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09新浪金麒麟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10月27日上午消息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09新浪金麒麟论坛于2009年10月27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隆重开幕。此次金麒麟论坛的主题为“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成长”。以下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发言实录。
厉以宁:
这次国际金融风暴给我们很多经验和教训,正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的时候,我们得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教训,必须加快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必须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正因为有了这个工作取得的成绩,所以在这次国际金融风暴中,我们金融业受的冲击是比较小的。所以,现在回想起来,97年以后我们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造是有积极意义的。
这一次国际金融风暴给我们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我想谈几点:
首先,必须加强金融监管。这是大家都公认的。
第二,从理论上讲,总量分析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过去主动流动性大跟小的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也是根据这个而制定的。然而这一次我们发现,总量调控的局限性大了。总量调控的局限性大在什么地方?因为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而微观单位是千差万别的,一项政策出来以后,从总量调控很容易做一刀切,一刀切这样的问题出现就不好办了。其次,对流动性偏大问题应该做进一步的分析,比如以当前来说,国内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要继续保持。另一种意见,货币政策应该转到偏紧或者收紧的状态。两边的学说应该是这么来分析。如果不谈结构分析的话,总量分析是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信贷量过大,大家都知道这是从总量分析的结果。但是如果从结构方面分析,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一,银行信贷资金出来以后,有多少是在实体经济内,有多少还停留在虚拟经济领域内。虚拟经济领域内如果过多,随着虚拟经济价格的上升、股市的上升,对实体经济是不利的。
二,有多少信贷资金进入到中小企业手中?因为在中国中小企业这个概念是非常广泛的,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中等企业可以到3000人,3000人以下的都叫中等企业,但是10个人,7、8个人也叫小企业,都在中小企业范围内。有多少信贷资金流到了中小企业手中呢?我们在广东、辽宁最近政协经济组调查,中小企业从银行的贷款指标上来讲可能是已经到了,实际上中小企业没有得到好处,因为得到的可能是中等偏上的企业。广大中等企业没有得到,小企业更没有指望。我们在广东调查的时候,小企业直接跟我们反映,我们只有靠互相帮助来解决,不然就只有从高利贷解决。高利贷解决,公安局不管吗?公安局不管,他先问抓了人没有,扣你老婆、孩子做人质没有?没有。把你的手指头剁了没有?没有。没有就不管,你们双方是有合同的,是合同签约的,你一个自愿借,一个自愿贷,我们不管。所以,结构分析法就是有多少资金能够真正落到中小企业身上,特别是那些急需发展的企业。
三,从结构方面分析可以看到,有多少信贷资金进入到产能过剩的或产能正在面临过剩的行业中呢?有多少信贷资金进入到那些短板行业,进入到高新技术行业,都需要调查。
所以,信贷量过大,这只是问题的一面。从结构分析讲,当前更重要的是进行结构性调整,让资金从虚拟经济领域进到实体经济领域,让中小企业能更多的得到贷款,让那些短缺产品的行业能够发展起来,高新技术行业能发展起来,而产能过剩的和即将过剩的行业就得不到贷款。这是中国当前货币流通量大的问题。
另外,流动性偏大,我们今年春天的调查,发现一个问题。银行来讲,流动性已经开始偏大了。从企业讲,今年春天都普遍感到资金不足,流动性是不足的。奇怪了,银行这边资金出来说流动性偏大,为什么企业都感到资金很紧张呢?后来我们仔细调查发现一个原因,在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情况下,企业感到了经济困难,都手持现金,流行一句话“现金为王”,手头都留足了现金。所以,对银行来说资金是出去了,市场上的资金没有流动,每个企业都有超常规的现金储备,以备资金链断裂。所以,流动性有用,但是总量分析的确是不解决问题。所以,当前的中国应该继续来做信贷的政策。
通货膨胀是不是会来?我们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通货膨胀还没有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资料物价指数同比还是下降的,环比增加,而同比是下降的。另外一点,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的是影响中国的主要是三种价格,对通货膨胀影响很大。根据经验:
第一是石油。石油虽然停留在70美元左右,最近稍有上升,但是影响石油市场最大的是美国,美国经济还在缓慢的复苏,美国经济在缓慢复苏的情况下石油价格可能稍有上升,但是绝对不会在短期内恢复到去年130、140美元的水平。这样的话,石油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如有些人说的那么大。
第二,生产资料价格上升,钢材、有色金属等等,根据中国历史上的经验,增长率超过9%—10%了,生产资料猛然上得非常快。但是现在看来,今年保八没问题,可能还超过八,明年看国家能够在八跟九之间徘徊。所以,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能够到10%的情况,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升也不是现实。
第三,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现在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今年虽然自然灾害多,但是基本上还是有一个好收成。农产品价格比较稳定,而且农产品价格是周期性非常明显,就是有点价格上升,是属于恢复性的上升。
这样,大局是稳定的。我的意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不能变,至少到明年两会期间我们再来看情况来定。因为这个一变以后,就容易把前一段改革、采取的措施,宏观调控的成绩就抵消了。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对中国经济必须要加快改革。
因为中国经济陷入了一个多年的怪圈当中。怪圈是什么呢?第一,地方积极要求经济发展来解决地方的经济问题,增加税收、增加就业。这样就要求增加投资,结果投资就增大了,信贷就跟着增大了。这下去以后又造成一个结果,产能就开始过剩了,并且物价上涨。这两个达到一定程度,政府就赶快收紧。一收紧以后地方经济困难,又再次循环,又开始降低。
多年来没有摆脱这种困境,中国经济怪圈关键问题背后实际上是体制问题,因为我们有很多体制改革现在仍然需要继续,国有体制改革完成了吗?还没有,行业垄断还没有解除。资源价格问题、定价制度合理吗?如果不合理的定价制度,只会使人们大量的浪费资源,多用资源,不求技术创新,这个改了没有?也没有改。
还有城乡二元体制这个格局改变了吗?没有改变。这个格局没有改变,使中国人的就业问题特别困难。为什么?去年11月,国际金融风暴发生以后,我到西欧去讲学,跟西欧经济学家座谈的时候他们问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西欧国家年增长率保持2%—3%就很高兴了,因为失业问题不会出来,为什么中国增长率一定要到10%才感到失业问题缓解了呢?现在11月份下降到百分之六点几就慌了,在我们看来百分之六点几是多好的成绩。怎么回答?
我当时这样跟他们讲,我讲我们的国情跟西欧不一样,西欧的工业化已经200年了,农村多余劳动力都已经释放完了,现在农业人口只剩百分之几,而且都是家庭农场制,在农村中有土地,有自己的农场,有自己的房子,而且生活方面跟城市没有差别,他的社会福利待遇是一样的,他为什么要进城打工去?进城打工是他爷爷辈、曾祖父辈所干的事,他不会进城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从北非来的移民工人,从东欧过来的移民工人,这些人在这里如果不给他们解决会造成问题,所以2%—3%就行了,每年国内的人退休一批,达到就业年龄的人填补了他们的空缺。
中国就不一样,中国处在工业化中期,我们的农村人口还占55%,城市人口占45%,是这样一个比例。而且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待遇是不一样的。现在中国出来的农民都叫“新生代农民工”,跟80年代中期是不一样的,80年代的那批人出来,那些壮汉到城里来打工,他的心、根是在农村的,他赚了钱回家讨老婆、盖房子、生儿育女,他还是在农村,新生代的农民工起来了,不一样,他不愿意在农村了,就想到为什么城里人的福利是这样的,我们为什么不是这样,我的孩子进城为什么不在那里上学,我的医疗为什么没有城市那种待遇。他在这个城市转那个城市,不会回农村去了。
这个压力出来,对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怕冷不怕热,中国经济多年下来,冷一点不得了,各种问题都出来了,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稍微热一点,没太大关系。3%的通货膨胀率算什么,4%都可以接受的。农民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收入,对城市来说提高收入,加工资就行了,给实物补贴就好了,一冷不得了,一冷了失业问题就出来了,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
第二个刹车容易起动难。中国经济像一部汽车一样,你要想刹车钩一下车就停了,你要启动它,踩油门,响半天也不动,因为刹车的主动权在政府,政府掌握主动权,财政掌一关,说刹车就刹车,但是启动,主动权在民间,不在政府。老百姓不买怎么办?不买东西,不敢消费,后顾之忧。民营企业家不愿意投资,不知道哪个行业可以赚钱,干嘛要投,所以没办法。根据这种情况,中国经济应该在目前情况下,不要调整货币政策。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谈中国经济成长的前景怎么样?
中国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大改革,就是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城乡一体化。这是影响到中国深远的问题,我们可以这么说,现在城镇化率45%,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30年之后可以达到75%,是不是75%就够了,以后还会提高,至少30年之后,能够达到75%,就很不容易了,在这么大的国家中,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两千万农民要进城,两千万农民要进城,这个问题怎么办?城市中要扩大建设,县城、镇要增加住房、办学校,办医院,公共服务设施,全国范围的多大的建设规模,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潜力,我们三十年之中可以保持比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因此我们对中国经济成长是有信心的。金融业在这个过程中,大有发展前景。中国的小城镇金融、县级金融,中国的农村金融都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