复到4.9%,5.5%,总归在5%左右。而且失业会拖累经济的复苏,因为失业大军的存在,现在叫无就业增长。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另外,现在不平衡加剧,有的人认为危机重创了欧美经济,发达国家说重创。如果我们冷静下来看,欧美或者发达国家经济体左右或者主导世界经济的力量也好或者控制力也好,依然还在。就是说,它是受到了影响,总量也会也所收缩,像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里面最高影响到55%、56%,现在随着欧元的上升确实有了一个回落,以及美国在很多场合上的控制力是在下降。但是,无论如何,它仍然是一个大块头,仍然能够左右整个世界经济,包括美元的地位,短期内都是不可替代和很难撼动的。我们方向是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那你要资本向下,先放开,放开自然就会走向国际化,或者马上采取和美元脱钩,实行其他一揽子货币,追求有效的汇率,这些都做到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左右整个世界经济贸易格局的趋势暂时不是能够取代的。这一点我们要清醒的看到。

  但是,全球化的进程我个人感觉,在危机之前,全球化贸易和投资向下进程一直在加快,无论从投资的流动,因为投资最高在07年已经到了1.9万亿,08年回落1.7万亿,今年据说回落到1.3或者1.4,还是全球迅速回落的过程,这个回落说明了全球化贸易和投资向下的流动在减缓。现在的全球化体现在各国主要经济体领导人的频繁聚会,各种峰会的协商机制变得活跃了,但是一而不决、一而不定,定了之后又不执行,大家都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对全球化又重新提出质疑,有的人说是陷井,有的人说全球化带来的负作用,甚至有的人说把经济危机爆发按在全球化过快的头上。我们感觉到贸易投资向下的全球化确实是有放缓的迹象。当然两年后会不会迅速回升,要看全球经济活跃程度。因为在整个的过程当中,除了全球化之外,像WTO也是受阻的,当然跟民主党贸易主义有关,他想当初承诺过高,他想收,但是不好收又拖,所以整个乌拉圭的谈判至今还遥遥无期,美国现在的贸易政策定位已经开始调整,最近提出“TTP”,要拉新加坡,将来要拉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将来还要拉朝鲜进去,他要建新的太平洋,整个深入到东亚的自贸区。这就有一些针对10+1,这是说明东亚地区贸易政策的明显的动向。

  另外一个矛盾,现在市场化和政府干预还是争论不休的,应该说政府危机的时候政府干预要加大,力度要大,像这次拯救银行,大家力度大,一下子稳住了。但是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功能和作用,我们能够看得很清楚,它还是在尊重市场运行的基本的规律,因为市场配置资源有些有效的规律是发挥作用的,那么它只是在解救危机的过程当中动用大量的财政的、货币的干预的政策。所以,它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尽量的创造一个还原的过程。所以,这一点尽管感觉全球政府干预了,实际上不是,就是在政府干预的背后操作的方式和方法还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认为政府就是应该干预的,连续的干预、持续的干预,那么恐怕将来经济留下的后遗症以及经济整个发展的内在的积极能量就受到一些抑制。这也是特别、特别关键的。

  另外,区域安排在加强。世贸在推不动的情况下,我们10+1,不知道大家注不注意,东盟在和中国搞10+1的同时,和日本和韩国、和印度、和澳大利亚最近又提出和欧盟,都要搞自贸区安排。所以,现在东亚的整个自贸区的未来的趋向还是比较复杂的,当然我们觉得10+1是一个理想的模式,如果在10+1的基础上,将来把日韩扩进来,以“10+3”模式,真正形成一个亚洲经济共同体的雏形加快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局面。如果把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加进来,把印度也加进来,将来美国再一插足就又变味了。所以,跟当年搞APEC活动是一样的,APEC最早实际上就是想亚太的,后来北美、加拿大都进来了。现在APEC不解决问题,美国人对他也没有兴趣了,所以又创新一个新的“TTP”的概念。大家都不去管世贸的多边谈判或者结果,大家都去安排自己双边或者各种形势的自贸区的安排,现在一种新的利益格局,现在大家都说贸易反对保护主义,但是都在实行着贸易保护主义,保护本国的产业。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一直都是并存的,而且是不同的国家根据它的不同的阶段所采取的一种不同的贸易政策,美国过去也确实搞过自由贸易,后来又搞过贸易保护主义,欧洲都有这样的历史。

  从我们自己来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竞争优势在减弱,出口成本日益上升,这个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资源、土地、环境的成本,其实早在三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产生了这些变化了,只不过是在危机前,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和谐社会、尊重劳工以及环境保护这些概念下,我们出台了不同的政策,就是不同门类的政策,包括合同法、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保护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无形当中都使得出口的成本上升了,正好在这种压力下,甚至对资源性产品限制。在08年上半年的时候,外贸政策频繁的调整大家已经感觉到压力了,到7月份已经产生的争议,一个是停,看看,还有一个就是继续调,有一派观点就是死了的是正常的,因为结构调整就是要死一批的,不死一批结构是上不去的,这个观点比较偏激,但是当时已经感觉到了,像资源性产品出口的问题,不让出,出什么,你应该把政策定位到不让出的那个块,比如矿石要让他出粉,或者鼓励他们把粉加工成半成品出口,价值差别很大,钨砂的块和粉的差值将近几百倍。我们现在看来整个的外贸出口的竞争优势,特别是价格竞争优势,受到了一定的压抑。

  另一方面,管理缺乏系统性,企业成本偏高。有的人说调政策,各个方面施加压力我还能活,但是千万别像食品出口货发不出去,层层检验,出口产品在各个环节上遇到的阻力,我们统称为贸易便利化,这一块对于出口的制约影响是很大的。东盟的自贸区仅降低关税一项大概占了整个成本的7%,当然不是针对东盟测算出来的,是过去历史数据测的,就是零关税会导致企业成本大概7%,都是有一个比例的。我们现在感觉出口、海关、质监、外汇管理各个环节,如果大家都行一点方便,都加速一些,作为企业来说,它的社会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这块没有测出来,大概占多大的比例,10%是收不住,也就是说,在企业产品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压力下,如果内部的管理和各方面的约束又使得它不便利的话,企业确实是很困难的。

  现在整个贸易政策的协调性和管理上的统一性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说有的要支持外贸出口,要推动加快“走出去”、快速通关、绿色通关,有的为了追求税收就要加大征和罚,这样的话税收可以积累得更快一些。这是有问题的。

  产业政策同贸易政策发展脱节,贸易的乘数效应是滞后的。这一点在目前的外贸政策当中考虑的比较少,我们缺少一个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的衔接。这一点就是指产业是可以升级,产业结构升级靠政府投资和支持完不成,必须还原一种企业自发的行为,那就要在投融资体制上给它一个发展的空间和选择。应把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放松。不管是国营、民营、还是外资,只要符合标准就支持,而且不管谁来就给贴息贷款,这样的话,结构调整就会走的很快。现在变成了所有这些领域民营企业投不进去,都是搞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全世界的份额都占到了45%、50%,比如鞋和玩具,比例太大了,任何一个市场,要是超过30%就容易出事。所以,整个投融资体制最后结果是外资以不同的形式和渠道最后都可以批下来,批不下来也搞一个兼并和收购,也居然能够进入这些领域。这就是整个产业政策在产业升级,包括贸易升级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我们平时看得很透,像我们的食品加工行业,大量的设备全部是进口,有的不是自己产不了,过去我们还鼓励部分自产,一个设备主机用进口的,其他可以配套自己产自己产,但是现在都是全套进口,很透。而且这些设备不是很复杂,就是一个筛选机、过滤机,选大小的或者测一下里面有没有铁制或者钉子的,像这种设备我们是过关的,我们搞了那么多年,设备制造应该可以。但是这块制约了我们的创新和发展,没有一个鼓励政策。

  贸易政策定位不明确,政策支持缺乏连续性。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贸易政策是什么,过去确实搞过出口创汇,搞过“以出养进”,也搞过出口型的、进口替代、出口替代,但是到现在我们算什么型呢?而且我们的理论基本上还是在那儿畅谈比较利益,比较优势,我后来看看比较优势,这里确实有一些概念需要调整,比较优势有一些太古老了,而且有一些静态的,如果有煤和铁,自然就会跟另一个缺少这个的相比是有竞争优势的,那要是在原始的、相对封闭的一种两国贸易当中的一种优势,那现在世界是一个开放的,而且在竞争的因素里面,不仅仅是有了这些资源,按照资源禀赋论,不是占有了就有现实竞争力,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考虑进来就未必是有竞争性的,这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比较优势。而且这种比较优势是指在不同的产品之间的一种优势,最典型的教科书上的例子就是小麦和布匹,这种不同的领域,比如做手机我的优势和你的优势,做汽车同比看看我们谁有这个竞争优势。所以我们要好好的认识这一点,就是怎么样转向一个适合中国当前外贸发展的,像你是提动态的比较优势,还是直接就提竞争优势。这是很必要的。而且可以参照战略贸易理论的思维,克鲁·德曼战略贸易理论还是主导美国对外贸易主流的思潮。

  九十年代美国的IT产业是当年克林顿从里根时代就开始投入的,奠定了全球IT时代的领军地位,现在奥巴马看投低碳、环保的,这次美国7000多亿美元往里投了400亿、600亿,将来一旦形成,又是他们下一轮左右世界经济的又一个体现。这算是什么自由贸易,完全是克鲁·德曼那一套战略理论。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呢?我们恰恰用起来比它还来得快,如果我们在危机的时候,国际上几大汽车厂家都不怎么样的时候,我们重点支持出口,你把1.2、2.0装备的好一些,让它有竞争里,它不就是进不去欧美市场,就花一大笔钱办认证,政府出面去谈,政府花钱垫给他让他办认证,给他打通这种渠道,缺这种销售网络帮他们建。我们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他一旦起步了,大家都知道汽车的连带作用,可是比你支持钢材一项效果好得多,这是连带钢材、塑料、玻璃、仪器、轮胎、橡胶,全拉起来了。去年出口130还是140,其中100亿是零部件,30亿是整车,这个数字太小了。这块可以考虑,在整个贸易政策的定位上要明确一下,而且政策支持要有一个连续性。

  新形势下外贸发展思路。当然过去讲科学发展观,但是实际上现在看来,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外贸的作用。我们国家的优势就是只要统一了认识,只要上面重视,就肯定会有效果,所以在今天的环境下,我们再次提出充分认识外贸的作用,特别是对出口的认识。因为我们听到太多的声音,比如破坏环境、卖的血汗钱,最后落得今天那么被动的让人反倾销的局面,再征一道税。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外贸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而且确实已经摆脱掉了传统外贸的作用,涉及到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甚至通过外贸和外交上地位的问题。中国没有2万亿储备,我们就没有那么大的资本敢率甩手不理奥巴马,这确实是一种气魄,这是靠实力支撑的。所以,我想外贸今天的作用还是应该好好认识。

  有的人说份额太大了,有的人说依存度太高了,我觉得都不是主要的问题,依存度60%、70%全世界也不少,上百的都有,依存度不说明什么问题,说一个外向和经济的关系,如果大家都在这些生产,你作为生产基地外向型就是高,新加坡是100多,所以不要用这种概念来约束整个贸易的发展。另外占全球贸易的比例,我们现在大概2万多亿是占8.9%,德国去年是老大了,占9.1%,今年要超过他的话,要到9%,可能德国会下来一些。不算高,中国的规模,那天专家说了,可以大胆提到12%、15%,人均在那儿,德国才多少人口,占世界9%,中国那么大的人口,关键在于怎么处理这些贸易的关系和贸易的结构问题。就是说,我们有一个很铁的经验,就是任何一个产品占一个市场,只要达到这个市场份额的30%,必闹矛盾。现在对于欧美日的市场份额基本上从贸易总量来看都在20%上下,前两天退了一些,到17%、18%,这两年回升一些,有的甚至到了20%以上。20%至少还有发展的余地,当然20%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数了,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发展的潜力,所以现在说集中力量要开拓新兴市场,其实我们也要看到这个传统市场还有潜力。他们是不生产的,他们是90%进口的,他们是搞服务贸易的,是搞高端研发的,所以我们在那儿完全可以替补这个空间,我们不去就是给其他国家腾出空间,其他很多国家还是要往那儿去,所以我们能守住尽量守住,至少是巩固传统市场,加大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

  我们要认识到并不是发展到头,并不是外贸发展带来了灾难,这些是通过有效的调节或者通过进一步合理发展、科学发展,可以避免很多的东西。

  要借鉴目前新的贸易理论,明确贸易政策的定位,这是我刚才讲的那一段,你可以依靠比较优势,但是一定要参照新的贸易理论,特别是我们不便提叫战略贸易理论,但是我们可以提叫竞争优势的理论。这样的话,操作过程当中可以参照战略贸易理论的一部分内容,作出一些安排。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外贸还是要发展,出口还是要鼓励的。为什么不鼓励出口呢?这是一种潜在的发展能量,不能约束它,而且这种发展是会反过来使得国民经济受益,我们只不过是在稍微注意一下它的国民财富效应的问题,就是对国民的福利是不是改善了?兼顾一下。

  另外,实行区别对待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升级。我们主张在整个贸易政策上,也要实行区别对待,我们其实也投入了很多,像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按照世贸的要求我们也有很多符合世贸要求的支持的政策,这些都是可以做的。但是,现在的政策往往是叫一视同仁,像机电产品只要在这个范围大家都享受,多数的政策是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其实要比较有区别,没有区别就没有自己的重点,就没有突破的方向,重点也是清楚的,我们现在追求不是说要建立海外的营销网络,我们最弱吗?不是要鼓励深加工吗?附加值高的我支持,附加值低的我不支持。这样的话,大家就去干附加值高的,自然结构就会有所改进。所以,支持的政策很关键,即使在困难的时候,只要把这些政策落实了,依然是有效的。

  去年、前年5次调低出口退税率,从去年危机后,7次调高出口退税率,那么外贸退税还是得到了一些改善,而且其他方面还没有投入更大的支持力度,比如在信保方面,加大一些信保资金,因为外部风险比较高,鼓励企业去做一个保险。其他是在便利化上采取的一些措施。所以,今天如果我们想调结构、想侧重发展一些深加工和高端的,就要通过一些调整结构来解决这些难题,这是很关键的,目标就是调整结构,这个调整结构和国内的产业结构相匹配。我们历史上没有处理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外贸结构升级的一个循环的关系。

  而且鼓励进口自然进的多了,就会压抑国内创新能力和自己研发的能力,对进口要鼓励,但是也要有选择,国外都有这些规则,哪些是属于环保的、水处理的、垃圾处理的,当然要鼓励了,而且国内能配套的我要给更好的政策鼓励你自己配套。这样的话,就可以形成动态的、加速的结构升级的过程。

  稳定外贸政策体系,构建全球竞争优势。外贸政策现在企业担心的就是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税率,这确实是两个比较大的影响外贸的实际利益的问题。从政策上看,一定要稳定。我们也担心在明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外贸如果出口有所恢复的时候,这些政策会不会有一些变化,所以我们要强调稳定,稳定它的政策,至少要稳一段时间,在明确的外贸战略的思维、定位的情况下,调整现有的支持体系,加快发展,给它一个适应的过程。

  另外,因为从外贸发展来看,我们主张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但是外贸地位和发展来看,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是放手不管的,这里其实就隐含着幕后的战略意图。首先要保护自己的重点产业,要是侵犯了美国的飞机制造和IT产业绝对和你玩命。我们应该保护什么呢?应该发展什么呢?这些东西要通过一些战略的思维来巧妙的按照世贸的规则操作,因为世贸的规则是有活动空间的,而且很多方面我们其实利用的是不够的,包括补贴的追溯很多都是开口的,通过培训或者技术的投入,有的就是可以的,那就从允许的方面下手。从构建整个贸易全球竞争优势难度是较大的,现在推的也都是大致这个方向,好比企业“走出去”,建立一个跨国公司主导的海外体系,只不过我们起点比较低,因为海外投资就是归于一种跨国经营,跨国经营要有一个完善的跨国经营的框架和体系,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这块,就是我缺少了一个庞大的跨国公司的经营主体,这个主体没有培育出来,所以现在在摸索着前进。也就是说,未来全球贸易构架中国如果能够在世界上想征地话语权或者征得主导的权利就要看你的实力,你要有一批跨国公司在海外控制不同的资产,它是有影响的,你要是有一批大牌的产品在主要的市场上叫得响的,有震撼力的。你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这种数量还是说明问题,你要是占20%或者30%,这个时候大家不敢小瞧你,否则的话,两败俱伤。像日本当年和我们闹食品矛盾的时候,全国的蘑菇一律停止出口。所以最后单独要话语权,那么实力跟不上就没有话语权,现在有2万亿储备在这儿,所以美国找你商量,他不跟你提人民币升值,他会跟你商量别把他抛出去,要抛出去的话提前跟我们商量。奥巴马现在是手下留情,这一轮人民币升值奥巴马没有在前面,而是让欧盟跳在前面,在学术界一致认为升值,但是政府现在居然不出来说,那是留犹豫地,起码是等着看结果。

  在总体的贸易政策上有一个明确,在配套上采取一些有选择的措施。只要政策到位,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还是有的。未来的整个外贸在进一步引用一些新的贸易理论支撑的情况下,我们是有希望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在整个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还是会进一步加强的。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