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10财经年会:战略与预测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12月18日上午消息,《财经》年会2010:预测与战略今日在京召开。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演讲中表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在十几年中,执行的情况不太好,这样就可以真正走出这期经济危机。
视频:吴敬琏称应反思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执行力 媒体来源:新浪财经吴敬琏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失衡,消费率稍有增长,但没有根本改变。投资大幅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要方式,但要保持中长期的增长这仍旧不够,未来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增加消费的需求。
吴敬琏称,提振消费有多种方式,比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采取家电下乡等补贴消费的政策,但根本的途径在于人们收入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又要依赖于就业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增加就业可以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而技术的进步可以提升专业人士的收入。”吴敬琏说,目前要从依靠投资、依靠自然资源的投入的发展方式转化为依靠就业的增加、依靠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结构的转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目标。
此外,吴敬琏认为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所以推进缓慢,主要是由于体制性障碍没有消除,很多政府地方把GDP的增长当成其重要政绩,鼓励创新的机制不健全,导致技术发展面临众多障碍。(雪婷)
以下是吴敬琏演讲实录。
吴敬琏:各位下午好。我今天讲的题目只有实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够真正的走出经济危机。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的财经年会,我是参加了,主持了一个讨论。财经给我出的题目叫做从三架马车的状况,从投资、消费、出口三架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它的状况来预测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
拿到这个题目以后,我就有点犹豫,想不清楚,三架马车的状况跟未来的走势之间是什么关系。当然这是一个当时很流行的一种说法,因为过去我们的经济主要是靠这三个需求支撑的。那么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后,消费需求没有起色,出口的需求大量减少。于是我们经济增长就走下坡路了。
要预测未来,用什么样的问题框架?就是看未来一年、两年三架马车会是什么样的走势。一面讨论,我一面就在想,这三架马车去预测我们未来的走势,能不能测得出来。我后来在总结的时候,我就把这个问题带给我们的会议了。
很明显,所谓三架马车的分析框架,从需求来分析未来的走势。它是一个从凯恩斯短期的宏观经济分析来的,凯恩斯主义分析短期的宏观经济是从需求分析,主要是四个需求:投资、消费、财政赤字、进出口。这个分析在我们经济学来说,这是个短期分析。
凯恩斯本人说的很清楚,他这一套分析是做的短期分析。长期分析来说,还是要靠市场,要看市场的走势。通过市场使得结构优化,从长期的增长才有发展。所以我也说不准这个事情,就是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我觉得要分析我们未来走势,恐怕还是要用生产函数来分析。
时间过了一年了,这一年的情况怎么样,如果从三架马车来说,我们需求确实有很大的增长,4万亿投资,每年2万亿,10万亿左右的贷款,使得需求拉动了我们的增长率回升。按照年率化的环比GDP增长指数来说,已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最好的时候。今年再来看未来一两年,应该做一个什么分析?
今天上午因为有别的事没有来,听说有很热烈的讨论。但是经济这一年,我更加明确认为用凯恩斯主义短期分析的框架来分析中长期的问题不合适。
很明显的一件事,需求的增长是什么地方增长。我们一直希望不是去年,而是很多年来一直都认识到中国经济有一个很严重的内部的制衡,消费率太低。
这个状况这一年有没有改变呢?没有明显的改变。消费率稍有增长,没有很大的改变。进出口仍然是负的,我想说一句,出口总量意义不大,要讲需求的话,进出口出钞才是真正能够增长的。进出口仍然是负数。
增长在什么地方?增加的就是投资。短期分析来看,这个状况没有大的改善,在这样一个需求结构是不是能够支撑我们未来得中长期的持续、稳定增长?恐怕不能够。怎么才能够增加最终需求,也就是说怎么才能够消费需求呢?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了。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建议,比如说,要很快的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这个体系建立起来对增加消费有两条,一条要有预期,使得人愿意消费,这个时间是很长的。第二对人的消费行为的改变影响也不是那么大。
还有别的建议,比如说更大规模的发消费券,让老百姓消费,或者说扩大现在的家电下乡等等,就是补贴消费花钱让老百姓消费。有利弊,利确实可以带动消费。弊的话,发钱消费不能长久,政府花钱花多了就加税,加税的结果会减少人们的收入和削弱经济基础。这也不是一个最根本的办法。
我认为最根本的办法要在生产结构上打主意,说到生产结构上打主意,就用到马克思的一个说法,我觉得说的很准确。
马克思说过,以什么方式加入生产,就以什么方式加入分配。或者用现在经济学的说法,所有产出可以分出各种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所以要使得我们的老百姓,我们的普通劳动者,和我们的专业人员,这是主要的两个劳动阶层,他们的消费增加,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增加他们的收入。
这个问题很大,一方面是普通劳动者,最典型就是农业部,不是不愿意消费,收入不够怎么消费。另外还有专业人员。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情况,就是我们现在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好。各个地方,我看到报上的报道,都有所谓的蚁民的聚集区,他们是什么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应该是专业人才,听说月薪两千来块钱的薪水是许多人去抢这个职位,往往还抢不到。要增加他们的收入,增加的办法就是他们要能够加入生产,从生产中得到收入。
回过头来,经过梭罗重新解释过的生产函数,产出是4个因素组成的。4方面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这就是资本的收入、劳动的收入、自然资源和进步技术,产出是由4方面的要素所生产出来的。
我们过去增长或者叫发展方式,是依靠两个东西,主要是依靠投资,另外依靠了自然资源的投入,也就是土地投入,投资也好,或者是自然资源也好,收入者主要是政府,当然也有一些很有钱的人,这些人他们的收入增加,大概对于消费的提升,都没有什么作用。
要让我们的生产依靠另外两个,一个是普通劳动者,也就是说增加就业,另外一个就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什么样的要素,就是人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专业人员的收入增加。
如果是我们生产的结构,是依靠这样两个因素为主,一个是劳动的投入,一个是技术、知识的投入的话,那么这样一些专业人员和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收入就会增加,而他们的消费偏好是高的。消费倾向是高的,储蓄倾向是低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从消费支出说起,说要增加这些,最主要的消费是收入,收入怎么来就是要改变生产的结构。就是要从主要依靠投资,依靠自然资源的投入,转化为依靠就业的增加,依靠技术进步效率提高,这什么意思呢?用一句我们说了十几年的话来说,就是转变发展方式。
所以我认为要真正提高我们的消费率,要改善我们的需求结构,从根上说,要从发展的方式、增长的方式、依靠什么样的要素,从根上下工夫。也就是说要实现我们说了十几年的从199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就提出来的,那个时候叫转变增长方式。
后来过了十年以后,又在2005年中共中央十一五建议和后来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十一五规划里面体现出来。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来明年我们的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促进结构的转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那么现在从社会上来说,从去年以来,一直有人做了这样的讨论,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失去了信心。这个事情我觉得我们需要进行一次认真的讨论,有些地方认为一个是远水不救近火;二是说,我们试了一下,情况比原来还坏。有
些地方的经济不振,毛病就出在转化上。对这个问题要认真的进行讨论。从危机发生以来,我们从各地的调查看,哪一个地区,哪一个行业,哪一个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在提升产业上做得好,哪个地方受到的冲击就小。
根据这种实际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要失去信心,这还是一条必由之路。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确实这个事情不是那么的轻而易举,不是做一个号召,说转化就转化,要做很多工作。为什么说了十几年这个转化不够呢?
总体来说,我们以前也讨论过,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就是增长方式转变,或者是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性障碍没有消除。
比如说GDP成为一个政绩的主要的指标,比如说政府仍然有很大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于是就动用这种能力来保证政绩,就是GDP的快速增长,比如说我们的财税体制上,存在很多,促使各级政府,必须要用大量的资源耗费来实现GDP的高速的增长,否则财政状况就过不了日子,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鼓励创新,这样一个体制,用我的话来说,简单说就是一个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体制对于创新不但没有鼓励的作用,而且往往阻碍了创新。我们现在经过30年改革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这些技术创造产业化是障碍重重。
这样的例子可以告诉你几十几百几千个都有。所以如果不能够重启改革议程,扫除这些体制性障碍,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新的技术新产品,新的原材料,新的能源能够产业化的这么一个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也就是政治体制的话,虽然领导上一再强调要转变发展方式,但是实践起来就比较困难。
所以,现在经济工作会议对这个任务是明确的,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我觉得第一刚才说到的,要认真的讨论一下,到底我们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方式,应不应该转变,怎么才能转变。第二需要总结一下,到底我们为什么讲了十几年,这个转变,成效甚少。
这个事情远水不救近火,如果天天都这样看,再过十年不是还这样吗?远水也说了十几年了,从1995年就开始做起,远水应该引过来了。刚才我说过,有一些地方,有一些行业,有一些企业也做出了成绩,可见是可以做的,我们要总结,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我说一个最近接触到的一件事情。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增长委员会主席,麦克,和现在内生增长主要议论的带头人帕尔,想对中国下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意见。到了我们了解部门,一些高级官员给他们做了简报,详细介绍了十一五前的主要议题,得出的结论等等。
他们两个听了非常满意,而且我们的十一五规划对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的一些主要的途径,主要的措施都非常好。但是他们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执行的结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呢?他们问了很多人,也问了我。我没有能给出一个能够让他们信服的答案。
我想这件事情,我们现在还需要做,总结一下,我们说了十几年,这是一个关键,不克服这个问题,我们要很稳定走出危机,实现长时期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是没门的。但是我们需要问我们自己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在十几年中,执行的情况跟我们已经认识到的问题,这个水平和距离还很大,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如何在今后加以补救能够做得更好,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的走出这期经济危机,而且抓住这个机会,使得我们的经济真正能够称得起我们现在作为世界经济很重要的基地这么一个地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