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迎秋:国家对国企要进行全方位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 11:54  新浪财经
刘迎秋:国家对国企要进行全方位改革
  2009年11月2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09-2010)”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刘迎秋。(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09年11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09-2010)”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走出‘进退两难’的中国宏观经济”。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刘迎秋。

  刘迎秋:时间差不多了,这么多同学和老师在这里还坐着参加讨论,说明大家对这个选题,这个讨论的对象是关心的。刚才所有的专家登台,谈谈自己和人民大学的关系,我真是访问过人大,那是1984年我带南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一大帮,那时候校园没有那么多高楼,好像二炮还在里面。原来我想讲两个小的问题,一个是这个报告有很多亮点,也有很全面的分析,想评论一下这个报告是比较全面的,也是很有力度的。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一些看法上,还是在一些过去我们注意到而没有能够展开的问题上的分析。我刚才和毛振华所长讲,报告面铺得比较大,我建议每年突出一个最主要的主题,要解决的现在存在最艰巨的和明年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报告会更好一点。

  和报告相关的有两点我想说,时间关系我只讲一点。但是我提一点,第一点是报告讲到通货膨胀的预期,国务院提出管理通货膨胀的预期,这是我们理论上第一次听说的预期能被管理。这说明政府是有担心的,担心作M1和M2的增长率达到了30%,特别是9月份之后,M1超过了M2,他预期明年会有信贷的收缩,M1和M2降到18%多,这个看法很好,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

  第二点提出国进民退,这个看法社会上比较多,如果有时间展开一点。这个看法本身是存在误区的。国进进在什么地方了?这和政府的认识和实际的操作有关系,像吴敬琏说的权贵资本过于严重了,民间资本的增长过于脆弱的。

  我评论第一个理论问题,M1、M2的增真达到了30%,现在前九个月86000亿,10月份接近9万亿了。M1、M2这么高的增长,信贷这么大的投入,货币哪儿去了?这个报告我没有来得及细翻,好像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M1、M2这么高,货币哪儿去了?回答了这个问题,就回答了明年的经济会怎么走。

  我在分析和研究的时候,做过一点估计。M1、M2之间的关系,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在M1增长率高于M2的时候,经济通常是繁荣的或者是趋向于繁荣的。如果高得多,趋向于比较热的。如果持续M2高于M1,通常经济是衰退型的,是收缩型的。这个分析与M1和M2的构成有关。

  M1、M2增长率是多少措是合理的?报告中说17%点到18%点多。总理的报告说今年的目标是17,估计今年M1、M2全年下来应该高于25%,高于年初报告17%的要求。M1、M2怎么样的演变才符合实际的要求,保证中国经济持续比较快的发展。我用了一个概念,货币供给的增长倍数,把增长求到以后,除以经济增长率,M÷G。带进很多数据,结果是,无论M1、M2总体上是1.8到2.3之间,M1和M2是增长的1.8到2.3倍。如果是这样的目标衡量,我们现在的货币供给增长,无论是M2、M1超过了25%,多余1.8到2.3倍十个点以上,多的钱哪去了。

  这86000亿,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存款2万多亿,企业的6000多亿,货币投进去又回来了,如果是短期的还好,但是回来之后成为了定期的存款,一个企业把货币收入当做定期存款获取2%到5%之间的利息收入,还有一个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应该做的事,它的差别就非常大了。说明企业或者说拿到贷款的企业不需要这种投资的收益。或者说这笔货币没有给需要的企业,国进民退里也有这个问题,民感觉没有进。哪里没有进呢?银监会统计54%的贷款给了中小企业,给大型企业刚46%。但是我们看到渣打银行的统计是20%的贷款留到了中小企业。统计月报国有的增长率是40%多、50%多,私营企业非常少,10%几。这样一看货币流动的状况和M1、M2的关系出现了巨大的反差,表现出来的结果,我们一方面希望经济9%以上的增长或者8%以上的增长,但是我们应该获得货币支撑,应该给实体经济更多的产出供给的经济体所得到的货币支持很少,那就是中企业或者小企业。中国的中小企业的概念是5万亿以下,就叫做中企业,资产在5000万以下叫小企业。再往下还有,按比重说,中小企业占整个企业的比重是98.5%,在中小企业里再小的企业还占90%以上,它的关系就导致更微小的企业拿不到应该得到的资金支持或者叫流动性,所以经济不能得到发展。我们看到的结果,一方面经济在高增长,另一方面物价在下降,而且这个下降已经不是一个月,是从今年的2月份持续到现在。到年底,有人预测全年下来可能恢复为正,0.4还是几的增长。明年可能是通货膨胀是根据30%左右的M1、M2的增长想出来的。但是这里有大幅度的经费或者叫流动性,没有流到中小特别是微小的企业当中去,因此不能形成真正的供给,也不能形成实际的需求,所以明年物价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在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主要配置的机制情况下,物价的一个合理的区间或者与9%增长相适应的区间是3%到6%,因此在没有到3%之前管理是多余的。明年的情况和今年是相关的

  我的看法是,现在的各个是存在结构性问题和矛盾的,还需要做调整。由重视国有到重视民营,要对一般的国有,国家控股的企业,转向实质的国有。国有企业的改革,恢复到国家所有,国家任命董事长和经理和公务员的收入差不多,多一个经营的增值和风险收入就可以了。更多的领域,国有要退出,进入真正的公共领域,是国家命脉的领域,而不是一般的竞争性领域。

  因为时间关系,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