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樊纲:中国工业化远未结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1日 13:57  新浪财经
樊纲:中国工业化远未结束
  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网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CEO高峰论坛论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经济体制改革基金秘书长樊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摄)。

  新浪财经讯 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网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CEO高峰论坛论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经济体制改革基金秘书长樊纲。

  樊纲: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华夏时报的论坛,跟大家共同讨论一些世界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危机、后危机,今天不多讲国内的经济形势了,也许后面有时间会讲一两句。主要讲讲刚才主持人说的,我们可能在世界市场上面临着什么问题。

  先说说大背景,不管有没有危机,中国在世界市场上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处的阶段,有的问题不是马上可以解决的,比如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等等,一些基本的大问题。

  今天中午的时候在金融街开一个亚洲金融峰会,这次是亚洲的金融家们和银行风光的时候,以前都是西方人教训我们,这次是西方的金融业陷入危机,而亚洲由于吸收了一些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最近十年比较谨慎。

  然后就说到当年日本怎么样,当年四小龙怎么样啊,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黄金时代,什么劳动力占人口的比重等等联系起来,然后就说这些国家正在经历一些事情,包括我们的储蓄率比较高等等。

  我认为这都值得研究,但是不要忘记我们有一个根本的战略,就是不同的时候我们企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我们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国家和企业面对的国际市场是相同的国际市场。

  如果说日本,不能说日本战后,因为它跟我们不一样,它是战败国重新崛起,它不是像我们的发展阶段,人均GDP比较低,大量的还是农民劳动力。

  明治维新之后,在东方没有别的国家崛起,就是日本。然后在它之前是美国,当美国崛起的时候,世界没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美国发展比较大,跟欧洲有一些摩擦。

  四小龙面临的问题跟我们面临的问题又不一样,四小龙加起来,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加在一起五千万人口,而当时四小龙崛起的时候,日本已经走到前一步了。日本已经有很多航空母舰了,我们还没有。四小龙崛起的时候,当时全球市场上没有别的国家在崛起,发展中国家就是四小龙,然后二十年的时间,当然世界市场是敞开的,二十年时间四小龙第一阶段剩10%的劳动力是农民。而我们是一个十三亿的大国,我们转移了三十年了,转移农民,劳动力就业,转移了一半多一点,还有35%的劳动力主要靠农业。还有20%到25%的农民。

  我们个头大,我们出口多了,马上世界就引起反响了,实际上依赖出口比我们大的多的是,泰国、马来西亚出口对GDP的贡献都很大,德国迄今为止60%的增长靠出口,日本30%几的增长靠出口,我们只是10%的增长靠出口,因此我们一大在世界就显得很重要。

  我们八十年代开始增长,一开始很小,除了我们十三亿中国人,十二亿印度人也是,六七亿东南亚人,十亿拉美人,一两亿东欧人,全世界三十几亿新增的人口要加入劳动大军,要加入现代化市场,都在出口,都在世界市场上争取新地位。创造一些就业,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这是我们的背景。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不少的困难,当然也有新的机遇,因为大家都在发展,所以在新兴市场国家也就成为我们新的机遇了,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最基本的问题是竞争会更加激烈。

  然后会有各种变化,有各种情况,可能比四小龙当年要难的多,它二十年基本完成了工业化。我们的社会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这些问题越往前走可能会更严重。

  这个还不是你人为想办法解决就能解决的,你太着急解决这些问题,弄不好会掉入陷阱,一掉进去就二三十年出不来,失业率长期保持在40%的水平,发展中国家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地够吃,剩下的卖了,一个金融家,一个投资家,跟村长一勾结,地哗啦卖出去了,农民没吃的了。失业率增长,城市的贫民。

  发展的问题是你不能打断工业化的过程,不能还剩30%的劳动力在农村,挣的是农民工50%的收入,这种情况不可能永久下去,最根本是通过就业获得更高的工资,还得走完这个过程,中国工业化还远远没有结束。工业化不是以产值占GDP多少论的,以人为本,按人的就业比例算。中国还远远没有达到。

  日本那么多农民,才占4%,韩国已经从13%降到了5%,美国是1.7%,农民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我们已经进城的农民还不稳定。

  国际竞争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组成,对此,全世界的很多基本的大问题,包括中国和美国的不平衡问题,储蓄消费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影响。

  中国储蓄率为什么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就业市场把工资压的比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比较低。另外一方面,工资上涨幅度低于劳动生产力提高幅度,我们劳动生产力每年提高12-14%工资涨了多少?正规部门工资涨了7-8%,就别提农民工了,大量的收入变成了资本的收入,因此企业的收入这几年大涨,利润大涨。

  我们利润前几年每年40%左右,当然利润率没有涨的那么快,你看看企业的收入越来越多,企业未分配利润越来越多,中国的储蓄为什么越来越高,是因为企业储蓄越来越高,并不是居民储蓄。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今天没有时间多讲,但是最基本的问题是劳动力市场压着工资,多年很难涨,当然最近有点涨了,但是幅度很小,至少大大低于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水平。

  而为什么储蓄率低呢,因为它搞了很多债务,所以这些不平衡的问题背后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发达国家要发展,人要就业,提高收入,加入劳动大军,加入世界市场。

  包括最近马上要开哥本哈根世界气侯大会,根本矛盾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你们过去这么多年已经把碳排在天空了,轮到我们发展了,我们还没排呢你就告诉我们不能排。

  四小龙发展的时候世界市场是敞开的,他们是可以无穷无尽出口,而我们比较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那会儿没有低碳问题,只是环保问题,我们现在两者都有,低碳也是环保,但是更大一些,一般环保是局部地区,排污、排硫。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备,不管有没有这次危机,当然这次危机有新变化,但是基本的竞争格局会越来越激烈,而且中国越来越大,你受到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你有你的利益,他有他的利益,他们有各自的利益,大家各自在市场上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大家互相在冲突,这个道理一样,这是世界正常情况的一个重复。

  在讲世界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的时候先讲了一下什么是不变的,在不变的基础上,也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会要求我们企业更加具有创新精神,更加符合现实条件,不要做很多推想。

  第二呢,我想讲讲这次后危机时代大概会有哪些新的趋势出现,第一大趋势就是市场比起危机之前,世界市场讲更加拥挤,原因是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会提高储蓄减少消费,世界市场将会更加拥挤。

  美国的消费率下降,储蓄率提高,现在储蓄率还没有提高,因为它是危机时候,居民储蓄率已经提高,居民消费已经下降,过去居民是负储蓄,零储蓄,2006年是负2%的储蓄率,寅吃卯粮,现在8%,有了十个百分点的变化。

  美国消费占美国GDP的80%,这个80%的GDP相当于中国全部GDP加上印度的GDP的和乘于二,它的一个百分点的变化,就对世界有这么多的影响。

  危机过后可能不会这么高的储蓄率,也许它的储蓄率会增加到10%,但是我相信会降下去,降到什么程度呢?要看美国的金融改革到什么程度,杠杆率的控制到什么程度,债务的控制到什么程度。

  危机之前是金融泡沫达到顶峰,达到极值时候的状态,需求特别大,储蓄率特别低,05、06、07泡沫到顶点,那个时候储蓄率最低,消费率最高,需求最旺盛的时候,大家也是感觉那个时候的日子非常好过,那时候出口30-40%增长。

  美国的居民储蓄不会停留在10%,也许会降到5%左右,因为什么呢?因为毕竟这次无论如何要进行改革,银行杠杆率不可能那么高,居民贷款不可能比例那么高。

  现在我们出口下降了20%,今年外贸出口降低10%,这是低水平的平台,危机过后会达到10%,会下降10%,这点我们要有思想准备,美国市场减少,如何扩大国内的消费,从企业来讲,金融机构来讲,如何提供更多的消费信贷,如何更多开拓国内市场。既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们中国市场跟国际市场又是同步的,我们也应该在这个时候做更多的准备。

  从企业挣钱的角度,前几年你当然做出口,因为出口价格高,净收益高,现在净收益下去了,那边市场下降,自然更多的要发展其他的市场。

  下面我讲第二个趋势,就是新兴市场将成为世界市场的主体,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主体,危机之前新兴市场,包括西方四国,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儿多少亿、那儿多少亿人,大家都在发展,危机之前占40%,发达国家占百分之五十几,剩下的是不发达国家,也没发展。

  危机来了呢,发达国家在衰退,而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讲这两年表现相当好,受危机的冲击比较小,然后呢增长保持了一个正常的增长,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及时发达国家不衰退了,但是它零增长、负增长,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估计,美国、西欧经济不会衰退或者负增长,还会有一段时间零增长。而发展中国家按照现在的势头如果继续增长的话,增长速度不一定,中国8%,印度可能号称明年要9%,然后拉美也在增长,明年会有5%左右的增长。

  按照这个势头进行下去的话,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将超过世界GDP的50%。加上汇率的变化,美元的贬值,大家讨论GDP的时候,都按一个美元计算的话,发展中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一些,这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这不是说要放弃发达国家的市场,而是说更加重视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

  包括我们自己的市场,我们也是新兴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我们自己的市场。

  以此相联系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力也进一步加强,因此我们跟他们的贸易摩擦会有增多,现在我们跟美国有贸易摩擦,轮胎这些,按数量来说,发展中国家今后是一样的。

  第三个大的趋势呢,现在世界上有一个趋势就是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回归实业,这次危机是金融危机,实业受到了很大冲击,我们很多出口企业,实业是相当于金融业以外所有的行业,包括服务业,有一个名词叫做虚拟经济,其实它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它同样在资源的有效利用当中具有贡献。但是呢,它确实跟其他的行业有差别,特别是外部性,我们要遏制金融外部性对无辜的就业者产生的压力,这是公共政治问题。

  而这次危机,揭示的是什么,过去片面强调金融,过多发展金融,过度依赖金融,经济的根据在动摇。发展中国家更是这样,如果金融泡沫了,那像我们过去有些地方,包括有些中央机构,都采取各种政策鼓励金融业发展,排斥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

  然后现在大家开始在反思这些事情,发达国家,包括英国美国,现在也认识到要继续保持发展实业,那是我们的基础。

  这件事呢两个影响,第一个我觉得是正面的,通过危机大家吸取教训,使全世界,特别是后进国家,金融不发达的国家,要知道我们是要发展金融,但是金融的比重,金融的量和其他行业是要均衡的。你搞多了也是问题,不能盲目提高金融业和金融服务业占GDP当中的比例,这是有不同的比例关系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这个比例结构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均GDP三千美元,美国四万美元,中国人均金融资产一万人民币左右,美国危机之前十万美元左右,你说你有多少金融。你有多少私人银行。

  所以说对我们搞实业的企业家也有启示。那么对于我们来讲,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要老看着搞金融业挣钱快,我们是要发展金融,但是过去的一些说法是错误的,比如说一位金融家振振有辞的说一等做金融,三等做实业,这个逻辑在经济学是错的,因为经济学逻辑是平均利润率,如果大家都搞金融,实业搞的人少了,挣钱一定多。

  基本的道理,金融的道理永远是风险跟收益是相联系的,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包括服务业、实业为什么能长期发展,它很稳定,它不是一阵风来一阵风走,来的快去的容易,如果把这风险因素考虑进去,我们好好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这是重要的,我们一代一代做好,也做成世界品牌,占领世界市场,一样有前途。

  特别是危机之后导致的这些失业,看到了那么辉煌的公司,一夜之间就倒闭了,应该对我们各行各业也是教训。

  第二个影响是相对积极的,我相信这个影响还是很重要的,否则如果有些地区正在犯世界上有些国家犯的错误,包括冰岛。

  另外一方面也是挑战,过去发达国家就想把实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又要发展实业了,当然现在有些缺陷,但是在高端上,但是在它的创新能力上,它的优势如果进一步发挥的话对我们是更大的挑战。

  刚才说了新兴市场国家后危机时代,它会有更大的发展,现在在我们的强项领域,我们的实业领域里面,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很多。我们要在低端上运作,要在高端做的更好。

  第四大趋势就是所谓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这件事,危机也会发生,危机加剧了人们寻找新的增长点的这种欲望,而低碳经济全球变暖成了发达国家发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在你也不要跟我争论是不是全球变暖,科学家还在辩论,你也不要争论全球变暖是不是人们活动造成的,我们也不知道,咱们大家都不一定知道,科学家们在认证我们的争论,不同观点也都存在。

  有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决于是不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件事有价值,只要多数人,越来越多的政府,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政府或者人如果越来越相信的话,这就变成了价值。过去我们关心的这些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侯变暖,有些东西就开始有价值,开始有市场。比如说原来高碳的一些东西,变成低碳的,电站我们换一套设备,楼房我们都换一套设备,换一套现有的低碳的或者节能的设备,就产生了这样的需求。

  然后呢世界上就会成为一种不说时尚吧,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跟价值观,就成为新的约束。

  然后呢有人就要付款,买东西,新的市场就形成了,这就是美国政府,欧洲人早就发现了,欧洲人第一是非常关心,因为北欧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二欧洲人早就发现里边的商机,德国很多企业真的能以低碳的技术吃饭,挣钱了。

  美国人呢一直否认,因为他们消费太大,但是现在开始反省了。发现低碳是个好东西。有人开始花钱了,直接的,间接的,市场需求。

  所以呢同时也是两方面,挑战和机遇,我相信十一五规划里面谈到全球变暖,但是没有具体的措施,相信十二五会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出来。

  总的来讲,将来环保和低碳,对每个行业和企业都面临改变,后来者会比较好,你不最先变,这时候压力适当小一点,但是也不可避免。

  你要不采取什么行动,不参加合作的话,你就会被扣上大帽子,其他方面就会给你闹别扭。所以我们在世界上,90%的碳都是西方国家排的,到我们发展了你不让我们发展,都在谈这些事情,是为了争取权利。

  不是说有危机才有这个问题,是危机加速了这个问题。

  最后一个跟我们有关,从全世界角度看这个事,我们中国的企业以这次危机为转折点,将逐步走向跨国公司化,自己发展到了三十年,我们的市场做到这种程度了,我们需要走出去,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这次危机创造了一个调整,就是产生了一些机会。就是收购、并购。无论如何,不管你将来受什么损失,但是毕竟这次我们的金融实力相对来讲提高了,购买能力也提高了,两方面因素加在一起,机遇出现,我们自己也成长了。

  我不是说中国企业一下子能够做到跨国企业,但是至少以此为分水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范围内配置资源。能力都会形成,后面的经验教训也有。

  所以呢我们现在确实要往后看,看后危机时代的一些变化,看后危机时代过程当中,不管有什么波动,我们更相信经济会持续下去,明年8%的增长是有保障的。

  应对危机的复苏很快将成为过去,而且即使在现在,最基本的一些东西仍然是世界市场上关心的最基本的变化,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我们制度上还有一些缺陷,我们应该思考长期的东西,不是说短期的东西不重要,但是现在往后看,长期的比较重要。

  从企业角度更关注市场的变化,可能对我们今后长期发展在战略上能够有一个适应这个变化的战略,在长期的发展当中使自己真正做强做大,我就谈了点个人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