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型创业教育实践”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6日 15:34  新浪财经

  2009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主题活动之“创新型创业教育实践”国际研讨会于11月16-17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会长严隽琪出席此次研讨会并致词,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主席王新奎出席了研讨会,上海市教委相关领导及全球创业观察发起人保罗。雷诺兹,国家精品课程承担人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等国际国内创业教育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此次“创新型创业教育实践”国际研讨会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主办,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协办,旨在探讨创新型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现形式,探寻创业教育的开展方式方法,推动我国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深入发展,加强各高等院校间创业课程教学经验的交流,为政府、高校建言献策。此次“创新型创业教育实践”国际研讨会是国内外创业教育的一次盛会,它的召开标志着创业教育已不局限于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向一种新型的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和延伸。这种新型的创业教育体系强调最有用的创业教育来自于创业实践中的真知灼见,强调政府、高校、企业家、投资商的融合,强调创业教育的实践作用和创业精神的力量。

  中国创业教育实践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创业教育。教育部于2002年启动9 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针对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鼓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近期,市教委提出上海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全覆盖、分层次”。即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在校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在对全校学生进行普及式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对于有创业意愿和需求的学生开展递进式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经验”与“实践”,创业教育新探索

  研讨会分为“经验篇”和“实践篇”两大重点,分别在16、17日举行。16日“经验篇”以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为主。创业基金会创业研究专家委员会成立,王新奎、张玉利、陈琦伟、牛文文作为首批专家委员代表接受证书。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教授,前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威廉·鲍默尔发表视频演讲。17日“实践篇”以“创业管理”国家级精品课教学示范为主题。研讨会邀请了伦敦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研究项目GEM、PSED发起人保罗•雷诺兹  教授;美国贝勒大学Hankamer商学院教授,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格雷戈•莱蒙教授、《创业家》杂志总编辑兼社长牛文文、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教授、清华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教授以及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创业教育院系领导、专业带头人、专家共聚一堂,围绕课外创业教育实践经验交流,了解创业教育资源及全球创业周、创业训练营等实践性项目等,学习“创业管理”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同时也对创业系列教材交流与开发进行学习。在切实了解中国创业教育和研究现状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创业,创新是其灵魂,实践是其本身

  相对于丰富的创业实践,中国的创业教育和研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会长严隽琪在发言时表示:“创业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旧到新的过程,创新是他的灵魂,实践是其本身,随机应变是其生存之道,合作互利是其壮大之途,要解放思想,呼吁学校、教师要有自主权,让实践检验什么样的教育激发创业动机,帮助创业社会行动。把创业教育放到构建教育终身大体系中,使创业成为重要体系部分,不受年龄、地位、时间地域限制。”希望以此次各方汇聚一堂的研讨会为契机,逐步建立专业的创业教育者队伍,也希望自此各地各类企业以及企业家们,各种社会组织,各家商学院等各种资源共同建设创业教育开放式的网络,使各种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