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09全球商报经济论坛 > 正文
2009年10月21日上午,由河南省政府、国研中心、全国工商联、全球商报联盟共同主办的全球商报经济论坛“新能源与汽车制造分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以下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孙立清的演讲实录。
孙立清:
各位女士、先生上午好!我是来自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同时我职务应该在北京理工大学。那么今天我给大家汇报题目是,2009年电动汽车元年,看电动汽车商态循环经济机遇、挑战、前景。这个题目我是想跟咱们商业精英们,一起看看我想创造一个词,就是商态经济体系还是商态循环经济?电动汽车是新能源当中一部分,那么它的发展离不开循环经济,也离不开生态系统,那么最重要一点能够商态化,一个商业系统只有可商业化,它才有生命力。那么只有生态的,这个系统才是可以商业化的,所以这个题目是这样。我简单说两句。
这页就是要报告的内容,主要讲讲背景、包括商态循环经济的内容、我们所面临的机遇、我们所应战的挑战和前景。这个是能源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今年当我们国家宣布,在青海已经发现相当于350亿吨石油可燃资源的时候,壳克公司马上公布,我们这几年石油供给不足。从整个欧佩克来讲,宣传产能是扩大石油储存量,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全力以赴应战石油枯竭时代,是不为过的。所以发展可再生能源,到目前为止绝不是过热情况,关键是我们如何让这个体系能够商业化运转起来。如果大家看一看网上资料,这套体系最大的根基在于我们煤,我们煤很丰富。但是这样丰富的煤资源也有这样系统带来问题,我们煤实际政府定价,它的价格非常低,我们忽略很多潜在对我们的影响,比如人员的生命、对环境的污染。
如果这个煤炭真实的成本,如果在调结构过程当中,如果不能达到它真正的成本价值,那么这样一个系统,包括我们在新能源方面工作,可能开展起来比较艰难。到目前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煤电很便宜,所以我们可再生能源推广起来遇到难度很大,包括电动汽车本身,它的本身价格很高,运转起来可能成本还要高。
所以从能源来看,整个新能源我感觉它是我们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我们国家煤炭占能源结构比例70%左右,这个比重偏高的。同样电动汽车,如果把它放在法国、德国用排放非常小,因为在法国、德国可再生能源占相当的比例,但是在中国有一个问题,我们大部分依靠煤电过来的,在煤电发电过程中整个排放还是有的,尤其到今年大家知道,我们要发展ACC等先进发电技术,我们对二氧化碳捕捉技术有很大的潜力挖掘,如果一辆电动汽车用在以煤电为基础的地区,那么它的排放值得大家探讨的。另外在目前状况下,我感觉我们全国到处地区都起来,大量做电动汽车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们要分地区。整个电力传输过程中也有6%能量损耗,所以大家一定要考虑。
就是我们做电动汽车在资源,尤其电力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主要发展可再生能源,为进一步发展电动汽车打下基础。大家看这个图,我们可以发展的电动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代用燃料、纯电力汽车、燃料汽车。大家看这样能源结构当中,我觉得关系还没有理顺,温总理现在也强调,现在应付危机过程中,能源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调结构,我认为调结构当中最重要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在汽车工业当中,我们已经通过调结构,鼓励小排量车发展,既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降低消耗已经有一定成果,更重要是能源结构的问题。
这个就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我们基于煤电电动汽车路线是1,如果基于煤电纯电动车只有0.75。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排放,大家看二氧化碳排放也是这样的,假如这个纯电动车你是靠煤发电,我们定义1的话,如果电动车来自ACC只有0.74是下降的。在排放对比当中有一些车可以发展的,比如柴油车,假如通过石油做的柴油,它的排放要好很多,所以在汽车技术发展当中,我们要选择多种途径,达到既减少石油消耗、又达到发展的目的。对于电动汽车,我还是希望能够定义交通系统当中一种,因为刚才日本朋友也讲过,电动汽车毕竟行程历程短,对于这样一种新生的产品,我们不能对它按照传统汽车要求苛刻要求,在这个系统当中如果我们能把它定义特种车、公交车、包括家庭的代步车,它的市场自然有了。
我再给大家介绍第二个,我提了所谓商态循环经济,对于这样的系统我们怎么定义它?我只是初步的判断,没有研究透。如果一个系统是具有生态特性、又具有循环经济特性,而且能够良性运转,系统能够用最小的消耗,对外界产生最大的依存,而本身系统内部获得最大的运转,这样系统我觉得是具有商态的系统。在我们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中,也提出五纵五横的问题。在我们国家面临主要问题是石油替代的问题,这是比较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非常好的机遇,我们做好可以看到,这样五纵五横体系当中蕴藏一块巨大的蛋糕,初步估计仅电动汽车和电子储能方面,大概有1400亿。在商态循环经济当中,电动汽车可以直接用电网上的电,也可以把电送到电网、也可以送到电站,所以在这个系统当中有很多循环。
我们看在这个系统当中储能的循环,大车用的电可以小汽车用、或者家庭储能,整个材料我们还要进行回收,到这个循环体系中,这些电池可以用弄到电站上去,所以具有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还有一些微循环系统,这块只说车的一块。比如电动出租车、电动私家车、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共用车都有一套体系、大的循环。在大的循环当中,有很小的微笑子生态系统,都相应的交换界面。
第三部分主要讲经济的机遇,我们看看巴菲特为什么在比亚迪公司上投资成功,就是他对电池的预见。首先电池在混合动力上、EV发展预测怎么样?这是他的预测,镭电池逐渐替代混合动力电池。这个也是巴菲特眼中的电池前景,他做正确的判断。从世界来看,在动力电池跟电动车、或者新能源汽车发展关系来看,目前有几种模式,基本车厂都在搞电池厂、电池厂都想做车。我们国家有些车厂想上电池的项目,据我了解,吉利好像想上,有的电池厂也紧锣密鼓车的项目。我们要发展电池一定考虑你的出路,到2012年之前,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当中,我们提了5%,我们到底能够拿出多少资金来给大家补贴。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毕竟价格高,如果想让它进入市场,没有补贴是做不到,到了2012年价格是多少?这是我的预测,整个来看基本上这两年、近两年电动汽车、或者说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是很大,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现在有补助了,我们就拼命做整车,国内部件配套体系还不齐全,大量配货供应商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不做,就去引进,这也不是对。
我觉得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目前确实是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根源还在于我们一些基础、材料、在研发方面投的还不够,大家都知道科技部做了九五、十五、十一五投入,大家比喻成洒芝麻,其实洒西瓜还不够。像美国、欧洲、德国组织国家力量组织公关,尤其储能问题上。现在问题是刚才周所长也讲了,新能源太阳能供电也好好像过剩,我认为不过剩,将来如果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没有新能源做基础,排放上是不成立的。现在问题是我们这些电没法储存好、没法用好,因为还涉及智能电网的问题,问题非常复杂。
我做了一个比喻,可能一个海,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不可再生能源,尤其化学资源越来越少,如果我们做不好工作可能就要沉到海里,怎么样永远漂浮海上,就需要政策、资本、媒介起到相当作用。我们这次由于商报组织的论坛,所以我重点提一下作为媒体的责任,媒体主要是政策的宣传、科技的普及,资本、投资的引导,另外还有监督功能、优化分配引导、如何创造和谐宣传环境、融洽人际关系、如何进行效益发现。
这里边我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每天看网上,网上时常报一些消息,我们解决瓶颈问题,这个世界第一,我希望媒体朋友做这方面报道的时候,大家一定研究清楚。比如电动汽车跑500公里是不是最先进了?不一定,你要考虑这个车上坐多少人走500公里算好,我车上加一个电池就可以让这个车走500公里。
那么我们现在在这个体系当中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基础材料体系工业,包括电池、电机、电力、电子。在部件技术支承体系当中车载电源部件系统、电机驱动控制部件系统、整车综合控制部件系统。在生产工艺技术体系包括电池生产工艺、电机生产工艺、功率器件生产工艺、汽车计算芯片生产工艺。还有最重要从科研向市场过渡应用研发领域,好像看做这方面比较多,但是研发体系还是不够的。此外还有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在我们国家PHDV有什么问题,一个我们住宅结构不便于大家充电,第二个目前现在我们标准还不具备,第三个问题就是说从电池来看,目前适合于混合动力车用的功力电池还可以、能量性电池可以,介于两者专门为PHDV电池用的有待研究。最后还需要政策激励和市场支持。
这里头我引用联想集团一个朋友的研究,他提出几个观点。
1、货物打包带来整个运输系统、甚至社会经济系统翻天覆地的变化。
2、数据信息打包带来整个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至今人在分享盛宴。
3、能源打包,实现随时随和离网应用所需要的巨大创新及建设需求将产生更大范围和更丰富的投资机会。
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要避免一些问题。
1、我们避免落入市场、制造成本这类优势的陷井,而一味引进。
2、是否会过早地将一个新兴技术产业打入无利可图的境地。
3、因为用户、甚至是系统厂商被过早地教育成“低价的接受者或等待者”,而使本可获取超额利润的应用和产业创新失去动力和积极性。
4、用市场观念承接现实成本,避免陷入“要么长期靠政府补贴存活,要么产业发展步履维艰”的困局。
5、努力避免新的、好的技术“不断死在半路上”的悲剧。
6、现实条件下,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的一种和特殊地而不是要求传统汽车那样会令目前这个可在特殊应用领域推广的技术获得勃勃生机。
7、中国电动汽车商态循环经济机会需要速度。
8、这样系统也需要布局和投资力度。
所以我感觉大家老讲新能源汽车是不是产业过剩、或者投资过剩,我觉得从整个量或者资金多少来看,还谈不到这个问题。下面看一看到底要哪些挑战。我们首先一个战略,而且再生能源为基础,要以国家智能电网核心的洁净发电战略。如果国家电网没有给你保障,大家很难投资,所以希望国家电网牵头做这个事情。另外有国家智能电网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要以企业为主题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战略、以政府引导和激励为核心的市场化战略、以复合型人才为主要德国人力资源战略,以媒体教育为主的科普和环保意识战略。
那么挑战主要是调结构的速度和力度,包括个人消费补贴政策能不能尽快落实,包括技术瓶颈问题的突破,比如现在电池有了,电池不一致性怎么突破。电池与管理技术,还有共用设施的建设速度,包括智能储能速度,发展到今天我们电动电池可以快速充电利用,也可以更换。白天进行快速充电功率比较大,几百辆给电网增加负荷,也是不行的,此外就是绿色车载动力系统,包括我们的电机、电控,发展到今天电动汽车整套系统已经高度集成。这就是驱动电机发展过程,从最早的感应电机,到发展今天混合离子电机都已经进步。电池也是,比如说现在电池电容做的不错。这里最重要是成本、安全和寿命。大家看这个安全,大家看到这几张图,一个笔记本电脑爆炸、一个工厂07年因为电池问题出现问题,这个就是我们做的国产电动小车可能着火,安全问题是大的挑战。
不光我们,实际在美国,比如加州大概丰田一个车,也是烧了。所以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挑战。下面我们看最后一个部分,看看前景。首先我们看目前我们国家电动汽车发展模式,现在来看政策驱动模式,这个是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需求,所以当调结构实现成功之后,我相信这样系统自动过度市场化状态。这里头从前景来看我们太阳能储能、风能储能、风光电一体化储能、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电动交通都要在一起。
我在理工大学做一个实验,比如有一家锰酸镭动力电池,使用两年半到三年,实现10万公里运行,一公里成本价3.2,加一些补贴还可以承受。比如燃油车百公里要40升油,也需要2块,所以对这样系统到底怎么样才能运转下去非常关键,我也曾经对混合动力车做过分析,全寿命周期内,它已经具备和燃油车整个支持,所以说未来如果油价再涨,我们用这种车有赚的,所以为什么比亚迪把这个车进行生产。
从电池成本来看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我列了一下。下面再看一页。目前来看电池成本占整个成本比较高,电池成本还要降低。另外从电池使用和电动车运营模式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大家进行探讨。所以从前景上看,我们做这个车载系统、做碳酸镭电池也可以做储能、动力电车充足更换这方面都有很好的投资前景,比如我们沿着一条高速公路,如果高速公路在沿海地带可以做非能为主,在路上可以做电动汽车,比如电动车里程稍微短,在中小企业尤其公交车已经可以把这些城市覆盖。所以我觉得还缺少西方国家样本工程,比如零排放高速公路、零排放城市,如果做出一两个让大家看到系统的优势就好了。时间关系,我简单给大家讲这么多,谢谢各位!