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汤维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3日 17:10  新浪财经
图文: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汤维清
图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汤维清。(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0月23日,2009招商证券论坛在中国天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角色——中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汤维清主持讨论。

  以下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汤维清演讲实录:

  汤维清: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由我来主持招商证券论坛第三部分的讨论。洞察与发现,主要考虑中国市场发展新均衡秩序,这里设立了几个方向。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相当的影响,正是依托于此,政府及时出财政货币政策,居民的得以自然延续消费升级的路径,这典型体现为基础设施高速增长和地产汽车的旺销,表明中国内需替代外需的表现。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既是挑战,更大的意味着机遇。整体说,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增长的繁荣还将延续,内需的意义将会变得更加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管理层不懈努力下,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在不同市场上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围绕本次论坛的讨论主题的时候,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需要考虑若干政策问题。我想涉及到三点,尤其是资本市场均衡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新的平衡点,有三个问题需要引起市场、政府部门以及广大投资者关注的。一个是资本市场长期持续投资资金的来源。第二个保证资本市场一个稳定长期的发展,给市场提供优秀的富有竞争力的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的投融资企业,实现资产市场良好配置的特点。第三在监管上,制度体系上保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能够得到真正良性的发展,避免历史上出现的若干泡沫和若干问题的展现。

  有关第一个问题,时间关系我就说一个我的基本要点,从资金来源角度来说,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像温总理去年提到的大力提高居民财产收入。国家是鼓励居民通过储蓄资金来投入到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但我想仅依靠这个角度的话,将储蓄转换为资本投资并不完全适合。我个人思考,考虑到人口的变迁,中国居民社保体系,养老保险在未来几年逐渐完善,不能指望于储蓄存款,更不能仅仅指望国家,更多要考虑企业、国家和个人资金三个来源的有效组合。这点可以从美国市场支撑资产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养老金的构建,包括企业年金,包括居民养老安排的资金,通过各种形式的资金管道和各种形式的资金投资人,成为市场主要动力。回顾美国市场这个资金体系的有效构建,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78年美国创造性推出具有税收优势的401条款,这些减税、免税的措施,使美国成为最大的退休金和年金的最大市场。401的计划份额达到8.4万亿美元。7.4万亿的直接投资或者以基金的方式投入到美国股市。所以美国年金和养老金的发展为美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从而也直接或者间接的提升美国经济的活力。反过来提高了股票对资产的回报率。就像前面所说的让全民享受到经济增长和资本增长带来的汇报。我认为建立资本市场新均衡秩序的关键在于形成稳定的中长期资金的来源,创造有效条件提高居民的收入,在外大力发展多种养老金体系,大力培养机构负责人。通过这些政策的出台,来真正有效地推动这部分资金的良性快速和持续的发展。

  那么第二个问题,另一个核心问题,建立长效的、有利于培养竞争能力新兴企业的市场环境,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企业。我的建议和设想应该是考虑,国家出台更多相应的政策激励,扶持投资基金的发展,私募股权。纵观全球历史的发展来看,这种投资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发展来看,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一大批优秀企业的成长,大家何以看到微软等欧美国家的优秀企业的发展。具有高风险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当中,相当程度上满足企业上市前的融资需求,推动企业快速稳健的成长,为私募股权基金创造环境。在这个领域天津市政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也是走得比较领先。最后有关资本市场的制度问题,我想一会儿嘉宾也会在这面做探讨。现在确实要关注发行制度,包括存量发行,做一8些有效的考虑和尝试。避免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以及市场需求情况下,二级市场或者相关的市场里面存在过大的泡沫。反而限制了或者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最后我还想讨论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展望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投资的热点。

  我说一个观点和结论。抛砖引玉的观点是以美元为代表的全球过量新兴大国继续崛起,具有国际经济格局演变的两大趋势,对于自然类公司而言仍具有较大的潜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内需比例是中国经济长期繁荣的关键。因此金融、地产、汽车仍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抢占地毯经济制高点尤为关键,新能源相关产业方兴未艾,这里面也蕴藏丰富的机会。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