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杜:提倡对话减少对抗 立足近期展望远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4日 18:34  新浪财经
杨杜:提倡对话减少对抗立足近期展望远期
  2009年12月11日,由南方周末报社、兴业全球基金主办的“南方周末社会责任大讲堂北京站”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上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杨杜。(来源: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12月11日,由南方周末报社、兴业全球基金主办的“南方周末社会责任大讲堂北京站”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以下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杨杜教授发言实录。

  杨杜: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与会的朋友。连我的PPT都是绿色的,今天我要跟大家共享一个题目是大学的CSR研究与教育。这么多年一直在关注这样一些事情,跟大家共享一下。

  第一点,现在遇到了四大危机,也有四大冲突,以及我们从经济管理角度来讲有四大经济。在危机来讲考虑到生活的基本环境,首先是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气侯危机。低碳经济是讲最后一个,我想实际上所遇到的经济问题,管理问题,发展问题是非常之复杂的,各国的立场都不一致,欧美日这两年遇到的最大的是金融危机问题,我们发展速度非常快的中国和印度、巴西等是遇到能源危机。一直吃不饱饭的还有非洲一些欠发达国家,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全人类所遇到的气侯危机,这里面核心问题不大一样,前两个危机是围绕着发展。第二个主要是围绕着生存,哪个是基础呢?哪个重要呢是价值观的问题,这些国家立场和价值观是不一致的。

  即使在发展里面,美欧日发达国家所考虑的是持续发达问题,而我们发展中国家考虑的是速度的问题,这一点上也是有矛盾的。同样在生存问题上来讲,从近期来讲吃饱饭的问题,中国人经常讲,长期来讲大家生存地球环境的问题,所以近期、远期也有不同国家关注的不同点。

  既然有这种危机,大家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立场、利益、角度都有很大不同。我认为这里面主要有四大冲突,一个是各国的战略重点是不一样的,它考虑金融,这边考虑能源、安全,还有考虑吃饭问题。所以像哥本哈根能不能把这个协议签下来,我打很大的问号,这是很难的。

  总体和个体的冲突,你考虑的是各国的利益,这背后有政治、选举方方面面问题,同时人类又遇到全球的,这一点是很难来解决的。

  近期和远期。到底我们现在活着每天要活好,要发展,还是考虑到将来不要走绝路,人类家园都没有办法住下去了等等,这些大家的观点也不一致。

  我们最后是以控制,包括定一些减排目标出来,还是搞研发,排就排吧,最后用技术手段,研发手段解决人们遇到目前的危机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冲突里面很核心的点就是大家利益不一致,你知所需,我知所秘我不给你,或者贵得不得了,你没有办法做。反过来你知所求我知所控,这就是大家都有自己的立场,力量比较。

  我们是搞经济管理的,我们在经济和管理的角度来研究新的理论和潮流是什么?我想就是四大经济。第一个是经济是很长时间都在研究的循环经济,这是减少垃圾的排放,零排放的经济循环起来。第二个是绿色经济,这是要把氧气增加起来,绿色经济的问题。第三个就是今天的主题低碳经济,尽量让碳在那呆着,别都排大气层里面,这是减C的目标。

  最后一个目标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成长经济,这里面有矛盾点的,但是从这些点上来讲,我们怎么样来处理需要人类的智慧,不管什么经济都是经济,涉及到人们生存的基础就是要创造粮食,创造更好的生存的基础条件。从这些角度来讲妥协的目标没有什么新概念,就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成长,总要增长,人口在增长,就业在增长,吃的要更好一点,这个可持续的发展,从经济角度来讲可持续发展,从管理角度来讲是可持续成长依然是人类遇到最大的问题。我们要出点主意或者建议,办法出不来,我没有时间去讲,我想原则就是如此。

  第一,提倡对话,减少对抗,以妥协取得成功,最后要把这个事签下来,大家一直吵下去没完没了。第二,立足近期展望远期。我觉得人要现在活着,考虑长远的事情一般都是说说而已,所以你只有立足近期怎么样一步一步走下去,大家在这个地方僵度太多了,未来不可能有。第三,重视创新,兼顾减排。最终用技术、知识创新解决各国的冲突和利益矛盾的问题。在成长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际上是在找平衡,而怎么去解决呢?我的观点靠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包括什么呢?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智慧,这些智慧分成三块,一块是靠科学家的技术创新解决这样的问题,新能源的一些研究。第二靠企业家的管理智慧整合资源,去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当中解决。第三是靠政治家领袖魄力,有一些事情一直讨论下去是不行的,怎么样有人在这方面超越目标的现实、世俗的东西思考问题。

  从这些角度来思考中国的时候怎么来做,实际上现在所谓的低碳经济也好等等这些问题遇到的都是透支的问题,美国人在透支消费,在花自己孙子、孙子的钱,花完自己的花别人的,这个有点太麻烦了,这是透支消费,所以金融危机才会出来,垃圾太多,垃圾债券太多。中国是透支资源,玩命的挖,还没有长大的煤都挖出来消费,这也有大问题,我们能源问题是很大的问题。中国人还有透支身体,总觉得挺累,干活太多,这个事情太麻烦了,我们不讲美国人,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我们讲中国人,中国人低碳经济怎么走,必须要节能降耗。第二,改变能源种类。第三,防止过渡投资,整天追GDP,最后产生过剩。但是你保证最基础的发展,能源的问题也要考虑。

  中国现在的姿态非常好,就是自我加压,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靠这种原则,大家都应该清楚指标,美国公布总量减排17%,有同学说太少了。印度和中国都公布的是到2020年在单位GDP碳排放的减少是,中国是40-45%,有的官员说又要呕心沥血了,怎么样完成的。

  企业层面解决问题,大家都要为低碳经济努力的事情,涉及到低碳经济有很多利益相关群体,这里面列了很多。今天在座的有生产者,有消费者,还有搞科研的,以及还有媒体。这些都非常之重要,我们不能太悲观,人总要按照趋势去走,有大趋势,有大责任,中间当然还有机会的问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学生和老师多做一些研究,会在新的模式上找到。

  既然我们全人类对这个事情比较重视,低碳产业或者低碳企业会在政策优惠环境上获得东西。我们需要去研究低碳企业的管理以及社会责任,这种大背景之下到底怎么样去做,应该提出新的研究领域。这就涉及到研究和教育了,也就是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使命。古人讲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要创知,帮助企业政府去解决一些问题。

  我觉得人吃饱了总要干点别的事,这就是在过去讲赚钱赚钱,后来讲怎样赚钱,之后不赚钱行不行,这是基本规律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要思考,一个理论的问题也是如此,企业伦理学在最上面,智力学在中间,之后讲狭义上管理学,最终要做事,从这个企业讲企业伦理学,这自然包括社会责任问题。我相信有很多老师、研究者也是做这样的事情,简单的来讲学什么和做什么,在座很多学生要提前准备,时间要匹配,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比较合适。

  我们自己定的是一是学知识,二是学体育,三是学经济,四是学关系,五是学管理。为什么这样做,准备这样东西干什么呢?十年做一个准备,后来的事情就好说了,这就是给自己说的未来要做的事情。

  包括商学院的教育已经走得比较靠前了,我们做出计划就是让大家在理念塑造上做很重要的变革,而不仅学赚钱之术,这样的课程一直做,在研究的东西拿出教育不是做道德说教,不是说道义上这个人坏,就改造,这种事情基本都不干,上帝都不干的事情我们能干吗,肯定不干。我们让大家理解你们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如何把企业社会责任,道德、伦理的东西和赚钱角色结合起来,或者赚钱的时候想一想,这样我相信会像商学院使命一样,成为最受尊敬的商学院、企业家和管理者。

  自古以来中国人很重视社会责任以及责任感的问题,过去我们讲天人合一,现在我们讲和谐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讲,讲社会责任也是不新鲜,从思想上没有什么可创造的,只是科学化一点,指标化一点。过去讲做人也很多,国学也非常重视孔子约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企业家说修身、兴企、为国、富天下。学者说修身齐家致富知天下。我们从这种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自己做好了一定要考虑别人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天下的问题。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有条件做这样的事情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太小的时候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有力的时候怎么样来做呢?现在这些企业提出来的,做持续追求的理念,做一种言论行为的标准或者作为一种竞争赢得胜利的手段。

  中国的努力,我们不能忽视三个事实,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据我的调研包括荣总所讲的南方周末做的事情,多年以来一直在关注。

  第二,中国政府和各级组织包括学校也做了很多工作。

  第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历史跟外国不一样。

  很多企业都推出社会责任报告,商业评论准则,可持续发展报告很多。包括全球契约,以及经过各种各样认证问题,中国政府也做了很多,包括商务部,企业联合会,民间组织,各行各业的公司也做这方面研究,学界也是如此。

  中国过去是企业办社会,我本来就是社会,我所有责任都负了,但是效率不高。他把企业分离出来再做社会责任,实际上中国社会责任不是少,而是多,而是过多,所以产生另一种思路和模式的问题。就业责任,社会稳定责任,稳定物价责任,计划生育责任都管。这样的责任外国企业负起来绝对都倒闭了,为什么呢?因为不懂怎么管理。从这种角度发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非常多,前几天刚从成都回来,他们每年养三万退休职工,每年挣钱都给他们都不够,怎么办,但是也不能扔向社会。

  我们还不能说有条件去做,我想这是吃饱撑的课题还是生存问题,都有。有条件,有资格,有能力要做,要去研究负起责任。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你不负社会责任,不经过现实各方面的社会责任的认证,你连产品都卖不出去,也是生存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当然这个事情还和整个经济发展有关系,刚才荣总讲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再去做什么,如果CSR投入不能创造效益的话,大家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和兴趣,我想也是如此。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来,过去觉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致富,现在不但富足还要和谐。过去讲发展是硬道理,现在说硬发展不是道理,现在讲科学发展。所以好企业的标准,通俗来讲第一赚钱。第二,守法。第三合乎伦理的做事。第四,有能力负起社会责任。

  从这种角度金字塔就出来了,我就不讲了。

  最后一条我强调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因为他们比较牛,他们钱比较多。大学要学习如何为社会贡献等等要去做,要去研究。中国企业现在还比较小,基本上都是赚劳务费,所以来的新劳动合同法都会倒掉,更不用说别的了。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共同努力协作这样的事情,也希望发达国家的企业做得更好,做我们更好的老师和榜样。在环保、知识产权方面不要控制太紧了,太严了,稍微松一点。我觉得有一些数字说的有问题,中国碳排放是从中国排出去的,但是很多是外国资本投到这排出去的,这个怎么算非常复杂,所以大家老吵架,因为这个排在地球外面了,如果排在中国就没有管了,这个事情非常复杂,就要靠政治家的智慧了。

  另外要向发达国家企业学习,今天来了好几位标杆性企业的企业家,我想我们应该认真向他们学习,发达国家也应该负起历史的责任来做这样的事情,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