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金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3日 15:27  新浪财经
图文: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金平
图为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金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0月23日,2009招商证券论坛在中国天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角色——中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金平演讲。

  以下为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金平演讲实录:

  戴教授:我还是结合我做的PPT给大家讲一下我的观点。今天我学习了很多,但是有一点困惑,好象这个主题不是很集中。我之前准备演讲的时候,我关注的这个主题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结构的变革,所以我准备演讲的时候,我就准备了中国结构性变革的话题。但是刚才听几位嘉宾谈的时候,我有一点困惑,这个题目是不是很到位,但是我还是要讲这个题目。因为实际上刚才几位嘉宾的观点,可能都是和这个结构性变革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

  我通常说讲世界格局的变动,或者中国格局的变动,或者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就像整个世界经济90年代以后所有成员国都坐上了一辆高速快车,当出现危机的时候这个车没有办法往前走了,可能停滞或者剧烈波动,所有成员国都想办法不要掉下去。第一个反应是怎么让这个车继续往前走,这就是在危机一开始,所有国家的密切合作,采取统一的说这个车怎么走。当走到今天我们遗憾地发现,这个车很难往前走了。

  刚才一开始主持人讲了这个问题。他觉得对于美国有毒资产消化都是很长时间的问题。刚才吴老师也讲货币体系改革的问题。大家发现坐这个车上不可能高速往前走了。对中国来讲所面临的问题是我要不要换一辆车,或者这个车换一下轨道。实际上对中国现在的问题,从第三季度报告来看,当这次危机之后,我们临时性刺激经济性的政策,已经有一定成效。因为我们看到今年保8%没有问题的时候,结构性调整会成为主要任务。

  对这个问题,我第一个观点是认为中国这次结构性的变革是一种被动的。这个被动是怎么回事呢?在07年底,当我们提出新的经济增长发展战略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主动性调整的影子。07年金融危机把这种主动性调整给结束了。到今天再谈结构性调整的时候就是被动了。为什么呢?

  第一个,我们看到从三季度报告当中依然看到这个问题,出口很难再有一个比较乐观的起色。即使说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出口缓暖依然只是定单增加了一些。但是想从根本改变出口下降的局面,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在这次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中国加工的地位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替代。唯一解决办法就是提高产业升级。因此在这个背景下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口依赖性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到今天我们也已经发现不能持续了。

  第二点,次贷危机标志着全球在90年代之后形成不规则经济增长模式的破裂。在过去十五年里面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快速列车实际上靠的是不平衡增长的。所以就像刚才谈到中国的高持续支持了美国的过度消费,中国的资源支持美国经济增长,处于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次经济增长模式发现不可持续了。早期还比较乐观,不平衡只是规模缩小,大家还回到原来的高速列车上,现在不可能了。从危机之后现在再看美国的情况,我们已经意识到事实上原来的模式不可能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在原来的经济不平衡增长模式当中也已经形成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体现了投资驱动性增长模式。当全球经济模式发生变动之后,中国这样经济增长模式也不能持续了。

  最近的一些指标上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总量和其他国家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中国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和全球地位的提升,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使中国大国战略将进一步强化。当大国战略比较明显的时候,高度依赖外部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是依赖于外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这三点,出口依赖、投资依赖和区域分割性的经济增长,构成中国经济增长三大特征。

  第二个基本观点,我觉得中国经济的调整,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具有主动性的基础。第一点为什么说具备这样的条件呢?从要素禀赋特征来看,在过去几十年高速经济成长里面有了很大的变化。知识性和技术性劳动力提升,这和中国目前的优势和东盟其他国家提高了一个档次,企业家在不断完善当中诞生,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形成日益强大的资金能力。在之前实际上金融市场需要巨大的外资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现在今天创业板的推出是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快速发展,形成自我,在中国内部储蓄转化的内在机制。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这和中国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是相关的。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比较重视的一个在这个时期提到大国发展战略,比如说刚才提到人民币发展战略。吴老师提到货币多元化问题,实际上给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有一个很好的机遇。这就意味着输出人民币,输出人民币就必然伴随着贸易逆差,如果再追求贸易顺差就是和人民币国际化相矛盾的。

  然后还有区域控制性战略,大家注意一下。现在一直谈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大概很快就会签署。这是在区域里面中国主动能够实施控制力的表现。这是一个中国对外的发展战略。这实际上会形成中国和区域周边其他国家新的分工关系。还有在国际市场上买卖双方定价权的关系。中国日益注重在世界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定价权力。这种战略就意味着有新的结构变革产生。所以从前面基本结论得出中国经济的变革在中国大国崛起战略驱动下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我们要做这个变革的话,我基本上和刚才一位嘉宾说的中国GDP增长会达到12%到13%的观点是不相同的。我们要做结构性变革,通常很明确一点,任何结构性变革都是痛苦的,因为面临着对现有格局重大变动。

  我第二个问题谈的结构变革内涵到底是什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这种模式的变革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出口依赖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投资依赖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从09年最后能够保八,是典型的投资依赖型,是典型的政府投资依赖型,这肯定是不可持续的。这个结构变革伴随着外部循环和内部割裂性,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成内部大循环型。

  最后一个,长期以来对外发展战略中美国始终是中国最大的市场,导致了美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从危机之后,贸易保护组织迅速崛起的时候,区域化会成为一个主流,包括中国在整个东亚区域,包括中国跟东盟区的建立,会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对外的合作发展战略会集中在区域发展型或区域集团型。在外部循环中,中国会逐渐变成主导型,中国很可能现在具备了主导型的地位。这是一种结构变革的内涵。在这个结构变革中我们肯定是很难的,所以存在最基本的矛盾。

  我这只是归纳了很简单的几点。比如说利益矛盾,会有群体矛盾、区域矛盾、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矛盾都会相当突出。我现在觉得应该重谈西部开发、东部老工业建设,这是保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很重要基础。

  第二个很麻烦的问题,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问题,如果保八是经济目标的话这是很可能的一个问题。保八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估计到明年11%到12%这个速度有没有意义。所以还是沿着原来的快车打了强心剂之后往前走。如果不这样样,如果要调整,速度肯定要下来,因为过程当中肯定会产生摩擦。产业调整会造成产业结构出现投资的暂时萎缩和增长率的暂时下降等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现在关注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矛盾。这个就确确实实是和市场化经济改革中市场化和经济矛盾的。我因为时间关系不多说了,创业板的推出,我觉得在各个结构里面,各个产业里面会实现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不同配置。当然,最终所有这些矛盾都会体现为社会矛盾。

  对策!在危机之后实施调整状态的话,我觉得有几点要突出。在任何时候一种变革中,政府都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第二强调财政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产业调整和区域调整的引导。因为总量型货币政策现在基本差不多了,因为适度宽松。接下来货币政策调整应该做结构调整。

  第三个强化社会政策,在任何一个结构变革中都会产生社会矛盾。要更多地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最后有一个基本的结论,我个人觉得在这个时期做结构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必须的。换言之这两个政策都不能退出,谢谢!

  戴教授:我强调一下刚才的问题!我没有说从一般泛泛来讲,出口依赖性的增长模式就会坏于消费依赖性的增长模式。我刚才强调的是说中国出口依赖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次世界经济变革中是变得不可持续了。为什么呢?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在我们纳入全球化列车以后,中国在这样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比如说全球生产商,面向的是全球的市场。在面向全球市场里面我发现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对于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而美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市场和它在过去十五年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关的,实际上是过度消费型。在今天,危机使美国认为这样是不可以持续了。所以他搞国际贸易保护,今天是轮胎,明天是钢铁,再后天可能是水泥。因此就是说,中国经济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了。并没有谈出口依赖和消费依赖哪个更好。在世界各国中依然存在很多出口依赖型国家。比如说东南亚各个国家,但是这些国家有没有一个大国?这是我重申的一点。

  第二点,我没有否认我们历史很多发展战略的功绩,这点没有。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得益于历史上很多战略调整,79年战略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革命。我个人绝对不会否定它的历史功绩,我只是讲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时候,当面临外部和内部波动的时候要进行调整。外部大循环战略,王建老师说他提的,这个我知道。后来不怎么提这个战略,外部大循环战略,实际从现在来看,确确实实起到一定作用。从目前发展结构来看,在客观上形成东中西部割裂的现象,大国要发展这种割裂现象肯定是不行的。从外部大循环走向内部割裂性的内部大循环体系,你看世界大国发展路径可以得到这样的基本结论的。

  刚才有一个问题是说,王健老师说消费怎么提升上去,我觉得这是一个难点,现在所有政策都在克服这个难点。其实消费我们说不能单纯理解为我多吃一个黄瓜,或者说多吃一斤玉米,不是!解决中国消费问题上很大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服务产业,这是解决中国内需和中国消费的内需的关键环节。这是一个历史机遇,实际上服务消费是一个巨大的消费,中国现在普遍存在服务供给不足。实际上是供给抑制消费的,应该从服务业上找巨大的突破口。比如说教育也好,医疗也好都属于服务。我觉得启动消费不能从很窄的面上去看,现在很多政策都在试图在消费服务上解决一个内需问题,我个人觉得这好象可以做到的。谢谢!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