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兰珍珍:波澜壮阔做小事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6日 11:32  新浪财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兰珍珍还不是现在的兰珍珍, 只是一个“站柜台、做行政、做文秘、做培训……”的欧莱雅小员工, 她一心一意地把柜台的灰擦了又擦, 把放乱的化妆品摆了又摆。突然有一天, 老板说:“是时候了, 你可以去开创一个对外交流的部门了。”兰珍珍把这称为“幸运”。

  但是在同样长的时间里, 兰珍珍一直是兰珍珍, 一个确定自己需要“天地”的人。她愿意以波澜壮阔的态度对待任何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 于是, 总会天高地阔。

  当兰珍珍坐在东方君悦顶层套房接受我们的采访时, 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巧合——14 年前, 她在香港参加欧莱雅那场改变命运的面试, 也是在“君悦”。不同的是, 当年她在西服里“精心准备”了有点儿落伍的小红毛衣, 正在为30 岁不得不从零开始而惴惴不安。

  而此时的她刚刚作为中国女性精英代表, 参加了法国总统候选人罗雅尔的见面会。这个很可能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的53 岁母亲, 生过4 个孩子, 上过2006 年《男人帮》杂志“最性感女性”排行榜的TOP10。已经不是第一次见罗雅尔的兰珍珍, 谈起她的风采, 依然唏嘘不已。

  其实她自己, 也已然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楷模, 从门外汉跻身为欧莱雅中国元老并成为中方高层。一个跟她共事5 年的女孩, 有点儿羞涩地说自己非常“崇拜和羡慕”她。两岁的小儿子, 则歪着小脑袋略带神秘地问她:“妈妈, 你很厉害吧?”

  遥想1979 年, 那个从4% 录取率的高考独木桥上拼杀过来的四川女孩, 开心地作别因父母离异而破碎的童年, 第一次离开成都去外面读大学, 没想到就此越走越远。再回来时, 地图上已经铺就一个绚丽夹杂感伤的大圈, 一段引人入胜的职场传奇。

  稍微借助一下想象力, 每个人都能在大脑里唤起这样一幅景象: 一个在上世纪80 年代第一次走出国门的中国女孩, 拎着两只大皮箱, 满脸倦意地到达法国巴黎。当她无意中看到路边一幅巨大的霓虹灯广告牌时, 一下仿佛电击: 一个法国女人穿着漂亮的时装牵着一条穿着皮背心的小狗, 在巴黎街头闲庭信步。她那时真不敢相信, 生活怎么可能会如此美妙, 女人怎么可能会如此幸福? 她暗暗发誓, 一定要努力过上这种广告般的生活。虽然直到现在, 她也没有养过一条穿皮衣的狗, 但她深深相信, 广告里的东西一定有生活里的原型, 一种消费社会的精致生活理念自此占据了内心。

  在此之前, 她经过曲折, 争取到工作选拔的机会。这个自认“不太用功”的女孩, 在人生关键的考试中无一失手。先考进天南地北跑的旅行社, 又考进中法合资的大亚湾核电站, 最后考上公司派驻法国的法语翻译, 这才在中国尚不开放的时代, 独自来到了香榭丽舍大道。

  兰珍珍形容自己十五六岁的时候,“打死都想出去”, 自己笑着说那也应该看成一种求知欲的表现吧。高考报志愿时, 她按照自己的分数把所有可能出成都的学校和专业都考虑到了。现在想想, 每一步还都算是如愿了。

  “ 如果当时万一有哪次没考上呢? 命运可能就会变个样了吧。”

  “ 也许吧, 估计可能就做别的了, 但是肯定也会想办法出去, 毕竟性格决定命运嘛, 我就是想要看更多的东西, 见识更多的世面。”

  当大家每每“事后诸葛亮”地给兰珍珍的人生下定义、做总结的时候, 她都会说“可能是吧”。其实她心里明白, 当时不必想得那么复杂, 该抓住机会的时候就去做。面临选择时, 人来不得半点退缩。无论你想去哪里, 都要坚持并且打拼。

  要在香港和上海拼未来, 就忘掉巴黎的安逸

  香港是兰珍珍的另一站, 是她一段历史的终结和另一段未来的开始, 自此, 她变成了一个可以游转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的人, 当过去和未来衔接, 她可以获得智慧, 而当它们暂时断开, 她又可以获得力量。

  在签证即将过期的前一个星期, 兰珍珍终于凭借着“我和老板谈私事”这句话, 冲破秘书的阻拦, 获得了欧莱雅香港的一个面试机会, 开始了她的小职员生涯。当时的欧莱雅还欠缺亚洲知名度,她在那3 个人的小团队里摸爬滚打, 很长一段时间, 工作琐碎到要拿着抹布去擦柜台, 摆正每一个放歪了的产品。“每次去柜台总有灰, 产品总是歪着, 每次总要擦干净, 将产品摆正, 周而复始, 没完没了。”她根本没有机会做一直想从事的对外交流工作, 但兰珍珍愿意等, 她相信认真会带来“幸运的命运”,“站柜台、做行政、做文秘、做培训⋯ 。我什么都做, 然后老板说, 是时候了, 你可以去开创一个对外交流的部门了”。于是几乎周游了整个世界的兰珍珍, 带着所有的经历, 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那是1996 年, 上海虽比她走的时候热闹多了, 但是关于销售和推广的新概念却寥寥无几。这是一种纯体力奔波, 为了考察分析市场情况, 她时常顶着烈日, 上顿顾不上下顿, 跑到所有的商场晚上关门为止。“晚上睡觉一闭眼就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场面, 而我老是梦见自己被人挤得鞋都掉了。”做销售的, 一个月完成1500万,业绩摆在那儿,是可以看得见的。做公关的却不一样, 你永远没法衡量到底好到什么程度, 只有默默地去耕耘, 才会有收获。“做人真应该大气一点儿, 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目标才能做达到。工作上有责任心, 生活上眼光不闭塞, 多交一些朋友,每次认识新的人都是一种机缘。”兰珍珍的姑妈前几天还来她家探望,80 岁的人了, 仍优雅地跟她谈欧洲的城市、语言和文化, 聊中国的古董、互联网的发展趋向、孩子教育等问题。“真是一个眼光开阔、博览世界的大气女人,”兰珍珍很有感触,“年轻人不会有她那么丰富的经历, 而她却能把这些经历转变成了充满朝气的活力, 活得真是丰富又明白。”

  欧莱雅近年来在慈善事业上投入很多精力, 救助艾滋病孤儿、西部助学活动等等。虽然整个运作从头到尾都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虽然兰珍珍一直说自己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但她实际做起来却是得心应手、热情十足。不能不说这得益于当年在香港和上海白手起家的经历。刚进上海时推销染发用品, 没有人感兴趣, 人们不知道黑头发好好的, 为什么要染成红颜色。她连夜把头发染成棕红色, 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远在四川的母亲听说以后, 电话里告诉她“拖着一头红头发, 别回家来见我”。

  “ 做公关做活动, 被人拒绝是常有的事, 但是一定要有信念,既然我的房子一定要盖起来, 而且我知道用的都是好材料, 心里就有底。”今天的兰珍珍依然挑染着棕红色头发, 不知道她的老母亲是不是已经对这种时尚心平气和。

  权力妈妈vs 魅力老板

  我知道她对工作尽善尽美, 我听说她对下属要求严格, 但是这会儿, 我感受最明显的却是, 对面坐着的就是个普通母亲, 是个一谈起儿女永远会眼睛发亮的母亲。甚至于还跟孩子们学会了一点儿没有心计的调皮, 让人在看到她模仿儿子哭的样子时忍俊不禁。

  去年底, 兰珍珍刚刚获得全国妇联颁发的“2006 年影响生活方式的十位女性”称号。更早些, 她还入选某杂志评选的“50 位权力妈妈”, 入选者还有辣妹、默克尔、杨澜。如果今后再写一本书, 她希望可以写写育儿心得。

  兰珍珍自己小时候被寄养在外婆家, 6 岁以前几乎没怎么见过父母。也许因为终身抱憾, 她决定在孩子5 岁以前, 把生活重心尽量放在他们身上。“一定要重视0 至5 岁教育, 一定要重视。”这句话我听她至少重复了3 遍。也许别人无法想象, 这个偶尔会以“回家看孩子”为理由拒绝应酬的“权力妈妈”, 是怎样处心积虑地尽可能挤出时间, 陪孩子们一遍一遍地看动画片的。“《怪物史瑞克》啊,《贵族猫》啊,《美女与野兽》啊, 最近在看《小马王》, 我儿子才两岁多,看《小马王》都看哭了!”说着她真的用手捂着脸学起儿子来,“我就安慰他, 别伤心, 它过一会儿就能自由了!”

  兰珍珍出差一般都是订当天最晚的一班飞机去, 然后搭乘一早的班机回来, 小孩子没有时间观念, 以为妈妈哄他们睡觉以后没有离开过。明天又要出差了, 我问她是不是又要重复这个温柔的“小伎俩”, 她神秘地点点头, 有点儿可爱的狡黠。

  孩子们并不知道她“权力妈妈”的头衔, 也不知道妈妈在39岁冒着高龄产妇的危险, 两年里两次剖腹产生下他们。他们只知道妈妈每天都要上班, 因为很多员工和很多事情都在等妈妈。到了早上要出门的时候, 一说妈妈要上班, 孩子们马上就乖了, 不吵也不闹。只要有稍微长一点儿的空闲时间, 兰珍珍都会把他们带上, 到处去见识世界: 广东、上海、泰国、法国⋯⋯“他们肯定会记得这些经历, 我希望孩子们将来比我更有能力、过得更好, 我要给他们做个表率, 让他们学会善良、拥有技能懂得辛勤耕耘。”

  在下属心里, 兰珍珍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她自己觉得, 可能会是个“严格但有人情味的老板”。在后来的采访中我发现, 这个判断还是很准的。跟她共事5 年的欧莱雅公关部总监杨晴红说她是个很有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上都要求完美, 也许会活得比较辛苦, 可是作为下属, 跟着她这些年里真是受益良多”。作为欧莱雅一名14 年工龄的老员工, 兰珍珍经常会现身说法, 给年轻员工提供很多建议。“我跟下属说, 上班不一定需要分秒准时,但是事情一定要做好。当然也不能太过分, 下午3 点才来5 点就走还是不行的, 意思就是不用太刻板, 但是要认真。”

  兰珍珍问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30 岁时的样子, 反正她自己是20 岁的时候想赶快到30 岁, 觉得那时肯定已经很有成就、很有能力了。现在她又很想知道自己50 岁时, 会不会像刚见过的罗雅尔一样那么风采逼人。她70 多岁的法国婆婆精神抖擞地鼓励她说,当然可以, 五六十岁其实正是一个女人生命中很有光彩的年龄。

  于是, 兰珍珍正开心地盼着下一 个10 年快点儿到来。

  “下脚料”艺术家

  “做人, 要艺术性地去做”, 这是兰珍珍在自传《水天皆有情》里的一个标题。她的法国家人用一个发音类似于“阿雷”的法语词打趣她, 大意是“下脚料的艺术家”。你不能不承认法国人关于艺术的词汇真是丰富, 连艺术家的分类都细致到一定程度。可是兰珍珍对这个词儿还是挺受用的, 很大方地拿来自嘲。

  《 水天皆有情》里记录了这样一段往事:“我差不多念中学的时候, 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半瓶别人用剩下的指甲油, 那是一种劣质的快要干了的指甲油, 我把它拿来偷偷地躲在被窝里涂了几个手指, 自我欣赏一番, 然后又在被窝里, 趁天亮之前擦干净, 若无其事地去上学。”

  这个从小就爱美的女孩, 最终得偿心愿, 在全世界最大的“美的王国”尽情展示自己。而往往是这样善于控制欲望的人, 最终有机会在谢幕的时候, 站在光圈中央, 接受大家的祝贺。不知道她会给自己的艺术人生打几分?

  兰珍珍,1963 年11 月7 日出生于四川, 受家庭影响, 从小对法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高考时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四川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 毕业后进入成都市外办旅游公司。当时经营性旅游业在中国刚刚兴起, 兰珍珍带法国旅行团, 跑遍了除内蒙古、新疆外的中国内地所有省份。怀着“去看更大的天地”的梦想, 她于1986 年进入当时最大的合资公司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并于次年考取法语翻译资格, 来到法国巴黎。

  两年后, 工作合约期限已满, 兰珍珍经过艰难抉择, 放弃回国, 跟男友来到法属新加里多尼亚岛生活。为了在小岛上找一份工作, 她开始学习日语, 并获得去东京接受5 个月培训的机会, 得到了一份日本公司的工作。然而时日不长, 婚姻发生危机, 她决定回到亚洲, 开始在陌生的香港寻求新生活的开始。当她所持的法国签证还有一周就要到期时,终于被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录取, 于1993 年3 月, 正式成为欧莱雅第一个中国本土员工, 在30 岁时重新开始了职业生涯。

  1997 年, 兰珍珍作为欧莱雅( 中国)的元老来到上海, 全程参与了内地公司的筹建工作, 在推广欧莱雅系列产品上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事业上初现曙光之时,10 年的婚姻却宣告结束。她开创了欧莱雅公关部并担任公关部总监,后来成为欧莱雅( 中国) 副总裁。

  2002 年, 兰珍珍在39 岁时成为高龄母亲, 连续两年生儿育女, 并出版自传《水天皆有情》。她的人生永远“不怕迟到, 就怕不来”。

  目前, 兰珍珍以及她领导的团队全心投入的欧莱雅西部助学、“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公益活动都得到社会的良好反馈。

  兰珍珍的“小事情”

  11:03 服务生 酒店大堂

  我看见一个女人从会议室里大步走进来, 我知道在那里, 法国总统候选人罗雅尔女士刚刚会见了6 位中国文化、商业界的精英女性。她看起来不像精心打扮过的样子, 提着一个很大的白色手袋, 匆忙走进电梯。她是我们的VIP 吧, 我常常可以在酒店里看见她, 但她走得太快, 我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出她叫什么名字。

  11:08 摄影师 套房

  叮咚一声, 记者开门, 一个纤瘦的人影闪进来, 紧接着就听见了她为迟到而道歉的声音。其实我一年前曾经给她拍过照片, 她的镜头感非常好。我看见她迅速地“搜索”了一下房间里的人, 和每个人建立着联系。她说自己早晨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因为要帮助孩子建立守时的观念, 所以没有来得及找衣服。接着, 她有点儿不好意思地指着鼻子问化妆师:“我这里最近长了一个包, 您能不能……”

  11:57 记者 套房

  拍摄的时候, 只要快门留出了一个空当, 兰珍珍就问我们问题。问我工作了几年, 问化妆师如何进入这个行当。她甚至还很突然地问我,“你有没有想过30 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在我一通形容后, 她想了想, 笑得很开心地总结:“看来你是一个很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啊!”那时她脸上的神采很奇妙, 我竟一时忘记反问“你曾经希望的30 岁是什么样子?”谁更像一个周到的记者?

  12:35 记者 君悦后院

  因为想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完成拍摄, 不影响下午的工作,兰珍珍还没有吃饭。我手里拿着她的“上海滩”牌羊绒薄外套,准备快走几步给她披上, 北京的冬天还是太冷了, 在室外只穿着衬衫和西服外套拍照, 兰珍珍恐怕要受很大的委屈。披上的刹那, 听见她轻轻说:“这怎么好, 让你给我拿衣服。”

  14:20 记者 酒店外

  采访结束后我跟她一起往外走, 她的司机已经等在大堂门口了。在采访前, 司机曾帮兰珍珍送过来一套拍摄的衣服, 我告诉她, 接触中觉得司机人很好, 她不住地点头:“我婆婆来北京也这样说呢, 说我家的阿姨啊、司机啊怎么都是那么好的人哪。我真是幸运, 总是遇见好人。”

  Q&A

  ◎公关最需要什么素质?

  一般中国人对公关业务内容的认识还停留在吃饭、喝酒、谈判阶段, 我认为公关是这样一种职业: 它首先要有一个职业的素质, 如果没有这一点, 我所从事的一切都没有基础, 无从说起; 其次公关需要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要能够观察到整体局势,观察到对方特征; 第三还需要很强的适应能力, 让你在不同的复杂情况下都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 这三点的共同基础是要喜欢与人打交道, 这是最重要的。我有强烈的兴趣去了解人, 喜欢了解别人的生活。在我进行自己的工作时, 遇到任何人, 阿姨、司机、小摊贩, 我都很有兴趣。

  但是这种打交道绝对不是漫无目的的聊天, 我不会因为有了空当就一定要找话与人聊天。在一般的交际场合, 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但是我喜欢带有智能地去了解一个人, 通过了解一个人去了解一个现象, 了解不同的生活状态, 得出对社会不同侧面的了解。我不赞成一有空就为了塞满时间而找一大群人又吃又喝, 大聊其天。

  ◎最欣赏什么样的下属?

  敢于向老板说“不”, 但又不是那种只会反对、没有下文的人。我不是一个总是跟老板说“不”的人, 但我是一个从来对任何事情都要提出不同意见的人, 所以要求我的员工也是这样。

  我不多疑、不爱防范, 第一次见面, 我就可以把钱包交给你保管。但是我的要求很高, 不光是你只看着这个钱包就行了, 原封不动交还给我并没有完成任务,你要充分利用这个钱包, 得到别的效益。

  职场年轻人, 我希望他们最大限度地保持创新力和想象力, 同时还要踏实一点儿。不要怕波折, 人都是逐渐完美起来的。如果能兼有两种特点, 也就是欧莱雅人常说的“诗人+ 农民”的气质, 那么成功就会向你招手了。

  ◎怎么去把握人生的选择?

  我收到很多年轻人给我写信说, 哎呀, 我每天也努力工作, 可是怎么一直没有什么机会, 哪怕连波折都遇不到啊? 其实只要你多花点儿心思, 很小的事情也可以变得波澜壮阔。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不主动去选择, 或者不知道怎么选, 人生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要做到聪明地、有准备地选择, 就一定要把基础打厚实, 你遇到的人、学到的东西、经历的事情, 都会给你的选择加一点儿砝码。另外, 还要有果断的处事方法。

  ◎请推荐一句信奉的格言和一本最爱的书。

  格言: 引申一下毛主席的话——“做事就是认真二字”。

  书:《拿破仑传》。我推荐所有人都去看这本书, 我是在法国看的法文原版。拿破仑无论生活、爱情还是事业都是很精彩的, 尤其在他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 他的魄力、前瞻力都让人为之倾倒。有评论这样说:“记者、历史学家以及诗人们加诸拿破仑的所有光环、所有幻象, 在这部书令人敬畏的写实面前都消失殆尽, 但是那位英雄绝不因此有所减损, 其形象反而更加高大。”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