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北京金沙江创投公司董事总经理潘晓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3日 17:40  新浪财经
图文:北京金沙江创投公司董事总经理潘晓峰
图为北京金沙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潘晓峰参与他议题讨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0月23日,2009招商证券论坛在中国天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角色——中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北京金沙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潘晓峰参与他议题讨论。

  以下为北京金沙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潘晓峰演讲实录:

  潘晓峰:谢谢主持人。很高兴参加招商证券论坛。我们是风险投资基金,和前面几位嘉宾不太一样。他们或者是市场服务者,或者是市场管理者,或者是更直接的金融产品供应商。我们作为资本市场里面的一支力量,更多投资于实体的经济。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之路从高科技产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从美国过去几十年三四十年的经济发展来说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尤其是从中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我们现在谈了很多,下一步国家怎样发展,怎样调整,在这种大的环境下,适时推进风险投资基金应该对中国大国发展战略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我想从市场上目前中国从政府各种金融机构包括资本市场对风险投资的关注可以看得出来。过去几年不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新能源行业,在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在背后都能看到风险投资的机会。

  我从风险投资角度做一些制度上的呼吁。也借这个机会推广一下我们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我们是管理金沙江一期二期三期与金沙江联合四期的投资基金,主要是互联网、无线、新能源,绿色科技,以及中国高规模生产的板块,汽车、电子等等领域。我们是04年开始在国内运作,目前总部在北京,在苏州也有分部。投资主要是在创业型的中小企业领域当中。我想我们这个行业在中国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这两年步入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网络泡沫之后短暂沉寂之后从04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快速复苏。典型体现是境外资本的集中度逐渐向中国市场靠拢。以前说风险投资基金是美国的硅谷,到了今天,特别是危机开始之后一年,再从基金融资角度来看,如果谈不到中国融资的概念,这个市场是非常难融资,无论是早期的创新企业还是中后期的企业也好,都显现出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的市场,我们大家都在看到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就看到内需的潜力非常大。不想探讨怎样刺激潜力的问题,而是从分红角度去看,中国国民本身有非常强的创业立业的冲动。从我们过去几年的工作经验来看,我们国内的创业企业非常的多!但是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供应远远地远远地不足。比如说从我们自己经验来看,像去年我们实际考察过的企业2200多家,在这些企业里面,我们实际上真正能够完成投资的不超过10家。在这里面可能1/100,1/200的企业能拿到投资。大部分企业是在资本饥渴的状态。在企业逐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充分。有时候做投资的同仁经常开玩笑,几个人说就像一个人举重一样非常辛苦,企业经常面临断顿的情况。你去找银行不现实,包括银行有自己收入产出的期望值。如果说有外资的参与基本上没有可能,我感觉到非常的孤独,也感觉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中国市场里面是非常的无助。在境外不是普通的商业银行支持这些产业,他会随着产业的发展,银行和金融业逐步融合,派生出新的比如说硅谷银行。他们对有风险支持的企业非常宽松,我们也在呼吁。我自己主导的有一个企业,它的固定资产投入就要2000万美元,我们作为股本金投入,以固定资产崭新的设备抵押贷款的时候99%的银行

  第二点嘉宾讲的债券市场,银行的产品金融的更新,也要多元化。多元化只是一步,更重要是弱化集中度,更多是一种分享。就像我们4万亿的财政政策一样,如果纯粹还是导向国有大中型“铁公基”,更多是投入产能的建设,我觉得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纯粹导入这个体系的话,相对来说是导向效率相对低下的体系。

  在分配上要注意把握平衡。有一部分通过某种特殊体系导入到中小高科技创新体系。很欣慰,在浙江、杭州这些发达地区,他们已经试点,走的非常快。有一个相反的例子,做互联网的企业,他根本谈不上净资产,除了几台电脑以外,公司也没有盈利,但是可以在地方发展很小的规模。也是政府主导推动的情况下,而且联合银行信用给企业支持,基本上在两个季度内扭亏为盈转向正向发展。

  我想最后简单说一点,我们在很多策略方向上是正确的,反映在制度上缺乏协调。我们经常是被误伤的。从05年开始,从总理到地方政府官员都在说大力推进高科技发展,每平均半年到9个月中央和国家各部门出台一套一套的紧箍咒。现在说90年代大门敞开,现在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过。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有钱肯定能进来,有钱投资高科技,如果通过风险投资的机制,在很多城市和地区是不允许的。所以造成比如说外管的问题,工商的问题,等等一系列。这个同商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和其他金融监管体系的不配套。我们很痛苦!一方面大家都非常关注,但实际上你是穿了一双很小的鞋在跳舞。高手的话都是踮起脚尖跳芭蕾舞,但是会跳芭蕾舞的人很少。在服务制度协调安排上要做得更好一些。我简单说这两点,谢谢大家!

  潘总:我想您刚才提的都是我们基金投资重点方向之一。现在国内开始提的比较热。各级政府,总体物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和物理世界的连接。现在的标准是说一个巨大的市场,一个快速成长的潜力,不会在纠缠于成熟的体系里面。

  所以按照这种标准来看,第一个国内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本身以及互联网对各个垂直行业交叉渗透。物联网使得新的模式新的增长成了可能,这个领域的发展经过过去短短八到九年时间形成一个发展。曾经互联网的泡沫破裂了,大家纷纷转向实体经济,大家说眼球经济不存在了,但是04年开始到现在09年短短五年时间,互联网渗透到每一个你能想象的领域。从互联网可以找到你需要的各种信息,包括佛教的,宗教的信息服务都可以找到,我相信互联网行业是巨大的发展潜力,伴随基础设施的完善。第二是所有全民消费一种行为的改变。包括我们40多岁的人50多岁的,更不用说80后90后,首先是上网,不论是找朋友去玩去购物,一定离不开互联网。另外一个因素互联网大的增长,各个板块都已经成熟。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怎么样在互联网上做推广,怎么完成在线支付,怎么完成物流。各种板块的组合使互联网变得更加的整合,把一个行业的经验利用到另一个行业。互联网里面还包含一个无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3G上来以后大家忘记了无线的概念了,只说互联网就可以了。包括手机和光电的联合也包含了巨大的机会。

  第二个就是所谓的绿色科技,这边主要推动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以及现有电能和煤炭经济的高效利用,比如说清洁煤技术。这种改进实际上说会更直接带来一些效应。对于太阳能、风能新的技术运用有自然发展的规律。前面有了高速的发展,今年面临产能的过剩,面临危机有调整。但是总的来说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换势不可挡。

  新能源汽车又带来新发展机遇。另外一块我刚才也提到对汽车产业也是我们投资的一点。从世界范围来看并不是真正的以高新技术趋动的行业,但是对中国来说是巨大发展机会。危机来了之后整个汽车链也发生了转变,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说,中国在汽车工业上有一次跨越的机会,我们对下一代电动汽车也好,混合动力汽车也好,中国在应用层面上已经和经济发达国家处在一样的水平。我们公司在这几个领域进行投资。谢谢!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