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09英国《金融时报》年度国际高峰论坛 > 正文
2009年11月18日,2009英国《金融时报》年度国际高峰论坛在青岛召开。以下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演讲。
迈克尔•斯宾塞:各位早上好,很高兴今天可以看到有这么多的听众,感谢青岛市政府市长王书坚,感谢我的同事们,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能在今天和大家相聚。
我今天将谈一谈相当复杂的情况,就是中国对世界经济是积极参与的,而且所做的调整。
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些阶段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它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而且正在经历非常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至关重要,这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是非常艰难的转折。有一些转折的阶段和过程,大家都非常清楚,特别是对一些经济学界的人士来说,这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中国现在进行的一些变革,原因是对一些活动,都非常成功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些变化的直接结果是收入的迅速增长,还有一些各个行业的迅速发展。这一过程也有相当大的阻力,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成功的经历,但是我们不知道在下面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可替代性的过程。
经济结构的一些变化,正在发生在中国,有一些宏观方面的变化,也有一些微观方面的变化,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这两方面的变化,而且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在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挑战。这些挑战的结果,可能会影响到每个人,因为现在是经济的全球化,每个人都受到经济变化的影响。
在我开始说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巨大,让我们来把中国放在这样一个处境中,中国是十分独特的,它在全球的变化过程中,也是非常罕见的,特别是我们考虑到人均收入来说。现在我们各个国家对于全球性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共同的责任,中国在这一方面,起到哪些作用?当然我们不想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受到的责任太大。
我今天不想给大家讲太多的幻灯片,很多事情大家已经熟识了。经济上涨总值,中国在这个方面的发展,已经赶超了日本。用不了几十年,中国就会占更大的份额。让我们来看一下购买力评价(PPT),大家看一下中国购买力的调整是发展迅速的,中国将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然了,我们把欧洲当做一个同一个经济体来看,这样看会更清楚一些。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世界经济体,在很多方面,中国的经济额是巨大的。所以在经济政策的制定方面,没有中国的参与,这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大家前瞻一下,可能在一百年之后,中国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了,大家如果把中国和印度放在一起来讨论的话,会发现一个更加显著的变化,就是这两个国家,他们的人口占世界的40%,GDP是占世界的1/4,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中国在这里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也非常重要,不管结果如何,这是大家所认可的。
中国在世界贸易当中地位更加重要,而且在90年代贸易方面的发展是非常快,日本在这方面在削弱,美国和英国都在这方面,对中国的贸易方面都有很多的贸易顺差。所以这个是目前的变化,就是在中国经常账户收支的变化,我只是花几分钟时间,因为这是一个宏观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平衡,我只是谈谈这一点。
大家都不清楚中国目前的经常账户并不是负面的,跟2005年相比,在那个时候,经常账户的变化是盈余的,而目前比如在利率方面的变化不大,所以这并不是政策所带来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在2005年,也就是当时设置了一些配额,就是纺织业对世界各国都设置了出口纺织品的配额,所以在全球供给方面的变化,以及纺织品方面的变化,中国是当地变化的一个,不管怎么说,贸易盈余是大的多。所以这可能是现在要重新调整的话题。
这个图是中国的储备,当然这个大家有一些不明白,他们认为储备是一个主要的贸易盈余的反映,这个看法是错误的。贸易盈余顺差是造成环境,也就是汇率变化的原因。所以还有另外的一个储备情况,也就是说它造成这么一种盈余,就是私人账户的变化。在这方面,中国是最好的,所以净资金在流入中国,这是目前的一个复杂情况。有一些不允许流入或流出的政策,关键是储备在中国造成中国银行资金流入,而且在限制流入和增长的情况,当然这造成了一些不同的结果,所以这个很重要,已经达到了两万亿,而且还在增加。
这里有一个资金的问题,资本再循环的问题,所以从中国这方面来看,净资产的流动,在目前的盈余情况下,是由中国银行在资金外流情况下,不管是美元还有证券这方面的调整造成的,所以这个循环是通过伦敦、纽约等等金融渠道进行的,所以有些回到了中国。比如说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渠道,或者是增加再投资进来的。在某种情况下,这在中国资金的分配一直是从外界进行的。因为有中国中央银行、商业融资等等这些都重新回到了中国。所以这个是目前中国的情况。
现在我谈谈在中国经济变化的情况,关于宏观的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再谈一下。目前的账户盈余,大约是在2005年上升30%。在经济危机时已经达到了GDP的10%,所以这对经济来说是很大的份额。储蓄这方面跟投资有一些变化,中国的储蓄在世界上也是最大的,大约是GDP的40%。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发展这么快的原因。从大方面来说,可以说这个投资不管资金怎么流动,是由国内储蓄支持的,所以从来不是这样,自从1978年改革之后,一直靠自己。所以从发展的战略眼光以及从长远来看,这对别人来说只是增加了低利率,对美国来说是这样的。所以储蓄率的上升,这增加了储蓄和投资,这也是一种消费,这种情况已经过去了,在中国已经成为过去,所以这也造成了一些问题,也就是它在世界经济上也造成一些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的,美国正在忙于经济泡沫,增长的资金由于没有意识到危机,美国消费者准备把新财富都消费掉,他们又不储蓄,所以这是为什么美国有贸易逆差,因为它的储蓄率是低于投资率的,这个已经有所变化,这是由于危机所造成的。
好,这个是一个模式,这是全球盈余和赤字的模式,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大的赤字国家是美国、欧洲两边都占着,中国是盈余很大的国家,还有其他国家,日本、德国和波斯湾国家,还有其他主要在亚洲国家,亚洲国家都是盈余国家,小国家当然不在这个图上显示。
现在我们有经济危机,大家都同意,它是从美国开始的,是发达国家开始的,然后蔓延到其他的国家。有两种渠道的蔓延,这个是非常快的,这两种渠道第一是金融的,金钱流动的非常快,投到发展中国家,又回到发达国家。因为平衡的原因,这个造成了一个紧缩的结果,而且它也提供了非常大的利率变化,比如在中国,因为中国是完全的控制利率,而且还有储备。另外一个渠道也是一种很神奇的,当然我们有一些不完全的解释,为什么贸易下降这么大呢?和经济活动相比,它可能有一些贸易保护的问题,我们都没法解释这个原因。
所以坏消息是,这是灾难,是从华尔街开始的,而且是在金融资产方面开始的,在美国非常快的到达欧洲,非常快地蔓延到世界其他地方。好消息是,在这些发展中国家,都应对地比较好,他们反应地很快,采取紧缩政策,所以对经济调整也比较及时。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印度也很好,巴西也可以,俄罗斯相对艰难一些。其中部分原因,这个是70年代的危机,强调了宏观的比如说金融方面的管理,还有中央银行的作用等等,这个是在发展中国家中的作用,尤其在亚洲,几乎每个人都有储备,它可以用来遏制这些现象的发生,而且有助于解决这些信誉问题。
这(PPT)是一个重放,是1997年、1998年的情况,在亚洲的金融危机,所以不要贬值,他们到中国来说,当时已经有了混乱,中国并没有对货币进行贬值。所以宏观比较,美元的变化也可以看到。
由于很多刺激政策的诞生,在中国我们也有这方面的政策,所以目前的货币,看上去很奇怪,你看印度,您可以看到印度的卢比贬值,是需要美元上升的。这在印度有10年的,中国从2005年就取消了这方面的限制。所以中国经历了一个升值的过程,它对世界所有货币都是这样,包括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除了美国,美国不是发展中国家,美国可能变成发展中国家,很快。
现在让我们描述一下现在所面临的国家,当然没有与大家达成共识,有一些是我个人的观点。美国的消费者已经重新储蓄了,因为很多人在美国已经丢失了他们的家园,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养老金。这意味着他们的资产如果选择的话,就没有资产可以保留了。现在在美国的失业率是2.5%,如果大家认为这件事结束了,大家需要重新思考一下,实际上这种局面还没有完全结束。结果就是美国的消费者开始增加储蓄,这样就会增加一万亿的储蓄量,这样我们全球的贸易是55万亿。
除此之外,每个人都会认为是有争议的,经济降低,比如说货币贬值,贸易降低,在美国非常明显。还有在欧洲,欧洲现在正在经历恢复。他们将会在全部的结果上必须进行调整,在发达国家必须得更多的调整,他们已经是作为全球性重要的国家,是5%的降失。除了从美国消费者来的一万亿美元,另外三千五百亿可能每年都有,这个是整个的环境,这个我不在重复,这不是主要逆转的现象,这不是循环方面的变化,它在近年内不会消失。任何人都会想出口可能会有反弹,实际至少这是由发达国家的要求引起的,请您再思考一下,那个是不会发生的。或者很可能的是,唯一的方式让美国消费者回来的话,是利用他们的资产,这是明智的。股市是不是会恢复到原先的泡沫状态?现在还没有政策实施使它发生,所以这个可能是一种同样的,就像气候变化的情况。
现在我们回到中国,中国处理这个情况是很好的,有很大的财政投入。另外一方面,中国在11月中旬做的,美国的刺激政策是2010年2月才实行,大家知道时间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同样的规模和同样的百分比,延迟两三个月结果是很不一样的。第二,中国从来没有一团糟或信誉的丧失,这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这是好消息。但是不能太高兴了,这个也会发生变化,不管你想要还是不想要,不能只是靠政府。
我是这个委员会的主席,我们写了一个报告叫《发展中国家危机后的情况》,这个在我们的网站上可以找到,这个是很有意思的。对有些人来说,如果您对中国以外的情况感兴趣,也可以看一下,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这个是金融以及其他的战略,这个是很漂亮的封面,我们有很漂亮的广告。
中国比任何国家都能应对危机,由于它的储备可以控制资金的流动,由于债务方面,我们中国也有财政能力,可以实施一些刺激政策。中国有非常复杂的中央银行体系,还有其他的措施,其他的主要发展中国家,也接近这个标准,但是还没达到。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装备好,他们没有储备,他们没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来利用,也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所以今天我们没有谈到的是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分担这个责任,这是其他200多个国家都比不了的。他们在这个危机当中,都无能为力。唯一的办法就是他们得靠外力,通过国际的金融渠道,国际金融资本等等。所以这里是一个中国的宏观问题,我只是简单地讲讲。
在中国的问题是中国可支配的收入,现在已经在降低了,特别是针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它占到了60%。为什么这会成为一个问题呢?人们在谈如何来消费原来的贸易顺差来增加发展?但问题是如何鼓励人们进行消费,如何来花费原来的积蓄?有趣的是,为什么现在的储蓄率还是在增加?在中国,特别是在亚洲都是这样。有些国家30%的可支配收入都在降低,但很多的储蓄是来自政府和公司部分,公司的储蓄是第二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发生这种状况呢?每次中国政府进行投入,都会进行大量的政府支出。公司部门也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而且不断地进行投资,继续进行投资,进行多次投资。正是这方面的投资,才使得储蓄方面的增加。
在中国有两种挑战,一个是经济方面的,已经促使经济继续增长,而且使它的价值增加方面有了更大的增加,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结构方面的增加发生了变化,那怎么理解?从长远来看,经济要增加。大家不期待经济长远发展,只是靠政府的刺激到达,或者通过国内消费来达到,所以这方面,我们要谈谈再平衡的问题。只是为了比较一下,我们把这个图看一下,中国在这方面是比较低的,在国际的消费水平来看。这个图表可能是错的,我确实做了一个计算,如果这个目标是利用贸易盈余的话,国家和国际范围来讲,一个是提高消费,这怎么在收入这方面,比如在GDP方面,这个是图表上的答案。
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能只是做其中的一个,如果想提高,这个是告诉大家怎么做。如果只是做可支配收入,或者储蓄率的话,比如说不能够只是30%—50%,而且是不能够只在中国的情况下这么做。所以我们只是增加在GDP当中的75%的可支配收入的话,这个是很难达到、很难发生的,这个是全面、综合的,在今后十年间,必须是一个综合的政策。对不起,这个是可支配收入的图表,也是我们这个行业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是国际方面的比较。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我们可能有错误,也就是只谈汇率方面,比如说谈到中国的讲座,我们不是这么想的,所以这是非常深入的结构调整,就像美国经济一样,储蓄率会花费很多的赤字,而且会消耗很多的经济,而且更加以出口为基础,这个当然不会在中国一夜之间发生,我想可以公平地说,这个过程将会使我们回到汇率的变化。这是一个增加的原因,而且我们是有这个压力,国内的经济是处于压力之下。如果我们能阻止升值,中国能做的话,由储备做基础,所以这有后备支持的话,这就会很大的带来结构上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看目前的出口行业的结构,可能会造成日后产生的风险。
其他我们的困惑是全球性的,基本上能够把这些可以替换一下。在美国最后的这个消费者,由于储蓄率的上升,如果我们要维持这个发展的话,所以这可能会提高我们从盈余国家所带来的收入。这是如何在世界调整上我们如何进行,这个可能会发生的,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可借鉴的历史记录,在历史方面也是一种假设,可能我们会达到这个目的,我也不是很确定,不知道。如果能这样做的话,会是很有利的,对全球经济来讲,对中国来讲,甚至对发达国家来讲,这都会使全球经济上升,如果做不成这个,我们就会有问题。
在世界上,由于需求的下降,我们怎么能够去决定,我们是扩大市场份额,在世界经济氛围内,还是怎么样?所以有两种方法:好方法是比别人更强,坏的方法就是用政策,也就是用保护主义,所以我们现在在谈保护主义。在许多国家用保护主义来应对危机,我想这也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作为美国的公民,他们花费他们孩子们的,比如说税钱,这个很难说补贴会到达每个市民的手里。美国、中国都在进行补贴,大家都看到在世界范围内都在发生,我不认为应该担心太多,也就是说觉得那是一个坏主意,不用不用,我只是说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有财政的刺激政策。保护主义还是不保护,这些都是对金融财政资源的侵犯。所以这在国际范围内是很重要的,国际日程是如何摆脱保护主义,我们想维持或扩张是很难的。
我们中国会怎么做?中国做得很好,中国很有竞争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这样。还有一个问题,有些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还没有应对好,所以有些人还没有达到,很难进行进去。这可能会有一些缺陷。尤其是那些小的穷国,他们没有国内市场,也没有竞争力,所以真相是中国、印度、巴西在G20国峰会上,他们很多成为国际上的力量,他们也有责任去应对。在全球经济上,这些国家是起作用的。20国是超过85%全世界的GDP,只有20个国家,2/3世界人口,但实际上剩余的国家我不知道,150个国家?1/3的世界人口?大概只占全球GDP的10%,所以他们的声音都听不到,在联合国可能会听到。
所以有很多的原因,我们得关注他们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他们是否超越了经济学的发展,当然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和孙子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也就是1/3的人口是被世界所遗忘的。
所以我总结一下,在转换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当然事情很复杂,有些会有问题,有些会30年转换,比如说坏事情会消除,我实际没有想到这么悲观,这实际是很艰难的一个过渡。我只是在这儿给大家看一个对其他国家产生的情况,这是中等收入国家,中国、韩国是最近的成功转型国家,日本当然也是成功的,人们现在关注90年代的情况。
可以看到在中国在转换的时候,数据很难得到,但是大家知道什么在发生,这是给大家一个意识,中国在出口方面的情况。所以您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程度,他们在不断地转换,很快的变换,在经济上都可以广泛地体现出来。在这个转变当中,发生了什么呢?
提高家庭收入,国际经济是否能驱动发展?教育,在中国大家有这么一个系统,用微笑来如何应对,就是说用微笑的末端,就是研究机构,另外是品牌、营销,这个不会花很长时间,很多中国公司会成为世界名牌,而且更加地扩展,这是一个过程。所以这里会有很多的利润、价值在这个领域当中产生。中间是有劳动力密集产业,这是你们所用的体系,当然投资也是一个原因。教育在这方面是高质量的,我们说有资金的研究机构,还有产品研发企业等等,还有环境保护等等,大家需要非常大的资金,风险投资,还有研究机构,银行机构。外债不可能资助,这些大的机构恐怕也不能资助,所以在整个财政体系是这样的。这里有一系列的金融机构,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实现过渡。
所以我们在谈十年的过程,能实现它,我总结一下吧,中国会经过宏观的调整,它是痛苦的,当然还有一些强力的阻力。比如说劳动力密集的,市场份额的下降,还有就业率的变化,还有我们政府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等等,回答是变化我们都得去面对,因为经济是发展的,是前进的。所以这个可能是一个破坏的力量。
第二,有这么一个重新平衡的结构,就是大家的需求,这是对中国有利的,对世界经济也是有利的。最后,中国将会去做,它会在更广的范围内起作用。所以中国不仅仅是只关注于国内的市场和结果,因为中国是很大的国家。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年代,我简单地说,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愿意回答大家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