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卫平:财富和信用绝不是等同概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2日 10:05  新浪财经
李卫平:财富和信用绝不是等同概念
  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网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CEO高峰论坛论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部总裁李卫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摄)。

  新浪财经讯 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网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CEO高峰论坛论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部总裁李卫平。

  李卫平: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严介和是做老师出身的,好像很多人把他称之为企业家,特别是我们小企业家称为教父,我跟他认识也二十多年了,应该说他纯粹是从一个演讲的角度,因为我们做企业很多方面,既相关,又不是很相通,因此很多事情听上去很振奋很激动,但是做起来需要时间,不是那么一蹴而就的事情。

  围绕这个问题,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的信用问题,当然我现在做银行,那么在做银行之前我也做过企业,他26岁当厂长,我25岁当厂长,那么现在我为什么到银行了,为什么现在来研究这个问题。

  我最早是做法人客户,做公司金融,做了二十多年的银行,我感觉最深的就是信用问题,我接触过很多企业家,以前我在市行,甚至在县市行,企业的老板找我来要贷款,我批贷款可以说有上万亿,我接触过无数的企业家,很多企业家就跟我说,我的企业做的怎么好,我个人信用怎么怎么好,你也可以去问问谁,你也可以去了解谁。当时我们贷款确实是要看他的资产,看他的信用。

  那么后来的银行,特别是像工商银行,工商银行成立二十五年来,从一个国家的专业银行,到国有的商业银行,现在到一个上市的企业,我们走过这二十五年,实际上承担了我们国家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当中很多的努力。我们从一个负债累累,甚至资不抵债的银行,当时有外界评论我们,中国的金融业最后都会走向破产,那是源于我们的不良资产,我们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我们的不良贷款,我们的不良贷款是怎么来的,就是跟企业互动而来的。

  那么从这一步走过来以后,我们所有的银行,现在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将来看企业的时候,我们就是看企业的信用,信用的意义在什么地方?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可能有一个最熟悉,但是也最容易被我们所遗忘的事情,就是信用是怎么来的。

  信用是交融而来的,今天我站到这个台上,很多人也许没见过,今天我来是跟大家交流,是来分享,而不是来做教授,也不是来做演说,我只想告诉大家,在交往的过程当中,你能提高信用。因此企业之间的交往,个人之间的交往,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交往,你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实际上都是一个信用积累的过程。

  我们很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在整个社会下有了一席之地,他就是跟社会的交往当中不断创造企业的价值,在实现企业经济价值的同时,又提高了他的信用,那么这个也说明他跟社会的交往。与整个的社会的互动。

  那么从这一步走出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你的能力会显得越来越强,为什么有的企业银行愿意给贷,信用好。我们跟个人相互之间不熟悉的时候,你要说借钱,我们要找个保人来做担保,但是熟悉以后,咱们之间就可以不需要担保,因此信用是交往来的。

  第二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就是借贷关系,企业之间有社交,银行之间有信贷,包括地下钱庄,私人之间的借贷也是有规则的。

  第三是法人的角度认识信用,那就是对企业的承诺,债权债务有时差的时候,那么他才能有信用的建立。

  咱们对信用的地位作用,以及信用怎么来的大家都知道了。

  那么我问第二个问题,我企业有信用,但是呢,很多企业家没有做过跟信用有关的具体的经营活动,或者说他的信用是不够的,这个问题我估计大家可能还没有做更多层面的思考或思索。

  我想举一个案例,或者描述一个现象,中西方文化当中有一个最大不同的地方,体现在我们请客吃饭的买单这个现象当中,咱们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中国的老板请人吃饭,我经常跟一些企业朋友吃饭,有时候我请他们,有时候他们请我,咱们中国人在一起吃饭,包括在座的很多重量级的老板,这一顿饭结束了,谁去买单,谁去做买单的这种具体的行为,有的付钱,有的刷卡,在中国,是随行的人员当中,或者主人的团队当中,级别最低的人付钱,老板的秘书也好,财务总监也好,小张小李,买单吧。

  但是外国人呢,是在这个团队当中,级别最高的人买单,很多外国老板请我吃饭,那都是老板自己拿信用卡,叫服务员刷卡。大家可能都不理解这个事情,这个是我们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姑且不说文化方面的事情,我只说这个具体行为,对我们这个企业与企业家之间信用的渗透,乃至于转换,它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别看小小的支付行为,虽然中国人是崇尚一种信用的文化,我们中国是五千年的文化之都,仁义礼智信,但是呢,我们讲的是精神层面,我们在讲信用的时候,很多时候是讲人品,我们实际上买单这个行为当中,更多的是突出了一个下级买单,老板不要做这种具体的琐碎的事情,因为钱是我的,我用你就是做这件事情。

  但是,你要知道,具体的行为,可以在企业的信用和企业家的信用之间的渗透转换有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老板刷信用卡,对他个人信用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作为西方讲信用,他不仅仅是在文化上,他更多的是在经济层面,经济的信用是要有交易记录和登记的,那么他的刷卡的支付的过程当中,他是个交易行为,也增加了他的信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跟西方的企业家之间在信用之间的渗透转换方面来看,我觉得还有很多看不清摸不透的地方,所以实际上第一个就要揭示我们企业信用和企业家信用的渗透关系。

  我们很多企业家从做企业开始,我们很多江浙的企业家,当时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从一个小铺子做大今天的大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在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实际上在积累财富的过程当中,积累了企业的信用,而在这个企业信用的过程当中呢,我们很多企业家由于不注重个人信用跟企业信用之间的渗透关系,所以往往在成就企业信用的同时,可能在牺牲着个人信用,包括你的所有资产,包括你所有的社会关系,全部扎进了企业。

  但是大家要知道,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它有它的经营规律,有它的生命周期。当你的企业的生命周期终结的时候,你的个人的生命周期,你企业家的生命周期我觉得要远远高于企业的生命周期,那这个时候你在企业经营当中建立的信用怎么转化成你企业家的个人信用,为你的未来发展奠定更好的信用的支撑。

  这就是我给大家讲的,它们之间怎么转换,它们之间在渗透的基础上,怎么样去做好传承。

  而且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家创造了这么多财富,你们创造了这么多价值,给社会做了这么多贡献,但是最终财富是要传承下去,会有富二代、富三代、富四代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把信用怎么样转化过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可以把你的企业交给你的第二代,交给你的儿子,交给你的孙子打理,但是你能不能把企业的信用捆绑在一起,传承下去,让它成为一个百年老店,来避免中小企业短生命周期的不良的现象,这是在座的企业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我讲一下转化之路,我觉得唯一的转换之路就是要选择好我们跟银行打交道的渠道,或者讲你怎么样能建立好你个人的信用记录,有一个良好的个人的信用报表。

  最近大家关注到,人民银行已经决定要建立个人的征信体系,建立这个东西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包括我们的企业家,将来你需要社会的所有机构给你提供信用报告的时候,你能有一份完美的信用报告,这个对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创建诚信体系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们的企业家现在有了财富,大家可能误认为我有了财富,我就有信用,实际上财富和信用之间有关系,有渗透,但是绝不是等同的概念,高收入的人,有收入的人,绝对不是都是守信用的人,为什么呢?我们每个有财富的人,有钱的人,都会遇到暂时的现金流转出了问题,特别是我们做企业的,会有短期的流出,这就会影响到你的还款,影响你银行信用,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当中,很多企业衰败破产不是因为资不抵债,而是因为短期的现金不足,严重缩水而造成的失败。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的个人征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你们这些企业家们,有财富的人,怎么样把这个高收入去转化成你的好信用,你们从现在开始,在积累企业财富的同时,必须要通过企业的信用,更多的转化成企业家的信用,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财富。也是能够传承和转化的财富。将来交给你的儿子,交给你企业这么一个品牌,交给他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报告。

  我们很多企业家没有个人信用记录,总觉得我个人的钱三十年五十年都花不完的,用信用卡干什么。

  你现在有了这么多财富,完全可以转化成信用,比如说银行有公司卡,通过银行的授信,你可以要求银行,我这一千万当中,我可以用两百万作为公司卡,我的公司卡可以消费十万,一百万,你有了这种制度,实际上就是你通过公司的资产,形成了公司的授信,然后取得了银行对你个人的信用贷款,如果说有很好的个人的透支,去支付债务。

  银行以后可以根据你的银行卡,公司卡,看你个人在银行借了多少钱,还了多少钱,信用怎么来的,就是积累来的,有了积累以后你就有了个人信用,这就完成了企业信用向企业家信用之间的转换。当你的企业以后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或者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你的个人信用完全弥补你的融资,来解决我们的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这件事情对我们的企业,特别是我们企业和企业家之间怎么样把财富积累成信用,把信用转换,能够让你的企业生命之树常青,让你的信用永久不息的传承下去,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了一下想法,如果能够让大家有一些启发,我愿意今后有各种各样的渠道跟企业界的朋友们做更多的沟通,如果说对大家没有用的话,那就作为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咱们博一笑,谢谢大家!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