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祥:中国工业化要外资政策和外贸政策相结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 18:43  新浪财经
张祥:中国工业化要外资政策和外贸政策相结合
  2009年11月3日,世博集团、《经济观察报》和西门子主办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下的中国工业发展之道”论坛在200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召开。图为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张祥参加分论坛。(来源:新浪财经 肖锋摄)

  2009年11月3日,世博集团、《经济观察报》和西门子主办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下的中国工业发展之道”论坛在200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张祥参加分论坛。

  张祥:我先从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这两个视角谈中国工业的发展道路。基于这样的判断,现代意义的工业和科技创新,和世界经济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十六世纪的时候地理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形成了世界的市场。有了这个世界的市场,工业就增加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18世纪以后,真正的几个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使得工业发展很快。

  我想从三个角度谈这个问题。一个就是从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下谈中国工业的发展道路。

  第一、应该和我们的外资政策和外贸政策相结合。工业领域的外资的量吸收的仍然不够,尽管吸收外资很多,但是总的来讲,跟我们庞大的工业体系来讲量不够,要加强。

  第二、引进外资应该全面,不要只是工业本身。这里特别强调生产型的服务业,当今世界强国,以前重视生产型的经济,现在是服务型的经济,这个理念发展很快。另外还要积极的承接国际产业链的转移过程当中,可以占领很好的制高点。要优化外资的结构来源,日本以前是资源型的投资,欧美国家主要考虑市场投资。我们要发展科技型的吸收外资的政策。第二、我觉得要走出去,走出去的口号提了很多。中国以前在国际上比较强调世贸组织,忽略了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这一点我们国家起步慢了很多。现在应该抓紧搞,现在东盟十国明年就要开始搞了。我觉得在吸收外资和走出去战略方面应该很好的混合一下,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也要引导和加强中小企业在跨国公司的配套合作,促进国内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和销售网,这一点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一点。

  刚才讲了大背景,第二我讲大的框架。

  第一就是内需和外需两张皮在一起,要吻合的。我们现在看了贸易结构和生产的结构,两张皮的现象还是很严重。另外重点我觉得推进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在生产型的服务业里面,金融是很重要,金融对于VC和高科技的发展等等很重要。第三就是真正做到内生技术进步,保证经济增长决定的因素,而不是靠着30年来中国的财富,中年今年我估计GDP第二,出口超过德国,变成世界第一。30年来我们的经济实力大了,自信心也大了一些。但是必须要在发展的模式当中,真正的做到内生才行,这个就要靠科技。我觉得每一次金融危机或者大的时代当中,总会产生一些崭新的科学技术,或者说有原始性的创新产生的经济情况。比如里根总统的时候,他搞了星球大战计划,克林顿的时候,高速公路加上计算机形成了网络。奥巴马现在搞绿色新政,特别是他担任总统以后,在华盛顿召开了工商界的圆桌会议,就谈到了要发展智能的地球。我看了一些材料,我觉得这个很厉害。如果发展了一个新的经济,无论在它的市场、人力资源等方面,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人工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要加强这个资源。另外,科技资源也是国际共有的,要积极的参与,特别是参与一些大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和欧盟、澳大利亚,特别是和美国合作。这样我们真正才能把科技用上去。创新是灵魂,我觉得恩格斯在他晚年访问美国一次,在回国的船上他写了一封信给马克思,他说将来过了几十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我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因为它是一个创新的国家。

  另外我补充一点关于兼并收购。兼并收购现在在最近十年当中发展速度很快,因为以前我也在科技单位工作过,试制新产品,开拓市场。今天你做这个事情的效果太差了,来不及。应该看准好的公司买下来,把他的技术买下来,把他的品牌买下来,把他的市场买下来,把他的管理办法买下来。当然这里面有文化背景的不一样,这需要总结。当然走出去采购,兼并收购是很重要的路子,我们从正面、反面接受很多教训,这个路子是很重要的发展。谢谢!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