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贵生:绝大多数企业存在行为短期化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1日 09:53  新浪财经
吴贵生:绝大多数企业存在行为短期化问题
  新浪财经讯 由IT经理世界主办的“2010中国创新趋势领袖论坛”于2009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创新企业评选颁奖晚宴演讲: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吴贵生教授。(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由IT经理世界主办的“2010中国创新趋势领袖论坛”于2009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创新企业评选颁奖晚宴演讲嘉宾: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吴贵生教授。

  吴贵生: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获奖企业家代表,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思考”,我这个角度不是站在先进的企业的角度,也不是站在我们获奖企业的角度,是站在相对比较后进,属于追赶地位的,中国大部分企业处于这种地位。挑战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没有像中国这样进行一个高度开发的程度,核心问题是积累,后劲属于劣势企业在技术,资金深创新网络上,管理上资源方面,就会有意,无意形成障碍和积累。广义来说在任何一个阶段,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存在类似的现象,就是这个相对有优势的企业会对相对劣势的企业造成影响。

  对于追赶型的企业,有没有观察中国后进的这样一些企业,在追赶学习的过程当中是如何面对这个壁垒的,我们在考察企业时发现,对待壁垒的策略是方位,包括绕开壁垒,化解壁垒。我们简单透视以下中国企业事件,第一企业普遍实行低端切入路线,就是说形成壁垒更多的是在高端技术,为了避开一开始能力弱的情况之下,避开这个壁垒,相当普遍采取低端方式,这样可以避免高端的难度,这是从技术上来讲的。从市场上大量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第二表现是逆向创新,逆向创新指创新路线,逆向是指创新链条上的方向,如果从后端开始一个产业往往在前端中端后端有一个环节,前端是积极比较高,核心技术在前端,因此从前端开始难度很大。比如说中国企业在进军光纤领域,光纤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置办、拉丝,观缆,要解决这个产业的突破,首先要能够示范,示范技术难度很高,为了通过国家的支持之下,引进开发投资项目,企图示范突破,这样的话,企业家看到这种现象有广大市场需求寻找突破的方法,不是从置办开始,反过来是从最末端开始,引进设备,买丝回来,这是技术难度最低可以尽快推向市场,回收利用,一批企业开始进入。一旦这个领域有机会大量涌入,进去以后利润迅速下降,然后开始走向亏损,然后进入第二个阶段,类似的过程又发生了,利润又薄了更少的企业开始进入制造环节。这个过程也是在开始的时候状态变了,逐步升级。

  第三复杂产品面对的壁垒更高,以汽车为例,很多企业面临很高的壁垒很难突破,他们采取寻找到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说具有世界首创性,很简单我把它叫做拆借集成创新策略。汽车几万件零件,一个企业要解决这样一个事情相当困难,企业采取了把它分解为若干模块,产品模块和技术模块,然后对每一个模块,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解决,相当多的是通过合作的方法解决这些模块。使得奇瑞、吉利这样的后劲企业没有积累的企业能够进入到这个行业里面去。

  第四相当普遍的方式是采取成本创新方式,这是被普遍采用的,为绕开壁垒和降低壁垒提供了条件。

  第四与掌握核心技术国外企业合作实现共赢,在合作中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化解壁垒。比如说三峡用的水轮机是本土企业没有可能制造的,在这个招标当中形成一种合作局面,国外厂商投标同时跟国内厂商进行合作及国内厂商和国外厂商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话通过这样学习过程,在右岸12台机组招标本土企业获得8台机组授权,取得了这样的进步,这是通过合作的方式。

  最后就是在能力成长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要超越壁垒。在这个过程需要有信心,有自信,有使命感,利用优势看到机会形成组织上的创新模式,比如说产业联动。这些历史经验对现实有什么意义,绕开壁垒仍然有现实意义,比如说新兴产业很多企业或者是准备创业的都有进入这种企图,刚开始能力比较弱,有可能采取绕开壁垒的方式开始进入,进军国际市场也面临壁垒的问题,也有可能才绕开壁垒的方式,开放创新利用技术和产品模块化这种新的模式有可能采用刚才说到的基础创新的模式。第三,化解壁垒在创新领域对全世界十分重视就是开放合作创新。

  新的挑战,挑战对中国广大企业来说已经面临新的发展阶段,不是刚开始那种低层次的市场需求十分广阔,创新机会非常多的情况,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第二能力需要提升,永远做低端是不能生存下去的。第三还有有了新的目标,中国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新目标,例外竞争的场所在扩展,不仅是要在本土与狼共舞而且在市场上与狼共赢,就是突破壁垒。

  要实现转型回答一系列问题,想不想创新,是不想创新吗?我们调查了很多企业,创新动力还是不足的。第二是敢不敢创新有没有这个勇气在中国出现这样的现象,无知者无畏,不懂的人做了创新,懂的人不敢做创新。第三是能不能创新有没有能力创新。第四会不会创新,包括战略,包括创新的方法,组织管理等等,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总体策划,战略要求,我们做了大样本企业创新情况的调查,在去年完成,做42个城市1000多个制造业企业,还做了一部分服务业企业的调查,在这里只对其中一个方面,战略趋向做一个简要的介绍。第一方面表现叫做不做或者是少做超简单开发,回答是主要做应用开发较少做基础研发,大多数企业都认同是这样做的。

  观望技术变革,在行业技术发生较大变革的时候,更倾向于等待时机,不是马上参与,这是更多的企业所做的选择,就是不参与技术变革。然后是模仿为主,优先采取模仿创新,其次是参与创意化产品,多数企业是这样选择的。再有一个表现重视优先安排开拓市场,改进销售环节,其次是技术开发,首先是占领市场。目标是什么?就是扩大,扩大的问题是这样优先考虑扩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我们企业战略倾向是什么,以模仿为主,扩大市场规模为主,到现在为止仍然是这样一种基本选择,这个基本选择是一个不创新或者少创新的选择,说的极端一点是这样一个选择。这么样一个选择是不适应,但是刚才提到新形势的要求,因此企业面临战略转型,企业战略转型不够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呢?特别是国有企业表现更为突出,但是行为短期化问题几乎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相当普遍的存在的,创新是什么,创新是今天的付出,是明天的收获,今天和明天可能持续相当大的时间,也就是说今天的创新,明天收获要等待时间,这样一种安排是什么,是战略安排,所以创新的选择创新的运作首先是一个战略安排。

  我相信今天获奖的这些企业一定是在创新战略上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也表示在创新运作上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预祝他们将来取得更优秀的成就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